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8300000023

第23章 禀父(咸丰三年十月初四日)

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屡次接到二十三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初二日手谕,敬悉一切。

男前所以招勇往江南杀贼者,以江岷樵麾下人少,必须万人一气,诸将一心,而后渠可以指挥如意,所向无前。故八月三十日寄书与岷樵,言陆续训练,交渠统带,此男练勇往江南之说也。王璞山因闻七月二十四日江西之役谢、易四人殉难、乡勇八十人阵亡,因大发义愤,欲招湘勇二千前往两江杀贼,为易、谢诸人报仇,此璞山之意也。男系为大局起见,璞山系为复仇起见;男兼招宝庆、湘乡及各州县之勇,璞山则专招湘乡一县之勇;男系添六千人,合在江西之宝勇、湘勇足成万人,概归岷樵统带;璞山则招二千人,由渠统带。男与璞山大指虽同,中间亦有参差不合之处。恐家书及传言但云招勇往江南,其中细微分合之故,未能尽陈于大人之前也。

自九月以来,闻岷樵本县之勇皆溃散回楚,而男之初计为之一变。闻贼匪退出江西,回窜上游,攻破田家镇,逼近湖北,而男之计又一变。而璞山则自前次招勇报仇之说通禀抚藩各宪,上宪皆嘉其志而壮其才。昨璞山往省,抚藩命其急招勇三千赴省救援。闻近日在涟滨开局,大招壮勇,即日晋省。器械未齐,训练未精,此则不特非男之意,亦并非璞山之初志也。事势之推移有不自知而出于此,若非人力所能自主耳。

季弟之归,乃弟之意,男不敢强留。昨奉大人手示,严切责以大义,不特弟不敢言归,男亦何敢稍存私见,使胞弟迹近规避,导诸勇以退缩之路。现今季弟仍认(评点者按:此处原件缺数行字)不可为,且见专用本地人之有时而不可恃也。男现在专思办水战之法,拟簰与船并用。湘潭驻扎,男与树堂亦尝熟思之。办船等事,宜离贼踪略远,恐未曾办成之际,遽尔蜂拥而来,则前功尽弃。

朱石翁已至湖北,刻难遽回。余湘勇留江西吴城者,男已专人去调矣。江岷樵闻亦已到湖北省城。谨此奉闻。男办理一切,自知谨慎,求大人不必挂心。

男谨禀

评点:由侍郎变为湘军统帅

此时的曾氏已不再是一个在籍守制的前礼部侍郎,而是驻扎在湖南省城的团练大臣了。由文而武,由政事而军事,曾氏的身份,几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因此,很有必要将这个转变的过程说一说。

咸丰二年十月底,太平军在围攻长沙八十余天不能下之后,半夜渡湘江,取道宁乡、岳州北去。湖南巡抚张亮基担心太平军随时杀回马枪,遂留下江忠源的楚勇二千人驻扎长沙,又命罗泽南与他的弟子王錱在湘乡招募湘勇千人进入省垣防守。

江忠源三次会试未中后,被大挑至浙江秀水县去做知县。咸丰元年,丁内忧回新宁原籍,恰遇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江忠源带着他所招募的楚勇在湘桂交界处的全州蓑衣渡打了一场胜仗,南王冯云山便死于此役。这是太平军起事来遇到的一个大挫折,也是清朝廷军队对太平军所取得的第一场胜仗,虽然没能阻止住太平军的进入湖南,但江忠源及其楚军却因此仗获得了“善战”的称誉,并因此受到朝廷的重视。

勇,是清代对地方上临时招募的兵卒的称呼。它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地方秩序,故又称为乡勇。乡勇平日皆为农民,遇到紧急事态才拿起刀枪出来组团成军,事态平息后又回家种田。嘉庆初,傅鼐在湘西做同知时便利用这种乡勇平定苗民起义。傅鼐的做法得到朝廷嘉奖,并将它推行到全国各地。同时,湖南也因此而在民间培植了一股尚武的风气,此风代代相传,造成了湖南乡勇的广泛群众基础。在上封信里,曾氏说“曾家人人皆习武艺,外姓亦多善打”,说的正是这种风尚。为什么后来唯独湖南湘军能够成事而别的省的勇丁大多没有战斗力,其原因就在于此。

江忠源在新宁招募的勇丁号为楚勇,在其他县,也有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出面做这种事的。在湘乡县,由学界名流罗泽南牵头,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这些勇丁都是湘乡人,故社会上称之为湘勇。罗泽南手下有两个能干的学生,一个名叫李续宾,另一个就是信中所说的王錱,字璞山。湖南招募湘勇防守地方对抗太平军的做法,引起朝廷的重视,朝廷决定在江南各省立即予以推广。从咸丰二年十一月起,短短的两三个月内,朝廷在这些省内委派了四十三个帮办团练大臣,命令他们协助所在省的行政官员组织乡勇,维持社会治安。钦命团练大臣的第一道谕旨,便是发到湖南巡抚衙门,钦命的对象便是在籍礼部侍郎曾国藩,命曾国藩“帮助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这年十二月十三日,曾国藩在老家收到巡抚张亮基转来的上谕。但曾氏未奉旨,他拟了一道《恳请在家终制折》,请张代为奏报。前面已说过,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员才有向皇帝上折子的权力,在地方上,文职只有总督、巡抚、布政使才属于此列。曾国藩在籍守制,就不再是二品官了,他已没有上折的资格,他的折子只能请督、抚、藩代递。

曾国藩不奉旨,除开他所打出的公开理由——在籍终制外,也还有其他的一些缘故。据笔者猜测,不外乎这样几条:身为文人,不习军旅;太平军势力强大,省内土匪强盗众多,难以对付;社会秩序业已混乱,维持起来很困难。除开这些原因外,湖南官场风气败坏,在这种环境中难以成就大事,可能也是曾氏不愿出山的一个重要原因。咸丰帝登基这一两年来,多次严厉批评湖南的吏治恶劣,贪污营私舞弊等等都比其他省严重,巡抚、布政使等一批高官都因此撤职查办。人虽换了几个,但风气已成,扭转就难了。

曾国藩拟出奏稿,反复修改,又将它以小楷誊正。正欲派专人送到长沙时,恰好张亮基又打发人送到亲笔函。张亮基信上说,近日武汉三镇失守,巡抚常大淳殉难,省城人心惶惶,请早日奉旨来长沙商办大事。次日,好友郭嵩焘又特地从湘阴老家赶来。郭嵩焘道光二十七年中翰林,与他同科的还有曾氏的及门弟子李鸿章。在京时,郭就住在曾家附近,每日三餐在曾家吃饭,与曾氏关系甚是密切。郭嵩焘劝曾氏以桑梓安全为重,丢开一切顾虑,又说古往今来墨绖办公事的人多得很,不必过于拘泥。郭又说动了曾氏的父亲。曾父也以大义规劝儿子,要儿子移孝作忠。于是,在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七日这天,曾氏在母亲的墓前焚烧已誊好的奏折,带着最小的弟弟国葆离开湘乡黄金堂老家;二十一日抵达长沙城,将行辕设在巡抚衙门旁边的一个名叫鱼塘口的街上,正式做起湖南省帮办团练大臣来。

第二天,曾氏就上奏,请求批准在长沙立一大团,将各县曾经训练之乡勇招募来省,扎实训练,一可防守省城,二可随时派遣到各县剿捕土匪。朝廷即刻批准。这时罗泽南所招的三营共一千人的湘乡勇丁已到长沙,于是曾氏以此为基础建立大团,以明代名将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编练,又亲手制定训练章程。这三营人马便是湘军的基本队伍。

不久,张亮基赴武昌署理湖广总督,江忠源升湖北按察使,其留在长沙的楚勇交其弟江忠济及刘长佑统领。楚勇、湘勇及由辰州来省的辰勇等,均归曾氏节制。时各地土匪活动频繁,曾氏常调遣这批勇丁分赴出事地点予以弹压。

咸丰三年三月,江忠源将留在湖南的楚勇全部带赴江南,又奏请再招练楚勇三千,朝廷允准。这时湖南巡抚一职由骆秉章担任。骆秉章老于仕宦,既支持曾氏以重典治匪,从严治军,又对湖南官场及绿营采取姑息容忍态度。曾氏参劾玩忽职守的长沙协副将德清,又破格保举参将塔齐布等人,因此而埋下了与湖南绿营的仇隙。绿营兵常常伺机欺负湘勇,塔齐布险些被绿营兵戕杀。为避免内讧,曾氏不得不退让,八月下旬由长沙移防衡州府。

上个月,支援江西的一支湘勇在南昌与太平军作战大败,营官谢邦翰、易良干等四人及勇丁八十余人死于战场。王錱欲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乃以报仇为名回湘乡招募三千人。曾氏训练湘勇,是为了给江忠源提供兵源,与王錱自招自将的做法不同。两人因此有了分歧。王錱虽是书生出身,却善于用兵,打仗勇猛直前,有“老虎”之称,但私心较重,急于自立山头,与曾氏不协。曾氏一直不重用王錱。第二年,王錱自率一军赴广西单独发展;咸丰七年率部援江西,不久死在江西战场上。

曾氏与王錱不和的消息传到湘乡,曾麟书去信询问儿子。曾氏此信讲的即是这桩事。曾氏的话虽说得委婉,但对王錱的不满情绪仍可看得出来。他说王錱招募的人马“器械未齐,训练未精”,背后的隐语显然是:如此急欲出兵,必不可奏效。

信里说“现在专思办水战之法”,讲的是他到衡州府所办的另一件大事:筹建湘勇水师。

太平军在攻下岳州后,俘获大批船只及船民,由此组建了太平军的水师。仗着这支水师,太平军顺利渡过洞庭湖,打下武汉三镇。在武汉又将这支水师扩大,然后百万雄师尽皆乘船,浮江东下,畅通无阻,以至顺利夺取江宁城。曾氏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知道今后要与太平军角逐,水师是绝不可少的。

衡州府地处蒸水与湘水交汇处,历来水运发达,更有为数不少的船民。他们世代以此为业,积累了丰富的水上技艺。水师招兵旗一树,便有数千人从东南西北四乡奔来,这支队伍很快便聚集起来了。曾氏慧眼识人,为水师选拔了两位营官。一个是杨载福。杨为善化人,排工出身,此时只是湘勇中的低级军官。一个是彭玉麟。彭为衡阳秀才,此时正潦倒家居。曾氏从微末中将他们识拔,委以营官重任。杨、彭二人感激曾氏的知遇之恩,以后一直对他忠心耿耿。水师在杨、彭的统率下,日渐壮大,为湘军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关于这些,以后在相关书信中再来评说。

同类推荐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热门推荐
  • 狂妃驯冷王

    狂妃驯冷王

    现代令人称羡的天才女,医学、动物学双博士后学位,有与动物沟通的超异能,却在一次地震中穿越到莫名王朝,附身于浩瀚大漠可汗的废材三公主身上。辽旦大国欲与大漠和亲,三公主赫连素心主动请缨,力战群公主获得了和亲资格。和亲路上她乔扮丫鬟,碰山贼、遇色狼,还有阴魂不散的冷面怪人,一路历经波折最终却未能嫁给年幼小皇帝,而是让她嫁给了当朝摄政王临王爷,大喜之日她才悲催的发现,新郎倌竟然是……看天才女如何在临王府风生水起,先替临王爷医治‘不举之症’,再替其他侧妃牵线搭桥……
  •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他挑战大象、欺负小兔子、拳打乌龟、PK穿山甲等,顽皮的皮皮猴上山拜猩猩迪克学了拳术,当然吃了不少亏,自恃会几招拳脚功夫,后来成了斗眼镜蛇的英雄。书中介绍了一些医学小常识和简单的治疗方法。总是欺负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三年前,目睹了如花少女死于非命,她陷入了恐怖的噩梦,精神失常,差点进了疯人院。三年后,商界联姻她嫁给他。建立在利益上的婚姻,她不爱他,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尽妻子的职责!她知道,他爱的是三年前死于非命的那个女孩,所以他给她的只有,伤害,侮辱,绝望……似乎,所有人接触她,都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个女孩的影子……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