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800000005

第5章 空前绝后的断头政治(2)

万历看到这封奏疏,大怒。其实大臣所谓的学习就是希望万历允许皇长子接受帝王教育。他一怒,就打人。但打了一批,又来了一批,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万历打不动了。此时,他已把断头政治运用自如,只在国本事情上动一动脑袋。可他觉得这样下去,有违自己的断头政治的宗旨。就跟大臣们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对这件事非常的感兴趣。我也只好按照祖宗成法来办了。祖宗说:“立嫡不立庶”,现在王皇后虽然没有生育,但未必不代表她以后也不生育。如果他生了一个孩子,我就将其册立为太子。那么现在,我就将皇长子封王。

但同时,他又把三子朱常洵与五子朱常浩封王。消息一传出,大臣们哗然。有大臣跑回家就开始写奏疏,第二天就呈给内阁。大臣们的意思是惊人的一致:您封了三个王,那么,请问三王之间有差别吗?如果没有差别,皇长子的地位何在?

这种瞒天过海的计策没有取得成效,不得已,这年的二月,万历收回三王并封之命。并跟大臣们保证,如果王皇后在二三年之内还没有生子,那么,就册立皇长子为太子。

我们不得而知已经十三岁、却没有一点知识的朱常洛到底做何感想。似乎他许多以前祖宗们的好勇斗狠的血液并没有遗传给他。如果不是他太懦弱,或许,国本之争也不可能持续了十一年而仍旧还要继续下去。

万历二十一年八月,一颗彗星横穿夜空,照亮了大明帝国廷臣们的眼睛,也照亮了当时首辅王锡爵的眼睛。他趁机向万历秘奏:“您是天之子,太子是您的儿子。您如今不承认您有儿子,老天发怒了。”

万历躲在深宫里修炼他的断头大法,是年,皇太后生辰,王首辅又密奏:“皇上不要拖了,请立定国本。”

万历道:“万一皇后生子,该当如何?”

王首辅回答:“十年前,您这样讲还可。皇长子已经十三岁了。您听过哪一朝太子到十三岁时还大字不识的吗?”

万历忽然就抽了一下风,据史载,他“颇感动”。在这感动之下,他在同年的十一月二日,下令,要皇长子“出阁讲学”。万历二十二年二月四日,皇长子朱常洛正式出阁讲学。

大臣们见事情有了转机,马上发动进攻。万历二十四年二月,礼部上疏,皇长子年近十五,应行冠礼。这其实就是要让万历先立朱常洛为太子,然后以太子冠服行冠礼。

万历给出的回答是:“知道了。”

万历二十五年,无数大臣都提出这样的请求,月月不断,万历给出的回答是:“不报”。大臣们依旧坚持,一直到了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他才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至此才告一段落,但并不没有彻底结束,这是后话。

万历与朝臣对国本你来我往的争斗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在祖宗成法与传统道德上面还是要受到多多少的限制的。特别是在废长立幼这种违背封建统治的传统规范面前,万历几乎找不出任何跳出这个层面的理由来加以抗争。他所能做的只是不理,也就是断头政治的另外一种表现。

从各种史料看来,万历之所以会认输,并不是群臣们打败了他。当初,他为郑贵妃写过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字据,并且让她用金盒密封保存。谁知若干年后打开一看,居然被虫子把字都吃光了。他不由地感叹了一句:“这是天意”。另外,就在万历二十九年九月前,他与郑贵妃产生了矛盾。他感情一冲动,就下了册封朱常洛的心。

这场矛盾大概只是个误会,当时他得了病,喜欢天天睡觉。每次醒来时都发现是王皇后在自己身边,并且面有愁容。郑贵妃只是偶尔来侍寝,可总是神色如常。我们知道,人一得了病,神经就很脆弱,一点点小事在病人眼里看来都是很大的事。

郑贵妃从这件事上应该得到一个教训,就是以后在病人面前无论悲伤与否都一定要悲伤。这是万历的感情冲动,另外,他的母亲李太后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当时就把自己母亲曾经也是宫女的事忘了,说了一句:他是宫女的儿子。

李太后闻言大怒,道:你也是!

这些都是野史所载,至于是否真有其事,我们没必要探究。但从李太后曾与张居正合作过来看,这位肯为大明江山着想的皇太后肯定是站在大臣们与朱常洛一边的。

国本之争的确是一件万历朝的大事,这种“大”表现在:诸多大臣都不同程度地被惩罚,党争在这期间开始。最为严重的是,朱常洛在没有父亲的关怀下生活了近十五年,又没有受到太子该受的教育,其心理性格早已经严重扭曲,在心理性格扭曲的情况下,又没有知识的指导,就是因为他,促使明朝灭亡的党争如火如荼起来。其责任,就在他父亲万历,是万历在砍大明脑袋的同时也割掉了大明的生殖器。

梃击案后的惊鸿一现

朱常洛三十四岁那年的端午节前一天,气候宜人,他在自己的慈庆宫里看外面的宫女准备迎接端午的物品。到傍晚十分,忽然有一名男子手持木棍,冲进了慈庆宫。他顺利地冲过了第一道徽音门,因为门两旁根本就没有人。在冲第二道麟趾门时,他遇到了阻拦。阻拦他的是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太监。行动已非常不便,别说拦人,走路都不没有力气。该名男子见状,挥舞棍子将两人打倒在地,直接就冲到了慈庆宫大殿前,正要跨越石阶而上时,一位七十多岁的东宫当日值班太监发现了他。惊慌失措,他以为这位手使棍子的人是一位武林高手,连闯二门,又奔到了大殿。

他大声呼喊,从各个角落里冲出了七八个太监,将此人围起来。此人把棍子左挥右舞,太监们发现,他的棍法很潦草,若是会功夫,也是三脚猫,就发声喊,一起冲上去将此人活捉了,并立即送到了东华门守卫指挥那里。

这件事情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傍晚,这一年皇宫的端午节因为这位“十步打一人,百米被活捉”的张差而过得不是很欢快。

第二天,朱常洛把自己差点挨棍子的事情报告给了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觉得这真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人拿着一根棍子就闯进了东宫,武功高强啊。但即使武功再高,东宫也不是想能闯进就能闯进的啊。他下令赶紧查,于是,在七天内,张差经过把总官、巡城御史以及刑部等各级官员的审讯,得出最终结果:此人是个疯子。因为自己的积攒的柴禾被当官的烧了,他就来京城告状。后来遇到了两个男子,说,在这里告状必须要拿一根棍子,并且指给了他进入慈庆宫的路线。于是,他就冲进了慈庆宫。

试想,一个不正常的疯子凭着一根棍子就闯进了东宫。东宫虽然谈不上戒备森严,可也不是闲人想来就来的。这样的判决当然不能很想知道真相的官员满意。在这些人看来,这样的判决不是糊弄三岁小孩子嘛。

一位很想知道真相并且和张差接触过的官员在五月十二日当廷宣读了他所查明的真相。在这份他所谓的真相里,主要有两条,第一,他曾拿饭给张差吃,张差能吃能喝,根本就不像疯子,而且他还招出了有人给他饭吃,并且告诉他进东宫见一个打杀一个。第二,张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东华门一直冲到慈庆宫,如果不是有人事先安排布置,把张差安排到慈庆宫附近,那么,张差就是神。

这份记录与分析材料宣读完毕,刑部参与会审的全体官员都默然无语,也没有人诽谤张差是疯子了。他们既然找不到证据证明张差是疯子,那么,索性,这些大臣就把“张差是疯子”当成了证据。

朝廷一时之间因为此案而引起了纷争,大家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张差是疯子,另一派则说,这是有人在背后主使,张差根本就不是疯子。两派斗争的结果只能是,继续查。查的对象当然就是张差。在经过了近10天的审理后,想要知道真相的大臣们终于查到了他们希望要的真相。那就是,此事跟郑贵妃有关。因为据张差说,是郑贵妃宫内的两个太监庞保与刘成派遣他去刺杀太子的,所用的武器是一根棍子。

万历得知了被查出的事情真相后,大为恼火。他恼火并不是后人所谓的这件事情把郑贵妃牵扯进来,而是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事,何必要弄到这步田地?

他扣了大臣们的奏疏,但并没有扣住大臣们的嘴。大臣们依旧议论,并且屡屡上疏,要求还太子一个公道。这要求背后其实就是说,您想换太子。万历大怒,在给内阁的谕旨中说道:“张差就是疯子,就是疯子……”第二天,他又给刑部谕旨:“此案的张差是疯子。”

同类推荐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邪丐凌仙

    邪丐凌仙

    道、道、道!大道无形,大道无质,大道无语,我辈修道,当以身证道,以心证道,以本证道!小乞儿丐地理,幼年乞讨为生,际遇风云修的神秘风水术,遇龙而起,证得天地大道,修的五行之体,终以乞为名。小小乞丐三分邪,证天地五行归一。齐天道五眼逞威,斩妖魔混沌无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呆子王妃

    呆子王妃

    ◆白芯蕊:白府嫡长女,皇上亲封的芯蕊郡主。却是个天生呆滞,无才无德,被人随意践踏的花痴小姐。因太过迷恋俊美的未婚夫,花痴郡主央求父亲倒贴昂贵嫁妆下嫁于他。因此成为整个上流社会的笑柄,世人皆嘲笑她不要脸。不料大婚之日,未婚夫搂着她的亲庶妹。扣下她所有陪嫁,扔给她一纸休书。且对她一阵奚落,扬言打算迎娶庶妹为王妃。承受不住致命打击的她当场邸悬梁自溢。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OhMyGod!冰冷腹黑的她被手下出卖害死,还穿越到一个人人鄙夷的花痴郡主身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笑?可惜,此她非彼她!睁开眼来,女子脱胎换骨、眼带讥诮。身上懦弱早已不见,眼底的光芒令人心惊!◆一场琼华宴,曾经被人瞧不起的呆郡主咸鱼翻身,将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她再也不是以前的懦弱傻子,而是化茧成蝶的风云郡主。◆◆◆◆◆【精彩片断】“男人休妻,天经地义,本王的王妃只能是芯柔这样艳冠群芳、才华出众的女子,凭你这等无才无德的呆子,也配得上本王?如果你愿意做小,本王可以考虑收回休书。”男子一脸自信,眼里是浓浓的鄙夷和不屑,一副白芯蕊舍不得他这良人的模样。话音刚落,女子乌黑的清瞳里闪过一丝讥笑,讥讽道:“配不上,我绝对配不上你,你靖王我高攀不起。不过,我来不是求你收回休书,而是要与你和离,并取回我白家所有陪嫁!”才说完,面前一脸俊美的男子顿时一脸惨白。“和离”与“休妻”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休的女子便是下堂妻,从此抬不起头,和离却能正大光明的重择夫家,或许还有好日子过。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感谢石头亲亲为我做的封面。感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呆子王妃】【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误惹豪门:腹黑叫兽小淘妻

    他,玛利亚贵族学院毒舌教授高长恭,柔美俊逸,姿容无双然而在我眼底却是病得不清的妄想症患者。他说,他是北齐兰陵郡王,然而,他却没能记住老祖宗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悔对我是又亲又抱。我说,我喜欢隔壁班的王麻子,他那张星象图一般星罗密布满红疙瘩的脸蛋是我的最爱。他一心在现代寻找回去的路,只因为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人遗忘在了过去,于是,他找寻回家的路,奔向历史所注定的悲剧结尾,全然不顾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