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800000006

第6章 建国初期文学(5)

由于作家生活经验和思想认识的差别,也由于所采用的表现方式的不同,革命历史小说的形态也有所不同。一些作家侧重于追求对于历史的“史诗性”把握。另一些作家,则加入一些“传奇”因素,而接近现代“通俗小说”的模式。而个别作家则把现实处境下的情绪,作为对往事回忆的触发点。这些略有不同的处理,使革命历史小说比起同期的其他小说创作来,呈现了略有变化的、多样的状貌。

追求“史诗性”的创作

“史诗性”的创作追求,来源于当代小说作家那种追求历史本来面目,重现历史事件的全过程,把握“时代精神”的欲望。

中国现代小说的这种追求“宏大叙事”的艺术趋向,在30年代就已存在。茅盾就是具有“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的自觉意识的作家。当时作家的这种艺术追求及具体的艺术经验,则更多来自19世纪俄、法等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和20世纪苏联表现革命运动和战争的长篇。到了50年代,创作反映“伟大的时代”,写出“史诗”性质的作品,成为最有抱负的作家的追求。如柳青的《创业史》等。“史诗性”在当代的长篇小说中,主要表现为揭示“历史本质”的目标,在结构上的宏大时空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实的加入,以及根据英雄主义基调对英雄形象的创造。长篇《保卫延安》、《红四》、《红旗谱》、《红岩》,以“一代风流”为总题的《三家巷》、《苦斗》等,都充分体现作家的这种创作追求。

在革命历史小说的长篇中,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最早被评论家认为具有“史诗性”的长篇。1954年初出版后,冯雪峰称它是“够得上称为它所描写的这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有名的英雄战争的一部史诗。或者,从更高的要求说,从这部作品还可以加工的意义上说,也可以是这样的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

《保卫延安》取材于1947年3月~9月的陕北延安战事——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毛泽东、彭德怀主动放弃延安和此后对延安的收复。小说以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和持续的紧张节奏,塑造了田大勇、李诚、王老虎等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并为英雄们布置了苦战、退却、流血死亡的“检验”战斗意志的逆境,使小说自始至终保持英雄主义的高昂情绪。同时将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是高级将领彭德怀)作为艺术形象加以正面表现,这在中国现代小说中非常少见,因而受到评论界的注意。

吴强的《红日》也把真实的战争历史(40年代内战初期山东的涟水、莱芜、孟良崮战役)与艺术虚构加以结合。作者立足于对“正义之师”的力量源泉的揭示,以及获取胜利的根据,通过对战争生活场面生动的具体描写,真实再现了战斗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场面宏大。同时,在思想艺术上也取得重大进展。体现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意识到人物性格丰富性的重要,而在维护(或不损害)性格的“阶级特征”的前提下,加强了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的刻画,并在同一类型的人物间,进行性格特征的对比,如坚毅、严格与开朗、幽默感等。小说对“反面形象”(张灵甫等)也避免漫画化刻画,在对其反动、虚伪等“本质”的描写中,不回避表现其才干、谋略。这一切,对于突出“反动人物的丑恶面目”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而另一些革命历史小说,如梁斌的《红旗谱》,则侧重于革命“起源”的叙述。革命起源,是革命历史小说的“既定”主题之一。在一些小说中,它通过对革命的参加者(主要是工农民众)投身革命的生活、心理动机的表现来实现,而在《红旗谱》等小说中,则直接描述二三十年代在乡村和城市革命运动最早的孕育、开展的情形。在作家看来,“史诗性”地概括中国农民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和命运,需要安排相当宏阔的生活画面,和长卷式的结构。

因而,小说被构思为多卷本。第一部《红旗谱》(1958)写30年代初在河北保定一带农村开展的“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潮。第二部《播火记》(1963)主要写发生于1932年的农民暴动。第三部《烽烟图》(1983)则写抗日战争烽烟初起的斗争情况。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朱老忠、严志和两家几代人的遭遇。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小说揭示了这样的主题:“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在《红旗谱》中,这一主题,主要通过对朱老忠等人物的“成长”来实现。对于朱老忠等人物的塑造,当时的评论界不仅认为是小说突出成就的标志,而且是当代文学人物塑造的重要收获。小说对这个人物的创造,切合了那个时代关于“英雄人物”创造的基本规则:一是人物在小说整体中的中心位置,另一是人物性格所包容的阶级、时代的内涵,以及完美的理想化要求。

《红旗谱》通过对农民革命的描述,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表现了“慷慨侠义”的农民英雄性格。在表现方法上,《红旗谱》借鉴中国古典小说,运用地方民间语言,加强了小说表现的生活的历史连续性。

不同的表现方式

写作革命历史小说的作家中,峻青、王愿坚主要采用短篇的体裁。他们通过对历史记忆的重点回顾,强调了获得幸福生活所进行的艰苦而残酷的斗争,塑造了经过血与火考验的英雄形象。

峻青在1954年后,发表了一组写40年代山东胶东半岛战争(包括抗日战争和后来的内战)的短篇,如《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这些小说着力于渲染险恶的生活环境,通过安排偶然因素。为人物设置酷刑、死亡等情节,以此来突出主人公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相对于峻青描述的铺张来,王愿坚的叙述要显得单纯清晰些;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更接近于“故事”的形态。相对于峻青的“浪漫主义”风格,王愿坚的叙述显得平实简单。《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三人行》描述了30年代初“苏区”的斗争和红军的长征,这些情景作者并未亲历过。但他40年代在军队中的生活,以及参加《星火燎原》等“革命回忆录”丛书的编辑工作,帮助他掌握了“革命历史”叙述上的原则和方式。

比较而言,孙犁、茹志鹃、刘真等的作品则是通过个人抒情的方式,对革命历史进行描述。

孙犁(1913~),河北安平人。抗日战争和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晋察冀地区的报社任编辑,学校教员。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50年代以后,一直生活在天津,小说主要有:短篇《吴召儿》、《山地回忆》、《小胜儿》、《正月》,中篇《村歌》、《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50年代中期以后,除散文随笔,小说创作渐少。

《风云初记》是孙犁唯一的长篇小说。第一、二集分别出版于1951、1953年。1962年改定第三集后,与前两集一起出版合编本。小说写“七七事变”后,冀中滹沱河沿岸子午镇和五龙堂村庄的生活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组织武装、建立抗日政权的故事。中篇《铁木前传》写乡村中木匠黎老东和铁匠傅老刚的友情和友情的破裂。这部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农村“阶级分化”的深切忧虑,体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在孙犁的小说中,通过描述民间、生活的典型环境来突出“革命”的意义。同时,在这种表现方式中,他以情感化的想象来创造理想的生命形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孙犁的小说数量并不很多,艺术水准也参差不齐。他的作品,在结构行文上均近于散文,并不追求故事性,其艺术重心是表现生活过程中的情绪和气质。但又不沉溺于个人情感之中,通过明晰的描述来控制个人的情感介入。

同类推荐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热门推荐
  • 堂吉诃德(下)

    堂吉诃德(下)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钓上美人鱼总裁

    钓上美人鱼总裁

    顾若曦,早婚家族中的妙龄剩女,老妈眼中不可雕的朽木,在第N次相亲失败后,避难独自一人在海边垂鱼,美其名曰:顾若曦钓鱼,愿者上钓!结果,她一个用力将人家的泳裤给钓上来了,后面跟着一脸铁青的超级帅哥,浑身散发传说中美人鱼迷惑众生般的魅力。南宫宇,南宫世家的掌门人,女人眼中的超级钻石王老五,南宫老太太口中没人要的人渣,在第N次躲相亲后,被一个架着一副大框眼镜的女人给当鱼钓上了岸。他还没来得及兴师问罪,那女人倒先发起飙来了,说什么他非礼了她的眼睛,要他赔她的洗眼费,嘿嘿,赔就赔,一个好玩的主意涌上心头,既是老太太有令,这随便带个女人回去不就成了。于是,他以鱼钩为胁将她骗回家中。再次相遇,他发誓必将她强留在身边,她发誓永不与他沾边,他暖昧十足地在她耳边轻语:亲爱的,等着接招吧!,她连蹦带跳地逃离:变态的,别靠近我!
  • 迷糊男生范弥胡

    迷糊男生范弥胡

    班长,学习好,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头脑灵活,肖小笑,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铁三角”中的老大,幽默,情节简单,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乱臣篡位,江山易主。本想与国家共存亡,却穿为邻国王府的寡妇。指点江山、辅佐君王,却被迫陷入阴谋和争端。——等一切尘埃落定,何处是归鸿?
  • 小角色

    小角色

    人活着,笑着是过一天,哭着也是过一天,所以不管今天到底是个什么天,老娘都要笑着过-----程意。程意是个穷人,不仅仅穷,还是个倒霉的穷人,不仅仅倒霉,还是个悲惨并倒霉着的穷人。我伤害你,就是想看看,我到底能有多嫉妒你------杜安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同谋

    同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谎言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爱情的延续需要谎言,友谊的维持需要谎言,自尊的维护需要谎言……但是,说谎要以向善为目的,决不可恶意地耍弄他人。当我们用恶意的谎言对付别人时,我们不得不苦心孤诣、绞尽脑汁地去制造谎言;当我们以恶意的谎言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和人格受到了污损;而恶意的谎言一旦被识破,则是信誉扫地、众叛亲离,实在是得不偿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服务致胜

    服务致胜

    我们一定要记住,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因循守旧,而必须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真诚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意细节,勇于创新。由覃曦编著的《服务制胜》分节介绍了各种服务法则,详细地告诉你应该怎样去为客户服务,帮你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让你学会怎样达到客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