登陆注册
2577000000020

第20章 明清时期(2)

《醒世恒言》属“三言”第三辑,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唐、宋小说。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其中有反映封建社会司法制度黑暗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有反映爱情生活,表现市民爱情观念的《卖油郎独占花魁》等作品。内容修饰润色较精,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凌蒙初

凌蒙初,生于1580年,死于1640年,是明末小说家,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不得志,专以着作刻书为事。

崇祯4年(1631年)任上海县丞,崇祯12年擢为徐州通判。李自成农民军起义后,入何腾蚊幕下,参与镇压。曾献“剿寇十策”,于农民军有刻骨仇恨。后为义军所困,病死徐州。

一生着作颇丰,有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戏曲《虬髯翁》、《北红拂》、《颠倒姻缘》等9种(现存4种),另有《言诗翼》、《诗逆》、《诗经人物考》、《左传合蜻》、《南音之籁》、《国门集》等着作。其中,以“二拍”影响最大。

《初刻拍案惊奇》故事主要是从古今书籍中搜求“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初刻拍案惊奇序》)、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多因果报应之谈,充斥色情描写。少数作品反映了市民的思想意识。

《二刻拍案惊奇》拟话本集,明末凌蒙初编着。与《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全书40篇,其中第23篇《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妹病起续前缘》与“初刻”第23篇重复。第40篇《宋明公闹元宵》是杂剧而不是短篇小说,故《二刻拍案惊奇》实收38篇小说。同“初刻”一样,是为了迎合坊间需要,据其所闻古今杂事以拟话本形式创作而成。书中多数作品充斥色情描写、宿命论、因果报应、封建迷信。一些好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思想和艺术成就逊色于“三言”。

李玉

李玉,生于约1591年,卒于1671年,是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又作元至,自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祯末年中乡试副榜,明亡后专事戏曲创作。

李玉所作传奇约40种,现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志谱》、《麒麟阁》等18种,前4种写于明代,世称“一人永占”。是明末清初创作最多、影响较大的戏曲作家之一。编有《北词广正谱》,“一人永占”是李玉的成名作。

《一捧雪》写汤勤逢迎权贵严世蕃,献计谋夺朋友莫怀古的玉杯“一捧雪”,使莫家破人亡。莫的仆人莫诚为主替死,侍妾雪艳又把汤刺死,然后自尽。由于戚继光救护,莫怀古终得昭雪。作品揭露明代政治的黑暗和世风的险恶,抨击权奸严世蕃的贪婪残暴,剧中汤勤这一反面艺术形象,是明末社会丑类的典型概括。

《人兽关》取材于《警世通言》中的小说《桂员外途穷忏悔》,写桂薪忘恩负义,夫妻变狗。《永团圆》写江纳因长婿蔡文英家境清贫,逼其退婚,江之长女闻讯投江自尽,为人所救,结果蔡娶江纳二女为妻。它是一部讽刺喜剧。

《占花魁》据《醒世恒言》中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写卖油郎秦钟和妓女莘瑶琴的恋爱故事。歌颂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之间摈弃了金钱名位观念的纯洁真挚的爱情,写儿女私情而不落俗套。

《清忠谱》是李玉的代表作,此剧由毕魏、叶稚斐、朱素臣参加编写。写明末东林党人周顺昌在苏州同阉党斗争,被诬下狱;市民颜佩韦等五人率众大闹府衙,要求释放周顺昌。后周被解往北京,受尽酷刑,死于狱中;颜等五人被诬谋反,也遭杀害。苏州人感其义,合葬五人。《曲海总目提要》说《清忠谱》“剧中事皆据实”。剧本以歌颂周顺昌为主,对颜佩韦等也予以赞扬,通过他们的受害,反映了明末尖锐的政治斗争,暴露了阉党的罪恶。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人义”的市民形象,描绘了人民群众参与抗争的火热浪潮,在舞台上展示了市民暴动的壮烈景象,这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新现象,反映了作者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倾向。

李玉从当时当地的现实中汲取题材,表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斗争,并结合舞台演出进行创作,他和苏州地区的许多戏曲作家,如朱佐朝、毕魏、叶时章、张大复等,互相合作,在思想艺术风格上有许多的共同处,所以现代学者称他们为“苏州派”戏曲作家。李玉的戏剧在舞台上有较强的生命力,对昆曲的发展作用较大,不仅在昆曲中一直演唱不衰,后来的京剧和地方戏也常改编演出。

李渔

李渔,生于1610年,卒于1680年,清代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原名仙侣,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翁,又名笠鸿、滴凡,别号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人,出生在江苏如皋。

明末,李渔多次应乡试,皆不第。清初顺治5年(1648年),自兰溪移家杭州,小说和戏曲作品大部分写于此时。顺治14年,又移家金陵,住20年左右,结交许多名士,如吴伟业、尤侗、王士祯、周亮工等人。家设戏班,亲自编写剧本,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康熙16年(1677年),迁回杭州,3年后去世。

李渔作有传奇《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10种,合称《笠翁十种曲》。长篇小说《国文锦》,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和《无声戏》。诗文集《一家言》,编辑《芥子园画谱初集》等。

李渔的戏曲作品基本上全是表现才子佳人、婚姻爱情的喜剧、闹剧,其中《风筝误》、《比目鱼》、《蜃中楼》等较有意义。

《风筝误》写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见诗心动,因而结合的故事。《比目鱼》写书生谭楚玉同戏曲女艺人刘藐姑相爱的故事。《蜃中楼》将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两个神话故事杂糅在一起,因剧有龙王命蜃喷气成楼等情节,故名。

总的来看,李渔戏曲作品格调不高,趣味庸劣,这是由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趣决定的。但在艺术技巧方面,李渔熟悉舞台演出,他的作品情节新颖热闹,戏剧性强,曲白通俗流畅,风格诙谐、轻松,在当时舞台传演甚盛,流传极广。李调元《雨林曲话》记述:“世多演《风筝误》。其《奈何天》,曾见苏人演之”。他的作品许多地方戏剧种都有改编演出。有人甚至将他比作汤显祖(李渔《赠许茗车》),日本有学者把他喻为“诗中之杜甫”。

蒲松龄

蒲松龄,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是清代杰出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蒲松龄青少年时期就很有名,深为施闰章、王士棻所推崇。但屡应省试皆落第,71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宝应做幕客外,毕生为家乡塾师。生活贫困,同情人民疾苦。蒲松龄工诗文,善作俚曲。曾用20多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又有《聊斋文集》、《诗集》和为农民编写的通俗读物等多种。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小说的艺术高峰,对我国清初以来小说的创作影响很大。袁枚的《新齐谐》、沈起凤的《谐铎》等一批文言小说,都是仿效的作品。

蒲松龄由于天资聪明,他的青少年时期就以文知名于世。他在从父读书的少年时期,就能对经史诗文过目成诵,一点即通。19岁时他参加了淄川县、济南府、山东学道的三级科考,结果连取三个第一,这一下子在山东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当时的主考官施闰章,是清初着名的文学家,时有“南施北宋”(宋琬)之誉。施闰章“爱才如命”,因此,非常赏识蒲松龄,称赞他的文章是“空中闻异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由此可见,蒲松龄的文章多么有文学功底。

连取三个第一,成了秀才,受到殊誉,这应该说是蒲松龄的才华锋芒毕露的时候,也是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可是,命途乖舛,直到他72岁最后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考中举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词感叹自己的遭遇,他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就像春秋时期为献玉而被砍去双脚的卞和一样,不能有施展的机会。而阻碍他的正是腐朽的科举制度。他别无出路,只好在凄凉的荒斋里着书。

然而,也正是在这穷愁潦倒之中,他以毕生的生命和精力,完成了《聊斋志异》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也许这就是历史赋予我国古代文学家和状元、举人的不同使命。

蒲松龄因屡试不第,深知青云无路,又加上家庭里妯娌不和,因此分家,自谋生路。他的谋生之术,就是教书。这其间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做幕宾,一是30年任教于毕家。

蒲松龄父亲去世了,他和兄弟们分家了,为了维持生计,他教了一段时间的书。后来应同乡好友宝应知县孙蕙的邀请,去做了一年幕客,为其代写书札、公文、告词等。这是蒲松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远游。宝应地处淮河流域,他得以游历了许多地方,不但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而且还使他得以亲自目睹了官场中的黑暗,对腐败吏治和豪门生活都有了切身的体验。

在宝应期间,蒲松龄还寄情于江淮山水景色,写了一些优美清新、颇具神韵的诗篇。

但是,在外谋身也非长久之计。在宝应呆了一年,他就辞幕回乡。从此,为家计所迫,蒲松龄开始在西铺毕际有家30年的坐馆生涯。毕际有是顺治3年(1645年)拔贡入监,后升至江南通州知州。康熙2年(1663),因解漕粮积年挂欠而被罢官,归田后过着退隐清闲的生活。毕际有在西铺有一宅园,名石隐园,园中花木繁盛,景色优美。蒲松龄到了盛夏便移居此园。他所教的学生是毕际有的八个孙子,教他们读《四书》、《五经》和制艺文。在这里他过着比较安定的读书、教书和写作生活。

毕家不仅有石隐园一类的花园,而且还有藏书万卷的万卷楼。石隐园的所见所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万卷楼的藏书,使他有机会读到许多善本、珍本,从而大开眼界。这些为他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方便和条件。如《聊斋志异》中,经常提及毕刺史家(指毕际有通州知州职衔而言),并保留了部分由毕刺史家主仆提供素材的作品。如《祝翁》一篇,就是由毕家佣人讲述的。《五羖大夫》、《鸲鹆》两篇,篇末明白写着是由毕载绩先生记述的。

毕际有去世以后,蒲松龄和他的儿子毕盛矩还保持着笃厚的感情。他在毕家坐馆有30年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用去了蒲松龄一生中近一半的时间。直到他71岁时才结束了他数十年的教书生活,撤帐回家。自此,开始了他的晚年家居生活。

不久,他的夫人因病去世,这对伉俪情深的蒲松龄,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从此他郁郁寡欢,很少露出笑脸。

蒲松龄的夫人是一个贤内助。据说,蒲松龄从小身体就瘦弱多病,长大成人以后,体质仍很差。加上家境贫困,于是他专心攻读,期望早些博得功名,找条出路。谁知乡试,数次名落孙山。在他求婚时,常遭外人笑话。不过他还算幸运,娶了一位贤淑的妻子,帮他料理家务,为他分忧,使他有时间去写书,在文学上取得成就。

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温厚朴实,待人谦和,深受翁姑怜爱。他的大嫂韩氏,阴险狡诈,因此妯娌之间不和,常常吵闹。后来分家了,分给他的是薄田破屋,生活十分困难,而蒲松龄又不会治产理家。因此,清苦贫寒的家庭生活,全靠刘氏的勤恳纺织和节衣缩食地俭省维持,并含辛茹苦地将4个儿子拉扯成人。

蒲松龄在外坐馆,每到除夕一定会赶回家来,虽然没有多少好吃的,可是,一家人团团围坐,笑语喧哗,气氛热烈。他对这种天伦之乐,心里十分满足。

有时候,蒲松龄因为高兴,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家酿的黄米酒,大有飘然若仙的感觉。畅酣之时,对老伴吟上即兴之作。

时间易逝,转眼间蒲松龄已是50开外的人了。即使如此,蒲松龄还是不忘功名。刘氏看透了他的心思,对他说:“你再不要想功名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现在早已入阁拜相了。山林中自有山林之乐,何必一定要为功名所累呢?”

蒲松龄听到妻子这样善解人意的话,心中释然,认为妻子的话有道理。再看儿孙已入学读书了,光耀门第还是有希望的,因此常常流露出一些得意之情。有一天,蒲松龄得意忘形地对妻子说:“端庄的人不想做贵夫人吗?”刘氏听后,答道:“我没有什么特长。现有了4个儿子1个孙子,都能继承读书事业,不会再挨饿受冻,上天的赏赐不能说不丰厚。所谓知足常乐,我们为什么不长久的保持这种快乐,而要庸人自扰呢?”

生活的贫困和科举不中对蒲松龄的打击太大了,把他都压得弯不过腰来,迫使蒲松龄于设帐教读之暇,将悲愤感慨寄托在笔端,着力创作《聊斋志异》。他20岁左右动笔,40岁成书。传说他在村子上教私塾时,为了采集故事,他每天清晨和妻子携带着一个口小腹大的磁罂,盛着苦茶,还带上一把烟叶来到村口的路旁坐下来,免费招待过往的行人。那些过往行人大多是小贩、脚夫和游荡四方的文人。他们走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时候,喝点茶,抽袋烟,再坐下聊一会儿,真觉得舒服极了。

蒲松龄穿着破旧的衣衫,笑容可掬地坐在那里看着大家。当有人过去道谢的时候,他就请求那人把在家乡和旅途听到的故事和见到的新鲜事讲给他听。那些行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讲出来的故事当然很新奇。蒲松龄把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出来,一边听,一边记。这样。日积月累,他搜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经过20多个寒暑,《聊斋志异》才完篇。

《聊斋志异》共有490余篇。“聊斋”是作者书斋的名字。小说里大部分作品是狐鬼神怪的故事,所以叫做“志异”。由于当时思想控制极严,作者对黑暗现实不能公开揭露,只有借助于神仙鬼狐的故事,曲折地进行揭露和嘲讽,并抒发自己心中的孤愤不平。因此,《聊斋志异》虽为志怪传奇体小说,但在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它以前和同时代一切同类作品,如六朝志怪小说。虽然在鞭挞统治阶级的凶残,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和疾苦,以及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聊斋志异》触及这方面内容的作品,不仅数量更多,内容更集中,而且反映和揭露的程度也更深刻。如同是揭露统治阶级的凶残,其篇幅比之《搜神记》、《述异记》、《齐谐记》等所有六朝志怪小说的总和还多,其中如着名的《促织》、《席方平》、《梦狼》、《梅女》、《公孙夏》、《潞令》、《崔猛》、《商三官》、《红玉》、《石清虚》、《向杲》等篇,都要比六朝志怪中的同类作品写得入木三分。如《促织》,叙述成名因官府逼迫缴纳促织,而导致家破人亡,后其子魂灵幻化为促织,又得官致富的变化过程。

同类推荐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热门推荐
  • 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全本)

    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全本)

    她:长到十八岁的她已有名动一方的美貌,令多少男人倾心,她却甘愿成为他三个月一换的情人!只因他是大姐的未婚夫,她要在这三月内成功偷得他的种,待孩子长大再来认祖归宗,彻底地将大姐及她那不可一世的母亲羞辱。他:他游遍花丛,也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只是心底想要留下她的渴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烈,没有想到,她还是走了,宛若人间蒸发。六年后再相见,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他。第一次,她因为复仇,不能嫁他为妻;第二次,她因为报恩,不能嫁他为妻;她只能选择,愿做情人不为妻。********************************************【挥剑斩情丝,请支持:斩婚系列文】《斩婚:总裁,离婚请签字》http://m.pgsk.com/a/190740/《斩婚:新婚陌生人》http://m.pgsk.com/a/191724/《斩婚:逃跑娇妻晚点名》http://m.pgsk.com/a/194243/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打开五脏科学保健指南

    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中医文化这座美丽的殿堂,领略传统中医的独特魅力。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乖儿别想逃

    乖儿别想逃

    乔司律,你是我心头的朱砂,是我想而不能忘的伤口。江亚玥,我一直在抵抗你占据我的心,可到头来,我还是输的彻底。一场豪门游戏,你追我赶的角逐。他是豪门大少,天之骄子。这世上只有他不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人生唯一一次失误就是娶了她。他恨她,一次次和她作对,却在一次次争锋相对中彻底沦陷。她是一个孤儿,父母双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因为上一辈的一个约定,她被迫嫁入豪门,丈夫只在婚宴上出现一次,之后便再无交集。她可以穷,却不能没有骨气,她决心要和那个自大的男人斗争到底。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宠妻成瘾

    宠妻成瘾

    醒来,茫然的看了一下四周,感受到肚子上旁边人的胳膊传来的体温,意识到原来刚刚的那些只是一个梦。忍不住任性的摇醒了旁边的人,眼睛还没有睁开,声音先是模糊的说道:“老婆,怎么了?”杨柳叫醒了韩初雨之后自己的心里面也有一点后悔,毕竟韩初雨昨夜忙工作很晚才睡,可就是忍不住想和身边的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梦。面向韩初雨的方向,枕着韩初雨的胳膊,轻声说道:“我梦到咱们还很年轻,你放了漫天的孔……
  • 尼罗亚帝斯传奇

    尼罗亚帝斯传奇

    尼罗亚帝斯大陆上,千年的时间仿佛手中紧握的沙,握得越紧便流失的越快,于是千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如同消失的影像,什么都看不到了。轰动外域以及大陆的英雄们,都在时光中流逝着,所剩下的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流失更新换代的时间到来了,新鲜的血液要注入这古老的种族,所有的首领似乎都是一种新鲜的面孔,就像生存在阿勒夫的暗夜精灵首领,克莱尔·蕾恩,在一个夜晚消失了身影,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傻妃

    天价傻妃

    她是定国将军府嫡出的大小姐,本该尊贵无比,却因生母早逝,自幼痴傻,受尽世人的嘲笑和冷眼。一场“意外”香消玉殒,同一副躯体里换成了来自现代的一抹幽魂,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空洞呆滞的眸子瞬间被万千风华所取代。痴傻的少女,从冷落嘲笑里走出来,用一双纤纤素手掀起惊涛巨浪,将整个玄月国搅得天翻地覆,地动山摇。片段一:“啊——”伴随着惨烈的尖叫声,娇柔妩媚的少女满身是血的跌落在地上,痛苦的昏死过去。“穆流苏,你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我要和你解除婚约!”男子俊美的五官狰狞的扭曲在一起,仇恨的目光像凶狠的野兽,几乎要将站在不远处手握滴血匕首的少女撕碎。“不用你操心了,太后昨夜就下了懿旨,我们的婚约早就解除了!”绝美的少女脸上挂着清冷的笑容,利索的抖开明黄色的丝帛,声声清冽,“秦如风,是我不要你了,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片段二:“姐姐,我心里最爱的人是姐夫。”同父异母的妹妹晶亮的眸子里闪过贪婪的光芒,挑衅的开口,浑身充斥着高贵的傲气。她明媚的眼波流转间,轻轻的笑了起来,“所以呢?”“所以你把正妃的位置让出来,那么尊贵的位子不是你有资格坐上去的。”自信满满的少女眼底的轻狂和鄙视丝毫没有掩饰,步步逼近椅子上端着茶杯轻轻晃动的少妇。“王爷,听到了没有,妹妹想要自荐枕席呢,要不要我将正妃的位子给让出来呢?”亭子旁边的假山后面缓缓走出来一个俊美如天神的男人,走到她的身边坐下,如玉的面容上满是不屑,凉薄的勾着唇,冷冰冰的说道,“本王最讨厌的就是倒贴都没有人要的青楼女人,来人,放狗,将这个女人给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