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27

第27章 宋金时期的音乐(4)

北宋初年,有一种有歌有舞的表演形式,叫做“传踏”,又叫“转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其歌舞相兼者,则谓之传踏,亦谓之转踏。……北宋之转踏,恒以一曲连续歌之,每一首咏一事,共若干首则咏若干事。然亦有合若干首而咏一事者。”宋曾《乐府雅词》卷上载有五套转踏,其中有无名氏、郑仅、晁补之《调笑转踏》各一首,都是一首七言诗加上一首《调笑》词咏一人或一事,如晁补之《调笑》共七首,分别吟咏西施、宋玉、大堤、解佩、回纹、唐儿、春草。郑仅的《调笑转踏》共三首,分别吟咏罗敷、莫愁、文君。王灼《碧鸡漫志》卷三载石曼卿曾作《拂霓裳转踏》,则是专咏唐明皇、杨贵妃事。郑仅的《调笑转踏》前有几句四六文的“入队”,后有一首七言绝的“放队”。后来,这种“转踏”发生了变化,前面的“入队词”变成了“引子”,后面的“放队词”变成了“尾声”,曲前之诗也变成另外的曲,就成了“缠令”。如果引子后面用两个曲调轮流演唱,就成了“缠达”。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艺人张五牛听到一种叫“打断”或叫“太平鼓”的演唱形式,受到启发,创造了一种被称做“赚”的歌曲形式,把它加到“缠令”或“缠达”中演唱。《都城纪胜》说:“中兴后,张五牛大夫因听动鼓板中又有四片《太平令》或《赚鼓板》,即今拍板大筛扬处也,因撰为‘赚’。赚者,误赚之意也。令人正堪美听,不觉已至尾声,是不宜为片序也。”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载:“崇宁、大观(1102-1110)以来,内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断’。至政和初,有旨立赏钱五百千。若用鼓板作北曲子,并著北服之类,并禁止支赏。其后民间不废鼓板之属,第改名‘太平鼓’。”

张五牛创造的这种“赚”的歌曲形式,最大的特点在节奏上。从后来还保留在戏曲中的“赚”,如《薄媚赚》《莲花赚》《鱼儿赚》等中,我们可以推想到“赚”的节奏特点。简单地说,“赚”是一种由节奏自由的散板与有板的节奏型乐句相互结合的曲式形式。所谓“拍板大筛扬处”,可能就是指进入节奏自由的散板。所谓“赚者,误赚之意也。令人正堪美听,不觉已至尾声”,是说“赚”的曲式一般是在近尾声处上板,进入固定节奏,给人一种似乎进入一个新的段落,“正堪美听”的错误感觉,表演却在这个时候结束了,当然,也就给人造成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种形式却不适合叙述完整的故事,即所谓“不宜为片序”。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叫“覆赚”的表演形式,“又且变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都城纪胜》),也就是说可以说唱比较完整的文武故事。

“赚”不仅是在曲式上有所变化发展,而且它还大量吸收了其他声腔的养料,使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演唱的难度,需要表演者有很高的歌唱技巧。《都城纪胜》说:“凡赚最难,以其兼慢曲、曲破、大曲、嘌唱、耍令、番曲、叫声诸家腔谱也。”其中,慢曲、曲破、大曲通可以称为“小唱”;“耍令”就是“唱耍曲儿”;“番曲”是指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说:“先君尝言:宣和末客京师,街市鄙人多歌蕃曲,名曰《异国朝》《四国朝》《六国朝》《蛮牌序》《蓬蓬花》等,其言至俚,一时士大夫皆歌之。”在《武林旧事》卷二“舞队”条载有《六国朝》《四国朝》,卷十“官本杂剧段数”中有《四国朝》。

在张五牛之前,唱赚中只有缠令和缠达两种。张五牛之后,又可以加入“赚”(当然也可以不加),使其艺术性更强。

现在仅存的一套南宋唱赚歌词,保存在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中,这套中吕宫《圆里圆》唱赚,是歌咏蹴球之事的,“圆社”即“蹴球之社”。全篇有《紫苏丸》《缕缕金》《好女儿》《大夫娘》《好孩儿》《赚》《越恁好》《鹘打兔》和《尾声》。

唱赚的要求是很高的。《事林广记》中所载《遏云要诀》(“遏云”即“遏云社”,是南宋时专门演唱唱赚的社团组织。《武林旧事》卷三有“遏云社唱赚”的记载)说:“夫唱赚一家,古谓之道赚。腔必真,字必正,欲(疑当做“歌”)有墩、亢、掣、拽之殊,字有唇、喉、齿、舌之异,抑分轻清重浊之声,必别合口半合口之字。更忌马嚣镫子、俗语乡谈。如对圣案,但唱乐道山居水居清雅之词,切不可以风情花柳艳冶之曲。”它的最大贡献,是虽用同一宫调,但是由不同的词调连接而成,旋律不断地变化,使人不致疲倦。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第八章《鼓子词与诸宫调》中说:

唱赚是具有伟大的体制的崭新的创作。它创出了几种动人的新声,它更革了迟笨繁重的唐、宋大曲的音调。我们文学史里知道在同一宫调里,任意选取了若干支曲子,来组成一个套数,第一次乃是由于“唱赚”者的创作。这个影响极大,由单调的以二段曲子组成的词,由单调的以八支或十支以上的同样的曲调组成的大曲,反复歌唱,声貌全同,岂不会令听者觉得厌倦么?一个崭新的新声便在这个疲乏的空气中产生出来。

给予了唱赚极高的评价。杨荫浏先生也称它“是宋代流行的最高的艺术歌曲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十四章《艺术歌曲和说唱音乐的发展》)。

《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载南宋临安唱赚艺人有濮三郎、扇李二郎、郭四郎、孙端、叶端、牛端、华琳、黄文质、盛二郎、顾和、马升、熊春、梅四、汪六、沈二、王六、许曾三、邵六、小王三、媳妇徐、沈七、谢一等;《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载杭城能唱赚者有窦四官人、离七官人、周竹窗、东西两陈九郎、包都事、香沈二郎、雕花杨一郎、招六郎、沈妈妈等。

(6)陶真

陶真,又作“淘真”,是一种用琵琶和鼓伴奏的说唱艺术。它起源于宋代农村,大多不入勾栏,由路歧人(多为盲艺人)在街巷旷野甚至农村表演。《西湖老人繁胜录》载路歧人在临安宽阔场所表演时说:“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可见它的表演比较通俗。

到元、明、清时期,陶真又有所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宋代用鼓伴奏,而明、清以后用琵琶伴奏。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载:“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评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我们前面所引的陆游《小舟游近村》诗,描写的就是宋代山阴乡下农民听说陶真的情形。

(7)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说唱音乐。它由不同宫调的许多曲子联缀而成,可以说唱大型故事。据说它的首创者,是北宋汴梁勾栏艺人孔三传。《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间(1068-1093)……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也说:“说唱诸宫调,昨汴京孔三传编成传奇灵怪,入曲说唱。”

在宋代的说唱艺术中,诸宫调是体制最大、艺术性最高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一是篇幅大,可以用一二百支曲子连续演唱,一个故事的演唱,有时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因此,它的题材范围得到很大的扩展,无论哪一类的题材,它都可能胜任有余。二是采用了不同宫调,包括不同的调高和不同的调式的各种曲调连缀而成,打破了其他说唱艺术,如鼓子词、唱赚等只用一个宫调的局限,色彩变化极为丰富。如著名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就使用了正宫(正宫调)、道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调、般涉调、高平调(南吕调)、商调、双调、中吕调、大石调、小石调、越调、羽调(黄钟调)等十四个宫调。若再进一步统计,则它包含了四个宫调式(正宫、道宫、南吕宫、黄钟宫)、五个商调式(大石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五个羽调式(般涉调、中吕调、高平调、仙吕调、羽调)。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第八章《鼓子词和诸宫调》中说:

“诸宫调”是宋代“讲唱文”里最伟大的一种文体,不仅以篇幅的浩瀚著,且也以精密、严饬的结构著。她不是像“转踏”、“唱赚”那样的小规模的东西,她必须有最大的修养,最大的耐力去写作的。她是“变文”的嫡系子孙,却比“变文”更为进步——至少在歌唱一方面。她是宋代许多讲唱的文体的登峰造极的著作;她有了极崇高的成就;她有了最伟大的作品遗留下来——虽然不过寥寥的三部。她在宋、金、元三代民间,有了极大的势力。有专门的班子到各地讲唱“诸宫调”;讲唱的时间,不止一天两天,也许要连续到半月至三、两月,然而听众并不觉得疲倦。

据《东京梦华录》卷四载,孔三传表演的曲目有《耍秀才诸宫调》。唱赚艺人张五牛还和另一艺人商正叔编写过《双渐苏卿诸宫调》(见元夏庭芝《青楼集》)。《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中有《诸宫调霸王》和《诸宫调卦册儿》两出,可见诸宫调已进入内府演出。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等作品中,我们知道还有以下一些诸宫调作品:

《崔韬逢雌虎诸宫调》 《郑子遇妖狐诸宫调》

《进底引银瓶诸宫调》 《双女夺夫诸宫调》

《倩女离魂诸宫调》 《崔护谒浆诸宫调》

《双渐赶苏卿诸宫调》 《柳毅传书诸宫调》

《三国志诸宫调》 《五代史诸宫调》

《七国志诸宫调》 《赵五娘蔡伯喈诸宫调》等

现存作品,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全本)和《刘智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本)三部。

说唱诸宫调的艺人,据《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记载,有女艺人熊保保及后辈女童。《武林旧事》卷六“诸色艺伎人”条载有高郎妇、黄淑卿(《西湖老人繁胜录》也载有高郎妇、黄淑卿)、王双莲、袁太道等。

(8)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宋室南迁,一部分艺人,当然也包括说唱诸宫调的艺人随朝廷迁到江南,继续着他们的艺术表演,但是也有一部分艺人仍滞留北方,或者被金人或蒙古人掳掠到北方和西北边陲,使中原的艺术得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

据钟嗣成《录鬼簿》卷上载,《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董解元是大金章宗时(1190-1208)人,他在唐宋人的其他作品的启发下,把元稹的不满三千字的传奇《莺莺传》改编成五万多字的说唱艺术作品,有说白,有唱段,使用了十四个宫调一百九十三套组曲,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艺术性很强。更为可贵的是,彻底改变了《莺莺传》的原主题。

《莺莺传》描写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是以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为结局的,作者对此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使得作品的格调并不太高。而《西厢记诸宫调》,则把张生塑造成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作者讴歌他和崔莺莺的坚贞爱情,赞美他们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精神,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主题被元代王实甫所继承,创作出光照千古的名著——《西厢记》。

《西厢记诸宫调》中有许多曲词写得既通俗易懂,又流畅优美,比如《长亭送别》中张生唱的一段“大石调”套曲和崔莺莺唱的一段“越调”套曲:

(大石调)〔玉翼蝉〕蟾宫客,赴帝阙,相送临郊野。恰俺与莺莺鸳帏暂相守,被功名使人离缺。好缘业,空悒怏,频嗟叹,不忍轻离别。早是恁凄凄凉凉受烦恼,那堪值暮秋时节。

雨儿乍歇,向晚风如漂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未知今日别后,何时重见也?衫袖上,盈盈泪不绝。幽恨眉峰结,好能割舍。纵有千种风情,何处说。

〔尾〕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越调)〔上平西缠令》景潇潇,风淅淅,雨霏霏。对此景争忍分离。仆人催促,雨停风息日平西。断肠何处唱《阳关》,执手临歧。 蝉声切,蛩声细,角声韵,雁声悲。望去程,依约天涯。且休上马,若无多泪与君垂。此际情绪你争知,更说甚湘妃。

〔斗鹌鹑〕嘱咐情郎,若到帝里,帝里酒酽花浓,万般景媚。休取次,共别人便学连理。少饮酒,省游戏,记取奴言语,必登高第。 专听着伊家好消好息,专等着伊家宝冠霞帔。妾守空闺,把门儿紧闭。不拈丝管,罢了梳洗,你咱是必把音书频寄。

〔雪里梅〕莫烦恼,莫烦恼,放心地,放心地,是必是必,休恁做病做气。 俺也不似别的。你情性俺都识。临去也,临去也,且休去,听俺劝伊。

〔错煞〕我郎休怪强牵衣,问你西行几日归。著路里,小心呵,且须在意。省可里晚眠早起,冷茶饭莫吃,也将息,我专倚着门儿专望你。

把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和“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相比,前者完全是从后者的意境中蜕化而出,文辞虽然变得典丽优美,但描写感情的深厚真切,却远远不及后者。

宋代的戏曲艺术

1.宋代杂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的因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元代以后,它更成为在宫廷和民间都最受喜爱的艺术形式。

我国戏剧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优孟衣冠和汉代百戏中的《东海黄公》等。在南北朝至唐代的散乐如《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子》《参军戏》等之中,都包含了许多戏剧的因素,但是,真正形成完整的戏剧,是在宋代。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古剧之结构》中说:“唐代仅有歌舞剧及滑稽剧,至宋、金二代而始有纯粹演故事之剧,故虽谓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无不可也。”

宋代的戏曲,主要是流行于中原(包括临安一带)的杂剧和流行于南方温州一带的南戏。

南宋时期,杂剧逐渐趋于规范化,其行当角色、演出程式乃至内容风格都有一定的规定,它的地位也上升到各种伎艺的首位。《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载:

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色有歌板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龙笛色、头管色、舞旋色、杂剧色、参军色等。……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先吹“曲破”断送,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此本是鉴戒,又隐于谏诤。或谏官陈事,上不从,则此辈妆作故事,隐其情而谏之,于上颜亦无怒。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经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后散段也。顷在汴京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

从这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宋代的杂剧一般分“艳段”和“正杂剧”两部分,称为“一场两段”(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艳段”表演的是一段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故事,然后表演的“正杂剧”才是主体,大概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也比较多,演出时间也较长。“杂扮”是一种以资笑谈的滑稽类节目,它有时用在正杂剧之后,有时不用。这一时期的杂剧,大多是以滑稽搞笑为目的的。但是,它往往也继承了从先秦以来的俳优艺术的传统,含有讽谏的意义。

同类推荐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热门推荐
  • 落魄千金,总裁禁爱

    落魄千金,总裁禁爱

    他少年气盛险些丧命,为报一命之仇强势占有。她家道中落家破人亡,执拗反抗却被迫承欢身下。命运的纠葛沉浮,情恨的刻骨缠绵。究竟是他的错,还是爱的错?十五岁的奚瑶灵气逼人,第一次看见妖孽一般的宫司律,却被他散发出的阴冷吓跑。二十岁的奚瑶美丽脆弱,近乎卑微的跪在宫司律的面前,求他接受自己的身体。二十二岁的奚瑶娇媚哀伤,尝尽世间苦楚只求一个解脱,却因命运的一不小心万劫不复。【一段豪门的恩怨情仇将两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一心报复却在不知不觉间将心沉沦】“宫司律,我真是为你可怜,像你这种从来没有得到过真爱的人除了钱你就是一个乞丐!”“爱?!瑶瑶,你告诉我什么叫真爱!嗯?!就像你爱景墨?!你躺在我的身下爱着景墨是吗?!可惜他死了!他在天上看着你是怎么在我身下承欢的!”“宫司律,你有那么多女人为什么不肯放过我?!”“这条命这是奚家欠我的!你是奚家的女儿,理应你还!”奚瑶却不知,除了还命,更要还情。【她执拗的反抗,却换来男人的欲罢不能】“全世界这么多人死去,为什么你不死?!你是最应该下地狱的!”“瑶瑶,就算是地狱,我也要拖着你!”“宫司律,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就是在你身边!”宫司律霸道的不放手,既然痛,就一起痛吧!【一段家仇令她恨他入骨,她联合别的男人想要将他推入地狱】“我要宫司律万劫不复,不得好死!”“真相查明之日,宫司律万劫不复之时,我就是你的。”却不知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宫司律的万劫不复正是对她的爱。【命运的一部小心,她却怀上了他的孩子】“宫司律,我们试试好好在一起。”“瑶瑶,你在,我就心安了!”世间的喧嚣不复存在,只要她在,他就别无所求了。【旧情人归来,她惨遭利用伤的体无完肤】“瑶瑶,只要拿到芯片我就带你离开!”“为什么?!为什么要将我推向宫司律的身边?!”“一口一个宫司律,难道这两年来你爱上他了吗?”【危险逼近,她失爱也得爱】“瑶瑶,他们的目标是你,对不起!”旧情人无情的抛弃了他,让她生死听天。“瑶瑶,我带你回家!”一句我带你回家瓦解了奚瑶坚强的心,从此恨无意,爱无边。死亡的终点竟是爱的开始,她在闭上眼的那一刻爱上了他,却不知他早已情根深种,爱恨纠结,拼了性命也要换她安好。【背叛与算计纷拥而至,她心如死灰自杀却不能最后精神崩溃所有的一切都回到17岁】
  •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本书通过对现实中困扰青少年成长的具体事实的深度分析,结合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生动而具体地向您展现青少年“青春的敌人”之成因、发展、预防和应对方法。
  • 傲剑凌云

    傲剑凌云

    这是个以剑为主的世界。凌逍本为蜀山内门弟子,在观摩师门前辈渡劫的时候被天劫带到异界,重生于将门子弟身上。掌握着无数这个世界奉为神级的剑技,还有这个世界中人无法理解的神奇医术,本身却是天脉者这样的武道废材体质。凌逍将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有没有搞错?身为学生会长的她——平果果,竟然在新学期的招生会上,倒霉地摔进了下水道!是巧合还是意外?她不仅遇到了衣着奇怪的美男子,还误入中国风浓郁的奇异小店。这里,不仅有会说话的兔子,还有拿着钢叉的黑猪……但,最让平果果错愕的是,那位美男子竟然送了一个奇怪的美少年给她!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   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   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女妈咪很抢手

    美女妈咪很抢手

    少女时她对他,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而他对她,冷酷无情,视而不见,厌恶至极。永远是爸、妈骄傲、期盼、宝贝的她,却被奶奶视为耻辱,扫把星,不祥物,亲姐妹的拌脚石。一朝睁眼十六岁的灵魂与二十二岁的身体相结合,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波。睁眼后,腹中尽多了块肉,可她不再是她,而是她,高贵、冷漠、睿智、腹黑如她。六年后她带着一五岁儿子,聪明、乖巧、可爱、帅气如他。回国后,她破茧成蝶般地慢慢绽放出她的光芒。同一城市,同一地点,同一场景,她与他相遇,她冷漠走过,他为她沉沦。此时,他对她,庄生晓梦迷蝴蝶,而她,对他冷酷无情,再不沉沦。她爱他时,他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她的一切,风吹不得,雨淋不得,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她不爱时,他便是地上的一潭泥……◆☆★◆☆★◆☆★◆☆★◆☆★◆☆★◆☆★◆☆★◆☆★◆☆★◆☆★片断一女孩手持一张验孕单,一脸高兴地跑了过去,温和地道:“少邱,我怀了我们的小孩,你看。”说完递上一张单结果显示---阳性的验孕单。龙少邱一脸不在乎,继续把玩着手里的手机,瞟都懒得瞟女孩一眼,低着头,声音冰冷地道:“谁知是那个野男人的野种,给我滚远点,看你那副德行,多看一眼就觉得恶心。”听了龙少邱的话女孩一脸委屈地哭了起来,眼角挂着两串晶莹的泪珠,带着哭腔道:“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你就是我唯一的男人,除了你,我怎么可能还有别的男人呢?”卧室里,走出一位身穿红色性感睡衣的妖媚女人,一脸不屑地看了女孩一眼,拍掉她手里的纸,讽笑道:“怀孕又怎样,做掉就是,别以为少邱真喜欢你,当初要不是看你有几分姿色,再加上你死缠烂打他会跟你在一起吗?真不要脸,你去死吧你!”片断二五岁的小男孩,冲进办公室,一把手抢往办公桌一扔,漂亮眼儿一眨,嘲讽道:“龙先生,不要再追着我妈咪不放了,就算你陪上这家公司,再求婚千次,她也不会跟你在一起!”龙少邱脸庞一绷,俊唇一抿,瞪着那双与他一样的蓝紫色眼眸不言。小男孩利落跳上办公桌,小手轻轻扯住他的领带,身子朝前探,小脸蛋与他相离寸许,双眼与他对视,坏笑道:“不要再我妈身上浪费时间,看,门口扫地那阿姨,你买个1克拉的钻戒去求求看,看她愿不愿嫁给你。”手抢抵住他的太阳血,坏坏的笑……文风:现代都市重生宠文,女主非万能,但没有她却万万不能。高贵、冷漠、睿智、腹黑如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