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00000053

第53章 反抗15

目前,高丽纳的印象还很新鲜,两人交换的计划老在心中盘旋,克利斯朵夫便打算写一个音乐戏剧给高丽纳演,其中写几段她可以唱的曲子,——大体是一种诗歌体音乐话剧的形式。这门艺术从前在德国很受欢迎,莫扎特曾经热烈称赞过,贝多芬、韦伯、门德尔松、舒曼,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有过这类作品;但自从瓦格纳派的艺术盛行一时后,以为替戏剧和音乐找到了一个确切的公式,诗歌体杂剧就衰落了。瓦格纳派的学究气,不单排斥一切新的杂剧,还要把以前的杂剧彻底铲除:他们努力把歌剧中所有对白删除掉,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等补上了他们自认为精致的吟咏体,他们很虔诚地把垃圾放在杰作上面,自以为把大师们的思想给补足了。?

高丽纳的批评使克利斯朵夫对于瓦格纳派的朗诵风格觉得拙劣,甚至不堪入耳;他考虑到在戏剧中把道白与歌唱放在一处,用吟咏体把它们结合起来,是不是显得无聊,是不是违反自然,因为好像把一匹马和一只鸟拴在同一辆车上。道白与歌唱各有各的节奏,一个艺术家为了他所偏爱的一种艺术而牺牲另一种,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二者间求中庸之道,非两败俱伤不可:结果是道白不成其为说道,歌唱不成其为歌唱。为什么不让它们都自由呢?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子,沿着一条小溪袅娜地走着,幻想着,给涓涓的水声感染着,脚步的节奏不知不觉与溪水相互呼应。这样,音乐和诗歌都自由了,可以齐头并进,把彼此的幻想交织在一起。当然不是任何音乐任何诗歌都能这样结合的。一般拙劣的尝试和粗俗的演员,往往使反对杂剧的人振振有辞。克利斯朵夫也和他们一样非常讨厌,演员们跟着乐器的伴奏吟诵的时候,并不考虑到伴奏,并不想把他们的声音与伴奏融合为一,只想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可自从他听到了高丽纳和谐的声音,听到了她流水似的纯净的声音,他仿佛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美。?

或许他看得很正确,但这类艺术如果要真有价值,便是所有的体裁中最难的,像克利斯朵夫这样没经验的人去贸然尝试,绝对是一种冒险。尤其因为这种艺术需要诗人、艺术家、演员三方面的努力达到协调的程度。克利斯朵夫完全不考虑这些,就冒冒失失去尝试只有他一个人感觉到的新艺术。?

最初他想用莎士比亚的一部神幻剧或《浮士德》后部中的一幕来配制音乐,但戏院方面并无意尝试,认为费用不便宜,而且是很荒唐的。大家承认克利斯朵夫对音乐很精通,但看到他胆敢对戏剧也想涉猎,就觉得好笑而不把他当真了。音乐、诗歌,好像两个毫无关系而暗中互相仇视的世界。要踏进诗歌的领域,克利斯朵夫必须和一个诗人合作;而且这个诗人是不能由他选择的,连他自己也不敢选择,因为他不敢信任自己的文学趣味。别人说他完全不懂诗歌,事实上他的确对周围的人所赞赏的诗歌完全不懂。他那种老实固执的性格,让他费尽心血地去体会这首诗或那首诗的妙处,但始终没有一点儿成就,他不胜惶恐,承认自己没有诗人的素质。其实他很喜欢某几个过去的诗人,这一点使他还有点儿安慰。

但他爱好那些诗人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发表过奇特的见解,说只有把诗译成了散文,甚至译成外国文的散文而仍不失其为伟大的诗人才算真正伟大,又说语言的价值全在于它所表现的心灵。朋友们听了都取笑他,曼海姆把他当成俗物,他也不敢辩白。其实只要听一听文人谈音乐,就可知道一个艺术家一旦批评他外行的艺术就会闹笑话。这种例子他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所以他决定承认(虽然心存怀疑)自己对诗歌真是外行,而对那些他认为更内行的人的见解,只管接受就是了。杂志社里的朋友们向他介绍了一个颓废派诗人埃尔摩德,说他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伊芙琴尼亚》。当时的德国诗人和他们的法国同行一样,正忙于改编古希腊的悲剧。埃尔摩德的作品就是半希腊半德国式的那一种,把易卜生、荷马甚至王尔德的风俗混在一起,当然也没忘记参考一下历史学。他所写的阿伽门农是个神经衰弱病人,阿喀疏斯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他们互相埋怨自己的处境,而这当然也于事无补。全剧的重心都在伊芙琴尼亚一个人身上。而她又是一个神经质的、毫无理智的迂腐的伊芙琴尼亚,对着那些英雄狂叫怒吼,向大众宣扬尼采派的厌世主义,结果是醉心于死而在狂笑中自刎了。?

这部狂妄的作品,完全代表一个穿着希腊服饰的末落的野蛮民族,与克利斯朵夫的精神是根本对立的,但周围人都异口同声说是杰作。他变得胆怯了,也信了他们的话,其实他的脑中装满了音乐,念念不忘的是音乐并非剧本。剧本只是一个河床,是他用来渲泄热情的河床。真正为诗歌配制音乐的音乐家必须懂得放弃自己的个性,克利斯朵夫绝对做不到,他只想到自己,根本不考虑诗歌;而他却不愿承认这一点。他自以为了解诗人的思想,殊不知他所了解的根本不是原作的真正内涵。?

等到排练时,他发现了作品的拙劣。有一天他听着其中的一幕觉得荒诞无稽,以为是演员改了样;他不但等着诗人向演员解释剧本,还对那个替演员们辩护的诗人解释。作者不服气了,很不悦地说他总该明白自己要表达的内涵吧!克利斯朵夫坚持埃尔摩德完全不了解剧本,引起了众人的哄笑,克利斯朵夫才发现自己闹了笑话。他住了嘴,承认那些诗句不是他写的。于是他看出了剧本的荒谬,很沮丧,他不知道怎么以前会接受的。他骂自己糊涂,揪着自己的头发。他想自我安慰,暗暗说:“好吧,我根本不懂。别管剧本,只管音乐吧!”——可是剧中人物的举止、姿势、语言的无聊,做作的激昂,不必要的叫喊,都使他受不了,甚至在指挥乐队时连棒子都举不起,恨不得躲起来。他太坦白,太不善于伪装,无法掩藏自己的感想,使朋友、演员、剧作者,每人都能十分清楚地感觉到。?

“是不是你不喜欢这个作品?”埃尔摩德冷笑着问。?

克利斯朵夫鼓起勇气回答:“说实话,我不喜欢,因为我不懂。”?

“那么你在写音乐以前,没读过剧本吗?”?

“读过,”克利斯朵夫天真地说,“可是我误会了,把作品理解错了。”?

“可惜你没把你所理解的写下来。”?

“噢!我要是能自己写才好呢!”克利斯朵夫说。?

诗人在气恼之下,为了报复,也批判起他的音乐来了。他说它十分繁重,使人听不到诗句。?

诗人不了解音乐家,音乐家也固然不了解诗人,演员们却是对他们俩都不了解,也并不想去了解。他们只是在唱词中找些零星的句子来卖弄他们自己的嗓子。他们并不想让朗诵去适应作品的情调与节奏,他们和音乐无法融合,好像他们永远没办法把音唱准似的。克利斯朵夫气得非常恼火,拼命地把一个一个的音符念给他们听,可是他念他的,他们唱他们的,根本不懂他的意思。?

要不是因为已经排练到了相当的程度,突然取消了会引起诉讼,克利斯朵夫早放手不管了。曼海姆听到他沮丧的话,满不在乎地说:?

“怎么啦?事儿极不顺利吗?你们彼此并不了解吗?哦!那有什么关系呀?除了作者本人,谁敢说真正了解一件作品?作家自己能真懂,就已经很不错了!”?

克利斯朵夫担心诗的荒谬,说是会连累到他的音乐。曼海姆当然清楚那些诗不近人情,埃尔摩德也是一个无聊的家伙;可他毫不在乎,埃尔摩德请客时的饭菜挺好的,又有一个漂亮的太太:评论界还能对他说什么呢?克利斯朵夫耸耸肩,说他可没工夫听这种无聊的话。?

“哪里是无聊的话!”曼海姆笑着说,“他们都是些老实的人!完全不明白人生中什么是关键的啊!”?

他劝克利斯朵夫别为了埃尔摩德的事操心,得想自己的事。他鼓励他做些宣传。克利斯朵夫恼火地拒绝了他,有一个记者采访问到他的身世,他憋着气说:“这与你有什么关系!”?

又有人代表一个杂志来给他拍照,他跳起来,说他没做皇帝,也用不着把照片摆在街上给路人看。要他跟当地最有势力的沙龙联系简直不可能。他不接受别人的邀请,要不就是不得不接受了,临时又忘了去,或是垂头丧气地去,好像成心跟大家过不去。?

而最糟的是,上演的前两天,他同杂志社的人也闹翻了。?

有些事是逃不掉的。曼海姆继续篡改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将有批评的段落整行删掉,改成赞扬的话。?

有一天,克利斯朵夫在某一个沙龙里遇见一个演奏家,——一个曾被他批评的小白脸钢琴家,微笑着向他道谢。他反感地回答说用不着来谢他,那钢琴家仍是絮叨着表示感谢。克利斯朵夫直截了当地打断他,说如果他喜欢他的批评,那是他的事了,可是写的人决不是想让他喜欢的,说罢他就不再理他了。演奏家以为他只是脾气坏,但仍是个好人,就笑着走了。克利斯朵夫想起不久以前收到另一个被他骂的人的感谢信,突然起了疑心,便到报亭买了份最近的杂志,找出他那篇文章 看了一遍……当时他简直不敢相信那是事实。过了一会儿,他恍然大悟,就愤怒地奔到社里去了。?

华特霍斯与曼海姆正在那儿跟一个熟悉的女演员聊天儿,他们根本没问克利斯朵夫的来意。他把杂志往桌上一摔,连气也没来得及喘一口就开始破口大骂,乱叫乱嚷。骂他们是混蛋、流氓、骗子,抓起一把椅子使劲儿往地板上乱摔。曼海姆还想和他嘻嘻哈哈,克利斯朵夫抬起脚要踢他的屁股。曼海姆躲到桌子后哈哈大笑,华特霍斯对他很蔑视地看了一眼,拿着庄重的气派,竭力在喧闹声中表示不允许别人对他用这种口气说话,叫克利斯朵夫等他的消息,然后把名片递给他。克利斯朵夫拿起来甩到他脸上,叫道:?

“摆什么臭架子呀!……用不着名片,我知道你是什么货色……你是个骗子、无赖!……你想我会和你决斗吗?……哼,你只配给别人揍一顿!……”?

他的声音直传到街上,连行人都停下来听。曼海姆赶紧关上窗子,那女客吓坏了,想溜,可克利斯朵夫把大门关上了。华特霍斯气得脸色都变了,曼海姆厚着脸皮笑着。克利斯朵夫不给他俩开口的机会,把能想到的最难听的话都说尽了,直到再也找不出词来骂,连气都塞住了才走。而那个人也一时间被气得语塞。曼海姆立刻又活跃了,他挨骂不过像是鸭子淋了雨。但华特霍斯愤怒至极,他的尊严受了侮辱;而且当着别人受辱,让他无法容忍。同事们也跟着附和,社里所有人里只有曼海姆不恨克利斯朵夫,因为他拿他耍够了,觉得听几句粗话也无所谓,所以他准备跟克利斯朵夫照常往来,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可克利斯朵夫记在心里了,不论对方怎么迁就他,始终拒绝。曼海姆也不在乎,克利斯朵夫就是个玩偶,已经给他心满意足地玩够了;他又在进攻另外一个傀儡了。从此他们断了来往,但曼海姆在别人提到克利斯朵夫时仍旧说他们是好朋友,也许他确实这么认为。?

吵架以后两天,《伊芙琴尼亚》公演了,结果是彻底失败。华特霍斯的杂志对剧本大肆吹捧,对音乐只字不提。别的刊物可是高兴极了。大家起哄,喝倒彩。戏演了三场就停了,众人的嘲笑可并不能马上就停止了,能有机会说克利斯朵夫的坏话真是太高兴了。连着好几个星期,《伊芙琴尼亚》成为讥刺的资料。大家知道克利斯朵夫再没自己的武器,就尽量利用机会攻击他,惟一的顾忌就是他在宫廷中的地位。虽然他对那位屡次责备他而他置之不理的公爵很冷淡,他仍经常在爵府内走动,所以群众认为他还有后台在支持他——有名无实的支持——而他还要把这最后的靠山亲自毁掉。?

同类推荐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嬗变

    嬗变

    从下海经商热到感情危机,从红庙子炒股到北海淘金,市场经济的狂潮,冲击着所有人的灵魂。小说通过一群中学同学的不同际遇,勾绘出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风情长卷……
  • 潜伏期

    潜伏期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民企教父沈万三

    民企教父沈万三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
  • 故土

    故土

    小说描写了中西结合的新华医院以院长接班人选为中心的改革斗争,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纠葛,试图以白天明同吴珍的婚姻为依托的爱国主义。小说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表现了改革斗争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具有意味深长的警示作用……
热门推荐
  • 夜王的冷情妃

    夜王的冷情妃

    前世,她是国家最出色的情报人员,却被唯一的朋友背叛。一声枪响,她带着满腔的恨意和讥讽闭上双眼。今生,她本为将军府尊贵的嫡长女,却出生丧母,又不得父爱,受尽屈辱与折磨!没有实力,她隐忍;没有权势,她建立。然而突如其来的圣旨仿佛一道枷锁,将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硬生生的缠在一起,他追逐,她远离,却始终躲不开情之一字。既然注定纠缠,不如放手一搏!赢了,她笑!输了,她杀!如此简单,而已――可当身旁傲世无双的男子用那双狭长的冰蓝眸子深情不悔的看着她时;当那人为她笑,为她痴,为她怒时,她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无动于衷?她心底的伤痛又能否彻底放下?【本文系宠文无虐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新文求支持,求收藏!】【初见】“蓝小姐并不似传闻那般怯懦无知?”他淡淡道,完美的俊脸上看似不带任何情绪,只是望向眼前清冷出尘的少女时,一向凉薄的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浮上一抹诧异和惊艳之色。“传闻是什么?不过道听途说罢了!莫非夜王殿下相信?”蓝羽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和讥讽,径自说道。“本王自是—不信!”他上前几步,低头看着她,神色很是专注。窗外的暖阳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男子的风华绝代合着女子的清冷高贵绘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复仇篇】望着冷漠的连一丝感情都没有的白衣女子,蓝清灵心中尽是绝望和恐惧。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原来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自己就像个跳梁小丑般,一步步的走进她的陷阱。原以为可以将她永远踩在脚底,却不想自己才是万劫不复的那一个。“你到底要做什么?当初就该杀了你!杀了你!!”身边是亲生母亲的嘶喊,她瞪大了眼睛想出口阻止。可是,张了张嘴,却吐不出半个字,痛苦的泪水从那张已不复美貌的脸上滑落。她的舌,早已经被那个妖孽一般的男子下令拔掉了;她的脸,也已经被毒素彻底侵蚀。她怎么会忘了,那日日夜夜的折磨?一切都是她们自找的啊!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她张嘴大笑,无声的自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失败,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 异世苍穹:霸道小妖妃

    异世苍穹:霸道小妖妃

    (两章合并为一章,更新有保障,请各位童鞋自己找找进度,谢谢合作)当你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个傻子的替身时,你会怎么做?直接锋芒毕露震惊四座吗?不不不,她要做个傻子,做个聪明的傻子,阴谋算计谋害?她就见招拆招耍赖!谁敢打她欺她利用她,是可忍夫君不可忍,直接揍得连他妈也不认识她。“你喜欢我哪一点?”某女做花痴状。“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某男漫无表情,冷然说到!某女无数次的表白,都以失败告终,当她放弃爱他,可....可那个男人对她上下其手,吃干抹净,他到底几个意思?某女实在受不了他整天把自己搂在怀里:“我特么又不是宠物,老摸我的头发!”某男玩味地看着她:“你说的长发齐腰娶你,所以我帮你助长。”
  •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大千世界系列:帝佛

    天地神话,仙佛两界为摆脱昔日群圣逆天之因果,群圣各出手段,创造出地球,仙佛两界为重回真正的大千世界,开启功德,聚群仙,集万佛,功德圆满便可重临大千世界。西游过后,如来等人为了完成鸿均道祖留下最后一道圣计谕运计让猪八戒成佛,不过孙悟空从中捣乱,将女娲留给他的天地大运转到猪八戒身上,猪八戒转世之后成为朱天能,与与仙魔斗智斗勇,最终寻得大千世界阴间三大州,降临大千世界……达成天道屠仙最后……本故事为虚构,想象小说……
  • 女同志

    女同志

    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随后,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公,我们离婚吧

    老公,我们离婚吧

    张小易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是嫁给了自己喜欢的男人易修远;当然,这是张小易一年前的想法,天真的想法;一年后,如果有人再问张小易最幸福的事情,张小易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摇头;一年后,她还有最幸福的事情吗?不,只有最伤心,最难过,最绝望,最不幸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当然是------嫁给易修远。于是,在伤心绝望后,张小易终于将一张离婚协议书,送了出去......
  •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宠妻万万岁:圣宠萌妃

    她是现代的吃货一枚,穿越成丞相府的大小姐,刚穿越就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主。“莫染璃,你个吃货!”“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难道你不想让我吃?啧啧王爷你看这月亮像不像大饼?”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