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7100000003

第3章 伦敦保卫战(1)

1.诱降

自从1939年9月1日,**德国百万大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紧接着1940年4月25月初,德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等国相继沦陷。6月22日,法国投降。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整个世界。迅速得手的胜利使**德国元首希特勒的欲望无限地膨胀起来。自从1925年希特勒出版了自己的行动纲领《我的奋斗》一书后,已经整整15年了。这期间,他建立了自己的冲锋队和党卫军,由一个啤酒店暴动的失败者,一跃变成了德国政府的总理和整个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他的**党党旗已经在差不多整个西欧大陆飘扬。今天,希特勒感到他一生中辉煌的时刻已经到来。在西进占领欧洲一度旗开得胜之际,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东方。多少年来,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强烈欲望不时地再现在希特勒深思熟虑的大脑中,尤其在这胜利之际。他早已觊觎苏联广袤的领土,准备向苏联发动进攻。

为了避免兵家大忌的两线作战,希特勒希望此时能与英国媾和。他相信,随着法国投降,此时英国人已经吓怕了,只要他做出和平姿态,英国人就会不战而降。于是,希特勒通过瑞典向英国放出了和平试探。万万没有想到,3天后,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通过广播正式拒绝希特勒的“和平建议”。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作出对英登陆作战的决定,下达了关于“海狮”计划的第16号指令。希特勒感到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显示德国的力量,以使英国醒悟过来。他决定首先通过战略轰炸并辅以政治诱降征服英国,英国如不投降便实施登陆。于是,一个代号为“海狮”的进攻英国的作战计划很快拟制完毕了。

“海狮计划”总的战略意图是:从拉姆斯格特延伸到怀特岛以西的广阔战线上,进行一次奇袭性军事行动。以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为基地的3000架飞机去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在空战中消灭英国空军,并用火力制止住英国海军,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派25个至40个师在尽可能宽阔的战线上登陆,一举占领英国。

德国领导人也已经看出,他们能否实现入侵不列颠的计划,完全取决于能否控制英吉利海峡和他们在英国南部海岸选定的登陆地点的上空。完全掌握运输舰只上空和海滩上空的制空权,是实现横渡海峡和登陆的决定条件。因此,必须摧毁皇家空军和伦敦与海岸之间的机场系统。

此时,德国空军的确实力雄厚。德军空军司令戈林对胜利毫不怀疑,他自恃拥有可以实现这一巨大目标的3支庞大的航空队:

第2航空队由凯瑟林将军指挥,驻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指挥部设在布鲁塞尔,前沿指挥部设在灰鼻角。第3航空队在斯比埃尔将军指挥之下,驻在法国北部和西北部,指挥部设在巴黎,前沿指挥部设在多维尔。这2个航空队是主力,总共有战斗机929架,轰炸机875架,俯冲轰炸机316架。第5航空队在施登夫将军指挥下,驻在挪威和丹麦。第5航空队只有部分兵力参加,它要比第2、第3航空队小,只有轰炸机123架,Me-110战斗机34架。

这3支航空队可对英国形成半月形攻击的态势。而当时英国本土防空只有战斗机约800架,高炮2000余门。德国无疑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戈林向希特勒宣称,他的空军“只需4天时间,就可像进犯波兰那样战胜英国”。

为了迎击德军空军的空袭,英国加强了自己的防空体系。经过努力英国已经构成了2道雷达探测网。第一道为本土防御雷达网,能有效地监视飞行高度4500米以下的飞机;第二道为本土低空搜索雷达网,用于搜索760米以下飞机,并且在主要方向,配置了成千上万的对空观察哨,以弥补雷达情报的不足。

德军Me-110轰炸机轰炸伦敦。空军当局还在英格兰西南部组建一个新的战斗机大队,即第10战斗机大队。大队部设在巴思附近的鲁德洛。其任务是负责英国西南部的防空作战,截击进入该地区上空的德军飞机。第10战斗机大队的建立,减轻了英格兰南部第11战斗机大队的负担,使之能全力来保卫首都伦敦及其东南地区。可是当时,空军的战斗机数量是严重不足的,战斗机生产成了一个大问题,还有飞行人员的补充,也相当困难。

法国投降时,英军仅有1204门重型高射炮和581门轻型高射炮。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因为,飞机生产工厂必须给以坚强的防御,各个机场也应该有严密的防空力量,而西部港口、海军基地以及许多工业区也应增设高射炮。按编制需要,英军应有重型高射炮2232门,轻型高射炮1860门,可实际拥有的高射炮还不到需要量的一半,真可谓杯水车薪。当时英国高射炮的生产量非常低,每月只能生产大口径高射炮40门,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所增加。为此,不得不暂时牺牲对伦敦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防御,而把较多的高射炮用来保护飞机制造厂、机场以及其他要害目标。

英军防空火箭拦截德机。为了阻止德军飞机对英伦三岛的入侵,尤其是阻止德军布雷飞机的活动,英军在沿海和主要大城市布置了1450个防空气球。14条河流和入海处平均布设了10个气球,它们全是水上系留的气球。还有不少防空气球布置在飞机工业和其他目标的防御上。这些防空气球内充氢气,又大又轻,通常升到敌机飞行的高度,可有效地干扰德军飞机的入侵行动。为了使防空气球便于机动和缩短施放的时间,在移动时将球收回距地面数米高,然后系在卡车上转移。他们还使用了一种“伞系拦阻索”的设备。它的一端装有降落伞,而另一端系有钢索。使用时在德军可能来袭的方向利用火箭将此设备先发射到空中。当火箭发射到200米高空后,降落伞打开,从而使那些摇晃不定的钢索构成了一道防飞机的低空障碍。

为了统一指挥英国本土的防空作战,在空军部之下设立了防空指挥部,统一指挥皇家空军的战斗机部队、雷达分队、警报观测分队和陆军的高射炮部队。为了指挥方便,又将本土划分为6个防空区。每个防空区划分若干防空分区。各防空区驻有1个战斗机大队,每个大队负责3~8个防空分区,几个防空分区指挥2~3个战斗机中队。

到英伦空战开始时,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实力稍有所恢复。1940年7月中旬已达到了650架左右。它们大多数是“飓风式”和“喷火式”战斗机,其余则是比较老式的飞机。不列颠之战开始不久,英国航空工业随即加紧了作战飞机的生产,几乎每一个成年人,每一分钟都投入到战斗机的生产中,从而创造了飞机制造业上的奇迹。英国上下,不仅工厂生产战斗机,而且一些小车行和车间也都生产飞机零件。在6、7、8三个月中,英国每月生产约500架战斗机,至少比德工厂多生产100多架飞机。空战高潮阶段,皇家空军曾遇到飞行员严重缺乏的危机,但从未有过缺少飞机的时候。为了迎战德国空军,英国积极生产一种叫做“喷火式”的战斗机。这种性能优越的战斗机后来为整个“不列颠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英国皇家空军的明星。

为了防备德军的空袭,居民住所的窗户玻璃上都糊上一条条细纸条形成一个米字形,以防炸弹震破玻璃伤人。家家摆满了一桶桶防火用的沙子和水,还要储备好食品和饮用水,以防德军入侵切断补给时,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撤离儿童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近5000名5岁~15岁的孩子被船运到大英帝国自治领地;近2000名儿童被撤运到美国,另有2666名儿童等待撤运。英国政府还将全国银行储备的黄金运出英国,转移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这笔巨款后来被英国政府用来购买大量美国武器和装备。

6月5日、6日少量德军飞机开始袭扰英国各地,实施分散的空击。后来又加强了对海上英国运输船队的空袭。这就迫使英国当局把抗击德军飞机空袭作为战时问题列为当务之急,从而为通向整个“不列颠之战”奠定了基础。

经过丘吉尔多次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交涉,美国终于同意英国以租让西印度群岛的基地来换取美国50艘驱逐舰。这一交易,与其说使英国得到了军援,不如说是在推动美国参战的路程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7月间,美国大批火炮、枪支和弹药等武器运过大西洋,安全抵达英国。美国于1940年下半年和1941年上半年,给予英国道义上和物资上的援助,这使处于困难时期的孤军奋战的英国得到最有力支援。

1940年7月,英吉利海峡白浪滔滔。在灿烂的阳光中远远望去,海水和天空显现各自深浅不同的蓝色,只是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才融为一色。远处德国空军的大批飞机正飞越英吉利海峡……“不列颠之战”从此掀开序幕。

从1940年7月10日至8月12日为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此间,德军企图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作战能力。

自从7月10日的第一场大战之后,在随后的10天德军不断空袭英国运输船队,使用的兵力也日益扩大,皇家空军损失了50架战斗机。7月20日,有6位皇家空军的飞行员身亡,这是迄今伤亡人数最大的一次。德国欣喜若狂,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战斗似乎正在按德国人所希望的发展。

此后的英吉利海峡空战几乎每天都有,从7月10日至31日德国损失180架飞机,其中100架是轰炸机;英国损失70架战斗机,约4万吨货船被击沉,但是皇家海军的舰艇完好无损。因此,就战斗机的损失而言,双方不相上下,打了个平手。

德国空军在摧毁英国战舰上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同时,它也没能使英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疲于奔命,因为英国空军有意只派少数飞行员参加战斗,德国空军引诱英国战斗机起飞,想在空中加以消灭的企图也已落空。

遭德空军轰炸的英空军基地英吉利海峡上空的初战失败并未能打消希特勒吞并英国的野心。相反,他希望“德国空军对英国的伟大空战”立刻开始。8月1日,希特勒签署了德军最高统帅部下达的关于加强对英国海战和空战的第17号总指令。根据这个总令德军拟制了“鹫日作战”计划,规定共同担负这一任务的第2、第3航空队的首要任务是歼灭敌战斗机,即英国空军的“喷火式”和“飓风式”战斗机,其次是战斗机机场、海岸雷达站以及英格兰南部的所有地面防空组织。希特勒真希望德国空军能迅速、无情、勇猛地完成消灭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的任务,以便在不久的将来开始真正的入侵——“海狮”行动。

2.“鹫日作战”

1940年8月12日,星期一,一连几天阴雨后,英吉利海峡上空出现了短暂的好天气,能见度良好。

上午一队德军飞机编队贴着海面向西飞去。当他们的飞机爬升起来后,很快就看到了海峡对面英国海岸的悬崖峭壁。此次飞行的任务不是去空战,而是执行特殊的任务,炸毁英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的雷达站。攻击的目标是耸立在英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的天线塔。这种高耸的天线塔在法国海岸用望远镜隔着海峡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几个月来,德军一直在有组织地监听英军的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使用情况。德军吃惊地发现敌人在组织上正取得新的进步。英国已经在本土的东、南、西部沿海地带部署了许多部雷达,组成了“海岸低空搜索雷达网”。网内各雷达站收到情报送中央指挥所,再经过中央指挥所的分析,就可知敌人飞机出动的情况,从而正确而合理地指挥英军战斗机中队起飞拦截。这一措施使德军丧失了至关重要的突然袭击的法宝。不用说德军的轰炸机入侵,就是当德军飞行在法国上空集结时,英国人就已经通过雷达探测清楚了。德国空军要想改变同英国皇家空军作战时的不利地位,就必须首先破坏英国沿海雷达站。这就是今天鲁本斯德尔法编队的任务。为此,每架飞机的机翼下都挂了250公斤或500公斤的炸弹。虽然它们是战斗机,却挂着相当于JU-88俯冲轰炸机2倍的炸弹。

这次攻击行动既是为“鹫日作战”准备,也是德军空军在英国本土上空大决战的序曲。

鲁本斯德尔法上尉看了看表,差几分钟11时。他简短地下达了命令后,已飞到海岸的各中队立即散开,迅速朝各自的目标飞去。

马廷·卢茨中尉带领第1中队从伊斯特本刚进入英国内陆,就发现了佩西文雷达站。德军的6架“梅塞施米特式”飞机开始爬高。可是由于2个机翼下分别挂着500公斤的炸弹,爬高就不那么灵活了。飞机好不容易爬到了所需的高度,接着作了一个大转弯,收油门,呼啸着向目标俯冲。当光学瞄准具对准4根天线塔中最近的1根时,卢茨中尉第一个投下炸弹。紧接着,机群像一阵突然刮起的暴风一样,掠过雷达站上空。共有8颗炸弹命中了目标,其中1颗直接命中了细长的天线塔,还有1颗炸断了主电缆……

与此同时,由勒西格中尉率领的第2中队正在袭击黑斯廷附近的拉伊雷达站,炸毁了地面上全部建筑。由海因茨中尉率领的第3中队袭击了多佛尔附近的雷达站,有3颗炸弹落在了天线塔附近。尽管有2座天线塔被炸得歪斜,但都没有倒。其他地方的攻击情况都差不多,几乎都报告说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当攻击编队返航时,各目标都冒起了黑烟。可是,透过滚滚向上的黑烟,人们发现绝大多数天线塔依然屹立着。后来查明,经过抢修,袭击3小时后,英国绝大多数遭袭击的雷达站又相继开始了工作……

从11时30分开始,德军第51、第54轰炸航空团的3个大队出动了63架JU-88式轰炸机,袭击了朴次茅斯港。这其中的1个大队的15架飞机袭击了文特油尔附近的雷达站,使那里的雷达站遭到了严重破坏,以致不能修复。英国人为了堵上这个空隙,在怀特岛经过11个昼夜施工,又建成一个新的雷达站。

这一天,英国有6个雷达站被击中并遭严重破坏,1个雷达站被完全摧毁。但德国人没有把集中袭击继续下去。而英国人则从被摧毁的雷达站废墟中发出假信号,以使德军误以为他们的轰炸不是徒劳的。德国人果真陷入英国人的陷阱,不久就完全放弃了对英国雷达站的攻击,这就为其最后失败留下了隐患。

尽管袭击雷达站的预期目的未能达到,但是德军同时开始的对肯特州英国战斗机部队前线基地的袭击却取得了很大成功。

同类推荐
  •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强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热门推荐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限之刺客

    无限之刺客

    狂虻之灾、生化变异物种、丧尸、万兽包围、与波斯军队战斗……一个完全由死亡游戏组成的诡异恐怖的空间……他本是一个极品宅男,却无意中进入到这个空间,为了生存、为了回到现实世界,他必须穿梭于各个恐怖游戏或电影中,面对种种险境他和他的同伴将如何应对……最终,他们是命丧游戏还是重见光明……
  •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兼职特工:不当少奶奶

    她是带刺的玫瑰,身在豪门却心如冰清。坚强独立的性格,热爱生命,光明的身份是国际红十字协会的成员之一,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是古老家族的嫡传子孙,身负无数家族秘密。年纪轻轻的他却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杀伐果断竟然无丝毫人气。两人被迫绑在一起,要如何相处相知相悉?谈笑风生,从来都是围观者才有的心态。看千年前的一段恩怨如何将两人的生活打乱,陷入绝境。【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庄子白话全译

    庄子白话全译

    ,使《庄子》更加清晰易懂。译文字斟句酌。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庄子的思想,本书的导读是对《庄子》各篇思想的总结和梳理,让读者对庄子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间的精妙故事,不仅保证准确无误,还力图还原庄子汪洋恣肆的语言特色,为人处世上或许于读者会有感悟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