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6100000004

第4章 枪的产生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铣,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最有名的火绳枪是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

来复枪

早期的枪械部是前装滑膛枪。1520年,德国纽伦堡的一名铁匠戈特,为了简化前装手续,减少气体泄出,使弹丸在枪膛内起紧塞作用并提高装填速度,发明了直线式线膛枪,采用圆形铅球弹丸。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读音是“田田来复”,所以线膛枪也被称作来复枪。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产日期的步枪还保存在博物馆内。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16世纪以后,膛线由直线形改为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程。较为有名的是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此枪重约43千克,有4条螺旋形膛线,最大射程914米。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比较容易从枪口填装,发射时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但由于这种线膛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有名的是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于1776年发明的一种新式来复步枪。这种枪射程达180米,平均每分钟可射4~6次。这比起当时每分钟只能发射一次,射程仅如米的一般步枪来说确是巨大进步。弗格森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枪上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提高了射击命中率。

19世纪,人们对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采用球形弹丸,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而嵌入膛线。这种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德尔文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构造比德尔文步枪更加简化,省去了专门的药室,弹丸也改为中空式。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便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随后,1812年在法国出现了定装式枪弹。它是将弹头、发射药和纸弹壳连成一体的枪弹。于是,人们开始从枪管尾部装填枪弹。这是由一位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1835年发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一勾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在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击针枪比以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可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极力反对后装枪。战争使对后装枪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1866年,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遭到了后获枪的沉重打击,于是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装备了后装枪。

1866年,法国装备了A·沙斯波式击针枪,俄国则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击针枪。然而,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了。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击针枪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由封起来,解决了后喷问题。

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从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像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从此,枪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战役中,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871年,普鲁士王国姓毛瑟的两兄弟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金属外壳子弹的步枪,并用它来装备军队。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这种枪的口径为11毫米,有螺旋膛线,发射定装式枪弹,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这种枪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很快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1881年,毛瑟步枪改进后,在枪管下方枪托里装上可容8发枪弹的管形弹仓,将弹仓装满后,可多次发射,1882年被普鲁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最后发明出一种装在枪内的5发匣式弹仓。这种枪成为德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并被世界备国所仿造。1886年无烟火药首先在法国用作枪弹发射药后,由于火药性能提高,残渣减少,以及金属深孔加工技术的进步,步枪的口径大都减小到8毫米以下,弹头初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枪也改为使用这种无烟火药制造的枪弹,并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不久,很多国家都购买和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步枪。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单兵突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1958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雷明顿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它由美国着名枪械设计师斯通纳设计,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装备部队,开枪械小口径化的先河。M16步枪重3.l千克,有效射程为400米,弹头命中目标后能产生翻滚,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威力较大。这种枪后来的改进型M16AI和M16AZ步枪,均用来装备美军。

许多国家也研制出多种发射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前苏联于1974年定型了口径为545毫米的AK74自动枪和P11K74轻机枪。在欧洲一些国家还装备了无托步枪。这种枪握把在弹匣前方,可保持足够的枪管长度,枪长明显缩短,如法国的FAMAS步枪,奥地利的施太尔通用枪和英国的SA80步枪。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作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并在各公约国军队中装备这种高射速小口径的自动步枪。

同类推荐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徜徉诗国,畅游文苑,我们与古代文学大师“交游”。将上古的醇厚、汉唐的华美、两宋的平易、明清的包容揽入手中,展卷细读,掩卷长思,如品清茶,如饮醇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的熏陶,心灵的皈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我是大海盗

    我是大海盗

    微风吹过,海面上少有的一丝平静。这个时候,隐约看到海面上有一斑点浮动!渐渐的靠近着,酝酿着罪恶!海战,强势的威胁,军队,强大的后盾。厌倦海盗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之卖命!(本故事纯属虚构。)
  • 喋血缅北

    喋血缅北

    凶险诡秘的缅北野人山,被称之为绿色魔窟,二战期间,无数的中国远征军将士就是被这片令人恐惧的魔窟所吞噬。三百年前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后,把携带的珍宝藏匿于野人山中。这处财富价值亚洲第一的宝藏,一直吸引着无数寻宝人前仆后继,许多人为此命丧于诡秘的野人山。解放前夕,民国统治者为挽回败局,密令国防部保密局寻找大明宝藏中的命运之箭。曾在黄海鬼岛找到第一支神箭的东方焜被保密局请到昆明,负责寻找这处宝藏。(本故事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魔修

    魔修

    他想成神,却成了魔。他不想杀人,却很多人想杀他。他无奈,徬徨。在爱与恨之间,他选择了爱。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
  • 仙道阵神

    仙道阵神

    缘起缘灭,世事无常。原本的山村小野夫,快乐的生活在一偏远的小山村之中,那一天的灾难的降临,霎那之间惊醒了李林,山外有山,踏上了修真的路上,才发现报仇之路是那般的遥遥无期。直到那天因祸得福,得到了来自境外神秘阵宗传承,一步一步的踏上了强者的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笑傲职场

    笑傲职场

    本书在探讨人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对残酷生活的质疑。不仅提供了为人处世所需要的基本技巧,也介绍了达到成功的目的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希望这些江湖经验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 穿越网王之音飘零

    穿越网王之音飘零

    猛然睁开双眸,她先是眨了几下眼睛,被两道眼镜片挡住了视线,面前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般,她回到了上学的时候,课桌,黑板,同学,还有讲台上正在讲课的老师。她浑浑噩噩,眼前一片朦胧,老师的声音传的很远,外语啊!原来,在梦中,她竟然能够听的懂。托起下巴,她看向窗外,好蓝的天,好白的云啊,只是什么时候,她的梦中,也有了颜色?
  •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雍正皇帝:雕弓天狼

    帝王行止、宫闱秘闻素来为读者关心,本书描写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改诏说,弑父说,继位说?一段历史,几多疑云,扑朔迷离,令人难解难分。作者用史笔著文,用文笔立史,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阿哥逐鹿,明争暗斗,字字权谋机诈;女伶歌伎,绕梁余音,句句回肠荡气。其情节铺设,天矫跌宕,人物塑造,浓淡相宜,谋篇均别出心裁;以思想为经,艺术为纬,鸟瞰历史,探究人生,非大家而不可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风月连城

    风月连城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
  • 悍女修仙

    悍女修仙

    男人婆一朝穿越到古代,终于实现想要变成淑女的念头。可素……穿墙咒是什么东东?什么?你这里的东西要用灵石买?有没有搞错,老娘只有银子啊银子!
  •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改变一生的365个好习惯

    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说话、社交、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既能为我们所用,也能危害我们。改变一种坏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好受,我们已经以原有的方式做事情很久了;养成一种好习惯的过程可能很不容易,我们已经很难对经年累月养成的生存习性进行新的改进。但这或许就是我们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一次只需要我们根据自然法则去重复制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