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200000019

第19章 责任与利 (1)

第四章 责任与利 (1)

哲学的魅力

亲爱的儿子,马尔库斯,关于责任是怎样产生于四种美德中或者说是责任是怎样生发于道德上的正直这个论题,我想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论述得十分详尽了。接下来我要谈论的责任则是关于物质生活的,即生活上的舒适、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权力与财富等。这些问题我们主要的议题是利和不利,利是什么,不利又是什么,以及利与利之间孰轻孰重的关系。但是在我们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还想就我个人的哲学观点做一些说明。

尽管我的著作对于一些人来说非常有意义,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但是有些人,特别是那些高贵的绅士,或许对我的书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们不喜欢这种被称作哲学的东西。他们也很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即对于我这样的人,怎么会想到要去研习哲学?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在被暴君所控,而不是由那些有责任和值得信赖的人来执政。我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去为国家做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被剥夺了在政府工作的职权,更甚的是,与我曾经共事的、居于高职的朋友们也都离我远去。但是我并不会因此而消极萎靡,相反,我还要与这种不利的环境相抗衡;假如我不加入这样的斗争,那么周围的灰暗将会把我彻底毁灭。而且那些与哲学家不相适宜的享乐生活,我也远离之。

可怕的事实已将我的内心的期望吹灭,我们的政府落入了哪些想要废除宪政的人手中,我们的政府没能坚守住历来的立场。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也只好让自己沉醉于向公众演说上了,不去写作,而是去写演讲稿。现实活生生地告诉我:之前我投入全部力量的共和政体以及元老院已经毁灭了,我也将无法在那里进行最后一次讲演。我并不想因此就让自己的大脑停止运转,而且我的大脑也不允许我这样去做,所以我决定畅游于哲学的海洋中。我在年轻的时代就已经阅读过许多哲学著作,但是工作以后却只有在闲暇的时间才有空来学习哲学,因为公务实在繁忙,也只能阅读而无法写作。而现在,我却又有时间来继续哲学的探讨了。

这样看来,对于我个人来说,即便是深陷这种悲哀的环境,也还算比较幸运。比起其他东西来,知识可谓是最值得追寻的;因此,我能够将其他同胞所不熟悉的东西写出来,难道不是很好吗?这些知识是与人的本性相适宜的,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知识这样对人类有更大的好处了。哲学的意思是“喜爱智慧”,所以人们才将那些追求知识的人称之为哲学家。古人对于知识和智慧也有所见解,他们的定义是:“关于人与神的事物以及主宰这些事物的原因的知识”。如果我们追寻的是精神层面的愉快和轻松,那么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哲学能够带来更多这方面的舒适。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鄙夷哲学,那他还会对什么事情更为尊重。而且对于哲学的研究和探寻也是获取美德和性格的力量源泉,除了哲学,别无其他。如果有人对于哲学的这种力量不加以承认,那么这种人也无异于没有大脑或是蛮横做事的人。没有什么渠道能比哲学更能品位美德了。

在我的另一部作品中,我鼓励人们学习哲学,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详尽的讲述。在这里我想解释的是,我为什么要在被免职以后从事于哲学研究。

我希望那些对我有所质疑的人,包括一些哲学家和学者,能够仔细地思考一下我的立场,因为他们觉得我不会将自己的观点与行动始终如一地保持下去。然而在我看来,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物能全部被人类所了解,但是他们却在用质疑的眼光看待我关于各种事物的见解,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对于责任的阐释。要知道,我们学院派并不是那种思想轻浮、摇摆不定的人,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也没有将生活和推理的规则排除在外。我们和那些将事物绝对化的人并不相同,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

究竟是什么东西是让我避免做出武断定论并且让我始终坚信真理的呢?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能够去辨认那些可能或者也是不可能的事物呢?因为任何事物的可能与否永远没有定论,所以我们学院派的人都喜欢参与讨论,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可能的。我在《学院问题》这本书中也对此进行了阐述。

我的儿子,虽然你现在是在学习古老而闻名的哲学,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对我们学院派的观点有所了解,因为这两个派别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这一章的话题。

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协作

履行责任的五条原则我们在上一章已经讨论过了,它们中的前两条是关于适宜的问题以及道德上的正直问题;中间的两条是关于手段、财富和权力等生活的外界条件的问题;最后一条则是关于前面四条原则在相互冲撞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出抉择的问题。对于这五条原则,我但愿你已经熟悉地掌握。

我们现在想要讨论的原则是有关于“利”(Expediency)的。现在的“利”已经与它原初的意义完全背离,人们都将利看做是与道德上的正直相矛盾的东西,认为有了利就没有道德,而有道德则无利。其实这种解释是对“利”的滥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吸纳了此种关于利的定义,那对我们是完全没有任何益处的。

即便古代的哲学理论家喜欢按照道德与良知的原则把利义的关系区分为三种,但利与义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他们认为一切公正的事物都是有利的,一切道德的事物也是公正的,因此一切道德的事物也是有利的。而对此理论没有深刻认知的人则误将诡辩欺诈认为是知识和智慧,事实上这种想法是极为不正确的。因为人们要想将自己的目的实现,那么道德和正义就是唯一可寻的路径,而不是与此相反的诡辩和欺诈。

无生命的物质和有生命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共同构成了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东西。例如金银和土地的生产就是无生命的,而对于有生命的事物又可以分为两类,即理性与物理性。人和神都是有理性的,至于蜜蜂或者牛马等动物,它们的劳动即便是或多或少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是它们的活动性质却与理性无关,而都是出于本能。神明青睐于那些拥有圣洁的内心世界和虔诚的礼拜观念的人;人是仅次于神的生命,然而最能够帮助人的生命还是人自身。

以上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区分有害的事物。人们往往都认为神不会加害于我们,因此我们就认为只有人才会对于人类自身有害。

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之所以会对人类有所帮助,那也是因为人类在它们的身上倾注了劳动。假如没有人类的智慧和劳动,那些东西将不会为我们所利用。这个道理也可以用于其它更广泛的事物,例如假如没有人类的劳动,就不会有诸如保障制度、航海业、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种植与采收活动,更不会有剩余产品的进出口活动。所以说,如果没有手工劳动,那么也不会有金银等矿物的生产。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假如人们之间缺少了社会契约所要求的这种互助精神,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就不会出现那些为了防寒避暑而建造的房子;在人类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房屋得到重建与修复;更加不会有运河、水道、港口、堤坝等人工建筑。由此可见,假如没有了互助合作,无生命的物质将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益处。至于动物,假如不是因为人类发现了动物能够为我们带来帮助,假如不是因为我们对动物的驯化与教养,那么这些无理性的生命又会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呢?而且消灭有害的动物,捕获有益的动物,也是人类互助的功劳。如果我们人类之间没有了相互协助,那么病人将会无药可医,而身强体壮的人也不会感到任何快乐,这就是我列举出一大堆关于缺少互助精神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原因。因为人类的互助劳动和技能是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主要因素。

互助精神是人类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关键因素,我们人类的生活之所以远高于动物的需求和标准也是基于此因。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相互往来,那么城市将不会出现;而正是由于城市的形成,才有了诸多相关的法律和风俗,以及后来又有了私权的公平分配和有体系的社会制度。而后形成的人道和宽容的精神也是根植于前者的。人类通过相互交换和帮助,最终满足了自身的需求。

帕内提乌斯曾经引用了各类名人的功绩来说明互助的伟大,如蒂米斯托克里、伯利克里、居鲁士和亚历山大等人的事迹。不管是征战于沙场的军事家还是在政治上服务的政治家,假如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任何人都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帕内提乌斯完全没有必要列举这么多的事例来证明互助的可贵,因为这个道理不辨自明。所以我在这里对于互助协作的重要意义也就不再多加说明了。

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助合作而得到了非凡益处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也让人类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亚里士多德学派一个叫狄凯亚库斯的学者曾经写过一本《人生的毁灭》,他在书中首先列出了会使人类灭亡的种种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饥荒以及野兽的侵袭等;其次他又指明了另一类对人有着巨大伤害的事物,即战争与革命等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而且这种残害是最具毁灭性质的。

尽管人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将人类残害,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美德这样的东西能够帮助人类提高心灵的境界,让人类的内心充满了友爱与互助的精神。人类不仅能够通过劳动和技能从无生命的东西和有生命的动物那里获取利益,而且可以通过美德和智慧的修行来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美好事物。

任何一种美德都具有三种特性:一,智慧,即洞察事物本质以及分析事物前因后果的能力;二,节制,即将感性控制于理性之下的能力;三,公正,即让人与人的交往之间充满理解与智慧,通过相互协助让人类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制止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通过公正和人道的方式对那些加害于人类的敌人进行惩罚与报复。

权势、畏惧与爱戴

在讨论如何获得国人的尊敬与爱戴之间,我需要先做一下开场的铺垫。

神明既可以带给人类幸福也可以降于人类灾难。假如命运之神赐福于我们,我们将会一路顺风顺水,安全地抵达胜利的港口;然而当命运之神远离我们时,灾祸就将横行了,我们的船舶就有可能在航行的期间受到飓风的袭击,从而沉没或是触礁。灾难的源头有两种:一种是源于自然,即洪水、火灾、地震、狂风骤雨等;另一种是源于野兽,即被咬伤或是侵害等。但这两种灾难还是较为罕见的,而最频繁发生的灾难还是队伍的全军覆没,将领的伤亡,群众的愤怒以及忠臣被革职流放等;另外,除了灾难的发生,也会有胜利的捷报等令人喜悦的事情。无论是灾难还是幸运,命运当然在里面倾注有因素,然而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作,这些事情通通不可能发生。

刚才我是对命运的成分做了一些说明,因为有了这些说明和铺垫我才可以接着谈论如何获取国人的爱戴与敬重。如果大家嫌我讲的太过于繁杂,那么请把论述的长度与这一论题的重要性做一下对比,就不会有此想法了。

假如一个人通过给予其他人一些好处来提高自己威信和地位,那这个人的动机无非是以下六种中的一种:一,出于善意,他们因为某些原因而对他产生好感;二,出于敬意,他们对他的品质有所认同,并且希望他前途无量;三,出于对他的信任,并且认为他的行为对他们也是有帮助的;四,出于对他权势的恐惧;五,他们希望从他那里获得赏赐,例如君主或首领赐予的某些奖赏;六,通过承诺,他们想得到今后更大的回报。

在上面的六种动机中,最令人厌恶与罪恶的就是最后一种。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应该通过优秀的品质来正当地获取,然而他们却通过一种低贱的许诺以及金钱的方式来获得。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难免会有求助于某种支持的情况,因此我要对这些类型的支持做一些说明。

善意、感恩的回馈、对方高居的权位、受益、对于权威的恐惧或是希望通过允诺来获得好处等,人们屈从于权势的原因也出于这些不同的动机。现如今在我们的国家中,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常见的。

同类推荐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老公:我才十八岁

    老公:我才十八岁

    一个呆板木讷的老男人搞不定,她林夕两字就倒过来写!可是,一切又和她想到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那个人其实还蛮帅滴。霸道的那样有味道,小心肝在慢慢地沦陷了。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在大学里成绩一流的学生,工作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而成绩二流的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的领导。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网,情商高低决定了你的一生走向,你与外界沟通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情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本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严于律己、彬彬有礼,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你我恋爱的甜蜜味道

    你我恋爱的甜蜜味道

    蝦米?被人撞了还被骂?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她的身上,臭小子她得好好教教你礼貌。可谁知道貌似揍错人了。这冷冰冰的臭男人居然是美国第一军火公司总裁!为人霸道、强势、冷酷无情,得罪他的人是自寻死路。好吧,果然报应如暴风雨来临。打工被刁难,又被老板辞职,紧接着爹地查出癌症需要钱开刀。在她最最最危难的时候,这家伙高傲地站在她的面前,“陆曼文,我要定你了!”
  • 有花堪折

    有花堪折

    沈辉这辈子流过三次眼泪。第一次,他还是青葱少年,以为急救室里的苏浅就要死了。第二次,苏浅这个害人不浅的抛下他去了美国。第三次,苏浅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他说了一句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