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18

第18章 王云五好奇 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

王云五(1887~1979年)图书版本学家、出版家。广东中山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

王云五小学也没有上过,却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首创“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主编“王云五大辞典”,一生整理、出版大量古籍、中外名著。他还担任过大学教授。追溯其源,王云五青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有极为丰富的知识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书,为他日后从事的文化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读三年私塾的大学教授

王云五童年时体弱多病,直到七岁尚未进私塾读书,只在广东香山县泮沙村的家中,随大哥王日华学习,王日华是典型的旧时读书人,学问很好,不幸十八、九岁时就故世了。

王云五八岁起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因家里人误信“风水”之说,认为应该让他学做生意,故将他送到广州一家五金店做学徒。王云五虽迫于父命而辍学,但他并没有认命,利用晚上店里打烊的时候读书,白天生意少的时候也看书,以至于看得入迷时忘了招呼客人,遭到老板的指责。王云五当学徒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五金店,此后,他便随姐夫到教会去学英文,起先入教会第五班,从字母开始学起,但在九个月的时间里,他接着跳班升到第二班,已经相当于高中的程度。后来他得到一个机会进入北京的同文馆,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文,英文程度得到提高。王云五进步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求知欲浓厚,自觉读书机会难得,勤奋刻苦所致。

1905年王云五十七岁的时候,到了上海,进入一家私立英文学校,跟随一位英国老师布茂林学习英文。在7个月的时间中,也是接连跳班,被布茂林赏识,提拔他做教生。除了不必缴纳学费外,每月还可以领津贴二十四元,又能尽量利用布茂林的藏书。对于一位虚心好学的青年来说,这真是最理想的读书环境。在此期间,除了广泛阅读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名著外,他开始对中国的文史发生兴趣。由于广泛地涉猎,王云五自称此期间乃其“图书馆生活的开端”。

十八岁时,经过一位世伯的推荐,王云五代替张梁先生主持一家“益智书室”的英文专科学校,担任该校唯一的教员。除英文外,还要讲授史地数学等科。该校学生一百余人,年龄有些已二、三十岁了,却由一位十八九岁的“小老师”独立应付,这实在不由得人们不佩服。执教半年后,由于教学方法得当,竟有一位留日回国的大学生,慕名而来请求做他的实习生,数月之后,学问大有长进。

1907年,经这位留日学生的介绍,王云五受聘到中国新公学担任教员,讲授文法和修辞学。新公学大多数是留日学生,看见这位十九岁的青年来做他们最高班的老师,难免有点不服气,上课时,提出各种问题让他解答。这位年轻的教师一一为之剖析,不厌其详,逐渐得到学生们的信任。这批学生日后成就惊人者颇不乏人。如当时年纪最小的胡洪□,也就是后来的胡适,他在《四十自述》中说在中国新公学中受到王云五先生的影响很大。还有比他大一岁的朱经农,后来曾任光华、齐鲁大学的校长,中大教育长等职,是一位教育家和出版家。

从1909年起,王云五除在中国公学任教外,还兼任闸北的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革命军兴起时,各校停课,王云五因随政府任职北平教育部,又任国民大学(后称中国大学)教授,主讲英文修辞学、英国文学史、政治学概论及美法通论,皆用英文课本讲授。当时王云五这么年轻,能将诸科集于一身,虽不可谓后无来者,却可谓前无古人的年轻博学教授了。

1921年,王云五接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及总经理等职,先后达二十六年。凭着过去读书广博的基础,他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策划编辑《万有文库》、《中学生文库》、《小学生文库》,编印大中小学各类教科书,各类工具书。他不仅是教育家,图书馆学家,还是名副其实的大出版家。

十日读书近千种

王云五的博学多能,除了他自幼在外奋斗、并有机会游历欧美日本各国外,更得益于他的图书馆和读书生活。据他说,他接触的图书馆至少有几千所,可想而知他读书之多何止千万。

王云五回忆说:在香山县故乡除了家中有一部“二十四史”外,简直没有什么对他有用的书,这对于视读书为乐事的他来说是难以满足的。当他在上海做教生时,看到他的英国老师布茂林藏有六七百册英文书籍,真如乡下人进城,见什么都惊喜,便经常借布茂林的书,而又怕影响布茂林自己用书,于是赶紧将借的书读完,以至养成快速读书的习惯。

王云五早年只有不满三年的私塾读书生活,对中国文字了解极有限,又因为学习英文很早,一直吸收英文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中国文史了解甚少。自在布先生图书室读了英文的“中国”之后,对中国史发生兴趣,便阅读中文书籍,但多不能了解,反不如读英文书方便,他深感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可耻,便发奋要学好中文。

王云五还有一些读书的美谈。他在上海教书时,曾在两年之内,将三十余巨册的《大英百科全书》全部读完。在他周游欧美时,除了考察有关的出版事业外,就是到各地图书馆去读书,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时,曾以十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了九百余种有关管理的书刊。他在任何旅行途中的交通工具上,均手不释卷。

王云五爱读书,养成了买书藏书的爱好。早在他做学徒时便以零钱买书,以后在上海做教生,每月二十四元的薪水,除了一半奉养母亲,一部分支付生活费用外,有余就全部用来买书。担任益智书屋教席时,每月花费七八十元买书,当时北京路一带的旧西文书店和河南路福州路一带的中文书店,便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自己经常买书尚觉不够,他还与友人组织“震旦学社”彼此交换书籍,到1949年时,他盖有“岫庐藏书”的书籍不下八万册。

王云五在任何时候买书的兴趣都不减。1930年访问欧洲时,将停留在伦敦的两天时间,全部花在一所最大的霍里书店(FoyleBookStore)中选购图书。类似经历并不罕见,在他历次出访中都会碰到。

滥读也有好处

王云五对如何读书有不少心得。30年代在上海向市民作“怎样读书”演讲时,就谈到了他的读书方法:“我们知道做文章的方法是多读多做和多看,这些方法也可以用到读书上去,不过我再加上一个,就是多想。”

“呆读书是书呆子干的事,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委实不错。好奇,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怀疑并不是说对任何事都要怀疑,乃是说脑子要多想。一个人没有幻想便不能有所发明,我常有着一种幻想,我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就是这幻想的结果……但光是来幻想而不求方法,也没有用处,《封神榜》里哪吒的风火轮便永远只是风火轮,决不会变成现实的飞机。所以一个人若要得到正确的思想,仅有一个方法,就是学算学。”

王云五推崇学习数学,他认为:数学能得到正确的思想,而中国人的通病便是没有数学的头脑。一般人仅认为学数学只消知道一些名称,懂得一点比例和百分比,可以应用到商业上就算了,只有学工程物理的人才需要学数学,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他分析了许多人不喜欢数学的原因,说:“这是因为学别的学科例如社会科学可以跳学,算学不能跳,不能激进,只能一级一级的上去。现在一般人只知道节省时间,以为只要学应用的算学就够了,而不想学其他的算学,这完全抱的功利主义。”他说:“思想有两种,第一要不怕幻想,比如四角号码的发明,就是这幻想的结果;第二,要幻想到底,没有算学是不成功的。”

王云五谈读书方法除了多想之外,还提到多读,他说:“滥读也有好处,比如一张桌子,因为看得多了,一看就知道是桌子,可以不用想。我以前不敢写文章,但滥读书后,写出来就是文章。”他举了一个自己模仿富兰克林读书的例子。他说:富兰克林十二三岁时,专替人家做皮鞋、修皮鞋。有一天,一个人带着一本宗教的书到他铺子里来,他就翻看了,那人见他喜欢读书,便把这本书送给了他。富兰克林很聪明,他读书的方法是,先把头十面念熟,读到二十面时就把头十面写出来,没有人改文章呢,就把自己当作先生,自己改了一遍;等读到三十面时,又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和原文对照一下,这样书上的文字就成了他的文字了。

谈及如何做学问,王云五认为少不了朋友的互为推进,他的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张元济、胡适等,都曾在事业和学问上彼此互益。王云五曾提到胡适的名言:“为学譬如金字塔,既要高深,又要宽广。”但他认为这是不够的,他的主张是,“为学当如群山峙,一峰突出群山绕。”这是说,做学问有一个主峰(专长)还不够,还需要次要的群峰来补充这个主峰,才能成为通才中的专才,博大精深,渊博无涯。

由于王云五一生苦学,所以更知道助人读书的重要。他自己阅读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社会科学和数学外,理、化、医、矿之书无所不包,而且程度都很深。他后来总结说,多读书也有毛病,费了很多精神,也费了很多时间,“好像绕远路”。为了使后人读书系统化,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汇编《万有文库》丛书,先从汇编各种小丛书入手,然后将各种丛书存精去芜,厘定系统,凡必要读的书都分别先后,编入其中。《万有文库》中有各国名著一百种,《国学基本丛书》一百种,此外还有百科、农业、工商等小丛书。后来他还精选图书出版《人人文库》、《各科研究丛书》、《国学基本丛书》、《古籍今注今译》等。由于这些书籍大量出版发行,售价低廉,便于个人、家庭、学校、图书馆购买,从而达到普及教育和文化的目的。

王云五读书也很重视索引,他说在美国能够只花十天工夫看完近千本书,主要就是依靠索引。而中国的“二十四史”,之所以难读,不是因为其大,而是因为没有索引。这也是后来他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的出发点。当检字法推出后,全国各机关、学校、出版社及图书馆,采用者很多,成为我国检字法中最成功的一种。

成立私家图书馆以提倡读书风气

要拯救积弱的中国,唯有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舍读书别无他途。王云五以毕生传播学术文化为己任,以达到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目的,为此王云五创办图书馆,满足民众读书的需求。

王云五在他的一生中,曾成立了两所私立图书馆,其中一所是1926年开馆的上海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的前身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附设的涵芬楼。

1921年,王云五继高梦旦之后就任编译所第三任所长。鉴于涵芬楼收藏丰富,他建议另建馆舍供大众阅览。经张元济和高梦旦同意,在商务总厂对面建筑一栋五层楼的馆舍,1924年落成,商务即将涵芬楼藏书移存于此,改名为东方图书馆,聘王云五为兼任馆长,于1926年正式开放。

王云五主持东方图书馆后,以涵芬楼藏书为基础,继续搜集图书,当时凡古今中外各科学术上必需的参考书,无不大致粗备。在阅览管理方面,王云五也通盘规划。1931年,东方图书馆成立流通部,办理图书外借事宜。由于设有通信手段邮递借书,借阅范围不限于上海,可达到全国各大城市。这种方法,即使今日,也尚未普遍开展,可见当时东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观念已很超前。不幸的是该馆于1932年毁于日军炮火,三十年搜集付之一炬,实为一场文化浩劫。以后王云五虽力谋复馆,然而抗战又起,商务印书馆数度搬迁,复馆计划因此搁置。抗战末期,商务在重庆成立总管理处,财务状况稳定,房舍规模初步具备,王云五即成立东方图书馆重庆分馆,并设阅览室,向社会开放,规模虽不如过去,但重庆图书馆读者座无虚席,颇为人称道。

东方图书馆虽属私人图书馆,但财产仍属商务印书馆,真正由王云五个人捐献成立的图书馆则是1974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云五图书馆。

1964年王云五自政坛退休重返商务印书馆,担任董事长职务,为当时业务已渐衰退的商务重整旗鼓。因经营得当,公司盈利可观。王云五自己的股利及劳动报酬至1972年也积蓄若干,于是捐出百余万元,配之自己的藏书成立财团法人云五图书馆,供众阅览。云五图书馆于1974年10月2日在台北市正式公告开放,其公告刊于报端,主要内容如下:“云五性喜读书,当然好聚书。在大陆四十余年先后聚书七万余册,迁台以来,二十余年仍不断聚书,迄今又达三、四万册,中外杂志不下百种。现已年老衰病,除将全部图书杂志捐献社会、公开阅览外,并自捐新台币百余万元成立财团法人,旋又承商务印书馆捐助四十万元,诸同学合捐十余万元,现除自购房舍一幢外,尚存证券及现金一百五十六万元,其利息收入足供维持用人费用及日常开支,每年尚有可购新书之现款若干。”

王云五以毕生积蓄,成立私家图书馆,由于他的倡导,许多私家图书馆纷纷成立,对于嘉惠后学,鼓励社会读书风气,有相当的教益。

林象平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幸福三宝:吃得下 睡得着 想得开

    幸福三宝:吃得下 睡得着 想得开

    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堆砌,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了幸福感。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我们心存一颗善良的心,就与幸福有缘。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满足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有时,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之与社会群体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性格孤僻的人,不妨变得活跃一点点,涌入欢快的人流,随跃动的节拍起舞。性格悲观的人,不妨变得乐观一点点,让窗外的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性格暴躁的人,不妨变得沉静一点点,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伴着书香体味人生的静谧……人只有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可塑性,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年轻人如今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似乎产生的种种问题都于钱有关:住房、教育、出行……似乎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掉一切问题。但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钱,本身无所谓善恶,我们追求金钱也无可非议。并且生活在如今社会中,想要过上好生活,是不可能离开钱的。吃穿住行、看病吃药、看演出、逛街游玩……样样都离不开钱。钱,是享受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
  •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必须要克服的人性弱点

    成功首先是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的过程,人性弱点是成功真正的障碍,只有认清和克服人性的弱点,才能走向卓越。本书介绍了人性中种种妨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弱点和缺陷,同时阐述了克服这些弱点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人性的弱点,剔除自己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从而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热门推荐
  •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人类社会中原就充满了不可避免的争斗,如何在这场人性的战争中上立于不败之地?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让你快速领会《孙子兵法》的精要。该书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配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全书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本军事、政治、商业、为人处事的最佳指导范本。
  • 绅士的萌宠

    绅士的萌宠

    只是……看着一脸愤怒的谢承亦,她人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乔乔有些懵了。明明是个有经验的成熟男人,乔乔一直觉得,为什么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扑上来让她负责?!,就是在网恋奔现失败、两人分手前将能占的便宜都给占了。咳咳,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天长地久,也要曾经拥有。”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 冬水主藏

    冬水主藏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从公元379年到386年,7年时间,李穆然下山入仕,凭经天纬地之能,游走于北朝各国之中,平步青云,称王拜相。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犀利农家俏娘亲

    犀利农家俏娘亲

    一朝穿越到异世,破烂不堪亮瞎眼。四面土墙泥坯砖,两张木桌一摞碗。地上坑洼站不稳,四只椅腿一只短。小脚婆婆绷着脸,黑脸公公不待见。贪婪大哥不让步,假面大嫂好刁钻。木头二哥死心眼,腹黑二嫂坏心肝。傲娇大姑能扯嫌,沉闷小姑不发言。可怜自己男人憨,只会塌心种农田。左手儿子小可怜,右手女儿眼泪转。一狠心,一咬牙,一瞪眼,站不起来就得趴着走,为了夫妻的幸福生活,为了女儿的美好将来,她叶晓萱不努力谁管?一鼓气,一跺脚,一握拳,银子不挣还能掉下来啊?就算真的下起银子雨,没有金刚盔,谁敢去外面捡?一个现代高级建筑师兼完美美食家兼上市公司人事总监助理,还玩不转这些个古董劳什子?加油,叶晓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