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700000053

第53章 生活中的“潜规则”:做好那些不明说的事情 (1)

第十九章 生活中的“潜规则”:做好那些不明说的事情 (1)

餐桌上吃的到底是什么

如今,职场的商务宴请中,酒、饭、菜本身,逐渐成为附属品。请客吃饭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种排场、面子、投资、交易、手段。

田雯是威胜公司新聘用的公关部经理,她上任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宴请公司的俄罗斯客人。李小姐虽然从未接手过此种事务,但她细心地考察了来客的习俗,了解到了俄罗斯人的饮食喜好和禁忌,最后,她选择了当地有名的酒楼,安排了一些符合俄罗斯人口味的当地名菜,并且席间还设有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她的这次决定受到了客人和上司的夸奖,并为公司带来了一笔十分可观的效益。

现代人宴情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在吃的同时人们更注重吃的品位和档次。要是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效果大打折扣。许多追求档次的人都会选择清静、幽雅的用餐地点,要让与宴者吃出档次、吃出身份。

那么,怎样吃出这种档次呢?

首先,宴请贵宾时,可以到具有古朴装修以及精致菜品的高档饭店,无论是那里的环境、服务还是口碑都会让与宴者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宴请川西情节颇浓的客人,具有巴蜀风情的饭店更能让人过目难忘;宴请喜欢欧式装修的客人,精致的西餐厅是个不错的选择;宴请喜欢清静、对菜品也十分讲究的客人,典雅的农家食府就可以了。想让客人在平和中感受到一份大气,满庭芬芳的酒楼他应该会喜欢;想给客人呈上一次视觉盛宴,花园式的餐厅是个好去处。如果客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那么中国宫廷风的餐厅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既能让人感受到宫廷的大气,又能让人享受到各种御膳;如果客人非常注重商务宴请的私密性,那么高级酒店很适合;如果客人比较小资,喜欢时尚,那么尽可以邀请他到时下流行的餐厅或饭店就餐。

其次,在商务宴请中选择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点菜时要荤素搭配。对海鲜、畜肉、禽肉、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等应全面考虑,但要注意肉类不宜太多,菜肴中应有1/3以上是绿色蔬菜和豆制品。这样可以通过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平衡,在色泽和口感上也有新鲜感。若是担心素菜显得不够高档,可配些草菇、香菇、虾仁等。其次是软硬搭配。同时,也要注意口味搭配和冷热搭配。即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菜肴的搭配,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就餐者的喜好。并且注意冷菜及冷食不宜过多。

除此之外,宴请客人时,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比如:

1.官方正式、隆重的宴会一般应安排在宴会场所或在客人下榻的酒店内举行。

2.举行小型的正式宴会,在宴会厅外应另设休息厅,以供宴会前宾主简短交谈用,待主宾到达后一起进宴会厅入席。

3.选择一处彼此都喜欢的地点就餐,让聚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请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饭店,请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饭店。对熟人 (包括家人、朋友),可以去以前没去过的饭店尝尝鲜、探探路,这样熟人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可畅心问价、临时调换地点等。请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客人则要求对饭店的菜点、服务质量等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请客的目的服务,所以应该去一个熟悉的、信誉好的饭店。

怎样看“拍马屁文化”

拍马屁这种行为,最初只不过是一种风俗,指元朝时候,养马人相遇,会互拍对方的马屁股,探摸马膘,并夸上几句,以博马主欢心。而元朝官员以养骏马为荣,别人对他们马匹的赞美就成为了最好的奉承。渐渐地,人们就把对别人违心的奉承称为“拍马屁”。

而从古到今,关于拍马屁的故事也是不胜枚举。

古时候,有一个人非常善于拍马屁的人。他阿谀奉承地过了一生,送了无数的高帽子给人戴。死后到了阴间,被阎王亲自审问。

“你这个人活了一世,只懂得阿谀奉承,让人不思进取,实在是罪该万死。来啊,把他给我打下十八层地狱!”阎王怒气冲冲地吼道。

“慢着,”那人不慌不忙地说道,“小人是该死,但小人奉承的都是那些有虚荣心的人。像大王您这样英明神武、铁面无私、没有虚荣心的人是不会接受小人的高帽的。”

“还算你有眼!”阎王拈着胡须哈哈大笑着说,“你投胎去吧!”

所谓的“拍马屁”,指的是地位低者附和、奉承地位高者,从而让地位高者有心满意足之态的行为。

在职场上较容易形成“拍马屁文化”,因为有喜欢被拍马屁的领导存在,所以也就有了喜欢拍马屁的员工产生。领导总是会用一些笼络人心的方法来鼓励员工为其“拼命”创造业绩,比如时不时请员工吃饭。很多员工在被领导请吃饭时,总是畏畏缩缩,唯恐领导请他吃的是最后的晚餐——为了辞退他而设宴。其实,大可不必。如果领导原本就想辞退我们,那么我们再诚惶诚恐也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如果领导单纯是为了鼓励我们,那么我们就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去努力讨好领导,正所谓“马屁此时不拍,更待何时”。

不过,在宴会这种特定的场合拍领导的马屁是一门学问,非常有讲究。

1.要讲究对象

要明白我们面对的是谁,谁对我们成事有所帮助,接下来要看准目标,尽可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加强拍马屁的力度,争取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从而帮助我们。

2.要讲究手法

一个“马屁精”曾总结其诀窍曰:“或舔或吮,或吹或捧,虚者实之,小者大之,此乃拍马之术。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要旨就在于拍得马儿乐滋滋、甜丝丝,这便是高明的手法。”一定要灵活机动,不可机械地奉承,一定要仔细观察领导,洞悉其心理状态,适时地推领导一把,将他捧至云端,让他飘飘欲仙。

3.要讲究时机

《儒林外史》一书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前,人人都鄙视他。可他中举之后,不但岳父巴结他,就是素昧平生的人,也自愿上门为他当奴为仆。因为那些“马屁精”知道,此乃拍马屁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善于把握氛围,要在适当的时候使劲拍领导的马屁,让领导感受到我们的悟性和诚意,这样,他们日后提拔我们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4.要讲究随机应变

不妨引述一个笑话来证明。在某饭局上,一个贵人放了一个屁,其身边的一个幕僚说:“不见得臭!”贵人不悦,说:“放屁不臭的不是好人!”幕僚立即用手招而闻之:“您的屁才臭过来!”这个幕僚头脑何其灵活,反应多么敏捷!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在适当时机要有所表现,该拍马屁、戴高帽的时候绝不能手软。

我们为什么会习惯于送礼

在很多时候,无论是为了感激、酬谢还是为了卖人情,送礼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任何人来说,收到礼物总是会令人高兴的,但是接受他人无故赠送的物品,则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在还没有进化出法律的年代里(现在某些原始部落依然如此),因为送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对方的积极感情,所以礼物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即使后来有了法律规范,送礼和收礼也基本上变成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通过送礼来拉近彼此感情、求人办事的现象发生了。

萧青青的公司在和一家大型的外贸企业商谈合作事宜,公司委任萧青青全权负责这个项目,和萧青青商谈的是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尽管彼此交流得较为愉快,但商谈一直没有涉及下一步的实际内容。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一直采取绕圈子的战略,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让萧青青十分苦恼。她私下托人打听这位市场部经理的喜好,打算投其所好送礼,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促进和谈的顺利进行。

朋友帮萧青青打听到市场部经理毕业于某著名大学中文系,平时喜欢搜集一些古色古香的小玩意。于是,萧青青打算送他一副名人字画。一天,萧青青偶然发现那位市场部经理办公室的一个红木镜框中镶有一副字画,她感觉那副字画像是一幅拓片,跟办公室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萧青青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而且前段时间正好赠送给她几幅字画。于是,她在拜访这位市场部经理时,装作随意地把叔父的字画拿出来,送给对方。面对她的这一举动,那位市场部经理并未反对,反而十分喜爱,这样,萧青青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如她所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市场部经理主动要求进入下一步详细的商谈计划。

在送礼的时候,我们最好像萧青青那样,主动积极,并且正中收礼者的心。送礼送得有技巧,才容易让人接受。

送礼者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礼物或严词拒绝。即使是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这些都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即中呢?

1.借花献佛

如果我们送的是土特产品,那么我们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而拒收礼物的心态可望得到缓和,从而收下我们的礼物。

2.暗度陈仓

同类推荐
  •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哈哈!好好玩的创意心理学

    本书以轻松实在的语言风格,巧妙性地运用创意引发出心理学中一个又一个好玩的点,将心理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创意心理作为一种无中生有的生活智慧,让与众不同的多样生活与趣味人生呈现在了你我他的面前。
  •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但也并非尽是奇趣,只要坚定目标,明确方向,乐观坚韧地走下去,就能笑到最后。青少年朋友们,未来的路就在脚下,把握好航向,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寻找人生旅途的乐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热门推荐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中华智慧故事》汇集百种人生感悟,每一篇故事都将人生哲理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更是直抵心灵深处。这里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有在成长路上给您动力的励志故事,有触动人心灵的亲情故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银色十字梦

    银色十字梦

    一枚奶糖的牵挂,一种无悔的守护,一缕鲜血的羁绊,身世不明的东方晓意外变成了吸血鬼,于是上演了一出出光怪陆离,啼笑皆非的事件,并且重遇童年时曾见过的天使。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当永远无法拥有的美好成为一种信仰,她将在审判之日会获得怎样的结果?故事中吸血鬼的十字架,看似矛盾的组合,却演绎了一段爱情的神话。
  • 弃皇恩负天下:绝世师尊

    弃皇恩负天下:绝世师尊

    【师徒恋】如她这般两世平庸之人——打酱油的路人甲才是她的最终身份!可上天却给她安排了一位地位超过亲王、权利盖过丞相、辈分高过皇帝,传闻中绝世风华的师父。他说:“她是我亲自教出来的徒弟,即使我亲手杀她一万次,也绝不容许你们动她分毫。”她说:“弟子子惜向师父端华发誓,除非死,今生今世绝不背叛和欺骗师父,也绝不忤逆师父。”宫廷、朝野、市井、江湖,桃源深处,有你便有我。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春真谛

    青春真谛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