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6900000015

第15章 天堂地狱一念间(2)

两人相见甚欢,感触良多,再次讨论起中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后,孙冶方一直在为"价值规律"奋战。他公开支持彭德怀的观点,说"一步登上共产主义的青天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并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许多工厂不讲成本,不讲价值规律,上缴利润很少。还有的企业在靠救济过日子。如此下去,怎么得了?我们应该提倡为社会主义创造利润!"国家统计局毕竟是有"经济内阁"之称的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地位同国务院不相上下)的下属单位,孙冶方不敢公然挑战计划经济的"国策",只是呼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搞自由竞争,同时,折中地补充了一句"不是指听任价格自发涨落来调节生产"。其实,真正的先知是顾准。

早在1956年初入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时,顾准便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搞好经济,只能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以任何主观意志代替客观现实,更不能"以吹嘘、粉饰太平的理论来描写社会主义经济"。

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这篇传世之作中,顾准挥动如椽大笔,振聋发聩地写道:"使劳动者的物质报酬与企业盈亏发生极为紧密的联系,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要知道,那是党内找不到一个人相信市场经济可以同社会主义无缝连接的时代。

"文革"结束后,孙冶方沿着老友未竟的路一直走下去,奠定了其领袖群伦的学界地位。然而,在1983年逝世前夕,他严肃而郑重地对弟子吴敬琏说:"我于50年代提出价值规律,是受了顾准文章的启发。"以此为据,吴敬琏后来指出:"顾准是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回到1962年。孙冶方这次登门探访,是想请顾准出山,重回经济所。

顾准对老战友的关心和提携感动不已,接受了这一诚挚的邀请,因为经济所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娘家"。

孙冶方四处奔走,上下协调,终于办妥了报批手续。五月,顾准再度进入中科院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

他被分配到政经(政治经济学)组,组长是另一个老友骆耕漠。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顾准从苏南调到苏北,协助时任盐阜区财经处处长、陈毅最信赖的密友骆耕漠工作,担任副处长,由此两人建立了长达数十年的真挚友情。

骆耕漠亲切地欢迎顾准的到来,他伸出双手,连道:"回来了就好,我们都是了解你的人!"在孙冶方和骆耕漠的关照下,顾准得到一间专属的办公室。书架书桌一应俱全,角落里还有一张铺着洁白床单的单人床--同饲养场的条件相比,可谓云泥之别。当年轻的女研究员张纯音闻讯前来看望传说中的顾准时,发现这个年近五十的"摘帽右派"正高兴得在床上滚来滚去。回所的第一个周末,顾准特意买来好酒好菜,亲自下厨,为家人烹制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他把在单位的见闻同妻儿分享,并宣布以后除了读书写作和照顾家庭,别无他求。

汪璧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满怀希望地向丈夫举杯致贺。

经济所"收容"了一批在政治上失势,但理论水平很高的党内干部,级别最高的当属前总书记张闻天。

自从庐山会议上被打倒,张闻天便发配到经济所政经组当研究员。因为保留了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头衔,他每天还能带着警卫员和秘书坐轿车来上班。

除此之外,政经组还有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巫宝三(1905-1999)以及吴敬琏、张纯音等青年俊杰,一时间人才济济,群贤毕至,被戏称为"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

在骆耕漠的领导下,政经组思想活跃,学术氛围极其浓厚。平心而论,顾准的性格缺陷非常突出。他善于独立思考,也爽快实在,但城府不深,自尊心强,遇有争论,往往得理不饶人。这样一颗近乎透明的赤子之心,遭逢那个特殊的时代,注定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然而,在经济所这个人人平等、追求真理的"雅典学院",顾准身上的"刺"却被视为可贵的知识分子本色,受到充分的理解与包容。

随着中央开始试行"包产到户""自由市场",孙冶方预感到改革现行经济体制的时机到了。他给顾准下达了任务:从改革现行会计制度的角度对"利润挂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每月150元的工资不能白领。奋笔疾书中,顾准的眼前闪现出20年前那一幅幅炮火连天、激情燃烧的壮丽画卷。

再当一次"右派"又如何?

1962年9月,顾准到上海出差,调研国企的会计状况。这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回乡,趁机拜访了暌违多年的潘序伦。在赴潘宅途中,顾准钻进一间书店,竟发现有揭批"右派"潘序伦"反党罪行"的小册子在出售,便好奇地驻足翻阅,结果笑了个半死。原来,编书人把潘序伦曾让他这个地下党代写专著的事也作为重要的罪证罗列出来……岁月如梭,顾准已从当年活蹦乱跳的小伙计变成了阅尽沧桑的中年人,潘序伦更是白发苍苍,廉颇老矣。话别时,顾准希望潘序伦送他几本会计学方面的书,早已看破红尘的潘指着家中汗牛充栋的藏书道:"我现在根本用不着书,你喜欢哪本就尽管拿走吧。"顾准选了二十多本,提着满满一兜,在潘序伦的相送下走出大门。

此番一别,竟成永诀。忙完公事,顾准又去探望了打小便和自己最亲的大姐陈秉珍。在聊到极"左"路线给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尤其是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顾准激动地喊道:"老和尚(毛泽东)不出来检讨,不足以平民愤啊!"陈秉珍惊惧交加,连番软言相劝。闲谈之际,大姐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帮忙照顾她在清华大学念水利的儿子宋德楠。顾准欣然应允,却没料到同外甥的联系日后竟酿成弥天大祸。

1963年初,北京经济学会召开研讨会。在会计组的讨论中,顾准把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为"社会主义的企业会计,是成本和利润的计算体系"。如此一来,会计制度的改革,就必须紧紧围绕为企业利润服务这一核心。

孙冶方的"利润挂帅"终于得到了理论上的有力呼应。然而,政治的云谲波诡永远超出顾准的想象。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不点名地批评刘少奇,说他"把形势看成一片黑暗",并重提"三面红旗",号召国人警惕党内的修正主义,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经济所作为全国经济的舆论风向标,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更微妙的是孙冶方和刘少奇的关系。

两人很早便相熟,1941年,刘少奇的著名文章《答宋亮》就是对孙冶方(宋亮)来信的回复。

孙主持经济所后,刘少奇一直表示极大的关注,经常约他到自己家谈话,以至于《红旗》杂志总编陈伯达(1904-1984)阴阳怪气地对人说:"经济所?那是刘少奇直接控制的理论阵地哩!"早就上了黑名单的孙冶方多次被康生邀去"座谈",他明知这是阴谋,却不顾好心人的劝告,坚持参加,并说:"帽子总是要戴的,不是戴这顶,就是戴那顶,可是答辩权最要紧!"在一次中科院的扩大会议上,一个年轻学者劝孙冶方:"你讲利润,人家会说是修正主义。现在还是不讲为好,风声已经这么紧了。"孙冶方淡淡道:"风声是什么?我不是研究气象学的。"对康生而言,一直为孙冶方献计献策的顾准更是老相识了。

1948年,在整风中犯了众怒的康生被毛泽东下放到山东省渤海区,负责接待的便是区委副书记顾准。

生活奢侈的康生养了条大狗,天天逗狗玩,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喂鲜肉给汪星人吃。

顾准看不惯,便在机关议论了一通康生的生活方式。谁知非议传到了睚眦必报的康生耳中,从此在他心头埋下了深深的怨念。

1957年"反右"时,顾准的右派帽子就是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康生亲自圈定的,一边圈一边恶狠狠地骂道:"顾准这种人不是右派,谁是右派?!"来自上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孙冶方只好象征性地把顾准独用的办公室暂时取消,让他和另一个研究员共用一间。

顾准对此全不在意,依然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紧密配合战友,为财经改革方案提供思想资源。

而孙冶方为了便于顾准写作和休息,又给他在附近的经济所单身宿舍解决了一套住房。

两人风雨同舟,共克时艰。面对日益复杂的政治形势,在一次政经组的内部讨论会上,顾准慷慨悲壮地表态:"我不怕再戴一次右派的帽子!"无论风刀霜剑,还是恶语相加,顾准和孙冶方总是无私无畏地联手走在经济改革的最前沿。每当顾准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便第一时间提供给自己的老友参考。孙冶方则在欣赏之余,立刻加以运用。

1963年底,《会计原理》第一卷杀青。顾准在这本新著中对苏联忽视企业利润的会计体制和严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批判,并重新阐述了会计学的真谛,读来令人耳目一新,颇有启迪。

顾准原计划写七本,提纲都拟好了,结果天不假年,只完成了一本。1984年,当《会计原理》残篇以三万册的首印出版时,91岁高龄的潘序伦强撑病体,用颤抖的笔撰写了生命中最后一篇序言。

他以一代宗师的身份郑重指出:"这篇遗著虽属残卷,仍可独立成篇。许多有关会计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识。"为了向家人"偿债",改善汪璧和孩子们的生活,顾准又接了译书的活。

在他辛苦翻译的外国文献中,最具价值的当属熊彼得(1883-1950,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这本40年代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名著第一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概念。

熊彼得认为,过去界定民主与否,都看是不是依据"人民的意志"来达到某种看上去"公益"的目的。他推翻了这种研究民主的狭隘着眼点,指出:"民主是为做出政治决定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个人通过竞取人民手中的选票,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熊彼得最大的贡献是分清了"理想主义的民主概念"与"经验的、描述的、制度的以及程序的民主概念"。

顾准敏锐地觉察到,只有读懂了熊彼得,中国才有可能从以暴易暴的治乱循环中走出;才不会假自由之名,去干剥夺他人自由之事;才不会接二连三地涌现李自成、洪秀全……孙冶方听闻译著杀青,非常高兴,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去推动该书的出版。本来商务印书馆已经答应承印,却因紧张的政治形势而搁浅,直到1979年才践诺,将这部珍藏了15年,纸页已经发黄的译稿一字不动地出版,以告慰顾准在天之灵。

同类推荐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血宰相·俾斯麦(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热门推荐
  • 农夫山泉有点田

    农夫山泉有点田

    一次刻意的买醉,却让姐儿醉死梦里,一朝醒来,从大龄剩女直接晋升孩子他妈,成了传说中的穿越女。穿越就穿越吧,好歹姐儿从无人问津变得有人关心,这咱认了!可是,为毛人家穿越,不是鸿门千金,就是贵族嫡女,姐儿穿越,却是浑身是伤的农妇一名。好吧,没有锦衣玉食,宅斗怡情,姐儿都认了,只要能有美男环绕,一切都不是问题!可为毛偏偏给姐儿的,除了当农夫的小受丈夫一枚,就只剩一颗叫姐儿“娘”的小豆芽。农夫就农夫,没关系,姐能慧眼识玉,就能妙手打造好丈夫!杏花村里,姐儿带着丈夫和小豆芽,采点蘑菇、种点瓜,想吃红薯地里挖…小小的田园,大大的温馨,比宫斗宅斗更怡情。当有一天,各种桃花蜂拥而现,姐儿才发现,小受男不知不觉间竟成了谪仙一枚。于是,姐儿定下家规如下:允许你泡妹,允许喝醉,但每晚必须给姐儿归队。要是让姐儿伤心伤肝又伤肺,姐儿打的你第三条腿变残废!
  •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穿越之武林绝色盟主

    侯府深深桃花妍,慕家有女初长成仗剑红颜回眸笑,策马红尘啸江湖迷糊女生魂穿倾月王朝,变成慕王侯府小千金,一时激起千层浪自小才华横溢京城扬,第一才女美名赚,惹得太子澈王刮目看计筹白银百万救灾民,巧解国危封公主,王侯公子提亲乱谁知诡计暗中起,姐妹相煎何太急只怨恋上“双哥哥”,一腔深情随水流无奈人生多坎坷,落入江湖起风波。前路艰险难预测,红颜依旧笑春风。恩怨情仇一笑泯,绝色盟主震天下叹只叹自古多情空余恨,最难消受美男恩慕无双叹:盼只盼,下辈子不要为兄妹,朝朝暮暮永相随太子锐问:如果,此生只娶你一人,你可愿为我后?澈王爷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此生,必娶你为妃!楚君少默默凝望她,说:不求占你一颗心,不论你心中有无我一席之地,这辈子,生生死死陪着你司空幻回眸浅笑:只要你喜欢,我愿意陪你到白头花弄影邪邪一笑:小野猫,你别想逃,这辈子我跟定你了洛星辰怒视她:小样儿,敢忽悠我!说,你还有几个情人?我排第几个?不说大刑伺候某日,众老公又为谁是大爷争论不休大打出手,绝色盟主立于一旁仰天长叹:我这造的哪辈子的孽呀,老公太多搞不定啊!一个老公刚刚好,二个三个烦人了,四个五个不得了,六个七个翻天了!哀叹间,众美男齐聚过来,个个脸上张灯挂彩惨不忍睹,齐把矛头指向她:你说,到底谁是大爷谁是二三四五六七爷?某女干笑,后退:大爷做饭二爷扫地三爷四爷洗衣裳五爷六爷带孩子七爷给我捏肩捶背洗脚丫!说完赶紧夺路逃,身后传来吼声一片:丫的别跑!竟敢把我们当丫鬟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本书用它生动流畅的语言,古今相和的经典事例,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使你在轻松愉悦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你变得更加聪明的同时实现做人做事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圆融练达。本书还会鼓舞你在漫漫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勇敢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从而使自己光彩四射、叱咤风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田园地主婆

    田园地主婆

    穿越了?!莫筱筱没想到她一个小小的白领,居然也赶上了穿越大军?!穿越也就算了,可是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她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因为病死的六岁小女孩身上!好吧,从一个二十五岁的现代小白领变成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这个她可以忍。可是为什么这个家会这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且这住的是什么地方啊?看着这破烂不堪一下雨就漏水的茅草屋,她忍不下去了!于是她用现代学到的本领,改变家里现在的困境,带领爹娘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看现代小白领在古代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在这落后的古代发家致富最后成为一代地主婆
  •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步步惊婚:大牌富豪来相亲

    为什么他偏偏如噩梦一般对她缠住不放。“林子皓,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李薇儿你以为你想要找一个男人结婚,就能逃离吗?我林子皓认定的事情,就没有改变的可能。“片段一:少爷,她只想过简单的生活,少奶奶跟一个男人在一起。”“谁?”“黎总裁”“地址,时间,在哪里,带着孩子上门找娘。”片段二:“少爷,少奶奶现在跟一个老头在一起。”“谁?”“不认识。”“地址,时间,在哪里,赶快派人包场。”
  • 记录成长轨迹

    记录成长轨迹

    本书从若干个小故事,告知读者生活中的点滴都可以去发掘其中的奥妙。
  • 冷面将军俏千金:暮雨倾尘

    冷面将军俏千金:暮雨倾尘

    (完结)大漠中的灵动少女与冷面腹黑的将军,离家出走的千金小姐与骄纵跋扈的小王爷,谱写了一曲曲旷世绝恋。千山万水的距离,匆匆而逝的光阴,终究抵不过记忆深处的那一缕牵挂。爱恨交织,何去何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处处皆是风起云涌、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