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600000001

第1章 顺治帝与“缓剃发令”

作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所遇到的麻烦事肯定特别多。明清交替与以往朝代的交替很不同,少数民族代替汉族让少数民族自己很自卑,让汉族人很愤恨。这些矛盾不仅仅体现在战争、暴乱中,在一些传统习俗上也有种种矛盾。汉族百姓对亡国没有太大的触动,但对身体发肤却冲冠一怒,从而引起了清朝初期的“剃发令”事件,它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后的一个片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片段。

1、孙之獬的杰作

1644年,满清军队与明朝大将吴三桂联合将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大清皇帝顺治入关,定鼎中原。第二年元旦,投降了清朝的明末天启进士孙之獬给顺治上疏,大意是说,您现在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却还是明朝那一套,“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原来,顺治入关后,许多明朝官员都投降了清朝。每当朝贺时,就有满臣与汉臣两班。满员自是剃发留辫,身着满装;而汉官仍是束发冠带而朝。满臣看汉臣很顺眼,汉臣看满臣脑袋后面的那根辫子虽然不顺眼,可也不敢说。顺治也并没有觉得汉官们的头型有多难看。一年多来,大家彼此相安,未生异议。

但孙之獬一提出这个问题后,顺治就开始对这位汉人的“忠心”考虑起来了。其时,大顺军受挫,已不成气候,清军又占领了大半江南的确,天下大局似乎已定。顺治觉得,应该颁布“剃发令”,于是下令:凡是清军所掌握的地区在十日之内,尽行剃发蓄辫。凡是不剃的、迟疑的、上表章请求保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杀无赦”。在下剃发令的同时,顺治还表扬了孙之獬忠心:不意降臣中有作此说者。

顺治不知道,孙之獬完全是因生气才上的那道疏。此人一投降满清后,就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忠于新朝廷的决心。首先就是别出心裁地剃发,站进满臣行列里。满臣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不让他站在自己的行列里。他碰了一鼻子灰,就想再回到汉臣行列,汉臣又以其剃发,从而完全地成了汉奸而不纳。在愤怒之余,他才给顺治上了一道疏。正是这位汉人的杰作,让几百年后的我们知道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十个血淋淋的字。

此令一行,意料之中的,天下哗然。怕死的人涕泣就剃,不怕死的宁死不剃。原本心理上的满汉矛盾更加激化。据说,“剃发令”下达到各地官府后,各地官府的官员们就令剃匠负担于市,强行剃发。

每个剃匠都提一个挑子,大致形状是这样的: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沿着小柜子后板正中,竖着一个十字架样的木架。而十字架出头部分就是用来挂人头的。当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剃匠负担游行于市……”所谓“剃匠”,当时都是头戴红缨帽的旗兵,一组三四人。其中一个掌剃头刀,另外两三个人,抱着鬼头刀。接受剃发的用剃头刀,并能享受到诸如热水、手巾的待遇;抗拒剃发的,就只享受一样,冷森森的鬼头刀,最后把脑袋挂在那个十字架的竖杆上,“剃匠”们又继续“游行于市”了。

后人议论此劫时说道:“此皆孙之獬一念躁进而酿此奇祸。”

这位汉人孙之獬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有如此杰作?早在明朝时,他官至侍讲,禄位在文官里并不低。投降满清后,曾因操练乡勇有功,升为礼部右侍郎,后又领兵部尚书衔去招抚江西。由此看来,无论在哪一朝,他都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往往就是这种人,虽然读了十几年圣贤书,但就是不知道操守是什么东西。他的“处世哲理”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今天看这段历史,虽然是孙之獬提出了剃发主张,但真正把它落到实处的却是顺治。小人物做坏事,虽然与大人物做的坏事相比,只是鸿毛与泰山之比。但他的下场肯定要比大人物悲惨的多。两年后,山东谢迁起义,跑到淄川(孙之獬的老家)把他抓了起来。并杀了他全家,万民称快。正所谓:“怨毒之于人也大矣!”

谢迁为了给天下人解恨,说:“贪得一官,编天下人之发。我现在给你种上头发。”这些并不懂头发是不能种的农民们在他的脑袋上凿了个洞,插了几根头发,孙之獬忍不住疼痛,昏死过去。农民们还不解气,又把他给活剐了。大概就是朝廷所谓的凌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用了“之獬”这样的官讳。“獬”,是一种名“獬豸(音会)”的兽。《异物志》说它“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其不直者,闻人论则咋其不正者。”不知孙之獬自己当初起名的本意是否如此,可看他在两朝的所为,的确是名实相符。

2、“缓剃发令”的颁布

中国五千年儒家思想讲的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和“守身如执玉”的基本孝道。孝道又是历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教主张,帝王们都必须要遵循。在这种思想的教导下,贩夫走卒们都会把生前脱落的头发、牙齿,在死后叫人跟自己的身体一起埋葬,以“还之父母”。

顺治下“剃头令”之前,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可当“剃头令”下达以后,诸多老百姓也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在这场留发与留头的对抗中,最悲壮的当数“江阴十日”了。同年闰六月二日,江阴县令方亨严申“剃头令”,江阴的众多乡绅们跪请留发,方大人将他们骂出。第二天,一个叫许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在江阴孔庙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大家先将方大人抓进了监狱,然后推出反对剃发的典史陈明遇为首领,主持抗清事宜。清廷知道江阴人居然想造反后,就派大兵镇压。江阴百姓与官兵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余,有67000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之日,清兵冲进城里遇人便杀,这种惨绝人寰的杀戮持续了10天。最后,江阴城内血流成河,17万城中百姓全部遇难。一首“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词留下了对江阴死难者的悼念。

“江阴十日”只是对抗剃发令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也有的百姓以自杀的方式来抵制剃发令。在苏州,一对卖面饼的夫妇,在剃法令下来之后,老头吟唱道:“发兮发兮,白者父之精,黑者母之血兮,吾无发兮其何以见父母兮”。然后,两人悬梁自尽。

还有的誓不做清人,率领族人躲进深山。在浙江温州,有一户姓徐的大户拖羊带牛,拿着必需的农具,在山上盖起了茅草屋,一住就是三十几年,既不让外人上山,他们自己也从不下山。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似的清朝陶渊明。

反抗接连不断,顺治也感觉到了本来已经很老实的百姓忽然之间又反对起自己来。他实在想不明白,头发难道还比脑袋更重要吗?

早在他入北京时,就屡屡声言大明并非亡于清军,而是灭于流寇,清朝的天下不是从明朝手里得的。这样说虽似矫情,但却给亡明降臣的脸上蒙了一层“遮羞布”。就是一般士庶,心理上也得到些缓解。但是“剃发令”一下,如同又正式宣布了他们的“亡国奴”的身份。于是举国各地,自然群起反对。顺治不得不考虑剃发令是否真的必须要执行,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执行。

当时,明朝福王在南京的政权还很有号召力,当时反清的情绪还很高涨,全国尚未真正形成大清之一统。顺治不愿因一个发式问题而使民族矛盾过于激化,于是,曾有一度对“剃发令”宣布缓行。

但只是缓行,而不是不行。在顺治眼里,孙之獬那句“中国从陛下也”还是让他很感动,也很让他热血沸腾。所以,当一位大臣见顺治暂缓剃发令后,觉得自己大显身手,为中原衣冠文化做事的机会来了。此上疏道:“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自汉至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

他的意思很明显,皇帝您现在不是缓剃发令吗?倒不如不执行吧,蓄发得了。顺治觉得这位大臣真是不可理喻,我没有说不“剃”啊,只不过是缓一下再执行。你现在怎么还要“蓄”起来?你看看我脑袋后面,我是皇帝,你们的祖宗说过“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我脑袋后面是这样的,百姓的脑袋后面又另一样,如何符合你们的祖宗圣言?这位大臣明白了,原来所谓缓行,不是不执。

和孙之獬的上疏一样,这位大臣的上疏让顺治大为恼火,“剃发令”更加严厉的执行起来了。

3、剃发令的影响

投降了满清,并对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不可磨灭功勋的大汉奸洪承畴对满清的忠心并不比孙之獬差。当他看到因剃发令而风起云涌的民变时,他上疏顺治帝,提出了“三从三不从”主张。主要内容是:男从女不从,官从吏不从,生从死不从。顺治批准了他的请求,也正是这道奏书,让此后的大清朝,汉族女人可以穿明代衣裙、梳汉式发髻,衙署的吏役可以穿汉式差服;死人入殓亦可打开发辫穿汉式衣衫。

这样一来,倒稍稍缓和了平民百姓对异族习俗的抵触情绪。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洪承畴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实际上,他眼见满清不可能在头发上做出任何让步,而这种不让步根本无法抵挡亿万汉人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热爱,他的“三从三不从”,正是想为顺治填平民族沟壑而不得的无奈之举。

纵观大清近三百年的统治历史,每一次发生的农民武装暴动,所提出的口号大都是以“复我大汉衣冠”。甚至是叛徒吴三桂后来反清,其公开提出的口号就是反清复汉,恢复衣冠,散辫留发;白莲教起义,上百万教众打开发辫横行江南数省,搅得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死难瞑目,在临终当年的山庄林下戏题碑上还留下他“二竖获日指,一章捷望天”的哀鸣,由此而后,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几十年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偏师北伐撼动京津,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势力囊括全国十三行省的半数以上,实是动摇大清帝国根基的一次最大的农民革命。而加入太平军的首要条件,就是不留发辫。

与太平军性质相同的,如小刀会、天地会、捻军、黑旗军等,都不留发辫,长发随意。这些起义就像斧子一样,时刻在砍着清朝这棵早就腐朽了的大树。

从上可知,终清一代,满汉畛域从未弭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满族人能以二十几万人口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在大政策上有很多是高于朱明王朝的。从清初撤辽饷、练饷、剿饷的三饷到康乾盛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从不修长城到平定准噶尔、收复台湾,满族人一直就站在大中华的立场上为君为国的,惋惜一点来讲,他们用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代价而融入了中华大家庭。可偏偏在相对语言、文字而次要得多的剃发和衣冠上,居然固执得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我们把时间拉到公元1911年,旧历辛亥年,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在隆隆的炮声中只好倒坍。这场地覆天翻的革命之初,国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剪发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铁血口号被翻成了“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可以严肃一点来讲,辫子问题是大清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种因素早在顺治入关后就注定了。大清能延续近三百年,和它当初入主中原一样,不能不算是一件幸运的事。

同类推荐
  • 海盗之谜

    海盗之谜

    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是谁在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绑架了凯撒大帝?是谁曾使整个欧洲瑟瑟发抖、为之战栗……是神出鬼没的海盗。本书为你揭秘海盗的世界,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让你领略海上冒险生涯的残酷与激情!
  • 新史学讲演录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京大学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以民族国家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千年泪

    穿越之千年泪

    他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他遇到人生最美的她。当他爱上她,历史已经滑出了可以控制的轨迹。他在战乱中陪伴着她,他为了她接受了扭曲时空的惩罚。因为怕失去,他选择留下。因为他的留下,他却又不得不永远离开。他爱她,却无法相守。她爱她,却无法挽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逆天下:嚣张狂妃

    凤逆天下:嚣张狂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冷傲、淡漠、绝对不是个好惹的主!她因不满嫁与风流成性的战王而在大婚当日自尽身亡!当她再次睁开眼,已经不在是那个胆小如鼠,懦弱不能,任人欺凌的相府三小姐!一朝穿越,将他府中的姬妾全部赶走,让他与朝臣决裂,与她做丞相的爹爹脱离父女关系,千方百计只为要他那一纸休书,却没有想到这个战王深藏不露根本不是世人所传的那般,相反却是神秘无比!【此文为宠文,结局一对一,欢迎大家入坑~~】
  •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涅磐邪凤之幻师本倾城

    前世,她是天才催眠师,光芒万丈!姐姐的背叛,她的命运轮盘就此终止。今生,她是九天神鼎第一废柴!天启大陆,异世而生!有人说:“她是千万难遇的极品废柴,根骨低,绝无仅有!”有人说:“她天生妖冶,必祸乱天下!”还有人说:“千年之变,因她而变,此女不除,必有大难!”……殊不知,废柴也有小晴天!废柴也有翻云覆雨日!她,九天第一催眠师,催你入眠,取你性命!她,九天第一驯兽师,万物之灵,沉浮脚下!她,九天第一炼丹师,灵药仙丹,不在话下!她,九天第一升级狂人,基因突变,令人费解!鬼魅魍魉,风起云涌!改天逆命,非她莫属!试问天下,惊艳如她,魅惑如她,天才如她,传奇如她……又有几人可以比肩?九天之巅,她倾城而立,灯火阑珊,她只道:“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你,敢吗?片段一:她雄霸九天大陆,成就一代废材的惊世之名!再回首,睥睨天下,纵横四方……却发现,那人始终追随着她的脚步,不离!不弃!她笑:“你还真是贱!”他答:就是贱骨头,奈我何?”某女收敛了笑容,面无表情的看了看某男:“那你别贴着我行吗?都贴到我可爱的臀部上了。”男:“那我贴你可爱的脸?”他们也有小温馨:她斜睨着他:“听说今天武家嫡长子为出门,嗯?”他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把她被风吹的略微凌乱的发丝理顺,“嗯,是我。”他的气息萦绕在她的周围,“不过一点夜香散罢了。有利于清理肠道,还可以帮助武陵健身,何乐而不为呢?”她转开脸,耳垂一抹粉红,“也是,婷姐的未来夫君,得苗条一点才好。”“阿然,我可是很苗条的。”他说,指尖还残留着她的一抹清香。她没有回应,只是闭上眼睛吹风,假装没有听到,唇角觉有着明显的笑意。他看到了,也跟着轻轻的笑了起来。
  • 雪黎皇后2

    雪黎皇后2

    她5岁的时候被带到了皇宫,被独断霸道的皇帝喜欢上是幸还是不幸?长大的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喜欢上了那个穷苦却才华横溢的人,而皇上却百般阻拦。她该怎么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百慕大的海底基地

    百慕大的海底基地

    失窃的天神钥匙,可怖的地下迷宫,苏醒的远古战神竟然是机器人……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戴尔·卡耐基全传

    戴尔·卡耐基全传

    他是谁?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他生于贫苦农家,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读透卡耐基这个人,却勇于挑战自我;他初涉职场举步维艰,却能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他曾腼腆自卑,学习他的演讲、推销、为人处世艺术!本书讲述了从草根少年到享誉世界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传奇的一生。,却积极乐观向上;他经常遭人嘲笑。却成享誉世界的演讲人
  •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五年前,她爱他如生命,他却狠狠伤了她的心。五年以后,她带着天才宝宝现身,“女人,跟我回家!”“想见我麻烦先找我儿子预约,谢谢!”她不屑挑眉。“妈咪,爹地的预约号是101,需要等到三个月后!”小宝贝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看热闹。
  •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豪门情断:夜少的废妻

    新坑,求支持【且是情深】http://m.pgsk.com/a/291365/12岁时,突然被领回家,从此姓宫,不姓安。18岁时,嫁入司徒家,成为年仅18岁新娘。20岁时,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她远走他乡。————————婚礼当天,妈妈没空,爸爸太忙,哥哥订婚,连新郎也要参加旧情人的订婚典礼,她一个人面对嗤笑的众人说,我愿意。新婚前一天,领红本,新婚第二天,领绿本,中间夹了,一张白色契约。她想,她是最杯具的新娘,婚期不过一天,就挂个已婚,离婚的身份。他想,不过是一纸婚约,想要,就需付出代价!【情景一】绑匪左手是妻子(妹妹),右手是旧情人(未婚妻)。绑匪问两个男人,只能放一个!是左边?还是右边?他(老公)说,右边!他(哥哥)说,右边!绑匪都可怜她,讥笑的对她说,你看,你比我还多余!被推下楼梯的一刻,她想,也许消失,是唯一的归宿。【情景二】某只:妈咪,听说,外面那只,是我爹地!某人不眨眼:不都知道是“听说”了么,还好意思问我。某只:哦,那为什么他和我很貌似呢?某人一个眼刀过去:都会用貌似了,还问!某只:呜呜……妈咪好凶,小只好怕怕!某大只:别怕,儿子!到爹地这里来!某只一巴掌拍飞:哼!让你害我被妈咪骂!……——————友情推荐好友文——————沫未央——《宝宝放话:蛇妖母后要你了!》链接:http://m.pgsk.com/a/33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