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200000020

第20章 明代文学(1)

明代文学概述

明代历时300年,是小说、戏曲等文学兴盛,诗文相对衰微时期。其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大阶段。

明代前期从开国到正德年间,有150年时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从恢复、发展到出现比较繁荣局面。但是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在元明之际,杰出的作家施耐庵、罗贯中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三国、水浒故事和有关的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加工完成了《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巨著。

《三国志演义》既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集中描绘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残暴、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痛苦和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向背。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场面壮阔,形象丰富,人物性格鲜明,艺术成就突出。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北宋时期宋江等36人在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作为历史根据,以民间广泛流传的水浒故事和说话、杂剧等通俗文学为基础,经过施耐庵、罗贯中的综合性再创造而完成。作品艺术地描写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既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又成功地塑造了农民起义英雄的群像,不仅展示了农民起义在发展过程中的燎原之势,也写出了起义的悲剧结局。作品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其中120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总之,《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是两部划时代的作品。

此外,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如宋濂、刘基、高启等,由于经历了元末的大动乱,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写出了一些富有社会内容的作品。但从明开国后的100多年中,文坛比较沉寂。统治文坛90年的是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雍容典雅、词气萎弱的台阁体。他们的作品大多为歌功颂德、粉饰现实之作。起来反对台阁体的先有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后有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后者的诗文能托事感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与此同时,杂剧、散曲和传奇戏曲创作也有所发展,小说创作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明代后期从嘉靖年间算起,小说、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创作出现了数量多、题材广的繁荣局面。同时,诗文也发生变化。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相当繁荣的局面。从这一时期开始,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戏曲、小说由于能直接反映市民的生活和感情,其语言通俗、浅近,被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当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印刷业的发达,也为小说、戏曲和其他通俗文学的广泛流传创造了物质条件。因此,这一时期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创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戏曲方面,有优秀的南杂剧作家徐渭,他的作品《四声猿》是明代杂剧的代表作;传奇出现了创作高潮,产生了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中国戏曲、世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

戏曲创作从内容上看,一是产生了大量的现实时事剧,二是讽刺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三是爱情剧更加丰富多彩;从形式上看,一是更加多样化,灵活化,二是注意戏曲的结构艺术。小说方面,首先是长篇小说创作的丰富,留传下来的就有50~60部之多,包括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其中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有巨大影响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金瓶梅》则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其次是文人创作的话本(后人称“拟话本”)大量出现,在《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中,不少篇章即属拟话本,是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表现。在诗文方面,不象戏曲、小说那样变化明显,但也有一些变化,如沈周、文征明的平易清新的诗风的出现,以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散文的出现,对前七子的复古运动有所冲击。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徐渭、汤显祖等曾公开反对,李贽针对当时复古模拟风气,提出“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主张抒写“性灵”,以及晚明小品的出现等,都是诗文变化的表现,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观明代文学,戏曲、小说成就最高,特别是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的产生,是其标志。戏曲《牡丹亭》的成就,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小说、戏曲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也为清代许多作家所汲取。清代诗、词、文的所谓“中兴”,同明代诗文的变化有关。

明代诗

明代300年的历史,诗歌创作较为繁荣。其发展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较优秀的诗歌大都为由元入明的诗人所作,刘基、高启是其代表。他们经历了元末的大动乱,接触到了现实生活,因此诗作揭露了社会现实的一些黑暗面,富有社会内容。如刘基的《二鬼》诗,通过离奇变幻的神话故事表达诗人想重建儒家封建秩序的理想;乐府诗《筑城洞》、《畦桑词》、《买马词》等,有的表达对时事的忧虑,有的讽刺政令繁苛、重敛伤民。

总的说,他的诗歌成就较高。高启的诗歌,众体兼长,其中的乐府诗,不少接触到农村现实生活,如《养蚕词》、《打麦词》、《旧家行》等,具有风土气息,表现了农民的苦与乐。他的诗情写景类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如《醉歌赠宋仲温》等登临、怀古、赠答诗,写出了江山的壮丽,抒发了祖国重新统一的情怀。他的诗才华横溢、清新超拔,是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此后的100多年,诗歌方面最有影响的是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粉饰现实、歌功颂德的台阁体和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台阁体”诗派的“三杨”,均先后官至大学士。他们以太平宰相的地位,写了大量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的诗,雍容典雅,但内容平庸乏味。后人追随他们,使这种诗风流行了100年左右。其间只有民族英雄于谦的诗,鲜明地表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其后的茶陵派诗人李东阳,推崇李白、杜甫,想用深厚雄浑之体代替“台阁体”,但并未能消除“台阁体”的影响。

明中叶以后,诗歌出现的变化,从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中表现出来。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文学上“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反对“台阁体”。他们写出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但毕竟创作以模拟剽窃为能,走上了盲目尊古的道路。稍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重复“前七子”的错误再一次发起复古运动,使诗歌创作模拟倾向更为严重。其中的王世贞,晚年诗风渐趋自然,部分诗歌现实感增强。后来以袁宏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在李贽“童心说”影响下,提出了“独抒性灵”的诗歌理论,他们以清新的诗风,使诗坛耳目一新。稍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针对公安派流于轻率浅露的毛病.以“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补弊纠偏,却又形成了孤峭奇崛的诗风。晚明,以陈子龙、夏完淳为代表的复社、幾社诗人,才起而强调诗歌反映现实的战斗作用。总的说,明代诗歌作家多,创作数量大,而且形成的流派较多,也提出了许多诗歌创作的理论主张,但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却不如唐诗与宋诗。

明清散曲

散曲在元代是兴旺时期;明代在作家人数和作品数量上超过前代,内容与形式有自己的特点;清代则逐渐走向衰亡。

明代初期散曲作家大多沿袭元人“笑傲烟霞、嘲弄风月”的风气,作品主要表现闲适情绪与吟咏风情。如汪元亨、汤式和朱有燉等,写了一些点缀升平、吟风弄月之作。

明代中叶,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矛盾加深,皇帝昏庸,宦官专权,人民发出反抗的声音。这时涌现了许多散曲家,产生了一批有批判精神、具社会意义的作品。如康海、王九思的唱和之作,对现实有较真切的感受,时时透露出对官场黑暗、世情险恶的喟叹与不满;王磐的散曲虽多闲适之作,但部分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他的不平与理想;祝枝山、唐寅等的写风情闺怨之作,有的也写出了妇女对爱情的追求。

陈铎、冯惟敏、薛论道是这一时期散曲代表作家。陈铎久居金陵,精通音律,写了大量供歌伎清唱的散曲。他的《滑稽余韵》一卷收小令136首,写了社会各行各业人物,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面貌。其中既描写了工匠的辛劳生活和困难处境,也刻画了里长、巫师、媒人之流的丑态与对社会的蠹害。

冯惟敏作有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收套数50套,小令400余首,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他对广大农民遭遇的天灾与官府重压表示了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作了揭露。散曲风格刚劲朴直,语言浅近,具有特色。

薛论道的散曲集《林石逸兴》收小令1000余首,内容多写边塞风光,表达将士怀乡之情与卫国壮志。

陈铎等人之后,盛行南散曲。它因需适应昆腔的要求,追求文字的工丽和音律的协调,但内容多数不出闺情,缺乏新意。梁辰鱼的散曲集《江东白苎》是代表性作品。

明清易代时期,因民族危亡与民族压迫,引起一些人写出了激愤或离黍之作,其中以夏完淳的几首散曲最为感人。

清代的散曲,如尤侗、吴绮、朱彝尊等人之作,因一开始就走上了雕琢之路,多模仿元人或明人,内容又不脱闲适与艳情,缺乏社会意义,所以成就不大。散曲也随着昆腔的衰落而日渐消失;尽管道光、咸丰以后,散曲内容有一些变化,如谢元淮、黄荔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表现了爱国热情,但终因曲味不浓,艺术上平庸,没有什么社会影响。散曲的发展,也就到了尾声了。

明代民歌

明代民歌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沈德符《野获篇》说:“自宣、正至化、治后,中原又兴〔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民歌不仅流行传布于民间,而且也影响到文坛,使许多文人为之颠倒。卓人月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陈宏绪《寒夜录》引)又有人认为当时流行的时调“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李开先《词谑》27引何景明语)。正因为如此,明中叶后,一些散曲作家,受民间歌曲影响,也写了一些语言通俗且有一定社会内容的作品;同时也有不少文人开始搜集民间歌曲,并予以刊行,这都是明代文学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现在我们看到最早的民歌集子是成化年间刊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等4种,以后还有冯梦龙选辑的《挂枝儿》、《山歌》等多种,在当时不少的曲选和杂书中也选刊了相当数量的民歌。总计要在1000首以上。搜集在这些集子中的大都是在城市中传唱的俗曲,内容多是情歌。

在这些情歌里,突出地表现了被压迫人民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要求婚姻自主,要求自由结合的强烈愿望,也表现了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要分离除非天做了地!要分离除非东做了西!要分离除非官做了吏!你要分时分不得我,我要离时离不得你,就死在黄泉也做不得分离鬼!

——《精选劈破玉歌·分离》

结识私情弗要慌,提着子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吹钉嚼铁我偷郎。

——《山歌·偷》

乞娘打子好心焦,写封情书寄在我郎标;有舍徒流、迁配、碎剐、凌迟,天大罪名阿奴自去认,教郎千万再来遭!

——《吴歌·甘认》

上引第一首不只是男女相恋中所发的誓愿,而是在封建统治重重压迫下迸发出来的叛逆的声音,表现了不怕任何迫害的决心。后二首那种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自由,同样显示了他们爱情的坚贞执著和与封建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在这些情歌中还表现了劳动人民所珍重的是真挚美满的爱情,而不是权势和金钱,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富贵荣华,奴奴身躯错配他。有色金银价,惹的傍人骂。红粉牡丹花,绿叶青枝又被严霜打,便做尼僧不嫁他!

——《四季五更驻云飞·富贵荣华》

也就因为劳动人民的爱情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因此,表现在情歌中的感情是淳美、朴素的,像下面这一首: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汴省时曲·锁南枝》见《南宫词纪》卷6

天真、新颖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一对情侣亲密无间的感情。再如:

对妆台忽然间打个喷嚏,想是有情哥思量我寄个信儿。难道他思量我刚刚一次?自从别了你,泪珠垂;似我这等把你思量也,想你的喷嚏儿常似雨。

——《挂枝儿·喷嚏》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山歌》卷10

想象的奇特,构思的新巧,正好表现了诗中主人公的刻骨相思和奔放的热情。

从上面这些作品看,明代优秀的民歌都具有大胆泼辣、想象丰富的特点。语言也朴素、自然、流畅,准确形象地刻画了青年男女热烈而又细腻的感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在这些情歌里也有不少感情不够健康,还有些作品纯粹是淫词滥调。

明代直接反映封建压迫剥削,歌颂农民起义的歌谣保存下来很少。在封建文人的心目中,作为明代“一绝”的民歌是不包括这类歌谣的。但今天看来,这类歌谣正是明代民歌最值得珍视的一部分,它们是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感情。李开先《一笑散》中有这样一首民歌: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膆里寻豌豆,鹭鸶腿下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诛求无厌的本质和狠毒的剥削手段。还有一些歌谣是直接反映明代官僚机构的残酷凶暴的:

一案牵十起,一案飞十里。贫民供鞭箠,富有吸骨髓。

案上一点墨,民间千点血。

——《沅湘耆旧集》

人民无辜遭受迫害,厂卫特务到处横行,社会的黑暗、恐怖由此可以想见。正是这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人民的不断的起义和反抗。

当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兴起时,民间歌谣又成了战斗的号角,鼓舞着广大人民的斗争。例如: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季北略》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绥寇纪略》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

——《明史·李自成传》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或还似懂非懂,生发开去,我先看目录。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杜书瀛兄嘱序于我,说有的是“友情出场”,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有的是为了“促销”,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天道酬民

    天道酬民

    5000多万元就放在面前,而且明确告诉你:这已经属于你了。你将如何?如此巨额财富面前,它的诱惑力足可以让一个高贵的人丧失高贵,而他却淡然一笑:“我不要。”……伟大的时代,创作着经典故事和经典人物。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热门推荐
  • 非洲狮2:王者之路

    非洲狮2:王者之路

    “落日”出生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经历生活的磨难和大自然的考验,也历经了亲人的死亡和家族的盛衰。她在危难中保存自己的性命,在学习和实战中慢慢成长和强大,成为一族的族长,与丈夫雷从原先的仇恨到共经风雨、相濡以沫,他们一起带领整个家族度过一个又一个灾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烈火如歌(迪丽热巴、周渝民主演)

    火焰般纯真活泼的如歌是烈火山庄的继承人,十九年前的尘封往事将她卷入漩涡之中,如歌的生命中注定会出现三个男人,幽蓝孤傲的枫、宁静温柔的玉和风华绝代的雪……一幕幕纠缠入骨的爱与恨开始惊心动魄地上演……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倾世红颜:绝代女师军

    倾世红颜:绝代女师军

    一朝穿越,到了一个她从不了解的时代。好吧,穿就穿吧,反正这时代,人人都穿。
  • 两房一厅

    两房一厅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