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900000002

第2章 两个桃子引发的血案——二桃杀三士(2)

当时,他让史官把“崔杼弑君”的记录抹掉,史官不抹,他杀。找来另一个史官,说,你怎么国君死之事?史官大书:“崔杼弑君”,崔杼又将这个史官杀了。再找来一个,再问。史官依旧写四个字:崔杼弑君。

崔杼这才翘起拇指,敬佩史官之直。

在杀人过程中,晏子也在场。几天前,他就听说国君遇难,急忙跑来,到崔杼家门口站着,哭。崔杼听得不耐烦了,就问他:“这么伤心,你怎么不跟着国君去死?”

晏子回答:“你杀国君时,我不在,我为什么要死?”

崔杼的食客劝主人杀掉晏子,崔杼摇头,他认为杀这样一个矮子毫无必要。不久,崔杼被废,景公上台,听说了晏子这件事,并且也知道他的才能,就让他再任宰相。

于是,关于他的智慧传说,开始铺天盖地地传给了后人。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是一侏儒,就想戏弄他一下,故意在城门边开了一扇小门。晏子走到城门下时,卫兵告诉他,大门开起来很难,那里正好有个小门,你也能进来。晏子当时一定很生气,但随即就说:“只有出使狗国才走狗洞。现在我是出使楚国,为什么要走狗洞?”

卫兵自然不知道这话到底有什么含义,去报告大王,大王是个有知识的人,只好下令大开城门。楚王似乎天生就喜欢戏弄矮子,一见到晏子,看到他不满三尺的个头,情不自禁地说:“看来齐国实在是没有人才,竟然派你这样的袖珍型人物出使。”

晏子也自甘下贱了,回道:“我们齐国有个惯例,出使文明开化的上邦,就派仪表堂堂的人去;出使野蛮无文的小国,就派我这样不上台面的人来。”

楚王连恼火的劲头都没有了,晏子正戳到了他的痛处。当时,楚国的确属于南方未开化之区,齐国已经有了理性的学术,而楚国还在信神敬鬼。这个一心想要被中原各国承认的未开化之国的国君,自尊心屡屡受到打击,当然不肯罢休。在举行酒宴时,他让人押着一个囚犯走过,楚王故意叫住“囚犯”问:“你是哪里人?”“囚犯”说:“我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你犯了什么罪?”“囚犯”说:“我偷了东西。”楚王转身看着晏子得意地笑道:“原来齐国人都是小偷呀!”

晏子绝不含糊,立即回敬:“我听说淮南有一种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橘子又香又甜,枳子却又苦又涩。这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的缘故。我们齐国人在本国都是知礼守法的国民,可是到了贵国却成了小偷,不知道这是否也跟水土有点关系?”

楚王只好作罢,并认为晏子的确是个具备了大智慧之人。

关于晏子的仁,更是史不绝书。暂挑几个例子来证明。

景公非常喜欢槐树,曾下令:“犯槐者刑,伤槐者死。”令刚下不久,便有一人把一棵槐树搞伤了,景公捉住此人,要判刑。此人的儿子将妹妹送给晏子做妾婢。晏子知道自己的长相,当然不会有人肯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就问那人缘故。那人说了,晏子就去见景公:“我听说,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者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者谓之逆,刑杀不称者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景公当然听不明白他想说什么,就接着往下听。“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罪行)着于国,婴恐其不是可以莅(领导)国子民也。”景公这才明白过来,只好说:“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立命罢守槐之役,出犯槐之囚。

有一年,大雨不止,粮食无收,晏子希望景公开仓放粮救民。景公不听,不但不听,反而在趁着大雨饮酒作乐。晏子很恼火,他先把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然后去见景公道:“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说完,扭头就走,景公忙追到晏子家,看晏子将家用器具抛在路旁,已经离家出走了。景公大惊,晏子不但罢工,还想隐居。他急忙一路追去,追上晏子,说:“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晏子这才回来。景公于是“损肉撤酒”,发救济粮。

有一次,景公问晏子:“贤君之治国若何?”晏子答道:“其政任贤,其行爱民”,这八个字概括了他的思想,同时也是给景公提了一治国之道。又一次,景公问晏子,今后什么人能把齐国治好?晏子答道:“凡事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齐民。”

另外,他经常批评景公“吝啬”,物资藏朽了都不给饥民,因而老百姓离心离德。景公的确如此,只好慢慢改正。这或许就是晏子的仁,这种仁是针对老百姓的。

与景公的“吝啬”相比,晏子在个人生活上更是“吝啬”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一次,景公随从到晏子家,看到晏子正在吃中饭,肉很少,回来向景公回报。景公即赐晏子一块封地,晏子辞而不受。他说大道理:“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者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若为师也。”

更让人可笑的是,一位使者在晏子家吃完饭后,到景公那里哭诉,居然说自己没有吃饱。景公很高兴,认为晏子太节俭了。就准备赏赐给他一房子,可晏子不受。景公就三送,晏子三次都不受。又说大道理给景公听:“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夫厚取之君而施之于民,是臣代君、君(临)民者,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仁智兼备的人,会做出“二桃”这样的局来。

晏子之所以成功,有三个要素绝不可少。

第一个就是他作局的本事,从他前期的准备就能看出来,他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二,入局的对象必须具备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就是:要脸;第三,作局的道具必须足够份量,如果晏子准备的是两个馒头,恐怕对方不会入局。

我们先来看第三个,也就是作局的道具——桃子。

为什么桃子会被三个武夫重视到那种程度,一见到桃子,就纷纷跳出来想要吃它。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文化中找到答案。

中国的桃文化源远流长,《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着门以压邪,此仙木也。”也就是说,桃子避邪。但这一条似乎跟那三个武夫之死没有太大关系。

后来,有人把桃树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到一起。《尚书》上记载:“周武王克商,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周武王凯旋而归,坐定天下,便公布了一项偃武修文的重大贡献措施。这是一幅和平景象,不用别的花作陪衬,而用桃花,足见桃花和西洋的橄榄枝具有同样的意义。这一条似乎跟那三个武夫之死也没有关系。

大概下面这一条跟那三位就很有关系了。有人把桃视为百果之冠,这在春秋时代就能找到记载。后来,《云仙杂记》里首先把“王母桃”称为蟠桃。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又设想出天上有蟠桃园。到了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又引出大闹天宫孙悟空监守自盗,偷食仙桃的故事,使王母娘娘群仙招待会也无法进行。百果之冠意味着至上,意味着能者或是尊者吃之。所以,孙悟空在玉皇大帝眼中就不是个尊者,所以才派人去吃了桃子的猴子。

晏子的这个道具找得非常绝,他知道三个武夫是什么样的人,总想把自己摆到最高位,不肯屈居人下。那么,一个证明最高位的道具,被景公一直吹捧的桃子自然非常合格了。

再来看,当时公孙接一看晏子的眼神,就叹息今日必死无疑,这是为什么。因为第二个要素:三个人都是要脸之人。

春秋时期,有一条刚烈的精神血脉始终在流动。蕴育着这一血脉的就是那些不苟且不偷生,仁义、勇气和荣誉比性命更重要,随时准备流血来洗净、扞卫的武夫们。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被中国赞誉了几千年,但慢慢正在消失,甚至是已经消失了的人格。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有脸,有自尊。一个不要脸的人,即使你让他钻你裤裆,他都可以笑着跪下,温柔地钻你。

真正的不要脸,是没有了自尊,没有了人格,把自己当成狗一样的人,他们只要活着,就可以。在今天,这样的人不胜枚举,他们的心态是,别人去死吧,让自己活得更好些。所以,二桃门事件永远无法复制。

如三武夫这样的人,在东周时期很多。

有一年,齐国遇上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人做了饭摆放在路边,等那些快要饿死的饥民来吃。一天来了一个以衣袖蒙脸的人,晃荡着,黔敖一看,这是好久不吃饭的症状。他立即高兴地站起来,端着饭,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用勺子敲着盆子对那人说:“嗟,来食!”

那人扬起头瞪着黔敖,十分高傲地回敬道:“我就是因为不吃你们这号人的嗟来之食,所以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要饭,也应该有一点点自尊,要有点脸。

事实上,因为吃饭而闹出的悲剧在东周时太多了。

宋国有位大将华元在战前杀羊慰劳兵士,吃完羊肉后,他的车夫对他说:“您没有给我羊肉吃。”华将军也没有在意,开战后,华将军站在车上,还没有下令冲锋,他的车夫就驾着马车疯了一般地冲了出去,直接冲到了敌阵,宋军因为没有了指挥官,而大败。

这位车夫当然不缺那块羊肉吃,但他有脸,人人都有的,偏他没有,他当然要给分肉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更具戏剧性的一件事发生在中山国。中山国君请吃饭,有个叫司马子期的因为没有吃到一道羊肉菜,气得跑到楚国,费尽口舌请了楚国派兵攻打中山。中山国君只身逃脱,眼看就要被楚军追上,突然有两人杀出,救了他一命。事后,中山国君对这二位猛夫感激不尽。二位猛夫告诉他,当初自己的父亲饿死了,是中山国君送给他俩干粮吃,救了兄弟俩一命,二人这样不怕死地保驾,全是报恩。

中山国君不禁激动起来,叹道:“我因为一盘羊肉而亡了国,又因一块干粮而得到两个勇士。这个世界啊!”

由此看来,东周时,吃饭之事,可大可小。

1000年后,有个人不经意地把晏子的二桃饭局重新演习了一遍。

这个人就是南朝梁朝的张缵,他用的道具是一杯酒。和晏子一样,他也是杀了三人。此人并没有晏子的智慧,他一杯酒杀了三个人,实在是意外事件。

张阁下向来自命清高、为人傲慢,在赴长沙当刺史的路上,邵陵王萧纶在郢州请他吃饭,座中有个叫吴规的读书人。吴规这个人穿得不怎样,苦大仇深的一张脸。张阁下就很不开心,有点嫌弃他。在席上,他举杯向着吴书生,吴书生很惶恐,站了起来。张阁下却放了下面这个屁:“祝贺你今天有幸在这陪酒。”

吴规脸立即就绿了,吃得非常不舒服,恨恨而归。他儿子听说了父亲受辱过程,当晚就气死了。吴规恨张缵恸儿子,第二天也死了。吴规的妻子两天失夫丧子,悲痛至深,过一天又死了。

这真是一件奇事,但我们发现,这还谈不上是饭局门事件,因为根本就没有人设局。

前面我们说,晏子设的这个饭局,如果设局人与入局人都符合条件,那入局人即使是有诸葛亮和一休那样的智慧,也会死掉。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二桃饭局”本身就是一必杀计。用西方理论来讲,“二桃饭局”完全是抽屉原理的社会模型。

抽屉原理形象的说法就是:把3件物品放到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件物品;用这个原理来解释这场饭局,就是这样的:两个桃子可看作两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把3名勇士放到两个抽屉里,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名勇士,即至少有两名勇士要合吃一个桃子。由于3名勇士都争强好胜,符合“要脸”这一要素,就决定了悲剧结局的不可避免,老谋深算的晏子自然就稳操胜券了。

中国人聪明之处就在于,饭局中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比如算命。清朝乾隆年间的学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就曾利用抽屉原理来分析、批驳“算八字”之类的活动,认为这类活动是断然不可相信的。他说:算八字的方法按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排定“八字”。用六十甲子纪年,不同的年份只有60种;一年12个月,不同的月份只有12种;再用六十甲子纪日,不同的日也只有60种;一日分为12个时辰,因此,不同的年、月、日、时所组成的“八字”,总数只有60×12×60×12=518400(种)。

即使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再分成上半时辰和下半时辰,不同的“八字”也只有518400×21036800(种)。

把不同的“八字”看作“抽屉”,抽屉数不超过104万,而作为“物品”的人则有如恒河沙数,远远大于此。因此落在同一个“抽屉”里的人千千万万,这许多贫富、贵贱、寿夭、成败等等都互不相同的人,因为有相同的“八字”(落在同一个“抽屉”里)而不能不有相同的命运,这是何等的荒唐。再者同一天出生的人,由于出生的年、月、日已经相同,他们“八字”的差别,就只决定于出生的时辰,一天的时辰只有12种或24种(分上半时辰和下半时辰)。天下如此广大,人民这样众多,非说同一天内只能出生12种或24种命运不同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在扯淡,但却有人相信。

回到晏子身上来,用两个桃子制造血案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震动,但却引起了别国的趁势进攻。虽然,晏子又靠着自己的识人之能,成功地举荐了一位武将,又成功地击退了进犯的外敌。但他亲手毁了三个这样的武将,“罪孽”二字,不知道他做何理解!

晏子有一个非常唬人的座右铭:“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据一些人说,他的一生,完全是按这个座右铭行事的。的确,在后来的史书中,我们能看到与他同时代的孔子、墨子对他的尊崇,孔子称他:“救民之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墨子称他:“为人者重,自为者轻,先民而后身,薄身而厚民。”北宋的司马迁也极尊敬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但也有人对他制造的“二桃门政治丑闻”做了批评:比如那个比他似乎还有许多智慧的诸葛亮就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朝的李白也说:“力拔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这些话可都不是赞赏,或多或少地有些埋怨他。

作为一个政治家,晏子是合格的,他对任何人都下得了手。这场饭局设置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有人入了局,再也没有出来。

这场饭局后来再也没有人设过,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不知该是喜,还是悲。

同类推荐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热门推荐
  •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

    《店长易犯的88个错误》是为了那些渴望尽快提升自己的店长们和准店长们而编撰,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高压的态势下,你需要一种清晰明确的引导,一个简单实用的指南,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除去工作中、认知中的偏差,在店长的职业之路上向着更高更强发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最强嫡妃

    重生之最强嫡妃

    前生世家嫡女,一心想要脱离世家,过上平凡生活。可是最终心无留恋的死在自己爷爷的枪下。今生重生在农家之女的身上。苏若发誓,绝不踏进那个权利争锋的地方,好好的做自己农家女。老实憨厚的爹爹,温柔美丽的娘亲,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平凡生活,这都是她想要的。苏若笑了,只不过这笑容持续的时间不长。谁能告诉她,这个权势滔天的王爷为什么会在她家?谁能告诉她,农家女和世家女是怎么画上约等于的?谁能告诉她,这个世家女怎么就变成了嫡妃?那么现在谁又能告诉她,这个嫡妃怎么就招惹了一群女人不死不休?好,当她苏若是好欺负的是吧。景逸宸,你死定了。片段一百里村东南面的一处堪比世外桃源的山庄里,一个白衣飘飘的女子淡然的看着眼前高贵女子,默默地喝着茶。女子最终沉不住气了,高傲的说道:“你配不上他。”“恩。”“你只是个农家女。”“恩。”“而我是公主。”“恩。”“我喜欢他。”“恩。”看着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的人,女子急了。“你难道就没有别的话要说吗?”“有,我就问一个问题。”“你说。”“你先说完了吗?”额…那女子有些错愕的点点头。“扔出去。”说罢,苏若站起身来,丝毫不管身后女子的惨叫,进了房间,紧接着房间里又是一声惨叫,只不过这一次是男人的声音。片段二庄严奢华的皇宫里,苏若端坐在景逸宸身边。“苏若是吧,不用紧张。”“不,我现在很紧张。”“没关系,本宫吃不了你。”“我是怕别人吃了我。”“呵呵,你倒是幽默的人儿,怪不得景王会喜欢你,不过凡事有个度,落下一个善妒的名声可不好。”“的确不好。”“说起来,本宫的表妹也算是个贴心的人,以后你们一起服侍景王,应该是最好的,你说呢?”“我说不错,就怕打起来。”皇后面色一沉:“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外面一阵混乱的声音…“娘娘,不好了,景王带来的爱宠和孟小姐打起来。”苏若一叹,她早说了,景王府不好进啊…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战神记

    战神记

    乾坤无极,通天指,天禅玉清诀,御龙神功,天机书,如来神掌,万剑归宗......无数神奇玄幻的仙法神诀横贯七届;宿敌的追杀,妖魔的残暴,红颜的痴恋,兄弟的情义,天道的正义......弥漫天地!看秦驭天如何集众神功于一身,荡平七届,匡扶大义,一统天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有妖孽

    家有妖孽

    她网上购物不是第一次,可是碰到这马子离奇的事情还真的是头一遭。你说送个礼物就送个礼物吧,干嘛送人偶玩具?你说送人偶就送人偶吧,干嘛还整个活的?神马?妖怪!“你刚才亲了我一口,现在又把我看光了,你要对我负责。”“老婆我要跟你一起洗澡…老婆过来一起睡觉,老婆,亲亲。”“老婆,这是你可爱的亲爱的挚爱的老公给你做的爱心便当哦。”“老婆,这是你的男朋友吧?你好,我是她老公。”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神马情况?她不要玩偶当她的老公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