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000000012

第12章 印度现代作品(4)

它所表现的故事发生在20年代的贝拿勒斯近郊,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苏尔达斯,手中有祖传的几十亩荒地。依靠英国殖民政府而发迹的资本家约翰·西瓦克想高价收买这些荒地,准备在那里开办烟厂。但苏尔达斯宁愿无偿地让村民们自由放牧,也不愿出卖。约翰·西瓦克便通过土邦王公贡鄂尔的女婿、市政委员会主席莫罕德拉·古玛尔王公的权势强行征购。苏尔达斯不畏强暴,坚持用歌声诉说自己的冤屈和愤懑,得到广大群众的同情,于是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抗议运动被英国殖民政府镇压了,苏尔达斯惨遭杀害,荒地上办起了烟厂;但群众的不满仍然存在,他们为了纪念苏尔达斯,为他立了一座塑像。迫害苏尔达斯的古玛尔王公,在被迫辞去市政委员会主席职务之后,为发泄私愤,竟在夜间偷偷地去捣毁苏尔达斯的塑像,反被倒下的塑像砸死。

作品通过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再现了20年代印度社会的生活图景,揭示了英国资本主义入侵后,印度农村那种自给自足经济的崩溃和农民破产的历史。印度著名评论家古普塔在《论普列姆·昌德》一书中,在阐述小说的这一深刻意义时写道:

普列姆·昌德对工业经济在印度的迅速增长忧心忡忡,他认为,工业网在印度日益扩大的结果无疑是农民丧失自己的土地,普通劳动者受到残酷的剥削,社会生活和文化畸形发展,捣乱分子滋生猖獗。

普列姆·昌德的小说大都用印地语写成。他是印地语的“第一位符合现代意义的小说家”。他使由泰戈尔等伟大作家所开创的现代小说的形式得以不断完善。他以干净利落的艺术笔调和鲜明的感情色彩,真实而熟练地描绘了印度社会,特别是农村的生活面貌。他笔下的故事富有戏剧色彩,曲折而流畅。他善于刻画人物,特别善于描绘农民的心理活动。他的小说中的许多农民典型,几乎都是栩栩如生、真实可信的。

不可接触的贱民

《不可接触的贱民》是印度用英语写作的现代作家穆吉克·拉吉·安纳德的长篇小说,1935年出版。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打扫夫巴克哈一天的遭遇。小说的主人公巴克哈是个世代相传的鞋匠和打扫夫。他年仅18岁,健壮、勤劳而善良。只因出身低贱,便受人们的唾弃、污辱。他已无力抗争,因为他从小就长在一种犯罪感的笼罩下,他从来没在人前抬起过头,更没有举起手反抗过任何人,总是卑躬屈膝,以卑贱的笑容,迎接别人的无端打骂。每日过着屈辱的生活,时间长了便养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恐惧麻木的奴性性格。

作者在小说中,以流畅、抒情的文笔,描写了巴克哈的思想与感情、遭受的屈辱待遇和可悲的奴性性格。从而引起读者对野蛮、残酷的印度种姓制度的痛恨和唾弃,并唤起人们对于弱者的同情。

骑虎的人

《骑虎的人》是印度著名作家巴达杏里雅生的长篇小说,写于1954年。

在恰尔纳镇有个铁匠名叫格罗,他的妻子一生下女儿月痕就死去了。格罗从此没有再娶,把对妻子的爱全部倾注在女儿身上。他决心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把女儿培养成材。他求得教会学校女校长的同意,让月痕进入教会学校读书。因为格罗属于低级种姓,所以月痕在同学中备受歧视和欺侮。然而,孤独也有好处,月痕养成了埋头读书的习惯,学习成绩一贯名列前茅。16岁,临毕业那年,月痕居然获得了全孟加拉学生作文比赛第一名,被授予一枚银质奖章。

就在月痕获得银质奖章后3、4个月,迎来了194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镇上的饥民川流不息地涌向加尔各答,格罗家里不再有顾客上门,失去了生活来源。格罗看到心爱的女儿日益消瘦,也狠下一条心:将女儿托给守寡的姑妈照看,自己上加尔各答去谋生,争取在2、3个月里挣满100卢比,再回来接女儿去加尔各答定居。

格罗没钱买车票,只能扒火车。他随身带的干粮袋在扒火车时被路警的警棍打破,干粮被饥民抢光。火车飞驰着,他忍住饥饿,站在踏脚板上,双手紧拽把手牢牢不放。一位不相识的扒车同伴实在支持不住,掉在了车轮下。格罗噙着热泪喃喃自语:“兄弟,你支持不住了吗?你获得了解脱。可我还必须坚持下去,因为我还有一个女儿,我没有别的路可走。”火车依旧飞驰着,格罗偶然发现靠车窗的一张茶几上放着一堆香蕉,他的饥饿仿佛顿时增加了一百倍,他觉得自己在踏脚板上再也站不住了。火车到达一个小站,格罗趁那个乘客下车去报亭买报的机会,上车厢里一把抓了3个香蕉。可是,路警早在一旁盯上了他,当场将他逮捕。为了这3个香蕉,法院判他服3个月苦役。

在狱中,格罗的代号是P—14,他结识了一个代号B—10的青年难友。这青年是以煽动饥民抢粮的罪名被判服1年苦役。他对格罗说:“我们是人间的渣滓。老板们因为害怕我们而鄙视我们。他们朝我们的要害胃部打来,我们必须给予回击。”

格罗刑满释放后,来到加尔各答,除了临时帮助收尸车抬抬尸体,什么工作都找不到。没有办法,他只得含垢忍辱给一家妓院拉皮条。一天,他听见妓院一间房里有个女子拒绝接客的叫声很象是他女儿的声音。等这间房里的嫖客怒气冲冲地出走后。他赶紧进屋去看,果真是月痕!月痕是被这家妓院的鸨母骗来的:鸨母冒充医院护士,到恰尔纳镇找到月痕,谎称格罗在城里被汽车撞伤了,于是月痕就跟着她来看望爸爸,中了奸计。格罗是多么的伤心啊!自己这个心肝宝贝本来就要从教会学校毕业了,校长一再肯定她能考取进学院的奖学金。而如今呢,饥饿已逼迫她把自己心爱的银质奖章卖掉,罪恶的黑手又将她骗入火坑。格罗想起了难友B—10的话:“他们朝我们的要害胃部打来,我们必须给予回击。”他决定伪造宗教奇迹,骗取富人的钱财。

格罗事先在一棵榕树下埋好一尊湿婆石像,石像底下又埋上一堆绿豆。清晨,格罗在树下举行仪式,口中念念有词,月痕则向围观的人们宣布:她父亲梦见了湿婆大神,大神吩咐她父亲在这棵老榕树下浇水,让他显身。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人人翘望着奇迹出现。格罗一把一把地泼水,从早上一直泼到黄昏,湿婆像终于破土而出了。人们竞相前来顶礼膜拜,纷纷捐赠钱财。不久,一座湿婆庙建起来了,格罗成了庙主,并给自己取了一个婆罗门种姓的名字。他俨然成了湿婆大神的代理人,朝拜者络绎不绝,达官贵人、工商巨头都来向他表示敬意。格罗兴奋地对月痕说:“我们非但不会再挨饿了,而且正在报复他们。”可是月痕说:“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使我的心头感到沉重的压抑。”

B—10出狱时,格罗带着月痕去接他,希望他与自己共同主持庙务。可是B—10不同意。他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运动。月痕爱上了B—10,跟随B—10一起去参加惊心动魄的群众集会。他俩的感情越来越深,一天,当B—10抱住月痕表白爱情时,月痕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妓院里的遭遇,恐惧地叫喊起来,粗暴地推开B—10,扭头就跑回家了。等月痕的脑子清醒过来后,B—10已不知去向。月痕天天盼望B—10回来。一天,B—10所住旅馆的经理交来一封寄给B—10的家信,信封上写着的收信人名字是比格什·摩凯尔吉。格罗这才知道了B—10的真名,而且是婆罗门种姓的名字。原来B—10是一个自愿抛弃婆罗门种姓、决心与劳苦群众共命运的青年。

月痕从街上领回一个低级种姓的孤儿,将他当作亲弟弟抚养;格罗也很爱护这个孤儿。庙产托管人摩迪钱德早就觊觎月痕。他是个股票经纪人,已先后娶了4个妻子。他抓住格罗父女收养低级种姓孤儿的把柄,要强娶月痕,否则就要把这种玷污婆罗门种姓的行为公布于众。月痕为了保护父亲和这孤儿,同意嫁给这个恶棍。格罗痛心疾首:难道自己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谋生吗?难道自己堕落到了这般地步吗?自从当上庙主以来,他一直处在骑虎难下的困境,但他心中明白:唯一的出路是杀死老虎。现在这个时机到了,他要一刀捅穿老虎的心脏。

同类推荐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由几十个独立的“狼故事”组成。首次破译了关于狼的诸多密码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女人平凡不平庸

    女人平凡不平庸

    本书从平凡女人谈恋爱、抢老公、烹调婚姻、女人味之柔术、女人味之媚术、七十二变化妆术、健康保养、三五朋友、炫出个性、不依不赖、有钱有权等方面层层揭秘鲜为人知且快乐幸福的“平凡女人”,道于天下的善男子,善女人。
  • 宠夫女王爷

    宠夫女王爷

    ★她,萧文琪,二十一世纪的黑帮大姐大,却因车祸而穿越时空来到女尊的凤鹰王朝,她冷静睿智,身材高挑美丽,霸气干练,从未拥有过爱情的她,当遇到人人视为行为不端的男子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爱意时,是淡然,还是逃避?是误会,还是爱?她能否在这不一样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他,杨宇曼,生性野蛮,粗鲁,好妒,言行举止没一点大家闺秀的文雅娴熟,他武功高强,力大如牛,是个人见人骇的悍夫。他,不顾世俗的眼光在外抛头露面,招来世人嘲笑,至今二十还未嫁于她人,但却对她一见钟情。当一个个美男环绕在心爱人身旁时,他嫉妒得愤怒的挥舞长鞭使向那些妄想勾引她的狐狸精…是嫉妒,还是不自信?不一样的女子,不一样的男子,女尊的世界,女子与男子又有怎样的爱情?不一样的世界,同样的浪漫爱情故事。★片段一:萧文琪与杨宇曼能顺利完成大婚吗?要是能,又将会发生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呢?“曼儿,我听说男子一出生手臂上就会点一颗鲜红的朱砂痔是不是?”看着眼前一袭红衣的娇艳人儿,萧文琪欣喜的黑眸里露出一丝好奇的神色,一脸期望的说道:“让我看看好不好?”说着还动起手准备扯下杨宇曼宽敞的喜袍看个究竟。闻言,本还泛起圈圈红晕的羞涩的俏丽脸颊顿时煞白,勾魂的桃花美眸闪着慌张和恐惧的神色,死死拽住试图被扯下的领口,皓齿紧咬住那娇滴诱人的红红唇瓣,害怕得手足无措,意乱慌张。……★片段二:在女皇的又一次伤害之后,萧文琪又会以何种心态面对她呢?是替女皇带兵出征西边的疆月国?还是选择隐居山林做她的少尊主?“琪儿,你难道真的不能原谅皇姐吗?”女皇近乎哀求的语气望着眼前一对幸福的人儿。“你还来这里做什么?我不是已经说过我不是什么狗屁王爷,你口中的所说的琪儿已经死了。”萧文琪一脸愤怒,深邃如鹰般的黑眸一片冷然,毫无在意她是女皇的身份与那哀求的眸光。她曾经敬重的女皇竟然为了她的统一大业差点害死她的曼儿,她想到曼那儿身处危险的时刻,要不是她,不是她及时赶到,她的曼儿……想着她紧了紧了揽在怀中的人儿腰际的手,顿时眼里闪过一丝害怕的神色。这让她如何能原谅她?如何原谅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的人?再说了她本不是这王朝的什么王爷,也不是她的子民,她也没有那个义务再去替她做任何事情。……“娘,你怎么来了?”杨宇曼一脸欣喜地跑了过去拉住杨君的手臂欢笑道。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