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05

第5章 伪娘的黄金时代(5)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妒”的对象。如果金乡公主真的嫉妒的是何晏的小妾,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对方解决掉。西汉吕后嫉妒戚夫人,将其削为人彘,手段狠辣;金乡公主皇家出身,这等手段岂能不知?毕竟,小妾死掉总好过夫君没命自己守寡吧?更何况,堂堂正室,也犯不着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女人上火着急。所以,正像沛王太妃说的那样,何晏不得保身,“汝得无妒晏”。也就是说金乡公主嫉妒的对象,正是何晏本人。

那么,金乡公主所说的“为恶日甚”,指的又是什么呢?《三国志·魏书·何晏列传》中说得很清楚:当时曹爽当政,何晏得势,于是提拔了自己以前的一帮狐朋狗友,闹得满朝不满。所以,这个“恶”说的其实是何晏在政治上的失策,而非其在私生活上的不检点。

再来看看“妒”的含义。人会产生嫉妒的心理,说明对方肯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换言之,何晏身上有令金乡公主嫉妒的因素存在,甚至到了恨不得何晏一命呜呼方能后快的地步。那么,何晏身上有什么让老婆如此嫉妒呢?

金乡公主贵为皇亲,门第出身肯定强过何晏,没什么可嫉妒的;一介女流,也不会嫉妒什么“名士风骨”;何晏为政失当,金乡公主看得一清二楚,可见其政治素养过硬,更不用嫉妒夫君那半瓶醋;唯一可能让金乡公主这个女人嫉妒到无以复加的,就是容貌!

真相就是何晏有着让妻子都嫉妒的艳丽容貌!金乡公主的生母是沛王太妃,也就是后来沛王曹林的母亲杜夫人。这个杜夫人又是谁呢?据传,就是大名鼎鼎的貂蝉!貂蝉的女儿,自然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能让此等女子嫉妒的男人,其容貌、姿态到底是怎样一番柔美模样,不必细说,大家也能在心中猜出个大概。

不过,何晏人在朝野就要服从朝野的规矩,不能僭越。“傅粉何郎”专心玄学,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最后落得个名裂身死的下场,可惜了一副绝世风姿的皮囊,令人扼腕。

链接一:何晏的花样童年

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幼年丧父,其母尹氏改嫁给曹操。此时的曹操刚刚大破吕布,在朝中如日中天。迎娶何进的寡妇儿媳尹氏,应该算得上是政治婚姻。不管怎么说,何晏就此成了曹操的继子。照理,何晏属于寄人篱下,日子不会好过。何晏则不然,整天在宫中胡闹,看见世子曹丕穿什么样的衣服,自己就要找件一样的披上,令曹丕深恶痛绝。在封建时代,贵族阶层的穿着是有讲究的,不是你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的。皇亲国戚可以穿的,旁人就穿不得。曹丕当时是世子,也就是曹氏集团的正统继承人,其衣装定是有特殊讲究的。“拟太子衣装”,何晏的作为又僭越了。曹丕很讨厌这个“干弟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管他叫“假子”,也就是“继子”、干儿子的意思——虽然不太好听,但也不是什么辱人之言。要知道,曹丕是出了名的善妒之徒,差点逼死自己的亲弟弟曹植。而对何晏,碍于曹操的宠爱,再痛恨充其量也只是给他起个“蔑称”而已。

何晏得宠,一说是因为其聪慧,七八岁便慧心大悟,可以帮曹操解读兵书;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相貌出众,惹人怜爱。

当时,曹操还有一个继子,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儿子秦朗,小名阿苏。阿苏的生母杜氏可谓大名鼎鼎,正是后世名列四大美人的貂蝉。有这等绝色的生母,阿苏的相貌也不会差到哪去。但阿苏却不敢同何晏一般放纵,为人处世都很小心。

会不会是子凭母贵,何晏仗着自己的母亲受宠而胡作非为呢?子凭母贵倒是实情,但这个“贵母”并非尹氏,而是阿苏的母亲杜氏!在曹操的侧室排位上,杜氏比尹氏要高,说明她在家中的地位更显赫。原因有这么几条:

其一,迎娶尹氏是政治上的需要,因此曹操并不太喜欢这个女人;而杜氏是曹操见色起意临阵夺来的夫人,肯定非常疼爱。

其二,尹氏所代表的东汉旧臣此时对于曹操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反倒是杜氏,更能安抚吕布的旧部,在收编吕家军方面很有发言权。

所以说,阿苏其实是有资本凌驾于何晏之上的,至少在家世上完全不落下风。但他不敢像何晏这般张狂骄纵,肯定是觉得自己有不如何晏的地方。横比竖比,处处都要强于何晏,那唯一可能落下风的,就只有容貌了。幼年何晏之美,可见一斑。

真正让何晏失去曹操宠爱的,是他7岁时干的一件蠢事。此事就是“划地为庐”。当时何晏在宫里闹着玩,画了一块方形的地,号称“何氏之庐”。事情传到曹操耳朵里,顿时激起了曹操的疑心。何晏此时为曹操继子,是曹家的人;“划地为庐”却称其为“何氏”之地,分明是别有用心想要取而代之!不过到底是曾经的心头肉,曹操也没深究,把何晏送回了姥姥家,就此断了他跟曹氏集团的联系。

链接二:吃药吃出来的“名士风骨”

魏晋时代的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同凡响的一群。除去绝世的诗词歌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他们放浪不羁的“名士风骨”。事实上,这种“风骨”更多源于服食“五石散”所产生的药物反应。

中国人服食石散的历史可谓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老庄思想和玄学理论在这其中作用颇大。所谓“石散”,就是磨成粉的矿物。扁鹊时代就已经开始用石散治病,而屈原更认为“食玉英”可以“与天地兮比寿”,可见在当时石散已经被上流社会当作仙丹看待了。到了秦汉时代,石散已经基本失去了真正的药用意义,成为修炼“仙术”,追求长生的必备之物。

“五石散”的配方失传已久,史籍上记载的配方不下几十种。目前广为认可的“五石散”配方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和赤石脂。按照现代化学分析,都是含有一定毒性的矿物,长期服用,后果可想而知。

在何晏掀起服食“五石散”的风潮之后,魏晋名士争相效仿。这五种石散价格不菲,因此“服散”也成为一种彰显身份的方式。不少人附庸风雅,佯装吃了“五石散”,装疯卖傻。被戳穿之后,自然贻笑大方。

“五石散”药性燥烈,药性需要靠饮酒催发,不然就容易憋出病来。发作之后,浑身燥热难耐,脱光衣服都不行,要躺在冰面上嚼冰块去热。昏头涨脑之际,脾气自然暴躁,身旁有苍蝇居然拔剑追赶;走路都要沿着墙根的阴影,免得日晒发狂。衣服也不能穿厚重、浆洗过的,只能穿旧衣服。因此,名士们的个人卫生都很成问题,各种寄生虫在身上乱窜。其中以虱子最多。

名士王猛“扪虱谈天下”被传为千古美谈。王猛是不是也服用“五石散”,我们不清楚,但至少说明,在当时名士身上有虱子是很常见的事情。衣服常年不洗,吃药之后有燥热出汗,不长虱子才怪!

所以说,魏晋时代名士们狂放的言行、飘逸的衣着并不全是追求自然个性所致,大半都是服药惹的祸。

链接三:兄妹婚配是真是假?

何晏的妻子是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这段婚配可谓金童玉女的天作之合。但不少资料上都称这段婚姻为“乱伦”,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根据《魏末传》中的说法,“晏妇金乡公主,即晏同母妹”。后世也有不少人认同这一说法,何晏乱伦之说就此传开。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裴松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国志注》中引经据典驳斥了这种说法,并蔑称《魏末传》为“底下书”,也就是野史、小道消息,不足为信。

《魏末传》中记载,金乡公主的母亲是“沛王太妃”,也就是说,金乡公主跟沛王曹林是兄妹。曹林的母亲是杜氏,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貂蝉;而何晏的生母姓尹,显然不是同一个人。而之后,在同一本书中又说金乡公主是何晏的“同母妹”。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难道真的像裴松之说的那样,“底下之书不足信”?

我们不妨臆断一下,有没有可能金乡公主的生母确是尹氏,但后来被过继给杜氏抚养呢?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而且很大。《魏末传》虽然是“底下书”,但记述并无太多荒谬之处,因此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暗示金乡公主实际上是沛王太妃的养女。毕竟,没有一本书能确定金乡公主的生母到底是何许人也;在曹操的妻妾中,相互间收养对方子女的事情并不少见。卷五《后妃传》载:“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卞)后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裴注引《魏略》也记载过:“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即曹昂)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可见,这种假说于情于理都是讲得通的。

尹氏可能早亡,也可能体弱,无力抚养这个女儿,于是就把她过继给杜氏当养女——反正古代重男轻女,女儿谁养都一样。当金乡公主长大之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曹操将她嫁给了何晏。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来说,女儿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棋子而已,礼法之流在政治利益面前统统都要让路。这也可能是金乡公主嫁给绝世美男之后终日苦闷的原因吧。

链接四:魏晋时代的“潮男”穿什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魏晋时代,男子尚阴柔,对美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

在魏晋之前的两汉,男性的主要服装款式是“深衣”。深衣是一种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说得通俗点,就是一种连体服,在边缘配以各种颜色的饰边,很是雍容典雅。

深衣发展到魏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传统的深衣早就不被男子所采用,倒是女性中有不少人穿着。魏晋名士是引领时尚风潮的一群人,他们的穿着打扮经常被大众效仿。对于这些经常服用“五石散”的人来说,汉制的深衣简直就是一种刑具,宽袍广袖的大袖长衫才是他们的最爱。这种服装不仅更为宽大,还装饰有“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另外,在用料上,大袖长衫也抛弃了以往的麻布,转而使用更为轻薄的纱、绢,或者柔软的棉。因此魏晋名士行动坐卧都有一种超然的飘逸之风,这曼妙飞扬的大袖长衫功不可没。

魏晋时代的冠帽也很有特色。古人长发,对冠帽是很看重的。这时期,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形制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帻后逐渐加高,下大上小,像一顶小尖帽子一般罩在脑顶,煞是好看。以往不同身份的人所用的冠帽是不同的,不能僭越。但魏晋时期的这种巾帻却上下通用,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能使用,真是封建时代难得一见的平等风气。又因为这种笼冠大多使用黑漆细纱制成,因此也叫“漆纱笼冠”。

另外一种有趣的服饰是曲裾深衣。这种衣服是汉代直裾深衣的前身,在战国时期广为流行。魏晋时期再次复兴,也算得上是一种“复古风潮”。这种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以穿,在女性服饰中也是常见的款式,是一种较为中性的打扮。

有记载说何晏经常穿着女子的衣服搔首弄姿,应该是一种讹传和误解。他穿的应该就是这种曲裾深衣,实在是魏晋男子平常的装扮。不过当时居然就已经有了男女皆可穿着的中性服饰,不知道是魏晋女子地位高呢,还是当时的男子太阴柔。

掷果盈车唯潘郎

潘安(247—300年),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人,西晋文学家。曾任司空掾、太尉掾、河阳县令、怀县令、太傅府主簿等职。死于“八王之乱”,罪夷三族。

潘安的全名应该是“潘安仁”。潘安这个简称之所以喧宾夺主,是有原因的。在唐以前,潘安是以“潘岳”本名出现的,被歌颂的大都是才学和孝道。但到了唐代,人们对潘岳的趋炎附势非常不齿,刻意淡化他的“优点”。谈及他的时候,也多以“潘郎”、“檀奴”之类的代称相称。久而久之,世人只知檀奴美,不晓潘岳才。才子潘岳沦为美男潘安,这番改头换面,更是因为杜甫的一首《花底》。为了对仗需要,杜甫把“潘安仁”简称“潘安”。无心插柳柳成荫,潘安仁的本名被弃之一旁,“世称”却流芳百世,也算是奇事一桩了。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潘安很美,美得像女人一样。作为“伪娘”,论外貌绝对可称得上闭月羞花。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有根据的。

潘安的小名叫檀奴,也称檀郎。“檀”这个字,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女性嘴唇红润,比如“檀口香腮”;而“奴”,单看这个字的部首构成就知道意指女性的成分居多,古时候的女性更以“奴家”作为自称。因此,潘安的这个小名其实是有深意的,寓意他小的时候像小女孩一般貌美,嘴唇红润、面容姣好。

长大以后的潘安愈发可人。“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当时,贵族少年流行玩弹弓,弹弓打得好必然夺人眼球。但潘安只要把弹弓别在腰间,乘车出行,就会引来洛阳的妇孺围观。上至八旬老妪,下至黄发女童,成群结队慕名而来,都想要一睹潘安的姿容,可谓盛况空前。“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即为了表达爱慕和敬仰,妇女们就向潘安的车上“掷果”。

“掷果”是古代女性表达对男性爱慕的方式,就像如今的献花一样。因此,古代的文人常常套用这个词,当作男性受欢迎的“证据”。李白曾经写过“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醒世恒言》中则有“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的说法。可见,古时候,男性是否受到女性仰慕,能收到多少水果是一个硬性指标。而潘安的相貌,比“傅粉何郎”还要俊上几分。

整个洛阳城的女性倾巢出动,潘安貌美的名气可想而知。结果,车子被装满了,潘安直接打道回府。当时,有个叫张载的,长得极丑,也学潘安驾车出游,结果非但没得到水果,反而被一众妇孺狠狠打了一顿,怏怏而去。以上这段故事在《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有记载,其典故叫作“掷果盈车”。

当时,还有一个美男子叫作夏侯湛,跟潘安是密友,总是结伴出行。老百姓称赞他们的美貌,谓之“连璧”。“连璧接茵”连同“掷果盈车”一道,成为惊艳百世的浪漫传奇,也印证了潘安的美貌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才子情谊深,桃花映娇容

潘安出身很好,其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任过琅琊内史。可以说他是典型的“官二代”。潘安自幼才学很高,甚至因才学出众遭到同僚嫉妒,十年不得升迁。从司空掾、太尉掾一路降到县令,官是越做越小,名气却越来越大。但凡出名的才子,都少不了自负的毛病。潘安郁郁不得志,也无心政事。他在河阳县当县令的时候,息讼浇花,种了满县的桃树。每到春暖花开时,满县的桃花竞相绽放,绵延数十里,煞是好看,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河阳一县花”的美谈。

潘安文辞华丽,气度恢宏,笔下《秋兴赋》、《闲居赋》以及《藉田赋》都是情真意切、文字柔美的名篇,堪称当时汉赋的巅峰之作。潘安写的《悼亡诗》首开悼亡题材之先河,历代都被推为第一,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这里的“陆”是指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潘安能够与陆机并肩,可见其才华横溢。而这旷世文采也正是潘安得以名垂千古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重生狂妃:凤逆九天

    前一世,她是软弱可欺的正牌王妃,却遭受剜目割舌,遭受百般凌虐。甚至最终被毒杀身亡。第二世,她再世重生,强势回归。却不料父亲被杀,仇人正是前世的丈夫。和亲是么?好!她第一巴掌打了毒妇侧妃,第二巴掌打了渣男王爷!第三巴掌打了昏庸皇帝!浴火涅磐,凤逆九天,且看第一狂妃如何扶摇直上,傲倾天下。
  • 我们不结婚,好吗

    我们不结婚,好吗

    有人说,很多爱情的发生,都源自不打不相识。怪怪美少女赵馨慧与处女座少年林翰聪之间的故事,恰好印证了这样的论点。高中时,林翰聪借住在馨慧家中,他那许多莫名的坚持(龟毛)与有个性的处事方式(难相处),在在令馨慧难以接受,她是讨厌他的!然后,有任何事情发生,他却是那个最值得信任与依赖的人,爱情,在他们之间萌芽、生根。只是,才刚接受了彼此,却又因为两人就读的大学位置,一所在台中,一所在高雄,因而必须面临远距离恋爱的考验,浓烈的思念、不能见面的酸涩、新追求者的威胁……当赵馨慧第一次走进林翰聪的房间,看见他的桌上,放着一本白色的日记,封面上只写了一行字:“我们不结婚,好吗”,写满了他心底。
  • 轮回册

    轮回册

    杀父仇人步步紧逼,险恶江湖人人窥其家族秘宝,天生灵魂残破,饱受家族歧视的他,却被命运推向风潮浪尖,任各色灵妖玉女多温柔,各路追杀多残酷,一心只为报家族血仇,修真途九死一生,复仇路渺茫无尽头,灵魂残缺的他何时才能步入巅峰,血染苍穹,血祭亡灵?
  •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最神奇的气场效应

    也许你没有钱,没有地位,也没有富爸爸;也许你正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都没关系,你还有追求幸福未来的权利,有奋斗不息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你有与生俱来的气场,也有后天的进取心。掌握了气场定律,不怕找不到你的气场。
  • 不断幸福

    不断幸福

    冯隐竺以为,没有她攻克不了的难关,可真的拿下了吴夜来这座城,她才发现,他交给他的,就是一座空城,她除了守着,毫无办法。但她知道,她还爱着吴夜来。但她也知道,她的等是要幸福的等,最终,因隐竺在吴夜来的电脑里发现了他曾经追随的一个女同学的照片而导致了他们以离婚收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淡定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淡定

    本书从八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如何学会淡定。淡定是一种示现于外的状态,淡定是一种一心不乱的心境。淡定是泰然处之,正确抉择。淡定是正视磨难、正视挫折。淡定是随遇而安,正视得失。淡定是谋定而动,正确地面对挑战。淡定学会面对压力,轻松生活。淡定是放下恩怨,正确地面对是非功过。淡定是淡泊宁静,看淡名利。  这个时代需要“淡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才会在生活中处之泰然,不会过于浮躁而迷失自我、过于兴奋而忘乎所以、过于悲伤而痛不欲生。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