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8800000002

第2章 先秦(1)

中国的历史,一般都从“三代”说起。“三代”就是夏、商、周三个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从“半信史时代”向“信史时代”过渡的时期。周王朝又以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东周,就是常说的春秋战国时代。

夏桀:我是太阳我怕谁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夏桀。人民诅咒暴虐之君夏桀早点去死时,夏桀如此回答。

“脑残”是个时尚词,患有这种病症的人言谈举止匪夷所思,偏执妄想,无可救药。中国历史上的权力大亨中,夏桀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脑残代表。

夏桀(本名履癸)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是位超级大力士,同时也是位喜欢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狂妄者。他对人民动用铁腕手段,还用冷酷的武力对付周边的少数民族。在一次对少数民族进行武力打击时,他得到了男人最想得到的战利品之一:绝色美女妹喜。

男人最本性的一面此时在夏桀身上展露无遗。他一回都城,就把妺喜封为皇后,同时下令征集民夫,为妺喜建造一座华丽高大的宫殿。这座宫殿造成后,远远望去,耸入天际,浮云环绕,好像要倾倒一般,因此,夏桀就命名为“倾宫”。倾宫是夏王朝的标志性建筑、第一楼,宫内有琼室瑶台,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极尽奢华。

美女是男人创造力的源泉。夏桀为了取悦这位绝代美人,下令在宫中庭院的树上挂上肉食,称做“肉林”。并在庭院中挖了个大池,里面灌满甜美香醇的美酒,称做“酒池”。当夏桀与妺喜登上倾宫,那些全身赤裸的宫女们就按规定翩翩起舞。跳累了,她们被允许到肉林中去摘肉吃,渴了就趴在池边痛饮美酒。

夏桀对妹喜的要求从来说一不二,有次妹喜希望能听到丝绸撕破的声音,夏桀就命令天下百姓每天要进贡一百匹丝绸,叫力气大的宫女来撕给妹喜听,从而给妺喜带去欢乐。

此时的夏王朝已是乌云满布,百姓们怨声载道,诸侯们长吁短叹,周边国家虎视眈眈。但夏桀丝毫未察觉到这种危险,仍然享受着这天上人间般的快乐日子。

国家图书馆馆长兼中央天文台台长(太史令)终古,责任心驱使他不能眼看着国家灭亡,就站出来对夏桀说:“大王!您老祖宗大禹整下这份家业不容易啊!现在您这么乱搞,国家灭亡那是迟早的事!但如果立即悬崖勒马,说不定还有挽回的余地!请大王三思啊!”

说完,老泪纵横。可此时的夏桀已经走火入魔,这些话根本冲不破他那刚愎自用的铁墙。他怒叱终古多管闲事,说,如果真如你所说,百姓们怎么不怒吼?

百姓们终于怒吼,他们向苍天呼喊:“履癸!你这个十恶不赦的昏君!如果有可能,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

夏桀听到这句话后,满不在乎,他狂妄地说:“天上有太阳,正如我有老百姓。太阳会灭亡吗?太阳不灭亡,我就江山永固!”

这可真是“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夏桀就是被上帝选中的那个人,再也没有人可以解救他了。没过多久,早已运筹多年的商诸侯国首领汤,对夏桀发动了革命战争。

夏桀依然狂妄如故,对妹喜说,等我去灭掉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回来我们继续享受人生。可惜,两军一交战,夏军将士就纷纷或倒戈或逃散。夏桀这时才知道,自己已经失民心到何种田地。他狼狈地逃回都城,在商汤的穷追猛打下,他携带着妹喜和珍宝,渡过长江逃到了南巢(今安徽省巢县)。但最终还是被商汤擒获,就地放逐,最后被活活饿死。

夏桀临死前如果仍有抬眼的力气,就会看到,天上的太阳依然光芒万丈,而他的江山早已灰飞烟灭。

【读懂历史】

无知者无畏,其实无耻的权力者更无畏。像夏桀,自己作恶多端罪行累累,导致全国人民对他恨之入骨。这时候,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错位行为,反而说出“太阳不灭亡我就不会灭亡”的话来。无耻与狂妄成了夏桀的左右脑,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因为无耻和狂妄,而变得越来越无知愚昧,而愚昧和无知反过来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无耻狂妄。

我们今天的人再读到这些历史段落时,往往会惊讶于他们的狂妄与无知的程度!千万批判的话语化作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就算你有天命在身,你是“天下之主”,也一样逃不过这个道理。

个性名片

姓名:姒履癸 绰号:夏桀,桀,凶恶的意思 职业:夏王 特长:行为艺术大师 标签:酒池肉林

人生宣言:爱美女爱生活

召公:堵得了群众的嘴,堵不了群众的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西周)召公。周厉王对百姓实行恐怖统治,使用特务监视百姓。周召公如是劝阻,但没有任何效果。

西周第十任国王周厉王上台后,荒淫无度,拼命享乐,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增加乐趣的基础就是钱财,为了得到钱财,他特意找了几个善于敛财的人充当敛财特使,任务就是专门为厉王向天下百姓搜刮钱财。

于是有大臣直言不讳地警告他说:“你这样搞下去,咱们周朝的统治肯定要衰落。百姓怎么能经得起你这样搜刮呢!”

周厉王不理这样的言论,依旧我行我素。不过,反对他的声音越来越多。朝中大臣反对他,由于离他比较近,他能听到,听到后就拉出去杀掉。老百姓反对他,由于离得远,他听不到,但听不到并不表示周厉王就不知道。他相信,都城里的平民们已经在咒骂他了,只是他没有办法把骂他的人一一抓出来而已。为此,周厉王很动脑筋,他要把民间这些反对的声音尽快消除。

开会的时候,周厉王问:外边那些人民是怎么议论我的?

大臣回答他:对您非常不满。

周厉王虽然荒淫,但非常好面子,不能容许有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怎么才能不让他们乱讲话?

大臣回答:很简单,只要把乱讲您坏话的人捉来,扔进监狱,让他们生不如死就可以了。

周厉王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但是,我怎么才能知道谁在讲我坏话呢?

大臣继续说道:我认识个巫师,是卫国人,此人能未卜先知,耳朵灵敏,几里之外的人讲话,他都可以探听到。

周厉王大喜,立即召见了这位卫巫。卫巫的表现很让他满意,于是,就被派出宫,专门在大街小巷竖着耳朵探听国人的讲话。

在那段时间,一份份告密名单摆在了周厉王的案头,一批一批的人被捉进监狱,卫巫果然是人才,但凡讲厉王坏话的人没有一个不被捉进监狱的。

但不久后,卫巫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名单上的名字越来越少。周厉王认为这位同志一有成绩就骄傲,不好好工作了,于是严厉地斥责了他一番。卫巫对周厉王说:实在是没有人说大王的坏话了,现在国人都非常老实,熟人见了面都不讲一句话,只用眼神打招呼。

这就是成语“道路以目”的出处。对此现象周厉王很不满意,他对卫巫说:这些国人狡猾得很,他们嘴巴上不说,未必代表他们心里不想。

卫巫立即打蛇随棍上,说自己会读唇术,即使对方不出声,他从对方唇上就可以看出对方想要说什么。周厉王立即让他用这种新方法去开始工作。

结果,又是一批一批的人被捉进监狱,用卫巫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在路上遇见后,用唇语诽谤国王。

这样一来,周厉王满意了,他找来曾经对他直言不讳的大臣,得意地说道:“你曾经跟我讲过,有人在背后骂我,现在我采用一种非常优秀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些国人再也不敢放肆了。”

这位大臣很是焦急,他不但为国运着急,还为周厉王那残疾的思维着急,“大王,您这样想可就错了,国人之所以不敢说你坏话了,是因为有卫巫的告密。你这就等于是堵住了百姓的嘴。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想当初,大禹治水之前,也有人治过洪水,那就是堵。水到哪里,就堵到哪里。结果,水在短时间内不会制造祸乱,可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把堵塞之地冲开,力量比以前更大了。

在这位大臣看来,堵国人的嘴要比堵洪水还危险。周厉王不晓得这样的道理,打发这位大臣去首都大街上作实地调查。大臣跑到大街上一看:每个人都垂头疾走,互相之间连眼神交流都没有了。

三年后,国人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当哑巴的日子,就在公元前841年的一天,无数国人自发地从四面八方冲进了王宫,顷刻之间,周厉王急得转起了圈。历史上最着名的两位人物,周公与召公主动站了出来,为国王排忧解难。他们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国人冲进来的目的就是想跟国王理会理会;国王在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走,那等于把自己推进坟墓。周厉王当然怕死,于是,在一队士兵的护送下,逃出了都城。然后,周召二公跟大家解释说,可以把国王废掉,立太子为皇帝。那么,大家做哑巴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周公与召公在当时很得民心,但国人认为,太子跟他老子很可能是一个德行,大家不想第二次再做哑巴。要求把太子交出来,两个老头就把一个人假扮成太子,交给了国人。人多力量大,国人围住假太子,一人几脚下去,那个假太子就被踹成了肉泥。

折腾完后,国人在两个老头的劝说下撤出了王宫。两个老头最后决定,绝对不能让真太子上台,所以,他们两人先来主管国家事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共和行政”。14年后,国人把当哑巴的日子忘记了,两个老头才把太子抬出来,拥立为王。

周厉王呢,一直逃到周朝的边境——彘(今山西霍县东北,一说是被放逐到此),并在那里死去。

【读懂历史】

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不仅周厉王一个,太多的统治者都想把国民变成俯首帖耳的哑巴。但他们的结局却告诉我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真正有效的统治术应该是和大禹治水一样,不是堵,而是疏。

【延伸阅读】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晚唐诗人章碣写了一首《焚书坑》诗,里面有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揭示了另一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型。

秦始皇消灭六国的军事对抗后,消化起来其实是个难题,为了防止六国死灰复燃,他把六国的城池全部推倒,对兵器进行管制,谁家想私藏武器?没门,实名制来买也买不到。这是“武”的方面,“文”的方面,有车同轨、书同文等等,还有一项就是,实行郡县制。故事正是因为郡县制而起。

前210年,杰出知识分子淳于越,上书批评郡县制。他罗列了一大堆上古先王时候的制度,来证明郡县制这东西来历不明、出身不正、实践上不科学,依他的看法,应该继续搞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本来,郡县制适宜还是分封制优越,拿出来讨论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丞相李斯认为,淳于越别有用心地挑起争论,是恶意攻击国家制度,这可是个很坏的苗头,政府应该予以重拳打击,清洁思想市场。李斯提醒秦始皇:从古至今,我就没有听说过儒家那群家伙,做出过什么正确的事情来,他们的老祖宗孔子也只会指责当时当政者的过错,拿出的一些意见全都不合时宜;这些人经常对我们的政策法令说三道四,不仅完全于事无补,还容易煽动民心,影响政策法令的权威。因此,李斯希望秦始皇来一招“釜底抽薪”,即把知识收归国有,除了法律、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以外,其他书全部收上来烧毁,民间一律不允许私藏。

秦始皇批示,就按这个意见办!于是,公元前213年,秦朝政府下令:除去秦国的历史书籍以外,其他史书及《诗》、《书》等百家语之类,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掌管的图书和农书医书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各地所有藏书全部交到当地官府集中烧毁;如果命令下达后30天之内不烧的,那就判刑、服劳役;今后,如还有人敢于议论诗书的,判死刑;以古非今说政府坏话的,全族处死;官吏知道而不揭发者,治以同罪。

这就是“焚书”。但书虽然烧了,但知识还在,民间的读书人还在,第二年,有些读书人私下议论秦始皇,说秦始皇的相貌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样高压统治,迟早有天会完蛋。秦始皇听到这件事情后,暴跳如雷,痛恨这天下百姓实在是太不好管理了,于是,他把咸阳城中的儒生都召集到一起,大概有400来人,二话不说,统统活埋。这就是“坑儒”。

焚书坑儒之后,天下似乎安静了许多,读书人也安分了许多。但这只是表象,民间的愤怒潜流在慢慢聚积。秦始皇死后才两年,刘邦、项羽等就纷纷起兵,经过一番刀光血影的搏杀,灭掉了秦王朝。

正如章碣诗中所说的那样,秦朝烧书坑儒的记忆还未被淡忘,刘邦和项羽们就起兵革命了,而这两人却是“不读书”之人。既然造反推翻秦朝的不是读书人,那么,当初的焚书坑儒岂不是表错情了么!

——看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并不仅仅是“防”的思想是错误的,还因为“防”的对象是错误的,秦朝二世而亡,关书生什么事!再说了,堵得住读书人,所有人所有地方你都堵得住么!

历史小背景

通常把夏商周称做“三代”,其中周王朝,又因为都城不同,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厉王就是西周的第十任国王,由于他的倒行逆施,被人民赶跑,这一年,为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也就是说,之前的历史有很多传说和时间混乱的地方,从这一年开始,历史变得有据可依了。周厉王被赶跑后,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所以841年又称“共和元年”。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这是诗人用秦朝灭亡的教训,警告那些想要堵群众嘴的领导者,并指出真正抢夺江山的,都不是读书人。

管仲:疾恶如仇的人不适合做大官

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不可以为政。

——(春秋)管仲。这是管仲对知己鲍叔牙的客观评价,它告诉我们:一个道德品质不坏的人,是不适合做大官的。

众所周知,春秋时,齐国人鲍叔牙和管仲是一对好朋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他们一起上战场,结果当大家都在奋力拼杀的时候,管仲却撇下大伙,甚至撇下鲍叔牙开小差跑掉了。事后,鲍叔牙替管仲解释说,管同学逃跑是因为他不能死,必须活,以照顾家里年老的母亲。鲍叔牙和管仲在一起做生意,每次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要多拿一些,鲍叔牙也毫无怨言,他说,管仲家境困难,比别人更需要钱。后来,鲍叔牙追随公子小白,管仲则追随公子纠,双方围绕齐国君王之位进行了一次火拼,结果小白和鲍叔牙胜出,公子纠失败后被处死,而管仲则成为通缉犯,被监禁在鲁国。

这时候又是鲍叔牙站出来,他问原来的公子小白、现在的齐桓公: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想称霸诸侯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管仲来辅佐你。

眼见鲍叔牙如此坚持,而且语气坚定,齐桓公半信半疑地相信了,他派人对鲁国说:管仲这家伙特别讨厌,别人见了我都是忍让三分,只有他总跟我作对,还射了我一箭,差点要了我的老命。所以,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活剥他的皮,你们把他送回齐国吧,交给我来处置。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每天读点中国历史

    历史写满了沧桑,印记着民族步履的繁艰。后人看历史,鲁迅看到了吃人;柏杨看到了酱缸;有人看到了一种毒素的沉淀;也有人看到了历史传承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满心荣辱与欢喜。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上的说法都因他们只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难免有失偏颇,有以偏概全之嫌。 历史其实是一个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智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绝不应该有任何亵读的举动。然而沉淀的历史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大唐御医

    大唐御医

    一个外科医生(男)搭着一个内科医生(女)一起穿越了!这样的一对黄金组合来到了贞观九年的大唐,他们的穿越,能改变大唐的什么?如果长孙皇后不死,太子承乾还会造反吗?李治还能做皇帝吗?武则天还能站上历史舞台吗?
热门推荐
  • 方圆

    方圆

    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被庶妹放火烧死在冷宫,再醒来却发现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无视,继母毒辣,姨娘阴险,庶妹算计!小小言家二房后院步步惊心,处处算计!看重生嫡女如何走出自己的锦绣前程!
  • 诛龙传

    诛龙传

    石小坤和自己一直爱慕着的女生正在博物馆中,一把看起来雄伟又神秘的剑映入了他的眼球。一看到这把剑,石小坤就觉得自己着了魔一般被它吸引住了,脑子里仿佛也莫名出现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他的手慢慢伸去碰到这把剑,剑身开始剧烈震动,石小坤突然消失了……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莫名成了天啸剑的主人!
  • 宫锁琳琅

    宫锁琳琅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舞者,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三百年前的大清朝。在这里,她会有怎样的奇遇和经历?一样的清穿文,不一样的清穿故事,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感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

    《跟李嘉诚学创业》对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及成功之道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告诉我们应该从李嘉诚身上学些什么:从李嘉诚作为一个推销员,我们学习如何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李嘉诚作为一个小老板,发奋图强成为“塑胶花大王”,我们学习他如何开拓自己的事业;从李嘉诚把握投资良机、兵不血刃、以小搏大屡战屡胜,我们学习他如何运用非凡的商业智慧;从李嘉诚善用人才“海纳百川”,我们学习他充满智慧的管理艺术;从李嘉诚以“做事先做人”之信条搏击商场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只有朋友,没有敌人的奇迹,我们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商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大清之冰凝雪韵【完结】

    穿越300年的时空来到大清,来到大清遇上很多人遇上后谁为谁倾心?倾心却因得不到而殇情冰的唇,火的心每一次的凝眸都将火一样的热情掩藏在冰的深处恨得太深,只因爱得太沉空守一句承诺,让谁等尽一生坚强、执着、只因为爱你不想放弃守候——那一世的情不是在梦里盛开她说:不要争天下好吗?他说:只有得到天下才可以拥有你他说:我可以放弃天下,但不可以放弃你*她,从秀女到宫女,周.旋在众阿哥之间。温润如玉的八阿哥、面冷心热的四阿哥、率真直爽的十三、痴心不改的十四……还有风流倜傥的年羹尧,男人的成王败寇之间,能否容得下一个女人的烙印?他愿意为她放弃争夺天下吗?还是一意孤行的认为只有夺得天下才可以拥有她?*再相遇——“哪个王八蛋撞了我?到底是做梦还是真的?!”“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可能——”“我们是冤家?”“也许——可能——”“我欠你很多?”“也许——可能——”“你欺负我?”“……”又一场阴谋?逃还是不逃?上辈子逃,这辈子还逃?是不是要奋起追到下辈子?*竹子的新坑:http://m.pgsk.com/a/425572/《暖君心:多情小母后》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