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900000003

第3章 唐朝奇幻夜《酉阳杂俎》(段成式)

长安,令人心往神驰的地方在于它不分国界的繁华。充满异国风情的阿拉伯舞女扬起手臂暗送秋波,踏着奇怪舞步的胡人弯腰行礼,街头胡僧的幻术把戏总能吸引大批观众,年轻女孩们走出空闺打扮成狐仙等候走近凉亭的美貌侍郎官,未央宫的寂寞宫女将情诗写在红色的纱带上抛进皇家园林的河池中,追求长生不老的富家子弟们在长夜里点起蜡烛,交换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八卦新闻。

老套的才子佳人鬼妻狐妾,在这里找不到一点痕迹。志怪笔记,当数唐朝和魏晋南北朝的质量最好,最光怪陆离。原汁原味的长安夜画卷里,甚至能找到仙度瑞拉的原型。究竟是欧洲的故事,漂洋过海来到长安书生的嘴里,还是欧洲人山寨了我们?

郭代公尝山居,中夜有人面如盘,瞚目出于灯下。公了无惧色,题其颊曰:“久戍人偏老,长征马不肥。”其物遂灭。数日,公闲步见巨木上有白耳大如斗,题句在焉。

人烟稀少的山林里,夜凉如水,门外漆黑一片,突然灯前冒出一张脸盆大的白脸,目光炯炯地看着你,你怕不怕?而郭公非但不怕,还欺负人家,提笔就往妖怪脸上写字。

郭公何许人也?他正是武则天麾下的得力将领郭元振,文武双全,当过少侠,平过乱,去过吐蕃。十六岁时,家里人给他四十万文钱上太学,门口来了一个穿丧服的人来求救济,以安葬家中五代的灵柩,郭元振二话不说,把这四十万文钱全给了他!这么个豪迈正直的主儿,怪不得妖魔鬼怪也要敬他三分!

道士有道士的法器,而书生自有书生的墨宝,正气凛然的读书人身边那金光闪闪的气场就是让鬼怪们没辙,而这些人往往后来还当了大官,另外不少志怪里,笔墨书页也可以成为辟邪的工具。这种说法衍生自古人对文字的尊重,比如《易经》《春秋》这类圣贤书,随便放在枕边也可以辟邪。相传有一位书生,夜读遇到妖怪,就烧起书页,明亮的火光仿佛将神圣文字的威力发挥得更加强大,妖怪居然落荒而逃了。

花妖木怪,这类仅靠日月天地精华而依存的精灵,往往形象都是较为温柔的,尤其是花妖,多化身为优雅多情的女性。而这位白木耳君,多半也不是来害人的,久居深山里,难得听到琅琅读书声,这么一位风度翩翩的儒雅少侠,谁不想来瞻仰一下呢?可惜它还不懂得修成个漂亮的人形,只会变个大脸,凑得近近的,含情脉脉地盯着郭公,不过这脸也忒大了,大得足以题上两行诗,于是大脸君羞愧地逃走了。

怎么说,能弄到郭大人的亲笔签字也算美事一桩,一般人还没这个福气呢!

元和中,国子监学生周乙者,常夜习业,忽见一小鬼,头长二尺余,满头碎光如星,荧荧可恶。戏灯弄砚,纷搏不止。学生素有胆,叱之,稍却,复傍书案。因伺其所为,渐逼近,乙因擒之,踞坐求哀,辞颇苦切。天将晓,觉如物折声,视之,乃弊木杓也,其上粘粟百余粒。

这个小妖精还挺调皮,一会儿吹灯一会儿打翻砚台,一会儿又凑到书案旁看学生在做些什么。这少年倒也大胆,见叱喝无效,趁它不注意将它一把抓起。小鬼不识天高地厚也就罢了,本事原来也不大,一屁股坐在地上,可怜兮兮地哀求起来。一折腾眼见天都要亮了,只听咔嚓一声,回头一看,却是个破木勺,上面还粘着好多颗粟米呢。

有看官或许会嗤之以鼻。什么,破木勺子也能成精?可别小看了这些日常用具,志怪笔记里从锅碗瓢盆到一颗小石头都能成精,光是扫帚成精的故事就不止五六个,这类传说的根源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论。

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成精的呢?明清笔记声称,家里的东西超过一百岁,就可能成精,这个说法显然不靠谱,如果这样的话,那古董店岂不是太危险了?现代的用品已经很少用天然材料来手工打造了,塑料、玻璃、钢铁质地冷冰冰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几年就要更换了,想来应该没有什么成精的机会吧?

如果说某样东西是由古木或玉石等本来就很珍贵的天然材料制成,又被某个得道之人贴身带着,那么这样东西成精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封神榜》里的琵琶精,就是曾被悬挂在高楼受了许多日月精华,又受仙人点拨才成精的。明清笔记又说,在庚申日沾了人血的物件会成精,但是,在庚申日来月事的姑娘们可就没办法接受这种说法了……

还有一说是,当某件事物已经很老了,却被人冷落,放置在黑暗的角落,那么也有可能因为寂寞和怨念而成为精怪,在日本就经常流传关于被丢到屋顶或床底的洋娃娃作怪的灵异故事。

故事里的小勺子精,就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小孩子,他或许也因为觉得寂寞,只是想跟学生一起玩吧?

那么,还请大家爱惜身边的日常用品,怀着感恩的心情使用,那么它们待在你身边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更美好的。

华阴县东七级赵村,村路因水啮成谷,梁之。村人日行车过桥,桥根坏,坠车焉,村人不复收。积三年,村正尝夜度桥,见群小儿聚火为戏。村正知其魅,射之,若中木声。火即灭,啾啾曰:“射着我阿连头。”村正上县回,寻之,见败车轮六七片,有血,正衔其箭。

天色昏暗,村长走过桥边,听见一阵童子的嬉笑,远远的,只见点点火光浮动,一群小娃娃聚在那儿玩火。靠近一看,没有一个是村里的孩子。村长想,这肯定是什么妖怪在作祟,拔箭射中,梆梆有木声,只听一声怪叫“射着我阿连的头啦!”火顿时熄灭,村长跟人下去找,只见破车轱辘六七片,都是三年前桥塌的时候掉下去的,其中带血迹的一片正插着那根箭。

阿连,是唐代人对兄弟的昵称,看来这车轮六七片,不但物久成精,还称兄道弟,结成联盟了。别以为是小娃娃就可以掉以轻心,俗话说人小鬼大,越是小鬼就越是难缠,正是小小的哪吒闹得整个海底不安宁,孙大圣也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过猴屁股,谁说车轮子就不能变成很厉害的妖怪呢?

在日本就有关于车轮的可怕传说,京都的夜晚有个叫轮入道的妖怪出没,它是一个车轴间有个秃顶老头脸的巨大车轮,专门吃掉人的灵魂。因为车轮有着卓越的前进速度,就像是现代都市传说的骷髅骑士,一旦撞上了光是跑也很难逃掉,因此更平添了一份恐怖呢。

东都尊贤坊田令宅,中门内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上。如此七八年。人将掩之,辄失所在。

用唐伯虎的《花月吟效连珠体》描绘这如梦似幻的意境,正是: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气芬芳月正饶;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箫;只恐月沉花落后,月台香榭两萧条。

在中国,美丽的东西总是更容易被拟人化,赋予美好的形象,比如花。牡丹被公认为中国的国花,比起亚洲其他国家的国花,显得更加雍容华贵。樱花从中国的喜马拉雅传到东瀛后发展为日本国花,至今每年仍有盛大的赏樱会;而在中国的唐朝,每年牡丹盛开的季节,长安洛阳也是万人空巷,饮酒赋诗。

关于花妖的传说,也总是那么唯美动人,多是化身为妩媚娇柔的女子。一位痴情的小姐,附带一名机灵的丫鬟,陪伴惜芳的寂寞书生,《聊斋志异》里的《葛巾》和《香玉》两篇小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本文里提到的小人,和传统的花妖有些不一样,更接近西方古典传说的小精灵,他们的个子都很小,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喜欢月夜下在花间游弋,有的长着昆虫一样的翅膀。

英国曾不止一人声称拍到小精灵的照片,后来都证明不过是造假,甚至有一对小姐妹用小纸人挂在树上伪造,拍出了轰动一时的精灵照片,直到现在,还有许许多多的英国小女孩相信精灵的存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对这种美好又神秘的小精灵表现出痴迷和向往呢!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17世纪初,意大利的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这是人类第一次看清月球上的环形山。而此文中,唐朝人就已经知道月亮是凹凸不平的,是个球体,有影子是因为有太阳照着,月表有八万多人在修造,这使得此文成为唐朝志怪小说里最匪夷所思、耐人寻味的一篇经典。它让人不禁联想到阿波罗登月和神秘的NASA,世界上流传着NASA并未公开真实的月球录像,据说实际上他们不但发现了人工建筑痕迹,还遇到了居住在地下的外星人,就连嫦娥二号在月球背面拍到巨大阴影也被怀疑为飞船残骸。要把这个故事合理化,只能很俗地解释为:两个少年遇到了外星人!或许从几千年前开始,月球上就一直有人,直到现在,他们还在那儿,那么他们在做什么?

外星人说,月亮由七宝组成,那么外星人八成是在那里开矿了,而月亮上的环形山,恰好就像一个个开矿留下的坑。如果月亮上真有那么多宝贝,怪不得NASA不愿意公开真相,一定是想将月球资源占为己有。

或许也有人要问,这个外星人为什么打扮相貌和地球人无异?那么,还有一个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解释,那就是他是个仙人。庄子的《逍遥游》里说,得道仙人可以遨游在宇宙里,不受地球重力的牵引。那么,仙人肯定也能飞到太空里,看见地球是圆的,月表是凹凸不平的,孙大圣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一跃直上九重天,这点小距离,算得上什么呢?

这个仙人还很盛情,请他们吃特产。然而吃玉真的能延长寿命甚至长生不老吗?《离骚》里就说“精琼爢以为粻”,《本草经集注》说玉屑“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无时。”玉向来是中华君子爱物,中医从植物到动物,乃至人身上的头发都能入药,矿物就更不足为奇了。蓝田盛产美玉没错,但依照翡翠7~8的硬度,碎屑服下胃不磨得穿孔才怪,必定是软玉才行。汉代皇帝都想成仙,也流行吃起玉屑,还要喝着晨露,结果吃多了肯定是消化不了,何来的长生呢?可见这后半段,一定是编的,谁叫满月看起来就像块洁白的玉盘呢?

上都务本坊,贞元中有一家,因打墙掘地,遇一石函。发之,见物如丝满函,飞出于外。惊视之次,忽有一人起于函,被白发,长丈余,振衣而起,出门失所在。其家亦无他。前记之中多言此事,盖道门太阴炼形,日将满,人必露之。

家里装修挖出来一个仙人,只见一头银白长发,还没看清脸长什么样,就飘走啦!户主受了惊吓,道是有缘又无缘,没能有机会拉住问问长生妙法,真是可惜啦!

太阴炼形是道门里一种成仙的古老法门,很早就失传了,它与普遍流传的出阳神有很大区别。《太平广记》中记载,洞庭山道士周隐遥“学太阴炼形之道,死于崖窟中。嘱其弟子曰:‘检视我尸,勿令他物所犯。六年后,若再生,当以衣裳衣我。’弟子视之,初则臭秽虫坏,唯五脏不变,依言闭护之。至六年往看,乃身全却生。弟子备汤沐,以新衣衣之。发鬒而黑,髭粗而直,若兽鬣焉。十六年又死如前,更七年复生。如此三度,已四十年余,近八十岁,状貌如三十许人。”道家的理论是,凡人的死亡,是身体和灵魂的分离,灵魂进入下一个轮回,而没有灵魂依附的肉体就腐化为泥土融入大自然;而太阴炼形,则是从腐化的肉体长出一副更加干净的肉体的同时,灵魂一直在这副肉体上持续修行,太一守尸,三魂营骨,七魄侍肉,如此保持长生。值得玩味的是,五脏是始终不坏的,骨头也变得白玉一般。

有趣的是,观察小婴儿在子宫里的成长过程,在初步成形,生出九窍之后,就开始长出五脏,而六腑是依附五脏形成的,然后才是血脉和肌肉,可见五脏对人是多么的重要,而这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有了母体的孕育,在几十周内完成的,新生命的诞生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而道门的理论是,得道之后,天地就是母亲了,自身仿佛是在天地这个巨大子宫里的婴儿,整个宇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因此可以一直长生。

印度的传说里有一位大苦行者修炼入定,身上给蚂蚁啃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最后终于出定时,又获得了新的肉体,成为三界中无人能征服的强者。这个肉体销毁的过程,既像是偿还过去的罪恶,又像是去除了原有的污秽,这重生的过程,和此文里的法门,还真有些相似呢!说不定《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其实原本也只是想借太阴炼形成为神仙,只不过她学坏了,最后成了妖精呢?

同类推荐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爱奴

    爱奴

    投胎?当然是有钱人家!生活?没人疼爱,要学会找爱.三个姐姐如此艳丽,没有嫉妒,却是欣喜,好处多多.有哪多呢?钱多,人多,帅哥多.哪怕是个陪衬,也自甘情愿.只是,到底哪个黑心的家伙,竟然害我清白.拜托,他到底有眼力不?我可是只会阿谀奉承的丑小鸭.到底那个暗地里那夜跑到我房间的是谁?是大姐的男友?还是二姐的?或许是三姐的?谁那样恶劣...竟然想玩耨我?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推荐好友作品:伊图草希:禁爱冰冰七月:暴君,邪妃不予:这个奶爸有点酷http://m.pgsk.com?info/m.pgsk.com紫树叶子:包养老婆野人乙:我的天王老公海源蒙儿:爱我,请将我禁锢殷紫:哥,我爱你888888888888888888889999999999999999999999本文纯属于虚构.如有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还请多多见谅.
  •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人间真情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收录的故事经历给后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极具借鉴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会从中吸取经验,让个人的人生折射出许多人命运的华彩,从而使生命在有限的时间无限延展。
  •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小痞女穿越深宫2:只做皇后不做妃

    注:此女很强大+小痞无边(杀手穿越的,不喜强大的亲慎入)皇帝响尾蛇携钱多多(穿越的)微服出宫,太子冷元屹监国,天上突降凤凰女,说爱就要爱,就赖就要赖!头发短短,武功了得,开放大胆,狠话连连:他是她的目标,躲得了太子,躲不了皇宫,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抢她男人者死,只做皇后不做妃……(此文是小痞女穿越深宫:与魅君过过招第二部,书中人物,有不解者,可以去看前一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将门毒医大小姐

    将门毒医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上一世,他为她散尽荣华、倾尽天下、受尽凌辱,最后陪伴她惨死于宫殿门口,暴尸于午门之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说: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你赢,我陪你君临天下!你死,我陪你碧落黄泉!他说:为她,本王不惧一切,哪怕将这天下变为炼狱,只要她高兴就好!当王牌特工与她的腹黑病弱夫君再度携手踏进权力与权力的对决,特工与特工的较量,乱世风云,强强碰撞,山高海阔,长风激流,他们又将谱写出怎样荡气回肠的爱情诗篇?
  •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画画,她是万千孤儿中一颗绚烂的向阳花。“庭,我们结婚好吗?”“画画,你知道,现在的我给不了你婚姻“庭,我们结婚好吗?”,再等等我,他是豪门家族未来的傀儡族长,娶我好吗?”“画画。好吗?”“庭,我什么时候能等到你娶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