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6000000012

第12章 刘备的青葱岁月(2)

孙权称帝,是为大帝。公元231年,诸葛亮51岁。蜀丞相诸葛亮以木牛流马,攻曹魏。公元233年,诸葛亮53岁。辽东太守公孙渊,打败曹魏军队。

孙权遣使往辽东,公孙渊杀之。公元234年,诸葛亮54岁。蜀汉丞相诸葛亮出斜谷,进五丈原,击曹魏,病死于军中。……这份冗长的人物行年表,让我们恍然大悟。难怪曹操言称天下只有他和刘备是英雄,别人都不足为虑。看了这份人物行年表,我们好歹才算是明白过来,当曹操、刘备年轻的时候,他们血性方刚,咄咄逼人,欺负上了年纪的老头。等他们老了的时候,又是老谋深算,诡诈多智,摆弄悲催的年轻人。不管是在老年人面前,还是在年轻人面前,横竖都是他们两个有理,所以他们才是英雄。

诸葛亮是在智慧上与曹操、刘备比肩的人物,但他占了个年轻的便宜。等他把曹操、刘备这俩老头活活煎熬死了,历史上就由着他来唱独角戏了,难怪诸葛亮在人类历史上是如此的大名鼎鼎。

有了这份人物行年表,我们就可以静下心来,观摩刘备与曹操这两个处处占便宜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的。

神秘的第一桶金

刘备是这样一个人,与他对坐的时候,他会始终保持静默,但他的眼睛会一直看着你。你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越来越飘忽,透着明显的厌倦。这时候你的底气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渐渐的,你就和他一样陷入沉默之中,并因为自己的幼稚与愚蠢而感到羞愧。

如果给刘备一个机会,让他面对镜头,概述一下自己的特点,那么,他要说的多半会是这样一句话:“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刘玄德只有背影……”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上溯350年,刘备的祖上也曾风光过,昔年西汉景帝,生子刘胜,封中山靖王,就是刘备家谱上的根目录。但三百多年过去了,刘氏皇族的后裔堪称车载斗量,往少里说也不会低于七万人。这个祖上荣光,此时已不再有意义。

此外,刘备的形貌也是极尽古怪。史书上说他双手垂下来时,过了膝盖,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耳朵,假如再给他老人家披一条皮毛大氅,那就是一只十足十的返祖类人猿。让刘玄德扮演类人猿金刚,连化妆费都省下了。这么个怪模样是很吸引人眼球的,但要说具有多少亲和力,这绝对是个大疑问。

尽管相貌明显返祖,但少年时代的刘备不堕青云之志,他和孩子们在大树下玩的时候,就声称:“将来我一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

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抄袭成分,是早年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翻版,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的延续,是更早些时候陈胜王的“苟富贵,毋相忘”的愿景再现。尽管抄袭意味浓烈,但我们仍然相信刘备确曾说过这样的话。仅仅是因为:许多年轻人都曾这样想过,这样说过。这是每个年轻人青春时代的成人宣言,刘备没理由免俗。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这个年轻人的心智成熟度。刘备无疑有着成就大事的禀赋,他的性格与普通的年轻人明显有着不同,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侠之士。这种性格在太平时期,无疑会惹来天大的麻烦,但时逢乱世,却是生逢其时。

但是接下来一桩诡异的事件发生了,刘备以史书上难以言述的手段,获得了他人生事业的第一桶金,完成了他初期的原始积累:中山国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积累了价值千金的家财,到涿州一带贩马,途中遇到了刘备。他们认为刘备是个奇才,就赠送给刘备许多钱,于是刘备就用这笔钱组建了包括关羽和张飞在内的,私人武装兵团。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之中,也涉及刘备第一桶金的叙述:……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无马匹可乘。正思虑间,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伙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玄德曰:“此天佑我也!”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客乃中山大商: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寇发而回。玄德请二人到庄,置酒款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客大喜,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单从这段叙述上来看,罗贯中分明是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头,大凡经商之人,莫不是极其精明之辈,向来讲究个不见兔子不撒鹰。那张世平与苏双,与你刘备不沾亲不带故,怎么可能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送给你?刘备的第一桶金,肯定是有问题!

但什么问题呢?罗贯中在书中暗示了这样一种可能,商人张世平、苏双遇到的并不是刘备自己,而是刘关张这历史上极具凶名的暴力组织。而且罗贯中暗示,所谓赠送云云,纯属瞎掰,这实际上是刘备暴力团向两个商人收取的保护费:“……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人家认都不认得你,你跟人家诉说的着吗?这摆明了,十足十的敲诈。

而且,刘备找这俩富佬述说,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对方掏银子。俩富佬又不傻,不快点把银子掏出来,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但也许,我们的分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世平与苏双,完全有可能是被刘备的人格魅力所打动,陷入意乱情迷之中,所以慷慨解囊。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张世平和苏双,应该还会出现在刘备的面前,抑或是推荐他们的子侄辈来刘备这里谋个前程。但史书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两个大富商宛如天上降下来的神仙,撂下一大笔钱给刘备开基立业,而且又飞回到了天界,彻底在人世间消失了。

一句话,他们再也不想见到刘备了,抑或是再也不能见到刘备了。

不管怎么说,刘备反正是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仅可以招兵买马,而且还得到了左右臂膀:关羽和张飞。他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了。

抢了张飞的戏

刘备举旗招兵,是为了对付黄巾军。这样一支短时聚集起来的民间武装,其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刘备很清楚这一点,他找到个小官员邹靖,将自己的私人武装在官府进行了合法注册,就获得了正当经营权。而后出击黄巾,轻而易举立下战功,朝廷嘉奖了他一个闹心的职位:安喜县尉。

这个县尉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部长,职责功能和现在的武装部也没区别,属于预备役,负责替官队招兵买马,筹备军资。这虽然满足不了刘备的野心,但好歹也算是进入了公务员系统,毕竟也是一个难得的起步。

接下来,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殴击督邮事件。说到督邮,相当于现在的省厅级的司法局局长,说权力不谓不大,说实惠不谓不少。工作职能就是经常到基层召开会议,捎带脚检查下级工作而已。上级领导来了,刘备就去汇报工作,可是督邮手下却不给通报,猜猜大耳朵刘备干了什么事?

刘备冲了进去,捉住督邮捆绑起来,重重地打了二百杖,并解下系印的丝带拴住督邮的脖子,把督邮捆在了马桩上,而后刘备弃官逃走了。

这个暴脾气的刘备刘玄德,严重颠覆了他在世人心目中温柔软弱的形象。小说家罗贯中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一点,干脆一咬牙一跺脚,把捆打督邮的事件,挂到了张飞的头上,结果营造出张飞一个粗莽的可爱形象。

但刘备这样做的缘由是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指控那倒霉蛋督邮勒索刘备,有这条理由就够了,敲诈勒索,打死你也活该!

但正史中丝毫未提及勒索之事,只是说督邮手下拒绝通报,当然这种拒绝通报,也确实是勒索的正常手段,但刘备如此发火,应该不是出于对官场恶习的厌恶。要知道,做官发财,是权力不受监督时代的特有人性表现,刘备素怀大志,断不至于对人性如此隔膜。若是刘玄德真的不了解人性,那他又凭什么成就蜀汉基业?凭什么成为当世英雄?

刘备怒揍督邮,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是因为督邮前来宣布任免命令,免去刘备的安喜县尉一职……可怜的刘备,他好不容易才混入公务员队伍,说免就免,这未免也太欺负人了。所以督邮这顿揍,是必然要挨的,不挨那真没天理了。

打了领导,又逃之夭夭,这刘备就已经成了逃犯了。此后漫漫的逃亡生涯中,刘备刘玄德,靠什么吃饭呢?

这个事没人管,而且官府也没有发布海捕文书,缉拿流窜犯刘备,反倒有个叫毋丘毅的都尉,到丹杨郡招兵。于是刘备跑来报名,成功地洗白了他的逃犯身份。

此后发生的事情,突然变得耐人寻味起来。都尉毋丘毅率领新征募的士兵刘备刘玄德出发,途中却遭遇到了强盗。刘备个人的资料上记载说,此时他奋起神威,圆瞪怪目,冲上前去,保护住都尉毋丘毅,大呼曰:“某乃刘备刘玄德是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这个场景好熟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担纲这一角色的,通常是张飞张翼德,可当刘备抢了张飞的戏,张飞和关羽,他们两个又在哪里呢?

刘备的宦海浮沉

查关羽和张飞的个人资料,都没有提到都尉毋丘毅,没有提到遭遇强盗的事情。如果有这样的光彩的战斗经历,不应该不提。

此外,关羽和张飞的资料上说,他们两个确实是在刘备首次募兵的时候,加盟刘备战斗团队的,然后他们的资料就是一片空白。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正史的资料否定了小说中桃园三结义的佳话,只是说张飞的年龄比关羽小12岁,所以对待关羽一如兄长。再就是关羽和张飞的真正历史面目,与小说家的演义大相径庭。关羽是个书虫,走到哪都捧着一本《左氏春秋传》,看书看得入迷,砰地一声撞在树上,他跟大树连声道歉:“不好意思,撞疼你了……”绕过大树继续边看边走。可怜一本《左氏春秋传》让关羽看了一辈子,还有好多生字不认得。而张飞的性格应该比女生更羞涩更腼腆,这摆明了是俩宅男,做事的主动能力差远了。

无论怎么看,都只能确定这样一件事:当毋丘毅来募兵的时候,跑去报名的,只有刘备一个人。张飞和关羽并不在他身边。

但从后面的资料上看起来,张飞和关羽并没有离开,因为刘备很快就任命了他们。明明没有离开却没有一同参加战斗,对抗强盗这件事,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说刘备和毋丘毅所遭遇到的强盗,实际上就是关羽和张飞假扮的,目的是为了立下功业,抓紧时间弄个官做。这么说没有证据,治史精神明显不够谨慎。我们只能按刘备提供的资料继续分析:

刘备奋起神威,大战强盗,保护了领导毋丘毅,让毋丘毅好生感动。他拍着刘备的肩膀说:“小刘,你很能打,我看好你……”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才,应当重用啊,应该提拔到关键的岗位上来。

于是刘备再度进入公务员系统,毋丘毅替他弄了个县丞的差事。

县丞,类同于现今的县政法委书记,公安口的所有事情他都有责任管,但又都插不上手,并不比刘备第一次职业生涯中的县尉官大。可想而知,那毋丘毅的八辈子祖宗,铁定都被厚道的刘备刘玄德骂遍了。所以刘备第二次从公务员队伍里辞职,放弃了县丞的烂职务,奔赴了新的战场。

第一次放弃县尉职务,并指控说是督邮的过错,等到第二次再放弃县丞的职务,刘备已经不好意思再瞎指控了。

说到底,官太小,难以让他施展开手脚,这才是刘备弃职的真正原因。

但好像这个理由也缺乏证据,因为刘备很快又谋到了一个新的职务。猜猜这个职位是什么?县尉!

就是刘备第一次嫌小不做的县武装部部长。

这一次他老人家怎么就不嫌官小了呢?答案是:刘备很快升任了县令!

然而这一次晋升入县团级干部行列,却是一个可怕的死亡陷阱。而这,却有可能是刘备刻意追求的。

投奔大师兄

刘备第三次进入公务员队伍,工作岗位仍然是县尉,可这一次他老人家没挑没拣,那是因为这个县尉与头一个县尉不一样。头一个县尉就是县尉,没有升职空间。而这个县尉,上面的县令却是虚席以待,刘备确信他有足够的把握拿下这个县团级职务,所以就屈就了自己。

而这里县令职务闲着,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官场历来是僧多粥少,怎么可能会有空闲的官位,留给你大耳朵刘备来坐呢?不可能的!

但这事却是真的,刘备很快升任了县令。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县团级领导班子里。县令虽然官不大,但好歹是官,而此前的县尉县丞,最多不过是一个小吏,从小吏到朝廷正式的官员,这一步对于刘玄德而言,意义重大。

资料记载说,刘备升任县令之后不久就逃走了。

怎么又逃走了?不是已经升官了吗?怎么还逃?难道刘备还嫌官太小?

不是的,话说刘备刘玄德终于升任县令之后,就登上城堞,检查指导工作。放眼前方,但见地平线的尽头,黄乎乎黑压压,不计其数的黄巾军涌上前来。

原来是黄巾军来了,难怪此地的领导岗位出现了空缺。

盗贼逼近,危城夜惊。原来这个县令,不过是像刘备前两次抛弃的县尉、县丞一样,都是毫无价值的鸡肋。史料上说,面对着潮水般涌来的黄巾军,刘备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下令道:“逃!逃!抓紧逃……逃慢了可不得了……”

逃?不会吧?就这么说逃就逃了?这未免太不给力了吧?

但不逃又能如何?老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黄巾军不来则已,一来就是黑压压数以万计。就算大家不跟你过招,伸长了脖子让你砍,要砍掉这么多人,累也累死你了。所以刘玄德当机立断,做出战略转移的伟大决定。

刘备自述:盗贼攻破了县城,他老人家战略转移,转移到了中郎将公孙瓒处。

公孙瓒这个人,和董卓是同时代的人。也就是说,他比刘备、曹操等人年龄要大出许多,但年龄的差距并没有阻止他和刘备之间的交情。事实上,他和刘备是校友,因为他年龄较大,刘备以兄长之礼事之。

同样也和董卓一样,少年时代的公孙瓒,其人生远比刘备、曹操这些小辈威风得多。史书上记载说,公孙瓒这个人外貌相当的帅,仪表堂堂,声音洪亮。走在街上回头率极高。恰好当地的刘太守家里有个女儿。刘太守一看,心里说:嗯,这么帅的小伙子,我女儿肯定喜欢他,那就把女儿嫁给他好了。于是公孙瓒就成为了刘太守的女婿。

后来刘太守派了女婿公孙瓒,去大儒卢植那里学经。公孙瓒就是在学习期间,与刘备同班,所以两人就成为了同窗师兄弟。

同类推荐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智谋故事》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代嫁庶女邪妃

    代嫁庶女邪妃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两只狐狸狭路相逢,联手残害忠良坑骗百姓的扑与反扑小爱恋。【其实这是正剧】她是特工界令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指挥官后继人,代号绯色。一次意外惨遭搭档背叛而陨落。她是落魄将军府的庶女,资质平庸胆小懦弱,一朝被欺,落湖惨死。当心思缜密手腕毒辣的她,将软弱的她取而代之,凤眸一睁,惊才绝艳风云变色!这个迂腐封建的朝代,她从不知道何为屈服。既然她来了,这里一切按她的规矩办!嫉妒她的容貌?抱歉,她靠的是实力!陷害她的生母胞弟?抱歉,伤她的人就要下地狱!设计她代嫁?她堂堂特工新秀,何时沦落到要与古人共侍一夫?还是个无人敢嫁的纨绔王爷!等等,这个王爷性格古怪毫无章法不招女人喜欢?!面目可憎还天生不举?!这就对了,她来嫁!可是这是怎么回事?大婚之夜,看着那张比自己还妖艳的面容,僵硬的扯了扯嘴角,“面目可憎?”他暧昧的勾了下嘴角,学着她说过的话,“长得太好容易被人嫉妒。”看着那健硕的胸膛,她戒备的往后退了一步,“天生不举?!”他步步紧逼将她抵在墙上,怒极反笑,“不举?!今夜过后,娘子就知道为夫举不举!”-----------------------★★★-----------------------谁说穿越就要随遇而安?祖母喜欢拿捏人,嫡母笑里藏刀,嫡姐心机深沉,姨娘个个狡诈。父亲皮笑肉不笑,想要卖女儿换银子?命运在我手,斗得你老骨头全散架!斗得嫡母当众脱衣无脸见人!斗得美丽嫡姐无人敢娶!斗得姨娘沦为军妓!以庶女的身份嫁入王府,调教纨绔王爷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专宠王妃!刁蛮公主,贪官污吏,贵族世家,多国王子,她统统不放在眼里!日进斗金的连锁当铺,是她的业余爱好。古怪阴冷的皇家国师,是她的徒弟。无人能挡的全国情报网,是她的后盾。既然穿越了,她就要玩得风生水起!现代智慧,挑战这些古人的迂腐神经!P:本文不是小白文,只是偶有冷幽默。谁说女主万能?不,女主只是当自强!★★★精彩片段一:俊美无双的男子阴冷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几百个衣衫半敞的绝色美女在院中走过,一会儿排成S形,一会儿排成B形。“王爷,这是王妃给您的信…”“念!”管家不由得咽了下口水,“青城小儿,这是那些老朽儿送给你的侍妾,看上哪个打包带走,晚上别来找老娘,绣庄的小爷约了晚上一起逛花楼!”某男暗骂一声,该死的女人,吃醋也不是这种吃法!
  • 妖恋

    妖恋

    一身青衣,腰间悬挂一支翠绿色的竹笛,俊美的容颜带着几分清高,眉宇间的那颗红痣的滴血的红痣更添一份妖娆。六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那就是风华绝代。微卷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如火精灵在人间降世,竹青看过不少妖,幻化成人时,都是绝色男女,没有想到人界也有这么绝色的女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首席总裁的禁宠

    首席总裁的禁宠

    电梯门打开,肖乐儿走进去,按下19层。门将关未关之际,一只手伸进来拦了,伴着一句匆匆的“稍等。”门感应后再次打开。肖乐儿心头一悸,这声音怎么这般熟悉?抬眼,便看到那张梦回千万次的俊脸。门敞开着,二人一里一外,都愣着,直视无语。肖乐儿直觉得胸闷得紧,仿佛下一秒就会缺氧晕倒,却死活撑着一丝清醒倒不下去。这分将死不死的挣扎令她的脸渐渐白了。门外的人,喃喃的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的禁区

    爱的禁区

    她还是一朵雨季的百合,心却在男朋友死去的那一夜凋零。她爱上发呆爱上躲在角落里偷偷思念。她说,莫小北一辈子都是爱着浩的,一直爱着的。他是天宇集团的总裁,冷酷,俊美,却不相信爱情,它可以游戏人间,却不愿为任何一个女人驻足。她的母亲怕她一辈子沉寂在回忆中,为她安排相亲。他的母亲怕他的心总是漂没有定所,为他物色优秀的女孩子。因为叛逆,他娶她,因为怕父母担心,她嫁他。原本两个世界的男女终于走到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耳鬓厮磨中,他们,果真还是原来的他们么?………………………………………………………………………………………………他将她逼到墙角,幽深的眼眸带着黑夜的颜色。她倔犟的看他,她说:“我不爱你。”他残忍的笑,修长有力的指紧紧握住她的肩,语气霸道自信:“莫小北,你必须爱我,而且,这一辈子,你都必须爱我一个!”……………………………………………………………………………………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