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800000011

第11章 “文革”时期文学(4)

1964年6月,全国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9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京剧团演出了38台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除了《红灯记》、《芦荡火种》(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改名《沙家浜》)外,还有《奇袭白虎团》(山东京剧团)、《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团)、《杜鹃山》(宁夏京剧团)、《红色娘子军》(北京京剧四团),以及《苗岭风雷》、《节振国》、《黛诺》等。在这次会演的前后,除了《红灯记》、《沙家浜》以外,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修改。

到了1967年,三年前的这场京剧现代戏的演出,被称为“京剧革命”,并赋予它以“无产阶级文比大革命的伟大开端”的重大意义。《红旗》杂志在第6期上,刊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上也正式使用了“样板戏”的说法,称《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样板戏,“不仅是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是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1967年《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第一批“八个样板戏”宣布之后,“培育”样板仍在继续进行。一方面,对原有的剧目仍不断进行修改,在1972年前后,这些剧目有了新的演出本;另一方面,又有一批剧目被宣布列入“革命样板戏”的名单,如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等。不过,新的“样板”的质量,大多已无法维持开始时的水准,而“样板”制作所不可避免的标准化、模式化问题,也尖锐地浮现了出来。

“样板戏”的演出,在1970年达到了高潮。但演出主要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这对“样板”地位的确立,以及发挥其效应,有很大限制。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普及样板戏的热潮。具体措施包括:一、组织“样板团”到外省巡回演出。二、组织各地剧团来北京学习革命样板戏。三、利用电影的手段,以忠实地“复制”来达到“普及”的目的。四、大量出版有关“样板戏”的书刊,包括普及本、综合本、五线谱总谱本、主旋律曲谱本和画册等。

随着革命样板戏地位的确立,大量的由各“样板团”或专门写作班子撰写的文章,开始总结“样板戏”的规律和经验,以提供给所有文艺创作者作为必须遵循的规则。“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还被要求推广到包括小说、诗、歌曲、绘画等各种文艺样式的创作中去。

“样板戏”的创作,在“文革”期间,被描述为是与“旧文艺”决裂的产物,具有开创“文艺新纪元”的重大意义。但事实上,这些作品与激进派所批判的文艺之间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从题材来源和艺术经验上说,“样板戏”是对已有剧目的修改或移植。《红灯记》和《沙家浜》移植自沪剧。《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小说《林海雪原》;在这之前,这部当时的“畅销书”的小说已改编为电影和其他的艺术样式。《红色娘子军》的电影1960年问世就获得很高的声誉。40年代初创作的《白毛女》,在很长时间里被认为是中国新歌剧的典范之作。另外,《杜鹃山》改编自60年代初上演的同名话剧(王树元编剧),而作为《平原作战》创作蓝本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完成于1955年。因而,在“文革”中,激进派强调“样板戏”等创作与过去文艺(包括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决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脱离现实的。

但是,作为“文艺新纪元”标志的“样板戏”,也出现了若干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的确立,为当时社会、文艺思潮的状况所制约。“样板戏”最主要的特征,是文化生产与政治权力机构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样板戏”时期,表现得更为直接和严密。“样板戏”大都选择自有很高知名度的文本。

在“样板戏”的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删削、改动那些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纯粹性”的部分;另一方面,极大地利用了传统文艺样式(主要是京剧)的程式化条件,在脸谱化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计中,将观念符号化。一些作品更典型地体现了政治观念阐释的特征(如京剧《海港》),另一些由于其创作的文化来源的复杂性,使作品也呈现多层含混的状况。如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而这正是这些剧目在政治意识形态有了很大改变的时空下,仍能保持某种“审美魅力”的原因。

“文革”期间的文学激进派在十多年里所进行的创造“样板”的实验,尽管宣称“取得了伟大胜利”,实际上不断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对中外文化遗产及知识分子的批判,使他们创造经典的样板作品的计划受到严重打击:任何值得重视的艺术创造,都不可能在空地上发生。其结果是,或者在“决裂”的口号下来吸收“遗产”以作为创作的基础,或者使其“产品”粗陋化。从工农大众中发现和培养作家,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主要创造力量的设想,也未见显着的效果。文艺创造所具有的复杂的精神劳动的性质,使缺乏必要文化准备的“无产阶级”在承担这一历史性责任上难以胜任。另外,人民群众也无法斩断与“文化传统”的联系。

总体来说,“样板戏”是“文革”期间特定的历史产物,但由于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的局限性,使得“样板戏”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凭想象塑造空乏的完美形象,脱离生活实际,显得苍白无力,很少有真正文学价值的作品。但通过对“样板戏”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状况的认识。

“文革”时期的戏剧与电影文学

“文革”期间,戏剧和电影受到的摧残最为惨重。“文化大革命”最初几年,“四人帮”一方面窃取、篡改1964年京剧改革的成果,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把他们篡改过的剧目封为“样板戏”,并以所谓“样板戏”的“经验”扼杀戏剧创作。1973年以后,“四人帮”为了使戏剧创作成为他们推行极左路线的工具,又频繁地举行全国性戏剧调演活动。每次调演,他们都定调子,提要求,树样板,这就使当时戏剧舞台上的绝大部分剧目都染上了“四人帮”的习气。

当时受到“四人帮”赞扬和支持的剧目,如话剧《战船台》(杜冶秋、刘世正、王公亭编剧)、《风华正茂》(天津市话剧团集体创作,路希执笔)、《宣战》(江西省话剧团集体创作,陈其行执笔)等,都是一些帮味甚浓的作品。《战船台》在反映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的旗号下,夸大工业建设战线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鼓吹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蛮干,为“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唱赞歌。《风华正茂》完全颠倒了教育领域的路线是非,它否定书本知识,否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剧中歌颂的“革命闯将”是个张铁生式的人物。《宣战》也是把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对立起来,否定建国后教育事业的伟大成绩,否定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这些剧目歌颂的“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在现实斗争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在戏剧创作中,有一些剧目的思想内容,既宣传了错误的观点,又含有某些积极因素,正确与谬误相互交织,但从总的倾向看,都是极“左”的产物。它们中有反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大江飞虹》(江苏省话剧团集体创作)、表现商业工作者支援工业建设的评剧《向阳商店》(北京评剧团集体创作,郭启宏、胡沙执笔)、描写清洁队青年工人思想斗争的话剧《迎着朝阳》(李冰、胡庆树编剧)、歌颂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们主人翁精神的吉剧《队长不在家》(张国庆编剧)等。这些剧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简单化、庸俗化,搞绝对化,宣扬形而上学观点,贬低群众,夸大个人作用。

比较好的剧目很少,而且其思想与艺术水平,跟建国后的优秀剧作相比,要逊色得多。湘剧《园丁之歌》(长沙市湘剧团改编,柳仲甫执笔)算是十年戏剧创作的佼佼者。它的主要意义在于突破了“四人帮”的禁区,肯定了人民教师的劳动,肯定了智育的地位,提出了“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的重担来承担”这个尖锐的现实问题。晋剧《三上桃峰》(山西省文化局《三上桃峰》创作组)也突破了“四人帮”动辄就是阶级斗争的框框,大胆地描写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歌颂了社会制度。此外,反对弄虚作假、颂扬实事求是作风的楚剧《追报表》(湖北省《追报表》创作组)、描写社会新风尚的湖南花鼓戏《送货路上》(株州市文艺工作团创作组编剧,刘国祥执笔),也是较好的小戏曲剧目。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

    民国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传诵数十年,最唯美最经典的诗歌精选合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中国诗歌史上空前绝后的心灵碰撞,爱与美的永恒绝唱。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热门推荐
  • 大冒险

    大冒险

    爱读古今历史,更爱书写历史;喜欢埋头苦练,更喜欢奋勇杀敌。别以为我是傻逼,别嘲笑我的努力。我叫程鹏,普普通通,没有重生,也没有幸运账号。我用历经无数战场未尝一败的事实证明,勤奋无敌,老子天下第一!
  •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被读者誉为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带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
  • 网游之蜃市楼城

    网游之蜃市楼城

    看着从落地窗中射来的晨光,我一边伸着懒腰,一边感叹。自己似乎从成为游戏职业选手开始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好好的睡一觉了。看着一旁还躲在被子里面赖床的诺雅回想着昨夜的疯狂,我不禁微微一笑。
  • 王妃是个狐狸精

    王妃是个狐狸精

    别人穿越王妃皇后,咱穿越来当个狐狸精,只是这狐狸杂那么不同呢?符咒不是用来降妖的么?咋这狐狸也能用?再者狐狸不都是天生媚态么?咋这狐狸那么冷呢?“本尊让你喜欢是你的荣幸,你应该感到高兴!”帅帅的魔王大人双手环胸,一身深紫色衣袍裹体,赤脚站在凤翎前方高傲道。凤翎皱着眉头看着魔王,半天不语,良久,果断的吐出了两个字:“神经!”
  • 花心总裁的贴身冷秘

    花心总裁的贴身冷秘

    她夏凝芯第一次去圣婴学院踩点的时候,就对他展桀骜一见钟情。向来温婉淑女的她竟一改形象,对无论他身边有多少爱慕者,她还是不退缩的对他——展桀骜,展开了强烈的追求攻势。当修成正果,如愿以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阵风不会停留,却不知……带着他送给自己的“小”礼物,悄然无声的离开她爱惨了的人。五年后,为了父亲最爱的那片土地,她再次归来,身边却多了个小可爱……为了父亲,她不得不应母亲的要求去展氏上班,为的——就是帮她姐姐和展总裁做媒。她成功的成为展氏集团总裁的贴身秘书。他亦如以往一样,换女人如换衣服,只是现在多了一样就是,换秘书犹如换女人。她抱着随时走人的心情呆在她身边,可是……展桀骜看着老妈找来的那个古板的小女人,心中的怒火被熊熊勾起,而她还……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冷啊!难道不会笑………他以为自己的心在那次就不会再跳动,但为什么看着她和其他男人打趣,他会有揍人的冲动……她想忘记过去,他可不允许……这次可是她自己送上门的!!!!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画地为牢:危险妖孽夫

    画地为牢:危险妖孽夫

    他,一双紫眸摄人心魄,是冷血无情,还是蚀骨深情;他,俊朗妖孽,对她纵容宠溺,却折她羽翼。年幼时,她对他说:“待我长发及腰时,你娶我可好?”他说:“好。”几年之后再相见,他对她说:“你已长发及腰,嫁我可好?”她从容一笑拿起一旁的刀······
  •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

    相传两千多年前,一个贫苦青年海菲在神的指引下,本书收录了常见《羊皮卷》范本的经典,得到秘密流传下来的经商致富秘籍,最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这些秘籍书写在羊皮卷上,因此被称为“羊皮卷”。17部世界级成功宝典以各自的主题让《羊皮卷大全集:一生必读的励志经典(超值金版)》处处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并照耀着生命的前程。但令人惋惜的是,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励志好书,自海菲之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些神秘的羊皮卷。虽然那些神秘的羊皮卷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下,但是富有羊皮卷意义的书籍却从未消失过
  •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本书《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从计划、执行、时间、整理和简化、人际关系、心理建设、听、说、读、写、衣、食与行等角度,为你列出了最终的参考方向与解决方案。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