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800000007

第7章 郑思肖:用灵魂抒写心史(1)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的《国画中的民族意识》中,曾赞颂一位宋元之际的读书人是“民族意识浓烈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郑思肖,郭沫若没有说谎,郑思肖在宋末元初的确是一位具备了非常浓烈的民族意识的遗民。但直到明朝末年,他的这一民族意识才被人发见,因为他的着作《心史》才被人发现。他一直坚守着“大宋子民”的阵地,用灵魂写就了一段民族意识的心史。

井中奇书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的冬天,苏州城缺水严重,在承天寺里,老和尚僧达正指派几个小和尚挖一口枯井,希望能挖出点水来烧饭。但从枯井中只打上来许多硬泥,不过,略让和尚们欣慰的是,随着枯泥上来的还有一个铁匣子。铁匣子四尺见方,盖口用桐油石灰泥封,很严实。老和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打开,打开一看,有点傻眼,里面又是一铁盒子。老和尚想了一想,就高兴起来,但凡是天书秘籍之类的东西都是大圈套小圈的,他以为打开第二个盒子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

可是没有。

第二个盒子打开后,里面躺着一本手抄的稿子,封面上写着“大宋铁函经”五个字,扉页上题有“大宋孤臣郑思肖再拜书”十字。老和尚不知道郑思肖是什么人,但看稿子的样式与文字,不像是什么天书秘籍,就找到了老方丈。老方丈的见识很高,只翻了几页,立即判定,这手稿是南宋末年爱国遗民,也是大画家郑思肖的作品。

当时,正值满清与明帝国撕杀之时,方丈认为,这样的作品很可能有激励人心的作用,赶紧把它献给了官府。

于是,这部书名《心史》和郑思肖的大名就此传开了。

郑思肖的确是南宋遗民,作为南宋遗民优良的那一支,他是非常合格的。我们知道,当南宋灭亡后,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士大夫们,或身陷元营、坚贞不屈而慷慨就义;或悲愤隐居、终身不仕而发愤着书立说,前者以文天祥为代表,后者则以郑思肖为楷模。文天祥式的遗民壮烈殉国、浩气长存;郑思肖式的遗民则以另一种斗争方式继续反抗元朝民族压迫政策。期间让人泪水横流的事太多太多,以至于让我们读到这些人的事迹时总有一种被人压迫胸口的感觉。郑思肖及其所着的《心史》一书就是这一具备了悲剧色彩的典型代表。

《心史》一稿,是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写下的一部诗文总集,也是这位才华横溢,且具备了犀利文笔的才子唯一流传下来的着作。《心史》共分上下两卷,由《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以及《杂文》四十篇组成,咸淳集》、《大义集》、《中兴集》系各体诗文,《杂文》四十篇则是他关于时局所闻所见的记载。该稿完成后,一直被郑思肖封缄于铁函之中,正是个原因,《心史》又称《铁函心史》。

南宋文人大都在写诗上有所造诣,郑思肖的诗名早被人所知。南宋未亡之前,他的诗中偶尔还有轻松之篇。自南宋灭亡后,他的诗文基调就成沉郁悲凉了。

所以在《心史》中的诗篇,大都以抗元卫国、坚持斗争为主要内容。比较着名的《德二年岁旦》一诗,就颇具慷慨悲歌之风:“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在这首感念时事的诗中,他先是痛心自己无力报国,接着是表达渴望有人能收复失地、坚持抗敌的伟大愿望。

据说,在该稿定稿时,郑思肖感于“心之所以为心者,万万乎生死祸福亦莫能及之”,而且“天地万化,悉自此心出,纵大于天地,亦莫能违乎此心”,所以题名为《心史》。

从这段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国可亡,然志终不可为之屈”的坚贞气节。

写完《心史》,郑思肖并非是写着自我意淫,他是想把自己做遗民的灵魂轨迹展现给世人。但当时,这种想法等于痴人说梦。元人对南宋遗民和他们文章诗歌的压迫,相当残酷。况且,郑思肖的字里行间都在骂着元人。这种稿子,一旦被元人发现,定要焚毁。他最终决定,将这一灵魂轨迹留给后人,让后人知道,身为南宋遗民在元朝的挣扎过程。

但是如何将稿件完整地保存、流传后世,是件很难的事。纸张不是秤砣,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几百年不烂。经过一番苦苦斟酌,他想出一个绝妙办法,用“外铁函”、“函内石灰”、“灰内锡匣”、“匣内生漆”、“书折成卷”加以牢固地保藏起来,外署“大宋铁函经”,内题“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在一个深夜,他把这个铁函沉于苏州承天寺那个深井内。

就这样,《心史》才被老和尚打捞上来。和尚将稿子交给政府后,明朝的一些士大夫见其内容很符合当时的情况——满清(异族)正在与大明为敌——所以,就大量刊刻,希望大家都学习郑思肖的不屈精神与笑骂手段来对付满洲人。这样,《心史》才广泛流传开来,直到现在。

“不忠不孝”郑思肖

南宋灭亡的第39个年头,也就是元延佑五年(1318年),身患重病,已是77岁高龄的郑思肖躺在苏州觉报寺中,艰难地对守在床边的好友说道:“思肖死矣,烦为书一牌位,当云: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说完,缓缓地闭上眼,与世长辞。

他的好友含泪将其掩埋,而关于朋友的临终嘱托,他却没有办。因为他和天下人都知道,郑思肖并非是不忠不孝,而是一个无论从中国传统的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尽忠尽孝之人。

郑思肖本名不得而知,是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南宋理宗时的太学生。

他的父亲叫郑起(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在南宋末年,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污秽,所以不走仕途,一生都从事教师生涯。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奸相史嵩的同党想让在野的史嵩回朝,郑起知道后,挺身而出反对。淳佑七年(1247年),当他知道另一奸臣郑清之将要再次出任丞相时,不禁痛哭流涕,竟跑去郑家门口,历数郑清之误国的罪行,大骂“端平败相,何堪再坏天下耶!”

郑清之被骂得先是一愣,接着就大怒,叫人将他连同他一家的男性全部投进监狱。郑思肖的母亲楼氏,辛勤操持家务,全力支持丈夫的正义行为。

郑思肖就是在这样一个父亲的熏陶下长大的,他自幼就跟随父亲读书,十四岁考中秀才,开始游学四方。后来又考取太学生,应博学宏词科。父亲对他的教育可谓身体力行,遇到危及国家之事,他父亲就挺身而出,在北元频频的攻击下,南宋江山渐渐不保,他的父亲就教育他,要有忠君爱国之心。

可惜的是,这位伟大的父亲在郑思肖二十二岁那年就一病不起。他的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但却知道老公的那一套教育方法是正确的。这位同样伟大的母亲经常说的两句话就是:要学你爸爸!(唯学父为法)、你不按照你爸爸说的做,你不如去死!(汝不行汝父之言,汝不如死!)

从现代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他母亲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但正是这种有问题的家教培养出了郑思肖后来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

咸淳之际,南宋国势已危如累卵。咸淳三年(1267年)元军南下攻宋,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失守。南宋大军撤回南方。而此时,宋度宗和奸臣贾似道仍然听歌赏舞,花天酒地。郑思肖不顾违反新的禁令大胆上疏坚决主战。这一次上疏,朝廷虽然没有太难为他,可没有照他的话去做。可许多人都知道了他,对他的行为很是钦佩,都想要看他一样。

郑思肖眼见国家已无药可救,只能将悲愤情绪寄于文章中。在《逢陈宜之》诗中,他写道:“山静鬼行月,宵凉人梦秋。近闻边事急,吠亩得无忧?”写山中之静,秋夜之凉,静得只有鬼在月下行走,凉得可以酣然入睡,但又不能睡着。原因是“近闻边事急”,那么,老百姓能不忧愁吗?

百姓的忧愁正是元军的欢乐,元军攻下襄阳后,势如破竹,直取浙江。当时,郑思肖亲眼目睹元朝统治者的暴行与宋朝廷丧权辱国的情景,对此,他将这一腔悲愤流诸笔端,《重题多景楼》就写于这个时期。“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运粮供淮饷,军行戍汉屯。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时候,他的诗作就更悲愤深沉了,他说:“每一有作,倍怀哀痛,直若锋刃之加于心,苦语流出肺间。”《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中正是这种思想的最深切流露:“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下泉》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反映春秋时期曹国人民在国家混乱、生灵涂炭的情况下希望太平的思想。郑思肖借《下泉》诗,将自己的哀伤与千古兴衰治乱联系在一起。

他不但用笔写,而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忠于国之心和对元军的愤恨。

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宋军在崖山之战中全军覆没,大臣陆秀夫背负幼帝蹈海殉国,南宋宣告灭亡。

亡国噩耗传来,郑思肖痛不欲生,隐居苏州承天寺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重新给自己取名字: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意思是思念赵宋,繁体的“赵”字是从“走”从“肖”,寓意是义不忘赵。字忆翁,表示他时时不忘宋朝。号所南,表示他心向南方,决不北面事异族。

每年岁末腊日,他总是一身素服去城外,望向南方大哭而磕头。

同类推荐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三国的奥秘

    三国的奥秘

    曾仕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做人做事的20大奥秘。·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奥秘·刘备白手起家最终成功的奥秘·曹操乘势而起发展壮大的奥秘·选对老板跟对人的奥秘·动荡中纵横捭阖立于不败的奥秘·刘备突破发展瓶颈的奥秘·寻求合作共赢局面的奥秘·长远竞争中树立自我品牌的奥秘·孔明经营蜀汉集团由弱转强的奥秘·曹操得势却依然失败的奥秘·处理好竞争合作关系的奥秘·抓住机会做大局面的奥秘·曹操得天时却最终失去机会的奥秘·与领导有效相处的奥秘·关羽名重天下却以失败收场的奥秘·忍辱成就大事的奥秘·强势下属与弱势老板相处的奥秘·孔明保持晚节的奥秘·博弈中选择因势利导策略的奥秘·交代好后事,使局面延续的奥秘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热门推荐
  • 倾绝天下:别惹大小姐

    倾绝天下:别惹大小姐

    不能修炼的废物?被家族抛弃被王爷妖孽老公打进冷宫?哼,她偏偏要活得万民景仰!穿越到废物大小姐身上,一头栽进各种阴谋诡计里,卫兰她誓要那些看不起她的人付出代价,看她如何从一个废物走向最高颠峰,倾绝天下!暴力狡猾的女主+阴险腹黑闷骚男,各种阴谋诡计横行,喜欢的亲们放心跳坑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废材惊天逆袭:狂凤驭妖

    废材惊天逆袭:狂凤驭妖

    自古以来驭魂者皆是逆天而行打乱轮回的罪魁祸首。传言干这行的总有一天会受烈火焚身之苦,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她,行内人口中的天才驭魂师,唯一一个经受烈火焚身而大难不死之人。虽逃过天降的灾难,却躲不过人为的阴谋。凤离月,天绝大陆第一强国风凛的公主,还在母亲的腹中时便受万人的羡慕。可是出生前不久嘴贱的国师却说她的降生,将会使风凛国福祸双至。出生之日天降暴雪整个帝都冰封三尺,狠心的父亲宁可无福也不要灾祸降临,将她掐死在襁褓之中。当二十一世天才驭魂师的灵魂,遇上风凛国公主的废材之躯,究竟是沦为废材还是强者崛起?
  • 真神界

    真神界

    一个奴隶,机缘巧合,踏上了武道之路,在尘世巅峰,蓦然发现,所有曾经站在巅峰上的人,都已经消失不见……消失的武道巨匠、魔道巨孽,都去了哪里?曾经的热血,难道竟然都是一场虚幻的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吾家有妃初拽成

    吾家有妃初拽成

    传闻她不但奇丑无比,是个人人唾弃的废物小姐,从还是个克死母亲的煞星。原以为她的命运就此苍白的度过一生,怎料在七岁之际,却惨遭中毒几乎不治。再睁眼,灵魂已悄然转变,她已不是她。十年后回家,她一反柔弱的性子彪悍回归,奶奶滴,看老娘不玩死你们这群混蛋。好,心情不爽,烧烧国家粮仓。嗯,被人骂了,直接给你下毒。呃,姐妹欺负,折你手毁你容。当桃花开始悄然盛开的时候,当身上的秘密悄然而现的时候,她才发现,她的心早已遗失……他是人称冥王的传奇人物,世人皆传说是有断袖之癖,却将一个女子宠入骨髓,爱之如命。要不是六年前的相遇,他不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牵挂着一个人,所以,找到了她,就没想过要放手。对于她身边萦绕的不管是炮灰还是伪小三,他都要让他们的爱直接死在摇篮里,来一个,灭一个,来一对,杀一双,绝不手软。他的爱,只能给她。而她,只能他来爱。【片段一】“你以前不是一直都很喜欢本王吗?”某个无耻王爷无耻说道。某女点点头,“我小时候是很喜欢你啊,现在也喜欢你——”某无耻王爷一喜,却听后面还有一句,“我喜欢你离我远点啊!见过讨厌的,还没见过那么讨厌的。”(某女是用吼的)【片段二】“主子,冽王带十万聘礼,想娶夫人。”“什么,好,告诉他,聘礼留下,人滚蛋!”某人眼色一敛,笑的诡异。夫人说过,这世界,绝对不能与钱过不去,所以他听她的,聘礼要下,人,有他一个就行了。【片段三】“主子,夫人又出去了。”“出去就出去了,有什么大惊小怪,她天天出去。”“可是……可是她是去新开的牛郎馆,听说今天来了几只特别好……”好吃的外国鸭子。手下话还没说完,就感觉一阵风吹过,再看主子的位子,没人了?额上顿时流汗。夫人,你自求多福吧!只是,那真的是鸭子啊,烤鸭。*简介无能,看文是王道。这是一个伪冷酷王爷和一个拽女之间的故事,有宠无虐,YY会有的,船戏也会有的。【本文女强+男强=爽文,内有悬疑,疑似宫斗,夹着江湖侠情,还有玄幻色彩,是一部多类型的文,一定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声明:本文绝对一对一,楠竹专情,霸道,偶尔识风情浪漫,无不良嗜好,身心健康,没有小三。推荐新文:《凰腾--绝杀鬼妃》(^ω^)↗【吐血推荐】好友文文:姒锦《军婚撩人》:怜半春《爹地,妈咪偸窥你》:鎏年《女军阀》艺瑾天使《拐个小妻来爱爱》:花卷《独宠极品小娇妻》:(^ω^)↗
  • 划过星空的wish

    划过星空的wish

    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是拥有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也让我们开怀得大笑,有时候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能发现自己一直向往的恋情……
  • 深度忧郁

    深度忧郁

    作者雪屏以他个人的病房生活为蓝本,力图透过主观的感觉来关照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他在这部小说中,更刻意地描摹瞬间的感受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为无法再现的青春岁月画上了一个句号。走出病房的雪屏,其作品对人性、人道和人心均有了更多的思考,强化了人物的塑造和内心的刻画,而尽量淡化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他的身边,精明狡诈的,不离不弃的,背叛的,纠缠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过,他们又离开,他们的故事逐渐逐渐飘散在风中……他用自己患有忧郁症的状态来消化这些人这些事,一切就从这个角度变得仿佛哈哈镜里的影像,扭曲、混乱、诡异而荒唐。
  • 我是鬼老大

    我是鬼老大

    阳间阴间,我郝小宝,但是摸索了我半天。乐得自在!爆笑灵异——笑到你肚子疼,我刚出生就中邪了,要不是一个行脚医生路过,说不定我现在就跟阎王老子喝茶去了。当时那个行脚医生也搞笑,他帮我驱邪之后,说我是什么先天弱体,最容易招这些脏东西。本来他说这事可以换童子来解决的,吓到你腿软!,最后愣是说我的童子他不敢换,只给我画了个符让我戴在胸口。还一副正经模样的说,只要符不离身,我就安全没事!而保命符丢了之后,我稀里糊涂的就跟鬼打上了交道
  • 重生之腹黑天使

    重生之腹黑天使

    临死前,钟然才看清那些人的真面目。父亲被他们陷害入狱了,奶奶的骨灰被他们撒进了湖里,自己的病也是因为他们下毒造成的,老公跟后妈的女儿在一起了,一直看做是闺蜜的女人原来一直都在利用自己,保姆在她的牛奶里下药,司机亲自参与了一场车祸差点让她毙命…带着强烈的怨气和仇恨,她重生了,重生在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之前。既然上天给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那么这一次她不会再是那个善良好欺负的丑胖子,她会阻止所有悲剧发生,会把她们上一世欠她的债一一讨伐回来。我回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 做最好的面试官

    做最好的面试官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很多招聘工作往往不够理想:用人迫在眉睫,可是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可实际工作以后却不能胜任。那么,招聘工作如何开展才最好呢——这就是《做最好的面试官》要探讨的问题。无论作为企业招聘工作参考,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个人学习,《做最好的面试官》都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相信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益处!本书由刘翠编著。
  • 秦时明月之烟尘梦

    秦时明月之烟尘梦

    你转身回眸那满目星河,可是对脚下山河岁月沧桑的垂怜? 春风渡山外,古巷绿杨青,可目送你两袖清风归去的背影? 履屦踏古道,拂柳送归人,只怕时过境迁凋零的韶华,漫漫远去洗去故人思…… 烟尘梦:乱世干戈缘自空,浮华转瞬皆尘梦。[书群:515604192,群名:秦时明月|九歌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