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100000002

第2章 非走不可的弯路(1)

人生弯路迢迢,由于我们的智慧、成见和一些心理因素又决定了那些弯路非走不可。有人一面走一面抱怨,而有人则在崎岖不平的弯路上越挫越勇,锻炼意志,磨炼内心,终于凤凰涅盘,从弯路中心智成熟的走了出来,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一节)人人都曾自命不凡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阳明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胍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榖,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力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传习录·徐爱录》

1

我们先从张爱玲的一篇短文开始: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但是我喜欢。”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文章的最后,张爱玲这样总结道: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年轻时为什么会有弯路,而且非走不可,其实源于我们的一种被称为“自命不凡”的本能。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心理学家发现,几乎99%的人都讨厌自己被看成是和别人一样的普通人,或者说,老天爷不允许我们把自己看得低于普通人。于是,我们总是带着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或者说自负,给我们要走弯路埋下了种子。

2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王阳明”是他后来隐居阳明洞时给自己改的名字。王阳明从小就有“自负”的资格,他后来的所有弟子和他年谱的作者都“事后预言”说,王阳明来世上前的种种迹象就已表明他非池中之物。

根据王阳明的传记作者记载的,传主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仍然没有出来的迹象。一天夜里,王阳明的奶奶在睡梦中突然醒来(其实她没有醒),看到一道彩虹从房顶垂直射入房间,在强大的“聚光灯”下,一位身穿红衣的神仙从天而降,云雾缭绕,他怀中抱着婴儿,对惊愕中的老太太说,这孩子将来是人才,你们要好好教育。说完把孩子送到了老太太怀中,凭空消失。这时,王阳明的奶奶才真从梦中醒来,感叹了一会人生如梦,回想梦境,突然听到儿媳房中传来婴儿的啼哭,王阳明出生了。

老太太把神奇的梦复述给老公王天叙听,王爷爷鉴于有“云”,于是给孙子起名为王云。1476年,王阳明已五岁,但还不能说话,这成了王家人的一块小心病,特别是王天叙,虽然老话说“贵人语迟”,但万一“迟”至成年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岂不就成哑巴了!有一天,王天叙在院子里看着孙子玩耍,忽然一位和尚风尘仆仆而来,听王天叙叫王阳明“云儿”,就走上前摸着王阳明的脑袋叹道:“好个小孩子,可惜被道破了。”话音才落,和尚转身就走。若是愚笨之人肯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但王天叙可是聪明人,猛然醒悟,“神仙送子”这事岂是可以随便张扬的?于是,晚上就开了家庭会议,宣布给王阳明改名为王守仁。大家一夜不睡,专心致志地望着王阳明,希望能见证奇迹的诞生。果然第二天一早,王阳明从梦中醒来,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正史和野史都没有记载这位贵人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家肯定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庆贺一番。更让王天叙惊骇的是,王阳明对他所读诵过的书能倒背如流,问其原因。王阳明回答,您每次读书,我都在倾听,不知不觉就默记在心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少说多听,必有收获。

3

一个人过度自信虽然是本能,但后天资本还会把这一本能放大。这就是富二代、官二代为什么嚣张跋扈,而古代书香门第的后人会目空一切的原因。因为他们有后天资本,而这资本就是他们先辈多年来积攒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王阳明的祖宗可追溯到晋时的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年轻时恰逢元末天下沸腾,他跑进深山老林生活,在深山中,他碰到一位善于相面的高人,于是拜师学艺。王纲后来跑出山林准备过普通人的生活,想不到碰见半仙刘伯温,两人结交为好友。刘伯温对他说,将来俺有个前程,也要让你似锦绣一般。王纲说,千万别,我淡薄名利好多年了。谁知刘伯温是个守信的人,后来帮助朱元璋当了皇帝,就把王纲从荒山野岭中拉了出来,这一年,王纲已经70岁。再后来,70多岁的王纲奉命到广东去剿匪,结果死在回来的路上。王阳明的五世祖王彦达向政府要抚恤金,结果政府不给。王彦达就单枪匹马把老爹背回老家,从此发誓,绝不为政府效一分力。王阳明的四世祖王与准遵从老爹的遗愿,终身在家读书教育后代,并且能前知五百年,后知几分钟。地方政府闻听辖区有这样一位高人,就让他出来到政府挂职,王与准故意把腿折断,保住了家族“淡泊名利”的徽章。王阳明的太爷爷王世杰本来也想淡泊名利,但家中米缸总空着,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压力去国考,可当人家要按规矩搜身时,他发了一阵雷霆之怒,不考了。这位自尊心强大的太爷爷生了个儿子,就是一手带大王阳明的王天叙。

爷爷王天叙是个道德楷模,只对经书感兴趣。王阳明的老爹王华,天授才华,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同时兼具男人美德。据说某次在一富室人家借宿,主人闻听这位知识分子智商奇高,派了穿着暴露的小妾到他房间里。王华大吃一惊,女郎拿出一柄扇子,上面有主人的字:“欲借人间种。”王华又是大吃一惊,稍为镇静后,认为这“借种”的事做不得,于是拿过扇子,叙了一句:“恐惊天上神。”

王华六岁时,曾在一水塘边玩耍,一位醉汉呕吐完毕离开时把钱包丢在了水塘边,王华打开钱包,发现很多金子,然而,他没有私吞,而是等在那里,直到醉汉酒醒后慌慌张张来寻找钱包时,发现王华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他当即拿出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当做酬谢,王华正色道:“请你不要侮辱我的节操还有算数能力,那么多的金子我都不要,我为什么要这么一点?”清醒的醉汉很惭愧,急忙向小王华道歉。王华终生不肯丢弃这一节操,这无疑给王阳明树立了一个道德榜样。

家族的道德徽章从小就被王阳明佩戴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在中国古代,“道德”不仅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让拥有他的人引以为傲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道德楷模,那就是对他人生价值的高度肯定。王阳明有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高尚的品德,还有天纵聪慧,这些外在条件无限放大了他过度自信的心态,使得他虽然没有傲气十足,但却傲骨铮铮。

还有一个因素可以让人的“自命不凡”放大。这就是地域因素。中国人一直相信“人杰地灵”的传统,一直到宋朝,中国人都认为北人比南人要优秀。北宋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就曾定下家法,不许任命南人当宰相。在当时,中央高级官员大都来自河南、山西、陕西。宋神宗时,王安石把江西人、福建人带进中央决策层,气得山西人司马光和河南人程颐大叫天地反常。在那时,山西人和河南人瞧不起全国各地的人,正如今天南方人瞧不起北方人一样。“人杰”自然就“地灵”,在宋朝,陕西河南就是风水宝地。明时,南人渐渐占据上风,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所以南方本来是穷山恶水之地也成了地灵之地。王阳明出生的浙江余姚,明代时属于绍兴管辖,绍兴是大禹时代的大越,大禹被鲁迅视为“中国脊梁”。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争霸的故事就在此地上演过,到了明代,古战场的血腥气早已消散,只剩下人间独有的山水美景。明朝人,至少是王阳明若干年后认为,余姚县是人间仙境,就差说是龙脉所在了。

4

家族因素、地域因素和聪慧使人过度自信,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王阳明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激进和大胆。

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考中进士,第二年,王华到北京做官,于是迎接王阳明和王天叙到北京。途经浙江杭州时,王天叙带着王阳明和一些笔友到金山寺游玩,期间就有人说作诗。很多人马上抓耳挠腮,尽力想做出震动天地的诗作来。王阳明略加思索,就跟他的爷爷说,我已经做成了。王天叙叫他读出来,王阳明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那些自诩七步就能做出天下上等好诗的人听到一个孩子的诗,真是牙根直痒。自命不凡的人一旦遇到超越自己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给自己找理由,他们的理由是:王天叙为了炫耀孙子的才华而偷偷给王阳明做的。王天叙不动声色,让提出这问题的人给王阳明来篇命题作文。有人就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要王阳明做诗一首。王阳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众人大惊叹不已,他们无法想象和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会有如此的才情。当他们正为王阳明叫好时,王阳明却说了一句让他们更为惊讶的狠话:“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人在自己过度自信的同时却对别人的自命不凡深恶痛绝,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处世老手都对这种现象进行过分析总结,心理学家说这是同性相斥,民间的说法是“同行是冤家”。灵异学家则认为,人的种种本能(比如自命不凡)发出的射线不是去寻找别人的射线,而是去击败别人的射线,所以当它遇见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射线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和仇恨情绪。不过这些说法都不能圆满的解释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自命不凡爱不释手,却不能容忍别人一丁点的过度自信。有一种非常规的解释:痰在自己喉咙里并不觉得脏,但没有人喜欢把别人的痰吃进嘴里。这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5

当一个孩子表现得特别调皮时,我们就说他是“被惯坏了”,小时候的王阳明就有种被惯坏了的感觉。在北京的家中,王阳明最喜欢做的事是和小朋友们玩军事游戏。在游戏中,他总以军队长官自居,制作大小旗调度他人。老爹王华见到儿子如此贪玩,就气得浑身发抖。有一天,他质问王阳明:“我们家世代都以读书混饭吃,你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是想给祖宗丢脸吗?”

王阳明人小鬼大,反问:“读书怎么就能混饭吃?”

老爹严肃地告诉他:“读书就能考上公务员,就能做大官。你老爹我如果不读书,怎么能考上状元?”

王阳明问:“我老爹是状元,咱家世代都是状元吗?”

王华嘲笑傻儿子:“只你老爹是状元,你若想是状元,就要读书。”

王阳明终于让老爹进了“坑儿”:“只是一代,状元看来也不过如此。”

王华想不到儿子居然挖了坑,可气的是,自己还笨得兴高采烈地跳了进来。老羞成怒下,他使用起了父亲的权力:棍棒伺候。

王天叙对孙子王阳明的认识显然比王华技高一筹。他认为,王阳明必不是凡品,每当王华被气得上气不接下气时,王天叙就会冒出一句:“这小子他日官至极品,所立功勋当是旷古绝今的。”

其实,一个12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很大的原因是自命不凡,自命不凡的人只是经事少,如果让王阳明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经历一些磨难,恐怕他不会说出状元无用的话来。王阳明的自命不凡还表现在下面这件事上。

他问老师:“人生在世,何为第一等事?”

老师回答:“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将来考个公务员。”

王阳明立即给了老师一记重锤:“这恐怕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王华知道这件事后,又好气又好笑,讥讽儿子:“你小子想得太美了,社会很现实,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6

王阳明也许并非真的是想得太美,每个人的人生理念不一样。读书做官只是一辈子的吃喝,而做圣贤却能永垂不朽。但是,12岁的孩子真的能深刻理解“不朽”的意义吗?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的“我的理想”的作文。每个人都在纸上一本正经地写下自己恢弘的理想,若干年后,有几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每个人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和过度的自信这一本能要求我们必须要自命不凡,如同我们饿了要吃东西的本能一样。没有人可以祛除本能,正如大海不会拒绝涓涓细流,泰山不会拒绝土壤一样,如果它们拒绝了,就不能称为大海、称为泰山了。

正是因为不能祛除,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命不凡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恶果,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毛病,那他就不是毛病了。正如人人都有阑尾,而有的人会犯阑尾炎,有的人却不会。自命不凡不会直接让我们走弯路,但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后,却是我们走弯路的一个原因。回到王阳明身上,这也是他后来频繁尝试各种学业却不能实现“圣人”理想的原因。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醒一点,即使没有良好的后天条件诸如物质和精神财富,许多人也是自命不凡的,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

多年之后,王阳明对“自命不凡”的害处做了如下描述:“这个问题是人的大病根。譬如一丈见方的土地里,种上同样大的一棵树,雨露的滋养、土壤的肥力,只够滋养大树。纵然想在四边种些庄稼,上面却被大树的叶子遮盖,下面呢,又被这树根盘据,种什么死什么。必须要砍倒这棵树,就连一点须根都不要留,才能种植好庄稼。不然,任凭你辛苦耕耘,只能滋养这树根。”

(第二节)偏执未必就能成功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王阳明】

1

自命不凡的人很容易偏执。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确,人类历史上偏执狂式的成功者很多。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拜堂不洞房:王妃不给力

    拜堂不洞房:王妃不给力

    【本故事纯属虚构】他以为她费劲心思的想要嫁给他。。。没料想,她却是一门心思的想要逃离他,和自己的挚友厮守;天凉国高高在上的王爷,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他决定要征服她。。。暴力、抠门、性别抽象平胸女王小妃VS花心、冷血、男女通杀妖魅男乔禹一。茉:两方皆实力战将,输赢难料,欢迎大家下注。。。
  •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在知识如此迅速激增、变化和老化的今天,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当然是学习,爱学习了。不学习者就会停滞不前,迟早丢掉饭碗。一个懂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还在学习。学习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你可以学会你想学的人和东西时!让我们把学习进行到底吧!
  • 重生之豪门淑女

    重生之豪门淑女

    “姐姐,来追我.”“妹妹,小心别摔着了”上京一座豪华别墅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当再次睁开双眼时,面对正众人的嘲笑与指责那张色容颜上透着无限绝望。原来她最终还是被人遗忘……“爸妈,请求你们相信我,相信我……”颜汐一遍一遍的哀求着,只愿换来家人的一句相信,可最终换来的依旧是无情的驱逐和彻响灵魂的疼痛。再次回神看着自己的终点,雷鸣伴随着闪电穿透灵魂,蒙蒙细雨一无法渗透灵魂,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怨恨着上天的不公和自己的无用。“老天,为什么,我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他人之事你却连灵魂也不愿我留下”对着天空怒吼可声音已无法穿透云霄。“若有来说我愿将所有的仇恨化作地狱之火燃尽一切”颜汐吼着说完最后一句,灵魂一渐透明,消弭于世间。——————一朝重生,睁开眼眸,已经物是人非,重回到了15年前,在豪华的医院病房里,只有程伯守在旁边,回忆以往,悄然泪下。人生既然可以再来一次,她不会放过伤害她的任何人,此生只为自己而活,保护真正在乎她的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的自己的商业帝国,她的尊严,绝不再任人践踏。“从遇见你开始,命运之轮早已经转动,从那时开始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我都陪着你,不离不弃”兰泽熙说道。重生以来,颜汐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句话打动,也从会想过自己还会拥有幸福,或许一起还不晚,绝色容颜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隐忍的她、淡漠的她、骄傲的她、无心的她、柔弱的她……这样的她,谁与其并肩?本文涉及,豪门、校园、商业、娱乐等等。本文一对一,求收藏!!!
  •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再睁眼,今日以后,你便是我大商王朝的国母!”他面露红光拥她在怀,“怎么办,“从此后宫独宠你一人,国舅一家赐予国姓,这就是咱们的晚饭。【赌石】“锦绣啊,她被扔下万丈山隘,这石头能值几个钱,咱不如去买些糖葫芦,她重回到过去。”大商三十三年,岐山赌石,盛行。接着,享万世荣光!”锦绣浅笑,抱住他的腰肢,鼻间全是他身上独有的龙诞香,这一世就算是终生不嫁,“今生今世,白首不离。”锦商一年,“记住,百业待兴,繁荣异常。她发誓,还能给你和哥儿解个馋。*重活一生,只因为成亲十年未能为相公生下一儿半女!山涧回荡着公婆刻薄的声音:“一只不会下蛋的鸡,她感谢老天的恩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利用智慧和手段,一群裤裆还没缝上的小屁孩涌入田间,她让家乡富足,让父母安康,让胞弟光耀门楣!大商四十年,为“晚饭”添砖加瓦。岐山虫灾,灭。当年他还是落魄的闲散王爷,前世,遇见拥有一双灵动眼睛的垂髫少女,自从情根深种。上刀山下火海,她也绝不会再入那个家!【虫灾】【大婚】“锦绣!”康伯看着庄稼上的大肥虫子,他豁出一身尊贵下泥潭采藕,也只为了佳人一笑。”爹爹看着及笄的女儿,“咱…”“爹,一脸紧张的朝着面前垂髫的小娃大喊,有了这个,今年哥儿上学,指着棉花地,不,咱们全家的口粮都有了…”锦绣看着眼前浑圆却粗糙的石头,轻声道。“锦绣,死了正好。”我有万里江山在怀,怎么办!”锦绣不慌不忙的拉着弟弟的手,却只愿脚踩山花手持云霞,为你妆扮窗棂
  • 魅生(幻旅卷)

    魅生(幻旅卷)

    一行四人,奔向苍莽北荒路,寻获一样样千载难求的异宝,留下一段段溢彩流光的易容故事。看紫颜那双对天改命之手继续覆雨翻云——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分辩善与恶的必读经典,全面提升处世智慧的必备图书,涵盖了最经典的警句、最实用的生存法则和最具针对性的处世技巧。人性中的20个“恶”让你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感到无望、心情沮丧时,汲取奋斗拼搏的力量。
  • 中国血

    中国血

    本书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作者将人物命运放在战争、原始丛林、蛮荒部落等一切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空间,使人性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得到张扬和反省;因为战争,生与死、存亡与毁灭成为一瞬间的现象,这个命题对于今天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