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00000046

第46章 反抗8

超出某种限度的他,她无法了解,在这之前,她靠自己的聪明,而在这之后则需一点儿热诚或者是刺激热诚的幻想——爱情。她清楚克利斯朵夫对人对事的批判,认为很有意思,十分中肯,她自己也曾想过。但她迷惑:为什么要把思想投诸生活,而去惹来危险与麻烦?克利斯朵夫对所有的人反抗是不会有成效的,他总不至于自命不凡去改造社会吧?这不等于鸡蛋碰石头吗?一个聪明人应当这样控制别人,可以批判,暗里嘲笑或轻视别人;但在行事上要与他们保持一致,只要略胜一筹就可以了。思想与行动不是一个世界,何苦作自己思想的殉葬人?当然,思想要真实,毫无疑问;为什么说话也这么较真?既然人类那么脆弱承载不起真理,为什么要强迫他们承载?应该做的是:面子上迁就他们的弱点,心里却鄙薄他们,而自己却无牵无挂,岂不很好?为自己的思想而牺牲一切最不值得。一个人不该自我欺骗。——她明白地看出克利斯朵夫一意孤行,准备与德国艺术德国精神的偏见抗争到底,这样的结果除了一败涂地别无选择,他会让所有人包括他的保护人在内与他作对。她不理解他的所为,为什么他要自己毁灭而后快呢??

要想回答这一点,先要弄清楚他生活目的不在于成功而在于信仰。他信仰艺术,尊重自己和自己的艺术,他把这些当作超出一切权利得失,超出他生命的现实。直到他再不耐烦听她的批评,听她用天真夸张的口气说出这些理由,他先是耸耸肩,不信以为真。而她认为他和她哥哥一样只知唱高调,隔一段时间便作一番荒唐而伟大的演讲而后不去实行。直到她相信他是真地为这些空话在奋斗时,她对他不感兴趣了。?

从此以后她不再一心表现自己的长处而是亮出她的本相来了:与你原来想象的和她自己所想象的都相去甚远,她骨子里是十足地道的德国人。——大家对以色列人存有误解:说他们是独立的民族,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他们都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和自己的影响。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比犹太人更容易沾染土著气息;法德两国的犹太人固然十分相似,但他们从居留国家带来的不同点似乎更多一些。他们接受异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快,而且这其中习惯多于思想。而所谓人的第二天性的习惯,在大多数人只是独一无二的天性,所以某个地方的土著根本没有资格认为犹太人是缺少深刻思考的人,因为在土著的身上这特性确实连影子也很难找到。?

女人,原来对于外界影响感觉比较灵敏,她们更快地适应生活而后随遇而安;犹太女人在全欧洲尤其能模仿当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风格,甚至很过火,——同时她们保持了自己民族所特有的让人意乱情迷而又经久不衰的魅力,克利斯朵夫十分惊讶地发现:在曼海姆家见到过的那些姑妈、堂表姊妹及于第斯的女朋友们,虽然有的长相远不像德国人,眼睛和鼻子离得很近,鼻子和嘴巴又离得很近,皮肤很厚,呈暗黄色,轮廓分明,但她们比真正的德国女人更德国化,谈话、装束完全与德国女人没有差别,甚至过分。于第斯在她们中是高明的一个;相比较之下你会发现她的智力过人,她的人品中有自己修养所得的。可是她却同样具有别人所有的很多缺点。从思想上来讲,她比别人自由或者完全是独自来往,行事也不比别人更大胆,至少是她以实际的利害观念代替了她那独自来往的气魄。

社会、阶级、偏见她全都相信,因为她精打细算之后,认为这些对她有利,虽然她嘲笑德国的气质,但她自己却从未停止过追求德国潮流。她也能承认某个知名艺术家的平庸,但她不改初衷地尊敬他,因为别人认为他好,倘若这人与她有某种联系,她定然会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奉之为神明。她不赞同勃拉姆斯的作品,心里认为他是二流艺术家,但因为他出名,她便对之佩服,甚至因为收到他五、六封信而称他为当代最伟大的音乐家。在克利斯朵夫的价值与副官长弗雷希的愚蠢之间选择,有心计的她看上了副官长追求她时给予的财富,这比克利斯朵夫送给她的纯粹的友谊有价值。因为不管这个军官有多傻,他始终是另一个阶级的人物,一个处于德国的犹太女子比别的女子更难踏入的阶级。无聊的封建观念她根本不理会,而且她嫁给弗雷希,在她看来,是她给了他面子,但她还是一心要钓上他,不惜卑躬屈膝地对这个傻瓜抛媚眼,逢迎拍马,无所不用。这个有骄傲资格的犹太姑娘,银行家曼海姆的聪明而眼高的女儿,平素轻视德国的小布尔乔亚妇女的女孩,现在竟降低身份学她们。?

这一次经历时间不长。克利斯朵夫对于于第斯的幻想如到来时一样快地消灭了。公平说,是于第斯一点儿也不顾及让他保留幻想,她该为此事负责。她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把你批判够了,把你从心里赶走之后,你再也不存在了,她视而不见地在你面前暴露自己的灵魂而不以为羞,于是她的自私、冷酷及平庸的性格让他发现了。幸亏他未为她着迷,而且时间很短。他的发现令他痛苦,让他烦闷:他不爱于第斯,可是于第斯是可爱的人物。她的美丽的眼睛令他刻骨铭心,他虽然已经知道有一颗颓唐不振的心在那儿睡着,但他宁愿它们是从前看到的那样子。这是不是爱情的一种爱的幻觉。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完全沉缅在自己的作品中时,那种幻觉是他们天生的禀赋。他们会看出无意中发现的一张脸上的美,这种美为人所不觉,连那个人本身也不以为然;正因为这种不以为然使艺术家更加热爱那美,那时他们有如欣赏一种快要灭亡而无人发觉的美妙东西。?

也许是他自己错了,于第斯可能很早就给自己定了位,注定不再向前发展。但有一段时间他相信她是可以发展的;正因为这个幻觉的客观存在,他不能十分公正自然地判断她。她的本身整个儿都是美好的,不为别人享有的;她身上的庸俗应归罪于德国和犹太这个双重的民族性,特别是德国,因为他本人曾因德国而忍受痛苦。因为他不认识除德国以外的任何民族,所以德国气质成了替罪的羔羊,把世界的一切罪过都强加于它。于第斯给他的幻觉变成他攻击德国气质的又一项理由,它摧残了这样一颗心灵的热情,不可原谅。?

这成了他和以色列族初次相遇的全部情形。原来打算在这个刚强独立的民族间找到一个奋斗的盟友的希望破灭了,在热情冲动下,直觉使他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他马上断定犹太族不是传言中那么坚强,它太容易受外界影响了。除了自身的弱点,它又吸收了别处的弱点。在这里他找不到支持他艺术的依靠,反而有与它一同陷入荒原的危险。?

一方面他发觉了危险,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度过危险的把握,所以他中止了去曼海姆家。有几回人家来请,他都谢绝了,也不说理由。在这之前他一向很殷勤,突然之间改变主意,大家相信这是他的“怪癖”,曼海姆一家却深信有于第斯的因素。洛太和弗朗兹以此作为取笑他人的笑料。于第斯自嘲说征服一个男人到这步田地也很奇妙,同时又要求她哥哥别老取笑她,而她自己又不放弃逗引克利斯朵夫的企图。她写信给他,请教他一个音乐问题,末了又亲切地附语请他到家叙谈。克利斯朵夫照旧复信,却坚持推说事忙,无暇拜访,在戏院里,于第斯存心展示一个最动人的微笑,而克利斯朵夫却故意注意别处,不看曼海姆家的包厢。她也不坚持,她认为这个较真的艺术家也不应让她白费心血。他如果愿意,自己会回来,不回来也就算了……?

最终结果是真地算了,虽然曼海姆的家没有他并不冷清,但于第斯还是隐隐有些恨他。他在时,她把他晾在一边,这是很平常的事,他可以因此而不高兴,但不应该不高兴到绝交的程度,在她看来那是狂妄自大,自私冷漠。——同样的缺点只要自己没有而别人有,于第斯便无法容忍。?

但她对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和言行反倒更加留意了。她不动声色地套她哥哥的话题,让他讲他和克利斯朵夫的谈话,而后总是讥讽地评论,凡是可笑的地方她一处都不放过,使得弗朗兹也慢慢对克利斯朵夫失去了兴趣。?

杂志社那边,开始时一切都好。克利斯朵夫没有发现同事们的庸俗之处,因为他们肯定也承认他的天才。最初如伯乐一般发现他的曼海姆已经四处宣传克利斯朵夫是个天才的批评家,虽然此时他还未读文章 的一个字。克利斯朵夫当作曲家是错误的选择,是曼海姆替他选对了路。他们在杂志上用神秘的口吻为他的文章 作广告,大大调动了读者的胃口。他的第一篇评论题目叫《音乐太多了》,它的诞生犹如在这个人心麻木的小城扔下一块大石头。?

“太多的音乐,太多吃的东西,太多喂的东西!大家不饥而食,不渴而饮,不需要听而听,有了狼吞虎咽的习惯。这和斯拉拉斯堡的鹅也无二样。我们的民族害了贪吃症,给什么吃什么。瓦格纳的《特里斯坦》、《赛金根的吹号手》、贝多芬、玛斯加尼、赋格曲、两拍子的军队进行曲,阿唐、巴赫、善契尼、莫扎特、马斯涅一个一个都很好。只要有的吃,吃什么都不想知道,甚至吃了也没有快乐的感觉。你瞧在音乐会的人们的神气,但有人却称之为德国式的狂欢!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欢乐,他们永远都是在狂欢,他们的狂欢与悲哀如雨水一样随便流淌,那欢乐贱如泥土,既没精神又没力量。?

“太多音乐了!你们一直在自我践踏,糟踏音乐。自我糟踏倒还罢了,可是对于音乐,别乱来。我不允许你们糟踏世界上的音乐,践踏世界上的美,你们把圣洁和污浊混在一起,把《帕西法尔》的序曲插在《联队女儿》的幻想曲和萨克斯管的四重奏中间,或者是把贝多芬的柔板跟美洲达人舞乐或雷翁加伐罗的无聊作品放在一起。你们都自命不凡地以为自己是最大的音乐民族,以为自己最爱音乐。可是爱的是哪一种,好的还是坏的?可又不论好坏都猛烈拍掌。你们能不能事先选择一下,究竟哪种是你要的?你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害怕做决定,害怕闹笑话……你们畏缩不前,都去见鬼罢!——你们认为自己在一切偏见之上,是不是?——其实你们被压在一切偏见之下……”?

写到这儿他引用高特弗里德?凯勒的两句诗——那是一个苏黎世的布尔乔亚,克利斯朵夫欣赏他的光明磊落和勇于战斗的生活态度:?

“得意洋洋自命为超乎偏见之上的人,?

其实是完全在偏见之下。”?

接下来他又写道:“你们应当勇敢地保持自己的真诚!应当有勇气不怕出丑!假如你喜欢粗俗的音乐,就坦率地说出来。显出自己的本相来,抹掉你们灵魂上的胭脂花粉,统统用水冲干净,你们已有多少时候没有在镜中照自己的丑相了,现在让我帮你们照。作曲家、演奏家、乐队指挥、歌唱家,还有你们,亲爱的听众,现在你们可以清楚自己是什么东西了……不要管你是怎样的人物,至少要真诚!不要管艺术和艺术家会因之受到伤害!假使艺术和真理并存,就让艺术去毁灭而保存真理!真理是生,谎言是死。”?

大家为这番激烈的血气方刚的措辞,和那不驯服的态度愤愤不平了,但是这篇文字中针对每个人,却又没有一个人清清楚楚受到攻击,所以谁也不愿意认为是针对自己。每个人都自以为是真理的朋友,所以那篇文章 不至于被人大骂。人们不过是讨厌它的口气,共同的认为是失态,特别是由于出自一个半官方艺术家的手。但也有一部分的音乐家开始愤怒地抗议:他们知道克利斯朵夫会没完没了的。另外一些人别出心裁地去恭维克利斯朵夫的勇敢,但对他今后会出现的文字在那里隐隐担心。?

抗议和恭维的结果总是一样,克利斯朵夫一发而不可收;而且他早先说过,作家和演奏家都会成为攻击对象。?

同类推荐
  • 金子

    金子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篇小说的佳作,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
  • 山海经密码3

    山海经密码3

    本书故事主要是讲述桀的后代、成汤的孙子、伊尹的徒弟和他的伙伴们周游神州的经历。一统天下对主人公们来说只是他们展现自己个性的历史舞台。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超值金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超值金版)

    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想象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以科学为依据;当代的读者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到有关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凡尔纳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是“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三部代表作品的合集,分别讲述了三段海上探险故事,人物也互有穿插。作为科幻小说的鼻祖,凡尔纳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当然,只要一过了四十。一个男人,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热门推荐
  • 公案奇局

    公案奇局

    选编者主要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古代诉讼官司题材的短篇小说17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在中国小说史很有影响的篇目,如《错斩崔宁》《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等,故事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有较强的可读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赢在变通

    赢在变通

    学会变通的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个善于变通的人能够主动将变通思维融入工作,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让变通成为习惯。本书引用大量的企业案例,加上精彩、深刻的哲理评析,为中国企业培养具有变通思维品质的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和培训方案。
  •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星球上唯一的女人

    她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莫名穿越到一个人类已经失去生育能力的星球。身为唯一一个有着孕育能力的女性,她所要的只是活下去和拥有一份平凡人的生活和爱情。但仅仅只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在这个星球上也难以实现。身份特殊的她会怎样获得她所想要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他的生意,从倾其所有,“投资”400元摆地摊卖袜子开始:卖袜子,做点焊,加工手镯,他在创业初期折腾个不停,在各类小生意中寻找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倾囊投入,一次又一次地血本无归,一次又一次地重头来过,每次都能汲取新的教训和经验,每次都坚定地东山再起;资金一步步积累直至挣得亿万身家。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其中,向我们介绍了武警。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