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500000012

第12章 古代武器概述(1)

武器是人类最有创意也最不可理喻的发明,狩猎和屠杀是两种难以区分的目的。但是人类往往为了这两种轻易混淆的目的而制造出很多充满奇思妙想和艺术瑰丽的工艺极品,很多收藏家们对它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这里介绍的古代兵器,基本上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地理范围包括全世界。其实说起来,人是最可宝贵的装备。但人终究是人,不是物。

斧: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和最早的“兵器”。石斧的出现时间已经不可考,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村的打造石器时间为260万年前,这是最早的打造石器,当然,也完全可以是最早的凶器。因为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与这些石器紧密相关的动物的骸骨碎片。

人类出现并扩散到全球时,很有可能是跟人科动物发生过冲突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点。在人类扩散到欧亚大陆后不久,带炳的石斧就出现了。到了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的埃及,其最初主要的单兵武器就是石斧。古王国时期,出现了铜斧。商朝时的中国军队,也以青铜斧为主要武器。斧头的主要重量集中在它的刃部,如果砍中敌人,不用说会是很有效的。不过斧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刃部有杀伤力,且只能砍杀,没有刺击功能。长长的柄没有杀伤作用,如果用木制,容易被敌人砍断,如果用铁制,又沉重了些,再者斧本身的重量,也限制了它的长度。跟新兴的刀剑比起来,效能不高,所以在刀剑兴起以后,斧再也不是主要兵器了,在较早发明刀剑的两河、印度和希腊,从来没有把斧作为主要兵器过。但斧因为其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并没有被淘汰。

事实上,早在中国的商朝时,斧的变种: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武器只是比斧大些,有的在前端加上了矛状刺。企图把斧和矛结合起来,但因为斧本身的长度限制,这种结合并不成功,不过钺却成为一种刑具,并进而成为权力的象征。在青铜时代以后,斧作为一种辅助兵器,一直得到运用。诺曼底人和维京人都曾成功地使用过战斧。后来斧曾跟矛结合,产生了欧洲戟。欧洲人也把斧头作为刑具过。斧头还可以作为工具,所以也成为工兵的象征。拿破仑军队的工兵就以斧头为标志。其实直到现代,斧头因其刃部重量带来的巨大砍杀力,还总是令人害怕。

棍棒:这玩意儿也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武器之一。普经有一部纪录片,黑猩猩在遇到豹子的时候,会把树枝向它投去,这样看来,棍棒作为武器的历史还真是早得厉害。但是棍棒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它没有刃部,没有砍杀和刺击功能,只能用自身重量砸击敌人。如果遇到使用有刃兵器的敌人,木制棍棒很容易被折断,而金属棍棒既耗费工时和资财,效果又远不如其他长兵器好,如果遇到穿盔甲的敌人,它的杀伤功能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在人类出现以后,棍棒很快失去武器地位——然而,在旧大陆上只有一个文明国家例外,那就是中国。据《周礼·正义》卷61正文和郑司农注:三代的“五兵”中就包括殳。《书》上说:“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仍制造了大量棍棒给步兵使用。棍棒的原料丰富,制造容易,在有刃兵器制造经验不足和需要大量武器的情况下,装备它还可以理解。但是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仍然装备有这种几乎无用的武器就很令人困惑了。

1976年在嬴政陵兵马俑3号坑中出土30件铜质殳头,上有多刺,年代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也出土有带有尖头的殳,看来中国人是想使棍棒具有刺击伤害功能。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制造节省工时又更有效的矛,而是花费大量精力来制造这种复杂昂贵的殳头呢?在《吕氏春秋》和《六韬》中还记载有铁杖。这种沉重的棍棒,用于砸击还是很有效的,只是性价比依然不佳。

所以中国人坚持使用棍棒作为兵器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许这可以谨慎的归因于中国与其他大文明缺乏交流。秦以后,随着有刃兵器的发展,棍棒再没有市场。但在新大陆,直到西班牙人到来,印加军队还曾使用棍棒作战。面对使用长矛长剑,身着板甲的西班牙军队,这样的武器效果可想而知。

矛:据说,五十万年前的欧洲人科动物就已经会制造一端削尖的棍棒了。18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经有效地运用这种原始的矛,杀死猛犸,从而使自己成为苔原上最可怕的猛兽。人类进入欧洲之后,于4.5万年前发明一端绑有石刃部的矛。于是这种简单有效的兵器随着人类的扩张流传到全世界。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矛和它的变种一直是主要的长兵器。矛和它的变种的外形是一致的:木制或竹制的长杆,一端装上锐利的矛头。这种武器只能发挥刺击功能,但非常节约成本和工时,便于大量生产。同时,它对敌人却是个极大的威胁。对于不够坚固的盔甲来说,冲击的敌人的矛头很可能刺穿它们,从而伤害士兵。更不用说那些没有盔甲的轻装兵了。即使是面对最坚固的板甲,长矛仍然可能从其缝隙中刺入杀伤士兵。一旦刺入体内,随着对手的前进而不断深入的矛头,对人体的伤害将很大。因此没有人能够面对敌军的长矛方阵无动于衷。如果是步兵使用,那么长矛的冲力还表现不出来,所以有的国家如罗马和中国并不把矛作为主要长兵器,然而到了骑兵装备马镫以后,手持长矛冲击的骑兵成了战场上最可怕的兵种。快速突进的骑士手中的长矛,对于任何敌人都是严重的威胁。

既然矛以刺击为伤害敌人的手段,那么一般来说,当然是越长越好。早期的矛受到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还不很长。并且,有的矛还有“多用途”的要求,这样的矛当然也长不了。如希腊的矛,可以投掷,长3米左右。希腊的对手波斯军队中很多民族都使用短矛,波斯骑兵的短矛,也是可以投掷的。

后来随着工艺发展,矛的杆可以加长,并且人们发现,武器专用化对发挥武器最大效能有利。投掷兵器和近战兵器最好分开。于是矛的长度增加,《考工记》记载的中国标准是步兵用矛长3.8米,战车兵用矛长4.6米,但出土情况一般是165~220厘米之间,最长为297厘米;到汉代以后的矛,骑兵的较长,达到4.2米,步兵用矛长2米。但是中国矛到晋以后逐渐被枪取代。这种武器跟矛相比,只是刃部短而尖,更有利于刺击,其实只是矛的变种。宋代守城专用的枪,杆长达到7.5米,长得有些夸张;明军的枪长一般为3.7米;清朝的枪长4.4米左右。

除了这些普通的矛之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矛据说柄长7米以上,而嬴政陵兵马俑坑中据说也出土了6.3米的长矛。以上两例都是非常罕见的特例。大规模装备的最长的野战矛,出现在欧洲,也就是马其顿长矛,这种长矛用山茱萸木为杆,长6~7米。按马其顿军制,重步兵方阵兵员为16384人,可以设想一下这16384人都装备这种矛,缓缓前进的可怕场面。不过矛也不是越长越好的。因为矛越长,占用空间就越大,使用它的兵员活动就越不方便。所以后来中世纪的欧洲骑兵矛一般长2.5~3米。到了步兵复兴以后,14~15世纪的瑞士长矛的长度又达到了6米,其中头部近一米的长度为铁制,防止敌人砍断矛头。长矛作为步兵装备,在欧洲一直使用到17世纪,这期间使用的矛头有羽形和菱形良种。而作为骑兵装备,一直使用到二战初,以波兰骑兵对德国坦克的悲壮突击作为其谢幕戏。这样说来,其实欧洲矛的消失,是跟中国同时的。

投枪:投枪是人类发明的武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人科动物会制造投枪。《与兽同行》第6集中有人类用投枪杀死肿骨鹿的场面,在《探索》节目中,也把人类会使用投枪,作为其对尼安德特人的一个优势。

最早使用投枪的文明国家大概是乌尔第一王朝。着名的“乌尔军旗”上绘有战车上斜挂着的投枪筒,大约完成于前2500年左右的拉格什鹫碑上也绘有拉格什国王安那吐姆在战车上手持投枪作战的场面。之后,投枪传遍西亚、印度和欧洲。早期的投枪跟矛差别很小。甚至可以说是一回事。前面已经说过,到前5世纪初为止,这种投枪和矛不分的情况还是主流。但在此之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

从《波罗奔尼撒战争史》可以知道,波罗奔尼撒战争中,射击兵和重装步兵的使用就分得很清楚了。而投枪使用的最高明的还数罗马军队。卡米路斯改革之后,罗马重步兵统一使用投枪。这种投枪长1.5~2米,重4~5公斤,一般投掷距离是30米左右。这种投枪完全是为了投掷而设计的,所以铁头很细,在能够穿透敌人铠甲的同时,会迅速弯曲,即加强杀伤效果,又避免了敌人把它投掷回来。到了马略改革之后,投枪的设计进一步改良,将铁头套入木杆中,两者长度相仿,用两根销钉连接。这样,在投掷出去后碰到硬物即折断,敌人更无法投掷回来了。一名罗马重步兵在一次战斗中一般携带两支投枪。

投枪跟弓、弩、投石索等射击兵器不一样,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远距离上杀伤敌人!而是为了在士兵投入近战之前,突然伤害或搅乱敌人,破坏其作战队形,迅速为我方的近战创造有利条件。正如蒙森所说:“罗马人将重标枪与剑配合使用,其所产生的作用与近代战争中使用火枪与刺刀是极相近似的。标枪的投掷用来为刀剑的肉搏战作准备,正好像先放射一排枪,再用刺刀冲锋一样。”

因此投枪跟弓弩之间,并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关系,很多军队都同时使用投枪和弓弩,包括那些重视弓弩的国家。投枪跟弓弩相比,有3个好处: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准确度和威力还是不容小视的。尤其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想一想被投枪穿透的惨相吧);二是同样由于其重量大,所以如果击中敌人的盾牌,会造成敌人活动不便,从而妨碍作战。如果抛掉盾牌,就会陷入缺乏防护的境地。罗马对北方民族作战时,就使对方陷入了这种两难局面;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时比弓弩低,比较方便使用,训练较易,不象弓弩一样需要专业训练。

罗马军队凭借良好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取得了极大成功。到了罗马帝国渐渐衰落的时候,随着骑兵作用的增强,射程很近的投枪逐渐失去作用,从而被逐渐放弃了。到了东罗马时代,东罗马军队使用的主要射击兵是弓,投枪被排挤到了次要地位。由于弓的发展和军队兵种分工程度的加强,投枪地位的下降在整个西方都发生着。但是在原先使用投枪的地方,这种武器都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没有消失。俄罗斯的“杰里德”矛,长1米左右,枪头很重,插在投枪筒里,这种投枪筒一般为3联装。一直使用到17世纪。

有一个国家原来是不使用投枪的,但是在其他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以后,它却改变传统,把投枪列入了制式装备。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宋朝借鉴南方民族的兵器,生产了棱枪,这种投枪长数尺,手投可达数十步远;元朝的投枪有长短两种,长投枪又分为欺胡大、巴尔恰两种,可以作为长枪使用。短投枪称为三尾标枪,尾部有三尖刃,似乎是起类似箭羽的稳定作用;明朝继续使用投枪,有陆战用的标枪和战船上使用的犁头镖和小镖,形制比宋朝投枪有了改进,枪杆用颤软的稠木或细竹制成,长约2.1米,前粗后细,铁头重大,中心在前,据说这样投得远而准,而且有力。这些投枪一般可以投20~30步远;清朝继续使用投枪,不过主要是水师使用。长3~5尺,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类型。在宋代之前,中国是不把投枪列入制式装备的,当其他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之后,中国人却把它列入制式装备,其中的原因,很让人觉得费解。

为了增加投枪的射程,人们发明了投矛器。投矛器是一块扁平的骨头或木头制成的小板,板上装有矛杆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使用它可以使投枪射程增加到70~80米。这种小装置最早的实物是1万年前的。西方的射击兵运用过它,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土着民族也是用过它,可见这东西是全世界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但中国人例外。

弓:弓也是人类发明的。据说最早的弓是非洲人在3万年前发明的,在西亚、非洲、欧洲都留下了早期人类使用弓箭的壁画。但中国最早的弓箭实物是山西朔州峙峪出土的约28945年前的石镞。可见弓跟投矛器一样,很可能也是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

弓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专用射击兵器,跟可以作为矛进行肉搏的投枪不同,当弓失去箭镞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任何杀伤作用了。但它的射程是投枪所不能比的。这种射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敌兽或敌人的近战武器发挥作用之前,就伤害乃至杀死对方。并进而发展出不接近敌兽或敌人就将之杀死的各种战术。从心理上说,弓第一次给予人类不冒风险就杀死敌兽或敌人的手段,另一方面,敌兽或没有弓箭的敌人,被伤害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甚至可能陷入还不了手的绝望境地,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作用。

直到今天,自己不冒风险就杀死敌人,仍是军事学孜孜不倦追求的极重要目标。从战术上说,弓箭使人类的杀伤范围空间增大,超越了所有其他动物——包括其他人科动物——以及没有弓箭的其他人。这就提供了创建新战术的可能性并极大的提高了选择战术的灵活性。

最早装备弓箭的文明国家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军队的主要兵器就是战斧和弓箭。当时的箭镞还是石制的,不久逐渐被铜镞取代。第五王朝的埃及人称周边民族——努比亚人、利比亚人、亚洲人为“九弓之民”,可见这些民族也早就装备了弓箭。最早的文明国家中,以萨尔贡一世的弓箭手队为着名,当时这支部队令周边敌人闻风丧胆。其他文明国家和野蛮部落也都装备了弓箭——只少数例外,如澳洲人和阿留申人。

最早的弓非常简单,无非是用单片的木材弓身,绑上绳索即成,箭也不过是一段削尖的木杆,至多绑上石镞。但是弓的制造和使用原理在历史上始终未变——弓身选用有弹性的材料,能够弯曲变形而不折断,再用坚韧的弦把它牵紧。当用力拉弓弦时,弓身与弓弦改变形状,产生势能。把弦猛然松开,弓身与弓弦复原,这个过程极其短促,于是箭支就快速地向前飞去。老话说得好,简单就是美。利用“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学原理和廉价易得的原料,弓箭就能够提供有效的远程打击力量,这使它战胜诸多竞争者,成为古代最成功的射击兵器。就综合性能而论,甚至超过早期的火枪。

同类推荐
  • 军临天下

    军临天下

    一个充满矛盾的男人。南宋,当大散关之战中陈天放意外救出岳飞之子岳云之后,属于他的命运就已经悄然改变,和他一起改变的还有岳飞的命运,冷血中带点柔性,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箭?陈天放说:“飞爷,不用去理会,跟着我,保你一命。”面对自己所爱的人,陈天放柔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朋友,陈天放刚到极致;面对自己的敌人,陈天放狠到极致。柔、刚、狠,杀伐果断,不一样的南宋,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剧情,究竟谁才是胜者,谁又是败者?《军临天下》期待你的加入!另外,欢迎关注千军的新浪微博,门里千军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崛起成为特种兵王。成就步兵巅峰,炊事班的兵,王牌利刃!
  •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特种部队之中国篇

    能佩戴黑色贝雷帽是中国特种兵的最高荣誉。济南军区雄鹰特种部队之所以有“黑色贝雷帽”称号,原因有两个。原因之一是雄鹰特种部队建立之初向往黑色贝雷帽,鼓励队员们以此为训练动力。原因之二是雄鹰特种部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就如同黑色贝雷帽对于中国特种兵来说一样。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惑女皇情

    魅惑女皇情

    魅者,惑天下也。芳华落尽,在世界的顶点,谁能与之共舞?雪灵儿——胆小爱逃避,被爱人背叛,跳水身亡。女主穿越到她身上,成为一个顽皮又捣乱的皇女。明旭阳——个性温柔但有些懦弱,被逼做了负心人,却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他在等,等她能原谅他,再次扑入他怀中。一次次的伤害,换来什么后果?欧阳可琳——牙尖嘴利,是雪灵儿从小的好友,她被雪灵儿所吸引,愿意做她的影子,保护她。诸葛明月——当朝国师,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对人极为冷淡,却唯独对她不一样轩辕逸——少年将军,俊酷有型,冷漠的表情,深邃幽褐的眼眸,带着勾人心魄的魅力,几次三番救了雪灵儿。忆尘——跟雪灵儿青梅竹马,绝美妖娆、面若桃花,对灵儿痴心不悔。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不愿意离开她。温澈——霸道不讲理的小郡王,从不将任何人看在眼里,眼高过顶。水冰月——水之国皇子,天生拥有勾人心魂的魅瞳,凡是女子看到他,无一不痴迷不已,目光再也无法移开。他带着目的来和亲,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雪灵儿。……………………保留添加美男的权力!!!正版简介:观赏五百年一次日食的我穿越了,一美丽妖娆的男子靠得我很近很近,状以关心地凝视着我。“你是谁?”我皱皱眉毛,装大头蒜地问。“殿下好坏,老是这样逗弄人家。”他状似害羞的模样,风情万种,撩拨得我心儿砰砰跳。他的一惊一乍破坏了我对他美好的幻想。他冷淡冒出一句:“天下美男何其多,何必单恋一棵草。犯不着为了区区一个男子而想不开……|我倒!魂穿!一风风火火的女子闯进来,一把我狠狠抱起:“臭灵儿,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我更加疑惑,待她如黄河犯滥般的话说完之后,无比认真地眨眨眼睛:“你是谁?”她的眼神顿时像在看一只会说话的蛤蟆般,眼圈一红,怔怔半天冒出一句:“灵儿,别伤心了,那浑小子瞎了狗眼了。”原来我被人抛弃了,是个弃妇?不,还未成亲,不算弃妇。少年将军轩辕逸高傲慵懒,潇洒帅气,天性不愿受拘束,但对我唯独不同。眸光定定地望着我勾起一抹邪笑:“|果然六皇女如传闻一般,不好男色。专情不二。”我心里大呼:冤啊!我喜欢美男,但不喜欢你这样的。绝色俊逸的国师诸葛明月,白衣胜雪,飘飘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可怜兮兮地望着他:“人家就想跟你在一起嘛!”温文尔雅的明旭阳就是抛弃我的人?他眼里的忧伤满溢而出,心疼的眼神望着我,却始终保持沉默。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多彩校园

    多彩校园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
  •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改写人生的励志名言

    职场、情场、官场,那些你不知所措的瞬间,智慧带你解决困难,扫除烦恼。本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的励志名言。
  •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爆笑追妻:腹黑邪王戏痞妃

    【女强宝宝宠文,一对一】一朝穿越,不但身体缩水成九岁娃娃的模样,而且还附带萌娃赠品?她堂堂修罗魔医怎么会就此认这悲催命!当即便是要带着逆天帅爆的儿子闯遍天下!挣座金山,吃喝玩乐,看遍天下美男,便是她金晓溪的终极目标。神挡弑神,魔挡杀魔。白痴挡怎么办?没关系,姐专治各种脑残!“王爷!王妃带着小世子跑去看天下美男比拼赛了!说要让第一美男做小世子的爹!”某妖孽男听完属下的报道后,直接掀桌!“本王亲自去把她捉回来!”再次出现在金晓溪面前时,某男俊美无双的脸上带着痴傻的笑,拉着金晓溪的衣袖,“娘子,我才是天下第一美男,带我回家吧,我吃得少会打架,最重要的是我听话...”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