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09

第9章 秦汉时期的音乐(2)

汉乐府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后世言诗,断自两汉,宜也。

他所说的“汉乐府”,指的主要就是“采摭闾阎”的相和诸曲。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平陵东》《十五从军征》《陌上桑》《薤露》《蒿里》《江南》《长歌行》《猛虎行》《董逃行》《相逢狭路间行》《东门行》《妇病行》《孤子生行》《艳歌何尝行》《公无渡河行》《白头吟》等,都是相和歌。

这些“街陌谣讴”,最早仅仅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当时叫做“徒歌”。《晋书·乐志》在“汉世街陌讴谣”和“吴歌”等条下说:“凡此诸曲,始皆徒歌。”后来加上帮腔,称做“但歌”。《晋书·乐志》说:“但歌四曲,自汉世无弦节,作伎者先倡,一人唱,三人和。”后来才加上乐器伴奏,由一位手拿着一种叫做“节”的乐器的人演唱,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它所使用的乐器,随时不等,《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古今乐录》说:“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把相和歌分为十类,即:

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侧调曲、大曲。

当然这是宋朝人的分类,乐府在汉代本身并没有这样划分的,不过,这种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汉代的相和歌。

相和歌既然是人民群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作品,其中必然有许多控诉社会黑暗、讽刺官吏贪鄙、反对穷兵黩武、歌颂自由爱情的篇什,当然,受时代的局限,加上文人的改作,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消极颓废的思想表露。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乐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权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一位十五岁就被抓去当兵,八十岁才回归故里的老人,归家以后却发现家里的亲人已经一个也不在了,孤苦伶仃的老人不由得老泪纵横。这是一幅多么惨痛的人间悲剧!而带给人民如此深重的灾难的,是统治者不断发动的侵略战争。这首乐歌,甚至比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无家别》更令人鼻酸心悸。

被归入“平调曲”的《长歌行》是一首很有教育意义的乐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对于时光流逝,人生苦短,很多人会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而这首歌所表达的情绪则是积极的,健康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已经成为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至理名言。

7.大曲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大曲”,这是一种在乐器的伴奏下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乐府诗集》卷二十六说相和歌“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又解释说:“辞者其歌诗也;声者若‘羊吾夷伊那何’之类也;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所谓“辞”,就是歌词,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声”,指歌中有声音无意义,只起补占音节作用的字,即今天所谓的“衬词”,如“咿儿哟,呀儿哟”之类。乐府民歌《有所思》中的“妃呼”《战城南》中“梁筑室,何以南梁何以北”一句中两个“梁”字都是“声”。

“艳”是大曲中的引子或序曲,可以用乐器演奏,也可以歌唱。“趋”和“乱”是结束性乐段,也是可唱可奏的。最完整的大曲曲式,是一种三段体的结构。

第一段是“艳”。它一般在最前面,但也有在中间的,往往是一段优美抒情的乐段。

第二段是歌曲主体。它往往有好几段歌曲,称为“解”。《乐府诗集》卷二十六说:“诸调歌词,并以一章为一解。”各曲内容不一,长短不一,“解”的多少也不一,如《东门行》四解,《陌上桑》三解等。

第三段是“趋”或是“乱”。“趋”是一种较为纾徐婉转的曲调,可能带有吴、楚地方的音乐风格,吴地民歌就有《吴趋行》。陆机《吴趋行》说:“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崔豹《古今注》说:“《吴趋曲》,吴人歌其地也。”而“乱”则是较为激昂热烈的曲调。《诗经》《楚辞》中就都有“乱”。对“乱”的解释也很多,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余论》卷上说:“乱者,盖乐之将终,众音毕会,而计歌之节,亦与相赴,繁音促节,交错纷乱,故有是名耳。孔子曰洋洋盈耳,大旨可见。”这是从音乐的角度去理解“乱”。乐曲快要结束,往往是高潮出现的时候,所以,所有的乐器加入演奏,速度加快,旋律更为起伏跌宕,歌唱也随之变化,舞蹈更为热情奔放,乐曲在高潮中结束。这个理解是很正确的。孔子所说的“师絷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也是从音乐的角度讲的,“洋洋乎盈耳”正是“繁音促节,交错纷乱”的艺术效果。所以,一个乐歌,如果需要抒情性的结尾,它会选择“趋”;而需要一个热烈的结尾,它会选择“乱”。这也就是为什么“趋”和“乱”不会同时出现在一首乐曲之中的原因。

并不是每一首大曲都有“艳”、“趋”、“乱”的。《宋书·乐志》所载的十五首大曲,只有三首是前有“艳”后有“趋”的。另外有一首有“艳”无“趋”,三首有“趋”无“艳”,一首有“乱”无“艳”,另外一些没有“艳”、“趋”、“乱”的记载。

下面我们举一首《艳歌何尝行》来看一看大曲的表演形式(据《宋书·乐志》)。

《艳歌何尝行》古词五解

〔艳〕(原注:“曲前有艳。”)

〔一解〕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灸肥牛。

〔二解〕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

〔三解〕小弟虽无官爵,鞍马,往来王侯长者游。

〔四解〕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蒲六博,对坐弹棋。

〔五解〕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

〔趋〕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上惭沧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原注:“‘少小’下为趋。”)

汉代 “相和歌”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期,它与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民歌“吴声”和流行于湖北荆楚一带的民歌“西曲”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乐种——“清商乐”,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

汉代的歌舞百戏

1.散乐

什么是“散乐”?散乐是自周代以来,被统治者所采用的民间优秀的乐舞形式的总称。由于它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属于“野乐”的性质,所以并不受统治者的重视,但是它新颖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表演技巧,又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所以历代乐署都有专门掌管“散乐”的机构和官吏。《周礼·春官》载:“旄人掌教舞散乐。”郑玄注说:“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之黄门倡。”可见从周代开始,散乐就是指来自于民间的所谓“野人之乐”中的“善者”。它既不是用于宫廷的雅乐和俗乐,也不是用于军旅的部伍之乐。和与雅乐相对应的俗乐相比,它们都属于广义的俗乐,但是狭义的俗乐所包含的主要是音乐歌舞,而散乐则更多的是带技巧性的杂耍和带情节性的戏剧(至少是包含了戏剧的因素,如俳优等),自汉至唐,即成为“百戏”和“杂剧”。

2.汉代的歌舞

汉代的歌舞音乐很盛,从宫廷到民间,从帝王到百姓,莫不沉湎其中。

《汉书·张良传》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对他的宠姬戚夫人说:“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这种风行于汉代的“楚舞”是什么样子呢?《西京杂记》载:

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汉代著名的舞蹈,还有《巾舞》(即《公莫舞》)《舞》(即《巴渝舞》)《七盘舞》《铎舞》等。

《七盘舞》又称《盘鼓舞》,是汉代最有特色的一个舞蹈。其特点是在地上放置盘和鼓,盘和鼓的数目不定。如南阳画像石是六盘无鼓,或四盘二鼓;四川彭县画像砖是六盘二鼓;沂南画像石是七盘一鼓。绥德画像石是七盘三鼓等。表演将要开始,乐队已经准备就绪,盘和鼓也按方位摆好,舞女穿上轻柔艳丽的长袖舞衣。表演开始,舞女以长袖遮面,曼声歌唱。接着,她跳上盘鼓,纵腾盘旋,长袖飞舞,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3.规模宏大的《百戏》

汉代表演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是《百戏》。

《百戏》是一台节目的总称,包括杂技、魔术、武术、滑稽、音乐、舞蹈等。

汉代的百戏,规模相当惊人,表演的技巧也非常高。张衡在《西京赋》中对汉代百戏的表演作了非常生动具体的描写(参考汉李尤《平乐观赋》等文)可大略翻译如下:

同类推荐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小老婆大翻身之错嫁

    小老婆大翻身之错嫁

    一家满有情调的咖啡厅里,坐了各式各样的男男女女,当然也有谈情说爱的情侣们!每个座位都采用秋千式,两旁绳索上还挂着红色玫瑰。这是一间极近奢侈,又极度浪漫的情侣咖啡厅,情侣们可以在这里谈情说爱,单身汉可以在这里调情找爱,而姐妹淘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不,窗户旁的三位就在那叽哩呱啦的讲个没完。“我要结婚了,你们会来吧?”瓜子脸美人尖,白皙光滑得有如初冬新雪的肤色,及腰如瀑布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的职业我的经

    你的职业我的经

    这是一个考量智商与情商的时代。人生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节目,从老板、上司到中层管理者,再到普通员工,有的尽职尽责,而有的却是作秀、表演,令你真假难辨。惟有跳出圈子,俯视舞台,方能参悟其中的玄机。你在本书一个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中,一定能找到你的影子,从而认识自己,看清他人,掌控全局,驾驭命运,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打开这本书,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狂野少女:我是乖乖女

    舒辰靖活了17年,一向中规中矩,谁会料想到他有一天会被一个染了一头黄毛儿的小丫头扭送公安局?可是不幸的是事情总是朝着不幸的方向发展,他只是在路边看看文件而已,结果莫名其妙被一袋垃圾砸中,又莫名其妙被一个衣着怪异的小丫头揪住不放破口大骂一顿,最后更是让她一个擒拿手,扭送公安局。什么?这么彪悍的女孩子竟然叫“言浅秋”?有没有搞错?她还真对得起给她取这么“琼瑶”名字的人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她惊艳全球

    她惊艳全球

    她是来自异界的智囊首脑,才智过人,技术高端,穿到一个被花心男劈腿的女人身上,全世界都等着看她被抛弃后的笑话,她偏不让那些人得逞,下一刻超级富豪向她求婚,惊艳全球,“嫁给我吧,条件任你开!”她只有一个要求,“帮我打那些人的脸!”
  •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想我就是心底太过善良了,才会不顾淋着雨,在路边捡了这么一个外星来的变种生物!真是好狗不挡道,挡道非好狗啊!“喂!死丫头,你厨房没打扫呢!”“死丫头,滚出去。趁我睡着,吃我豆腐。”“死丫头,烦死了。要是我继续睡在这里,你该不会想要强X我吧。”偶买噶!我不是捡的宠物狗么,有这么叫主人死丫头,死丫头的?!
  • 莲心劫

    莲心劫

    为了追寻爱情,放弃成仙的机会,成为凡人,只为在芸芸众生中找寻自己的爱人。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