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400000017

第17章 为什么金融问题这么多?(1)

通胀的逻辑

通胀是这几年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2011年的物价又开始高涨,引起了人们的再度关注。学界对通胀的讨论自然就多起来,出现了所谓的“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结构性通胀”等类别的通胀。

实际上,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物价暴涨暴跌带来祸害时,人们会谴责人性贪婪。或者,把物价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成本的推动。事实上,这背后都是货币在兴风作浪。费舍尔在1911年说过,“不可兑现的纸币几乎总是成为使用它的那个国家的一个祸根。”

物价上涨,一定是“钱多”了。当然,这个“钱多”并不是指财富增加了,而是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了。我查阅了关于金本位的资料,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道:“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制的好处,就是约束当局滥发货币。这种金本位崩溃了,当局滥发货币的欲望就无法控制。只要开印钞机,货币就滚滚而来。就这样,所谓的货币就是一张欠条而已。市场上这种“欠条”越多,那么就越贬值。只要这个地方的“欠条”过多,物价就必然要上涨。如果流通中的货币没有过多的话,那么过多货币追逐房子,必然导致其他产品追逐的货币出现相对过少。道理很简单,流通货币数量保持不变,资产等东西价格上涨了,购买这类东西付出货币就要增加,那么剩下的用于购买其他东西的货币就变少了。其他东西数量保持不变,货币减少了,必然就会便宜,即使名义价格暂时保持不变,但是实际价格也降下来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的看法是:“这几年这个热、那个热的,讲到底都是因为货币热。”(引自《金融危机下中国应该做什么?》)

美国滥发货币,本国却没有发生通胀,这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是否矛盾?尽管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些货币往往都不在本国,自然不会对本国的物价造成冲击。因此,就有了“美国滥发货币,全球通胀”的说法。美国印钱购物,本质就是在透支美元的品牌而已。毕竟,大家现在还是相信美元,愿意持有美国的货币,这是一个国家的信用。要是有一天,人们都不相信美元了,美国就无法通过印钱购物了。当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元的信用仍然是存在的。不过,这种做法也是对未来的透支,子孙后代可能需要偿还这些债务。

其实,中国当前的通胀现象,与2009年以来的刺激经济有关。2009年,CPI还是负值,但是我在2009年7月份就写了一篇《通胀已经归来》的文章。当时,我在文章中说道:“通胀什么时候归来?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但是我的看法就是,通胀已经归来。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整个社会财富没有增加,只是货币增加的话,就必然导致货币贬值。市场上的商品没有增加,货币过多的话,相同面值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一定会下降。相关的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投放持续加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约7.37万亿元,远远超过年度设定‘全年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半年新增贷款比全年预定目标超额放贷47.4%。”“因此,我们应该相信通胀已经归来。我希望能够尽快治理通胀,严格控制信贷,而不是盲目乐观地相信通胀还遥远。否则,到时就要为治理新一轮通胀而付出沉重代价。”

再说到通胀问题,谁在制造通货膨胀?《货币生产的伦理》中有一段话:“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宣称的政策目标之一。然而事实是,通货膨胀有利于新增货币的第一个拥有者--货币的生产者,在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下,也就是各国央行及其政府;其代价则是损害经济体中其他民众的利益。”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这种垄断权不断地制造出货币来,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相反,如果让自由竞争的各私人银行来发行货币,则由于他们会关心自己所发行货币的币值稳定,因而可以避免过量的货币发行。因此,货币应当让自由竞争的私人银行来发行。”

因此,所谓的通胀,就是当局制造的。动不动就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这不能帮助本国经济走出危机,反而制造了严重的通胀。

金融管制是导致高利贷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高利贷总是被人们咒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放高利贷者夏洛克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高利贷的控诉。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正义人士,强烈要求政府打击高利贷。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思考过,高利贷为何会存在?难道仅仅是政府打击力度不够吗?

高利贷现象之所以存在,就是人们对高利贷有需求。高利贷的利率通常都是银行贷款利率的几倍,他们却不去银行借钱,而是选择民间高利贷,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不知道银行利率低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之所以选择高利贷,根本原因就是无法从银行那里借到钱。这些人想在银行贷款没门儿,但是他们仍然需要资金来发展生产,所以只好付出高利率去借款,也就是所谓的高利贷。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生产经营过程遇到资金困难。有的企业因资金短缺,就要面临破产,要是再借不到钱,只好选择破产。这些企业主多么渴望可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但是这个愿望往往无法实现。要是选择高利贷,利息很高,对企业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甚至赚的钱都还不够还利息。可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借高利贷成为他们最后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利贷救活了一些企业,要是没有这些资金,这些企业马上就会破产。

要是政府觉得高利贷加重了借款人的成本,从而选择对高利贷进行打击,这只能导致高利贷的利息变得更高。道理很简单,如果政府不管高利贷,就有更多资金出来放贷,通过竞争而导致利率的降低。其实,利率是资金价格的表现形式。市场上资金供应得越充足,利率就越低。资本产品也和普通产品一样,物以稀为贵。

银行之所以不愿意借钱给中小企业,是因为银行是从成本角度来考虑的。中小企业借款金额通常不多,但是对中小企业资产、借贷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花费的成本并不低。大企业贷款金额可能是中小企业的一百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但是办理贷款付出的费用顶多就是中小企业的几倍而已,甚至相差不多。因此,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扣掉相关费用,剩下的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同时,还有不少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风险评估产生困难,所以银行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现在政府对高利贷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宽松,只有利息超过正规利息率4倍的才纳入高利贷范畴,才会被禁止。因此,如果想要这些所谓的“高利贷”越来越少,政府就要尽快放开金融管制,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虽然现在政府同意私人资本进入金融业,但门槛儿还是相当高,所以这个门槛儿要尽快降低。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上却有很多闲散资金找不到投资渠道。因此,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想办法让这些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游资,从而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因融资困难而破产,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直接影响很多人的就业。

中国金融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要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看到金融改革带来的风险,看到这个显性成本,却看不到不改革而带来的巨大隐性成本,这也包括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要消除所谓的“高利贷”,就必须逐步放宽金融管制,尤其是一些多余的管制。

货币能否去国家化?

可以这样理解,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中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

秦统一中国后,就开始统一货币。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就这样,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秦始皇统治之后的中国,出现了政府供应货币的垄断权或者独占权,但是这种垄断对象仅仅是金币、银币或者铜币之铸造。金属货币即使被政府当局垄断,但是本质上还是实物货币,所以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政府滥发货币。

对于铸币时代来说,政府特权再大也无法滥发货币。以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的是货币的真实财富。一两银币,需要足够重量的银。当然,金属货币有些笨重,交易起来并不是那么方便。纸币出现就提供给人们一种交易平台,从而降低整个交易费用。其实,在纸币出现之前,市场也有准纸币的启蒙。在中世纪,有收回流通中的铸币重新铸造成金银含量少却标明同样价值的硬币的做法。到了纸币时代,货币只是强制流通的一种符号,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借条而已。

回顾历史,中国多数朝代实行金属本位制度,由朝廷规定货币金属的成色和重量。1932-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在重重困难之下,对货币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废两用元”,它标志着金属作为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中国货币开始走向标准化;第二阶段是“法币政策”的推行,它意味着货币定价方式的彻底改变。这场改革并没有取得成效,反而给中国人民带来一场灾难。统一法币之后,民国政府滥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胀。

我们可以从历史教科书中找到关于民国时期通胀的比较形象的说法,也就是“1937年能买两头牛的钱,到了1947年连粒米都买不到。”194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俞鸿钧曾坦言,“从1月到5月……税收只2亿5000万元,约为支出的六千分之一,巨额的财政赤字,由发行补足。”由于没有任何东西约束政府,印钞厂直接成了财政的提款机。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一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经济学手边书。以讲事实、过日子的方式说事儿,在嬉笑怒骂中让艰涩难懂的经济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为大家开启一扇个人理财、经济形势分析、经济政策解读的窗口,帮助那些也许对经济学知识不那么了解的P民“活明白”,不再给资本家、投机客、“砖家”当炮灰。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冷王爷的俏王妃

    冷王爷的俏王妃

    云奇对爱绝望,发誓如有来世她愿为鸟,当她真正为鸟以后,被不死人五百年情思,五百年苦等感动,于是,她苦练法术渴望有朝一日化身为人。云奇在天空俯瞰人间几百年,她爱上了一个嗜血,仇恨,魔鬼般的男人,当这个男人为情一夜间华发半白,深深的揪痛了她的心,她不顾鸟后的阻拦,依然化身为他再续前缘!盼狼山,千年鬼魅雪儿为爱苦等,一天,她渡她一口甘露,她认出了她就是她千年前的夫婿,为了得到她,为了再续千年情缘,她用法术让她的灵魂脱离女儿之身…她最终的归宿是他还是千年鬼魅雪儿,请大家和我一起观看他们的恩爱缠绵…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后宫有个大姐大

    后宫有个大姐大

    穿越而来,却因着一张容颜,成了当今炫朝之后。*若干年后,斑驳城墙之上,那一袭水色飞舞,战鼓连天。硝烟起,八方玲珑。女子以双掌击响战鼓,势如破竹,助我夫君……一统天下。
  • 弃夫难缠:纨绔毒妃倾天下

    弃夫难缠:纨绔毒妃倾天下

    尊贵显赫的左相小姐,他是容貌倾国,韬光养晦的腹黑王爷,一场意外追杀,她竟然被他纯真的外表给骗了?!从此之后这个妖孽王爷就缠上了她,清雅面容之下他的真心难辨,她是无良的穿越女,再加上强大女配来袭,好吧,本小姐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忍无可忍!当两只装小白的腹黑撞到一起,夺江山,打小三,这天下还不手到擒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诗集共收录108首诗。,《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
  •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防癌抗癌食疗食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防癌抗癌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防癌抗癌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各类人士尤其是癌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1)借尸还魂

    面对不可思议的还魂之谜,楚留香如何找回真正的“尸体”,又如何揭露江湖第一杀手组织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