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7900000006

第6章 福利社会错了吗:关于福利社会的谎言,你知道多少?(4)

“钱多的”与“不安的”的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根本不是同一群中国人,“钱多的”是有钱人,“不安的”是穷人,他们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生活处境具有天壤之别。其实如果真正有钱的人,根本就不用买什么保险,李嘉诚、巴菲特根本不用担心养老问题,真正需要保险的反而是没钱的人。

文明国家解决民众不安的措施主要是建立福利社会,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而绝对不是发展商业保险,比如北欧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比如新加坡为百姓提供住房等,这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是让民众自己去买保险。

打倒孔家店的不是金融,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日益细化的劳动分工,幼儿园剥夺了爷爷奶奶们含饴弄孙的乐趣,物业服务公司让人们省去了亲自打扫院落的劳累,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这是现代工业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而金融确实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相对于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让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模式的变化,这些都是在打败“孔家店”。“孔家店”是农业社会、家族社会的产物,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不打自倒。如果都归功到金融上是非常可笑的。现代人能买养老保险,古代没有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只要你有钱,也照样不愁养老。

金融的运用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加大社会成本,传统互助性社会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模式,而用金融代替后必然导致生活成本上升,金融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我们以买房为例子,我们在按揭买房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将几乎相当一栋房的利息给了银行。而传统社会,一家有事大家帮,可以让生活成本非常低。

商业金融不是万能的,但是人类也无法回归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因此完善现代社会条件的社会保障模式才是正路。

穷人信贷能代替社会保障吗?

妄图通过向穷人放高利贷来取代对穷人的救济,最终只能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向穷人放高利贷是小布什模式的核心,也是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

社会福利信贷化的实质很简单:穷人买不起房吧,不好意思,政府也没钱,那怎么办呢?政府可以帮你贷款,你可以自己贷款买房,这就是“社会福利信贷化”,其实这就是小布什发明的“花招”,也是这一政策导致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

克林顿时期,美国财政赤字不断下降,到1999年实现首次盈余。但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不到5个月,就提出了一个10年减税1.35万亿美元的议案,并获得通过。这是自1981年里根减税以来的最大减税方案。小布什任内,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耗资巨大,再加上减税,导致收入减少,美国财政赤字直线上升,第二年财政赤字一下子就高达1570亿美元。2008年10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3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财政赤字无法承担公共住房减税

高企的财政赤字导致美国政府无力承担公共住房建设,因此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公共住房投入大幅削减。以“希望六号计划”为例,美国议会于1993年启动了“希望六号计划”,重建衰落的公共住房。原来“希望六号计划”每年的可用资金为3~5亿美元,成为改造公共住房的中坚力量。而小布什从2003年起,就试图取消对希望六号项目的资助,希望六号项目的噩运也由此展开,其预算从2004年前的每年超过5.5亿美元下降到了2005财政年的1.43亿美元,可谓一落千丈。

在任何国家,住房都是个大问题。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该纳入社会保障,由公共财政来解决。在社保制度日益健全的今天,这是一个常识。

如果政府不履行住房保障责任,就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也是一个常识。以前的美国历届政府都将提高“住房拥有率”当作政府的施政重点。罗斯福有句名言:一个居者有其屋的国家不可战胜。这是非常经典的概括。

美国的社会保障房政策在小布什任期内大幅改变,政府免费给穷人住房变成了政府帮穷人贷款买房,这一过程中,政府负责的部分就是通过政府支持的企业(房地美、房利美)将住房信贷进行资产证券化,创造出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给全世界的投资者。

美国借这一政策造成了虚假成功,美国住房拥有率一度达到70%,不仅房屋数量快速增长,房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自有住房的面积从1973年的约142平方米上升到2004年的约204平方米,这期间大部分穷人靠信贷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但是帮穷人贷款可不是那么容易,共和党执政的美国政府是绝对不给穷人进行贷款补贴的,而美国又是个信用社会,有一套完善的信用制度,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将个人信用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和不确定(350分以下)。

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美国房屋贷款分为三级:优级、近似优级和次级。信用在一般以下的人的贷款就被称为次级贷款。由于穷人经常失业,收入低,不稳定,且交不起首付,信用都非常的低,因此穷人的贷款都属于次级贷款,所谓的次债危机,其实就是穷人贷款危机。

在美国优级贷款围绕平均利率波动,差别不大。而次级贷款,由发放机构自己定利率,且以浮动利率为主。在2001年,这种浮动利率贷款仅占10%,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就飙升至30%,到2006年,被证券化的次级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占40%,与浮动利率贷款相关的产品达到74%。因此次级贷款人,实际承受着更高的利率,而美国的总体利率不可能永远维持在低位,当美联储提高利率后,穷人这些贷款的利率也跟着上浮,因此到还款的时候,这些贷款已经是彻头彻尾的高利贷了。

如何骗穷人借高利贷?

有政府企业帮忙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后,银行就可以进行滚动信贷,因为贷款也就变得容易多了,大约从10年前,贷款公司的广告就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或在你的信箱里: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没有收入吗?找贷款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传统高利贷都与黑社会绑在一起,穷人还不起钱,就动用暴利手段进行讨债,而美国的大银行不可能也雇佣黑社会!于是创新出现了,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将高利贷转让出去,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早晚还不起钱,这些债属于“烂债”,因此他们必须将这些债转让出去,才可以将风险转嫁出去,自己还可以从中赚取一笔可观的利润。

如何将高利贷转让出去

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按揭证券,向市场出售。银行从市场拿回现金后,再发放贷款,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房贷的风险已经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无节制地发放房贷,而不需要担心自有资本够不够。

而对购买按揭证券的人来说,证券的收益靠贷款的还本付息来支持,而且还有物业作为抵押品,因此,视其为很安全的投资工具。由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水到渠成,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贷款都是高利息贷款,而还款人都是穷人,因此他们的利益从现实上看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风险被放大 随后,华尔街在抵押证券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各种其他金融产品,无限制地创新金融衍生品,产生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杠杆效应,创新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风险被无限放大,一旦房价发生波动,就必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冲击。

为了让全世界购买美国的次贷证券,美国政府直接出面进行推销。比如,美国政府曾派遣住宅和城市发展部部长访问中国,招揽中国外汇储备这一大客户,同时,与中国的商业银行接触,商谈购买房贷事宜。

另一个欺骗环节 为了让投资者了解这些次贷证券的风险,评级机构给这些证券产品打分、评级。然而,评级的费用却由次贷销售机构提供,它们之间的这种利益输送关系,最终导致大量不良贷款被评为AAA级投资产品。

时间走到了2006年年底,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房价下跌,先是普通民众无力偿还贷款,然后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巨额亏损,同时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次债危机爆发。

借高利贷买房的人有了梦寐以求的房屋,当他们欢天喜地享受这种拥有住房的快感时,却发现这快感竟然是如此短暂。在2008年上半年,美国343159个人失掉住房,让穷人买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穷人的信用情况不够贷款资格,更不够资格享受贷款优惠,这需要各个环节和多种条件的配合。这一切好像是市场自发做到的,实际是被一只黑手操纵着,这只黑手就在华盛顿。

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也是全球财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

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在被转移和重新分配,美国的穷人白住了两年房;美国的金融公司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最后破产,所有债务都不用再偿还。这些金融衍生品被打包和包装后销售给全世界的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投资者,把风险和成本也迅速转嫁了出去,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中国政府和中国的金融机构,这些投资者才是这次债危机最大的受害者。

对于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有人归结于不负责任的评级机构,有人归结于过度资产证券化,还有人认为是房地产泡沫,但这都是程序性因素,如果找到源头,那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小布什实行的“社会福利信贷化”政策,也就是政府不对穷人进行帮扶,反而向穷人放高利贷,这与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对于那些收入非常低的人,政府有责任对其进行社会保障,而政府如果抛弃了这一本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那早晚会以更大的社会问题的形式爆发出来。

“穷人高利贷”、“信贷消费”、“给富人减税”,是小布什模式的核心,其中用“穷人高利贷”取代国家福利是不可持久的,信贷消费和向富人减税都只能带来短期的繁荣,这都不是强国之策。

关于福利社会的七大谎言汇总

反对福利社会的论调都是一些禁不住推敲的谎言,这些谎言看起来很符合“常识”,所以很能迷惑人。

现在中国学术界反福利的论调很多,笔者在这里再进行一下汇总剖析。

谎言一、福利社会要产生于富裕国家

同类推荐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热门推荐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赵奎家的柴垛

    赵奎家的柴垛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炼器销魂

    炼器销魂

    在炼魂的世界,魂师是超越了众人的强者存在。魂师中的皇者,尊者,更是强者之巅。而这个世界里的炼器师,拥有的不仅仅是普通魂师的战斗力,更掌握着大量的珍稀材料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巨额财富。作为一名优秀的炼器师,萧魂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里,踏平阻碍,问鼎至强,跨越巅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为了家人被迫嫁与知府家的三公子,可谁知这个三公子却是个不受宠的。从此,家事国事江湖事,事事烦心!孰料,小郎君不简单功夫还了得,比她厉害就算了,尼玛,还有个无比强悍的身世。正牌公公找上门:“你不配做我儿媳妇。”她哼了一声:“姐才不稀罕”挺着肚里的小包子决然离去。日子就是你追我逃……“呔!前面的那个大婶放开那个俊后生!让他来给我肚子里的娃娃当爹刚刚好...”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炮灰王妃不安分

    炮灰王妃不安分

    她,一失足穿越成炮灰,身世是炮灰,被安排的命运也炮灰,可是你看她哪有一点炮灰样啊?拐搭着皇子把品牌服装店开到了古代,还煽动公主和她一起搞服装拍卖会,赚得个盆满钵满还不消停,整天把个王爷老公虐的伤心伤肺又伤肝不说还把个王爷小叔子迷得神魂颠倒……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总裁,不要扯上我

    总裁,不要扯上我

    当她为丈夫为孩子为这个家失去自我的时候,却看到丈夫用深情的眼光去看着另外一个女人,告诉她,他们的婚姻已经到头了,希望她能给他和自己自由,她的眼里不再有泪水,带着孩子毅然走了出来。没想到却意外地被扯进了一场复杂的豪门婚姻中,那个痴情的复员军官让她的无比挣扎……当初就是想远离这充满硝烟的商场才毅然走进军营的,更不想为了所谓的利益牺牲掉自己婚姻,当他荣归故里时早已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从军营里带出来的那种英姿飒爽的气质加上凯威集团总裁的身份,让无数富家千金迷恋上他,可当他看到那张与世无争的脸时,他的心有种痛的感觉,不由地想要去保护她,给她依靠,却没想到家人的反对让她受到无比的屈辱………亲们打个广告支持下依然的新坑:《追讨:总裁的断掌妻》http://m.pgsk.com/a/229278/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