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900000025

第25章 玉手点将录(3)

所以,即使是袁世凯真的下达暗杀密令,也断无可能对一个小县长下令,难道袁世凯认为一个小县长,比他内定的全国陆海空大元帅办公室总参谋长,水平更高吗?

如果暗杀密令不是袁世凯下达的,那又会是谁?莫非正如王忠和老先生所说,是唐继尧下达的?

这更无可能。

如果是唐继尧下达的这道命令,蔡锷必死无疑。只需要一小队贴身警卫,就能够于途中将蔡锷击杀,断无失手之理。

暗杀密令即非袁世凯下达,又不是唐继尧下达,那到底是谁下达的?

想一想,此时的昆明,在蔡锷抵达之前,是谁说了算?是唐继尧吗?如果蔡锷到了昆明,对谁的威胁又是最大的呢?

在昆明,真的有一伙人,超级不喜欢蔡锷归来的。

09军事人才过剩

一旦我们确定了暗杀密令既非出自袁世凯,也非出自唐继尧,那这段历史立即就清晰了。

结合两种说法,事情多半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蔡锷归滇,是一次秘密行动,他在越南老街留下了人,拿着他的亲笔信,约定时日,算好等他秘密抵达昆明之后,再将书信发出。这样做的目的,是效仿楚汉相争时代刘邦之故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兵权。

楚汉相争时,刘邦败于项羽,于是夜投韩信。当时韩信正在呼呼大睡,刘邦禁止士兵惊动他,径入大帐,夺得印信,直到刘邦发号施令,韩信才迷迷糊糊从被窝里爬出来。尽管当时韩信并没有反叛刘邦的意思,但刘邦必须要假定他有,因为刘邦冒不起这个风险。

此时滇中军事,一如楚汉时刘邦与韩信的关系。早在辛亥革命初,蔡锷是云南新军三十七协之七十四标标统,而唐继尧则是蔡锷手下第一营管带。唐继尧的军事才干,未必在蔡锷之下,至少也是个帅才,所以辛亥革命云南响应之后,就面临着蔡唐两帅并争的痛苦局面。

当时的云南,军事人才有点儿过剩,除了蔡锷与唐继尧,另有一个王振畿。云南独立之后,两名讲武堂学生枪杀了王振畿,凶手不问可知,蔡唐阵营难脱干系。但此二人实力庞大,兼具道义资源,无人敢追究,于是云南的优秀军事人才,就由三足鼎立进入到两强对峙阶段。

当时蔡锷和唐继尧就坐下来商量:这个事咋个整呢?我看与其咱们死掐,莫不如……莫不如去别的地方捞地盘,跑马占地。

别的地方在哪里?

当然是贵州了。

于是唐继尧率滇军径入已经宣布独立了的贵州,抢到了贵州大都督,滇军余部则去抢四川。没办法,僧多粥少,不抢不行啊。这场声势浩大的抢劫持续到日本三井财团赞助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发现云南这边有点儿乱,就调蔡锷入京,留下唐继尧兵镇云南,云南周边这才松了口气。

此后唐继尧在云南整军备武,磨刀霍霍,除了讲武堂训练出来的精锐部员,另有93支自卫队,又编训退役人员,以为扩军之备。同时,云南军人到处奔走,斥巨资购买军火,先是向德国买了200万元军械,中途被截流。又花10万元去日本买,而云南兵工厂日夜不停工地加班生产,硬是把云南打造成了一个军事强省。

唐继尧费尽了心血,经营云南,这时候突然有人跑来抢他的位子,你想那会是什么后果?

正因为是生死兄弟,所以才更应该加以防范。蔡锷乔装夜行,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但我们理解,蔡锷却无法理解,因为行动如此秘密,他在途中却仍然遭遇到了伏击。而且这次伏击极是凶猛,蔡锷这边出现了伤亡,由于蔡锷不知道另有第三股势力已经进入了云南,理所当然地将这次伏击归罪于唐继尧。

这也是江湖上流传唐继尧暗杀蔡锷的原因之所在,都认为唐继尧生恐蔡锷抢了他的地盘,所以必须暗杀蔡锷。但大家单单忽略了,这时候唐继尧最恐惧的,并非蔡锷,相反,只有和蔡锷联手,他才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第三方。

所以当蔡锷于19日,携伤拖死逃回昆明之后,就已经彻底安全了。在这里,无人敢动他分毫。

10从此打消非分之念

蔡锷19日抵滇,在与唐继尧几经商量之后,两人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他们惹不起第三方。

又或者,他们的最后想法是,完全可以与第三方联手,兵分三路各捞各的地盘。要知道蔡锷治理云南的原则,始终是防内争而谋向外发展。第三方势力的加盟,将有利于蔡锷这个军事思想的推行,他没理由不这么干。

但你想和人家联手,人家可未必有这个意思。要知道,第三方是出了名的惯吃独食,连汤水星渣都不给别人剩。

所以,为了促成合作,就必须先行清理第三方的杀手,让第三方知道自己可不是好惹的,从此打消非分之念。

于是蔡锷参加军方高级会议。在会上,唐继尧宣称,蔡锷是他派了自己的弟弟唐继禹,带了两个警卫连、一个宪兵队迎接回来的。第三方精明者知道中计,叫苦不迭,笨傻者却是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还赶紧以文字的形式记下来,导致了蔡锷抵达昆明的具体日期,出现了两个以上不同版本。

在会上三方势力热烈拥抱,比亲兄弟还要亲,而此时,唐继尧所说的两个警卫连并一个宪兵队,早已杀入蒙自及阿迷,径逮周沆并张一鲲。但此二人者,连杀蔡锷的胆子都有,是因为他们早已打好了包裹卷儿,星夜上路逃之夭夭了。

逃了怎么可以?执行暗杀的人逃走,就无以慑服第三方。蔡、唐二人毕竟治理云南多年,对当地的社会关系了如指掌,张一鲲的爱妾张素娥,立即被控制并成为了诱,成功地将逃入越南的张一鲲诱了回来。

张一鲲必须要被押送回昆明枪杀,所谓杀鸡儆猴,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最贴切不过的。

总之,周沆、张一鲲之刺杀蔡锷,必然不是袁世凯下的命令。说过了袁世凯不可能给两个县级小职员下达密杀令,就算袁世凯的脑子真进水了,干出了这事儿,那么周沆和张一鲲也不可能往海外逃,要逃应该逃回北京才对。

总之,这是一起隐秘的势力大角逐,蔡锷、唐继尧不会说出来,他们要的就是对方心照不宣的效果。而第三方更不可能说,大家都不说,史学家研究时再吊儿郎当不上心思,难怪史料会被弄得一团糟。

总之,云南各方势力,已经解决微小的摩擦,并达成了基本共识。此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兵分三路,快去捞地盘。

11像天使般纯洁

再来说此时进入云南的党人李烈钧。

李烈钧之所以不去别的地方,单单来到云南,那也是事出有因。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就在云南讲武堂上班,当出差去北京汇报工作时,他前脚刚走,后脚武昌首义的枪声就响了。

李烈钧在武昌耽误了几天,又去北京,这时候云南已经枪声大作,优秀军事人才王振畿被江湖除名,蔡锷把老师李经羲用轿子抬走,从此独占云南。而且小小的云南搁不下蔡锷和唐继尧,逼得他们不得不向外发展。这时候的李烈钧,再回云南只能是添乱,已经找不到机会了。

此后李烈钧流落江湖,从九江到安徽不停地奔波劳累,好不容易弄到手个安徽大都督,却被肥仔黎元洪要求给人家退回去。结果最终,李烈钧成功入主江西,替革命党捞到了一块实实在在的地盘。

此后就是日本三井财团赞助二次革命,江西李烈钧遭遇到了北洋凶兵第六镇,此镇有个神秘的灵异规律,不管谁出任此镇军事长官,必然会离奇地死于非命。当时北洋六镇主帅是李纯,他把李烈钧撵到日本之后,自己就神秘地中毒死掉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到底是谁吃饱了撑的,闲极无聊毒死李纯(当时大家疑心是齐燮元干的,可齐燮元发誓说,要是他干的他就被子弹打死,后来他真的被子弹打死了)。

到得这次起事,北洋六镇又来了,这次他们的军事首脑叫马继曾,这可怜的家伙,仗正打得热火朝天,他又莫名其妙地暴毙了。

不说北洋六镇,继续说李烈钧,据革命元老马超俊回忆,李烈钧逃亡日本后,就去找孙文:

……李烈钧亦到日本,谒总理,总理询曰:君来此何为?答称:愿继续献身革命。总理乃面予责斥:我将江西一省的重任交给你,你却刚愎自用,不服从命令!叫你发动,你不发动;不叫你发动,你反而擅自妄动,贻误戎机,一败涂地,还有何面目见我?烈钧无辞以对,赧然走南洋,与陈炯明、柏文蔚、熊克武等组织水利促进社,与总理分道扬镳,各行其是。(《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

总之,当时的情况是,李烈钧因为无法接受孙文打手模表效忠的要求,已与孙文,与中华革命党分手了。不唯是李烈钧,连黄兴也去了欧洲,登船时还曾遭到警察盘查,受了场虚惊。

以后一段时间,大家就在海外各忙各的,一边忙一边相互争吵,正吵之际,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来,立即把黄兴给震惊了。

当时黄兴肯定是这样想的:我还以为,孙文是天下最苛刻的人,他居然强迫别人打手模对他效忠,可跟袁世凯一比,人家孙文堪称纯洁的天使了。再怎么说,孙文也没登基做皇帝,强迫你下跪磕头啊。

黄兴却不知道,袁世凯创建洪宪帝国时,宣布说:

新朝有三件事不同以往,即:实行君主立宪、废除跪拜礼,取消太监制度。

洪宪帝国规矩,大家见面三鞠躬,臣子向皇帝袁世凯三鞠躬,袁世凯向臣子回以三鞠躬——但你就算是八鞠躬也没用,谁让你恢复了帝制?

黄兴一急,就要去搞袁世凯,可他孤掌难鸣,要搞袁世凯,非得向孙文臣服不可。

1915年10月下旬,黄兴派儿子黄一欧,面呈孙文一函,黄兴表示于讨袁之役中,愿受命效力。

黄兴归来,于是陈炯明、李烈钧等党人也纷纷来找孙文,表态效命。于是孙文即命李烈钧进入云南,同时派人联络蔡锷,请蔡锷赴东京共商大事。

但最终,蔡锷与李烈钧,还是在云南胜利会师了。

12最隐秘的权力斗争

话说李烈钧抵达昆明,有讲武堂学生多人,前往车站迎接。下榻于圆通街,唐继尧到来,双方开始讨论国事,讨论过程中,唐继尧突然爆料说:蔡锷正在来昆明的途中。

李烈钧不知如何回答,随行的党人方声涛笑曰:

先入关中王之,松坡健将,又为梁任公高足,宜与团结耳。

方声涛不知厉害,这话说得有点儿露骨,意思是说:先到先得,先吃先肥,是我们先来的云南,云南就是我们的啦。我们一定会领导好蔡锷,让他干好本职工作……总之就是这个意思。

蔡锷到达昆明,唐继尧于五华山都督府举行盛大宴会,与会之人有蔡锷、随蔡锷而来的戴戡,党人阵营中有四川的熊克武、但懋辛及李烈钧,余者皆是滇军中重要军事将领。事关重大,饭局未开,大家已经吵成了一团。

双方所争吵的,是这次起事的领导权问题。但因为与会多方,无不是多智之人,都采用了一种绝妙的方法来争执。不知内情的人,就算是参加了会议,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吵些什么。

会议开始,蔡锷就向大家出示了一份密电。

这封密电,是梁启超拍的,拍给蔡锷的,但梁启超自己家里没有发报机,所以就找了北洋冯国璋,由冯国璋代发。

蔡锷强调:这封电报,表明了冯国璋对他的支持力度。

但实际上,蔡锷并没有说实话,而是在忽悠大家。电报的确是从冯国璋的府上发出来的,但冯国璋本人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是冯国璋的秘书胡嗣瑗,这厮与梁启超合谋,天天瞒着冯国璋,在冯国璋家里往外发反对袁世凯的电报,搅得时局错综复杂。

到目前为止的分析资料中,未见看得懂蔡锷这番话的精准分析。大家只是简单地认为,蔡锷出示这封电报,强调冯国璋,是在说冯国璋也是反对帝制的,北洋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与会中人,除了精明过人的李烈钧,其余人根本不知道蔡锷的真实意思。

李烈钧听出来了,于是争吵就开始了。

出示过电报后,蔡锷因为喉咙不适,不能多说话,就让随行的戴戡,拿出梁启超事先起草的讨袁通电,念给大家听。

大家听了,说好好好,这个通电好,梁任公不愧是大手笔,有气魄……那么这事儿就奇怪了,有这样大手笔、大气魄的人物,怎么还在杨度面前吃了瘪呢?

叫好声中,有人说话了:不行,这个通电要改。

这说话的人,是哪一个呢?

史料中没有记载,但肯定不会是唐继尧手下的将官,在这个场合中,轮不到他们说话。

有资格说话的,只有蔡锷、唐继尧并李烈钧及党人。

运用排除法,蔡锷和唐继尧不会改梁启超的手稿,提出修改意见的,只能是党人。

那么,蔡锷为什么要出示冯国璋转给他的梁启超电文?党人为什么非要修改梁启超的稿子呢?

说过了,大家在争夺起事的领导权。

蔡锷出示冯国璋转来的电文,表面是说他和冯国璋关系好,实际上暗示他与梁启超这对师徒组合具有强大影响力,连北洋都给他们三分面子。而一旦梁启超的讨袁通电获得通过,那梁启超事实上就成为了这次讨袁的领袖人物。于梁启超而言,其人生事业,到此就算是达到了顶峰。

他梁启超人生事业到顶峰了,那让党人还怎么混?党人革命了一辈子,多半时间是跟君宪派梁启超较劲,较劲到最后,梁启超忽悠一下子,转而领导党人革命来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党人一定要改梁启超的稿子,哪怕只改一个字,这也能证明是党人在领导梁启超。

党人坚持要改,忽悠说又不是人事变动,只改几个名词,戴戡坚持不上当。吵到最后,李烈钧说话了。

他说:在座的任可澄先生就是大手笔,请他改几个字,恐怕任公也不会不满吧?

正是他这句话,为党人争来了权力,获得了与蔡锷、唐继尧平起平坐的资格。

13云南是我们的

会议继续,下一个流程是英雄让座次,唐继尧提出,要把云南都督让给蔡锷。蔡锷岂能答应?于是两人吵成一团,都要求把大都督给对方。

蔡锷和唐继尧玩的这手,有点儿太狠了,未免有失厚道。他们两人让来让去,无非是让李烈钧看:你看你看,老李你看,这云南是我们两个的,老李你咋个办啊?

老李又能咋个办?只能装没看见。

有分教:天下英雄识英雄,脱袍让位计无穷。风潮未起枪声静,最终吃瘪梁任公。会议开到这份儿上,蔡、唐、李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智商,堪称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三方势力均衡,但唐继尧占了地主的便宜,是为老大。于是从关帝庙请来了神牌,高烧红烛,香烟缭绕,于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由唐继尧和蔡锷依序宣读誓词。誓词曰:

拥护共和,我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散利钝,与共休戚;万苦千难,舍命不渝;凡我同仁,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共殛!

下一道程序是每个人签名,然后以丝线缠绕拇指,用针刺破,将血滴入一只玉罇中,注入烈酒,再分成小杯,然后大家一饮而尽,表示永矢弗渝。顺便说一下,这只玉罇,后来被唐继尧家的孩子抱着,抱台湾去了,目前保存完整。

喝酒的这拨人中,只有一个人比较郁闷。此人就是李烈钧推荐修改梁启超电文的任可澄。要说李烈钧就是狠,他推荐别人来改稿,蔡锷都不会答应,唯独这个任可澄,让蔡锷心里不乐意,可嘴上却无法反对。

为什么呢?

同类推荐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中国历史穿越指南

    一次别具风味的历史穿越之旅。一部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通俗读物。作者仿佛一名“穿越时光旅行社”的“特约导游”,以轻松的笔调、有趣的知识带领读者“穿越”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个朝代,在那些早已逝去的世界里,走访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遇见心仪的历史名人,体验往昔的风土人情,甚至徜徉于古色古香的大城小街上,过一段虚拟的舌尖上的美食时光。全书以新鲜的形式,把历朝历代各别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服饰时尚、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女擒夫:邪魅太子毒宠妃

    傻女擒夫:邪魅太子毒宠妃

    温和端庄藏伪善、这是当朝太子。卖萌装纯秀可爱、这是本国玉王。冷硬腹黑摆臭脸、这是异国王子。太子当她是根草,亲爱的小皇叔伸出了邪恶小爪子:猫儿跟我走,有酒有肉还有人叫你一声皇婶婶。异国王子高调抢妻:女人,跟着我权倾天下,让你渣夫匍匐脚下,给你当奴儿。所有人都知她是痴傻没救的侯府大小姐,却想不到有天会变成张牙舞爪的母老虎。调教渣夫变忠犬、非礼正太做跟班,咦?那个摆臭脸的怎么看都像是一只禽兽。某女严肃脸:让爷教你知道凶残妖女是如何炼成的!
  •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骨精是怎么修炼的

    白领+骨干+精英,是现代女性人人追逐的对象。这些不甘活在男人光芒背后的大女人,是再怎么收服老公和家庭的呢?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
  • 斯格拉柔达(做自己的王)

    斯格拉柔达(做自己的王)

    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原本是什么样子。这世上的 一切信仰是否值得?自由或者神,某些快乐被谎言埋葬。童话里的妖魔,它们曾经是这山林里的精灵啊, 是那些不屈的生命啊,它们追逐风越过竹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永生自由的它们啊!后来,后来呢?它们被铁链与山丘埋葬,斯格拉柔达变成了这世上最大的坟墓。从很久很久前,这世界便丢失了一粒种子, 于是世人便开始信仰神,妖王变成奴才,山民变成信徒,谁再也找不到“我”。猴群里的猴子,熊群里的 熊,随风摇摆的竹予,一群一群,一片一片,它们一模一样,毫无差别。“带上我的眼睛去看看这个故事的结局。”一只妖跟罗布说,然后它死了。自此之后,平凡的我们便开始寻找梦想中那个童话的结局——我是自己的王!
  •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凤箫离,雪雾老头最不成气武功最差的弟子。腹黑狡诈,聪明机警,疯疯癫癫。计划偷跑,竟然被一人另加一堆黑衣人杀进来?——滚你丫的,你们打架就不会选地方?紫凛,紫凤岭中身份尊贵王者之气的少主。冷峻狂傲,翻云覆雨,偶尔抽风。这女人的武功怎么打得这么诡异,要形没形,要力没力,简称猥琐!——打跑了一堆黑衣人?有意思!坑爹对话!!1、“少主,离小姐你不能娶,真的不能娶!”“为啥?”“少主,你忘记了你自小有婚约在身,迎娶的只能是琉芜小姐1”“阿白,难道你忘记了我这次出行的目的是什么了吗?”“是什么?”“就是,逃婚!”“……”“少主,你夜里翻墙去离小姐的房间里做什么?”“阿白,你想我脱光衣服躺在她的床上她会不会上我?”“……”“你这是什么眼神,你是说你少主我的身体完全没有吸引力?”“……”故事越到后面越精彩,期待你们的支持!!!再次说上谢谢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