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000000001

第1章 儒兵家(1)

孟轲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子思受业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孟子曾以他的仁政学说游说诸侯。他曾到过齐、宋、鲁、滕、魏,但他的学说终不见用,“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一生的经历、活动和遭遇都和孔子相似。到了北宋以后,中国封建学者对孟子的著作,从正统派唯心主义观点给以系统的注释、发挥,他的著作列为封建士大夫必读的经典。孟子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1册第132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9月第2版)

孔子论及军事,只有三言两语。而孟子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军事思想,把儒家对于军事问题的阐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战争和军事问题上,孟子竭力反对兼并战争,认为只有以德服人,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对他所认为的‘吊民伐罪’的正义战争,则热情予以肯定;他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心的向背,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点。”(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1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10月)

《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军事思想的直接材料。《孟子》的通行注本有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四书集注》、焦循《孟子正义》、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孟子的军事思想是围绕着“仁”展开的。孟子的军事思想大致可以概括成两点:一、赞美正义之战,憎恨不义之战;二、仁者无敌。这两点,我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赞美正义之战,憎恨不义之战

孟子所赞美的正义之战和所憎恨的不义之战,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正义之战和不义之战。孟子对于战争正义与否,他自有标准。孟子认为,攻伐战取之事,是否可行,就看是否合符仁义,民心向背如何;战争正义与否,也看是否合符仁义。孟子还把战争的惨烈程度作为衡量战争正义与否的一条标准。

齐宣王问孟子道:“成汤放逐夏桀,武王攻伐商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史籍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孟子:“臣子杀了他的国君,这是允许的吗?”孟子说:“伤害仁德的人叫做‘贼’,伤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就叫做‘独夫’。我听说诛杀了独夫商纣,没有听说弑了国君。”从孟子和齐宣王的对答中,鲜明地体现了孟子军事思想中进步性的一面。汤放桀、武王伐纣是正义的战争,孟子赞美对了。

齐国进攻燕国,齐国获得了胜利。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也有人劝我占领它。以一个大国攻打一个实力相当的大国,只用五十天就攻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不占有它,上天一定会降下灾祸。占有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有它,燕国人民感到欣悦,那就占有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武王灭商就是。如果占有它,而燕国人民不感到欣悦,那就不要占有。古人有这样做过的,周文王[不灭商]就是。以齐国这样的大国进攻燕国这样的大国,燕国人民却用竹篮盛着饭食、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是为了躲过水深火热的苦难日子啊![这种日子]像水日益加深、像火日益加热,他们就只好转而寄希望于齐国了。”在这里,孟子把人民表示欣悦,表示欢迎作为攻伐战取之事可行的前提条件。

滕文公问孟子:“滕,是个很小的国家,处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是服事齐国呢,还是服事楚国呢?”孟子回答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一定要说,那就说这么一点:挖好这护城河,修好这城墙,与人民一起守卫它;如果人民宁愿献出生命而不离去,那就有办法了。”孟子仍然强调了加强战备、得民心、与民共守,才是滕国唯一正确的做法。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已极为剧烈,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死伤越来越多。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孟子对人民的命运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对他认为的不义之战表示了极大的憎恨。《孟子·离娄上》载:孟子说:“冉求做季康子的家臣,不能改变他的德行,反而使田赋收入增加,比往常多了一倍。所以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弟子们大张旗鼓地攻击他,都是可以的。’从这里看来,君主不行仁政而使他致富的人,都是孔子所唾弃的;又何况替他拼命作战、兼并土地的人呢?为争夺土地而战,尸横遍野;为了争夺城池而战,血流满城。这就叫做率领土地来吃人肉,真是死有余辜。所以,好战的人应该受最重的刑罚,连结诸侯挑拨战争的人应该受一等的刑罚,即使那些不断开荒扩地、刺激统治者的兼并欲望的,也应该受第三等的刑罚。”

孟子认为,义战是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血惨象的。因此,孟子怀疑《尚书》记载的真实性。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记载武王伐纣之战的]《武成》篇,就只取用它的部分内容。仁人是无敌于天下的,以武王这样最仁德的人去讨伐商纣这种最不仁德的人,怎么战斗会如此激烈,乃至血流漂杵呢?”孟子过分迷信古代圣人的义战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那有打仗不流血的呢?

由于孟子对战争流血惨象的愤懑,所以他坚决反对驱使未经训练的人民去作战。孟子说:“不先教练人民就用他们作战,这叫做殃民。殃民的人,在尧舜盛世是无容身立足之地的。[不先教练人民就用他们作战,] 即使是一仗就打败齐国,从而夺得南阳,也是不可以的。”

二、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这是孟子军事思想的核心。《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孟子·梁惠王上》:“王者无敌”。《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点,邱少华、牛鸿恩指出:这里所说的“道 ”,即“正确的治国方法。孟子指的就是仁政。”(《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20页)

《孟子·梁惠王上》“通过对比的方法,指出只要施行仁政,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注重礼仪教化,就能得民心,用木棒也可以打败强敌。”(《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上册第212页)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是您所了解的。可是,到了我本人,在东边,被齐国打败,连大儿子也死在那里了;在西边,丧失给秦国七百里土地;在南边,又被楚国打败,受到侮辱。我对此感到羞耻,希望为战死者洗雪所有的仇恨。该怎么办才可以呢?”孟子回答说:“土地长宽各一百里就可以统一天下。您如果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少刑罚,减轻税收,让人民深耕细作、及早除草;然后使壮年人在农闲时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尽本分、守信用的品德,在家用此侍奉父兄,在外用此来服侍上司。这样,就能做到用木棍也可以鞭打秦楚两国的盔甲坚实、兵器锐利的军队了。他们秦国楚国侵夺了人民的农时,使他们不能从事耕作来养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乡背井。他们是在坑害虐待自己的人民。您如果前去征伐,有谁来跟您为敌呢?所以说:‘仁德的人天下无敌。’您不必再有疑虑。”

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他认为,“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孙丑上》)。孟子说:“依仗实力而假借仁义之名进行征伐的,可以成就霸业,成就霸业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施行仁政的可以成就王业。成就王业不必靠国土的广大:成汤凭着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凭着百里的土地。依仗实力来使人服从的,别人不是心里信服,只是力量不足[不能抗拒]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内心喜悦而真诚信服,就如七十二贤人信服孔子一样。《诗经》说:‘从东从西,从南从北,无人不想归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孟子总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孟子·离娄上》中的一段论述可以和“人和”、“多助”、“寡助”之说参看。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公孙丑下》章详细阐述了“天时”、“地利”、“人和”与“多助”、“寡助”之说。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滕文公下》章把“以德行仁者王”、“仁者无敌”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具体和理想化。本章虽然有美化商汤、周文王之嫌,但孟子看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战争。

万章问孟子:“宋,是个小国,如今打算实行仁政,齐、楚两个大国因此而怀恨,出兵攻击它,该怎么呢?”

孟子说:“成汤住在亳都,跟葛国是邻国。葛伯放纵无礼,连祭祀都不要了。成汤派人去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用来做祭品的牛羊。’成汤派人送给他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不用来祭祀。成汤又派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用来做祭物的粮食。’成汤派亳地的群众去替他们耕种,让老弱的人去送饭。葛伯率领他的百姓拦住带着酒菜饭食的成汤派去送饭的人进行抢夺,不交出来的就杀了。有个孩子去送饭食和肉,葛伯把他杀了,夺走了饭和肉。《尚书》说,‘葛伯仇视送饭者’,说的正是这件事。成汤就由于葛伯杀了这个孩子来征讨他,天下人都说,‘汤不是要夺取天下的财富,而是为普通男女报仇啊!’‘汤的作战,从葛开始。’由此而征伐了十一国,所向无敌。他向东方出征,西方人民就不满意;他向南方出征,北方人民就不满意,都说:‘为什么把我们这儿放在后头?’人民盼望他的到来,就像大旱之时盼望下雨啊![汤的军队来到的时候]做买卖的照样做买卖,种地的照样种地。杀掉暴君,安抚人民,就像下了及时雨,人民极为高兴。所以《尚书》说,‘盼望我王快来到,我王来了人民不再遭殃。’”

孟子还列举了周文王征伐的例子来说明“仁者无敌”的思想,并回答万章的问题。孟子说:“‘有的国家不臣服,文王就向东讨伐,去安定那里的百姓,人们就把黑黄两色的丝帛放在竹筐里,请求见到文王,得到温暖,自愿归服大周国。’那里的长官把黑黄两色丝帛放在筐里来欢迎周的长官,那里的百姓用竹篮盛着饭食、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周的士兵。文王征伐,只是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杀掉那残民的暴君罢了。《太誓》说,‘我大周的勇武得发扬,攻进邘国的土地上,杀掉邘国的坏君王,通过征战声威广,比成汤的功绩更荣光。’所以说,不实行仁政也就罢了,如果实行仁政,全天下的人都抬头盼望,愿意以他作国君;齐楚两国虽然强大,有什么可怕呢!”

孟子还用解字的方法来论证仁者无敌的观点。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阵,我善于作战。’这就是大罪过。一个国君如果喜爱仁政,就会无敌于天下。向南方进军,北方人民就不满意;向东方进军,西方人民就不满意,说:‘为什么把我们这儿放在后头?’周武王讨伐殷纣,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来和人民为敌的。’人民都磕着响头,行起跪拜大礼来。征的意思就是正,各方人民都希望[仁人]前来端正自己的国家,这哪里用得着作战呢?”

荀况

《荀子》,亦名《孙卿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三十三篇。“王应麟考证,谓当作三十二篇。刘向《校书序录》,称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为十二卷,题曰《新书》。(唐)杨倞分易旧第,编为二十卷,复为之注,更名《荀子》,即今本也。”(《国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今存《荀子》三十二篇,基本上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少数篇章是其弟子的记述。《荀子》通行注本有(唐)杨倞《荀子注》,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汉人或称曰孙卿,则以宣帝讳询,避嫌名也。”荀子的生卒年月不可详考。“考刘向《序录》,卿以齐宣王时来游稷下,后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废。然《史记·六国年表》,载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凡八十七年,《史记》称卿年五十始游齐,则春申君死之年,卿年当一百三十七岁,於理不近。晁公武《读书志》,谓《史记》所云年五十,为年十五之讹,意其或然。宋濂《荀子书后》,又以为襄王时游稷下,亦未详所本。总之战国时人尔,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矣。”(《国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荀子的生年约是公元前313年,卒年约是公元前238年。

荀子是孟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学者和教育家。荀子在军事上也颇有见地。“荀子的军事思想,集中地反映在《议兵》篇里,其他许多篇章也有所论述。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从中可以看到儒家一脉相承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的发展、充实和改造,显示着荀子自己的特色。”(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前言》)

一、不战而胜的王道理想

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荀子·〈王制〉提要》:“荀子以不战而胜的王道为最高理想,与孟子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战国争雄的局面也已大不相同,他对霸道是津津乐道的,这一点和孟子异趣。”

荀子是从分析王者、强者、霸者对征战的不同态度、措施和效果来肯定王者以仁义服天下的原则的。荀子认为,单纯靠武力争天下必然事与愿违。《荀子·王制》说,行仁义就可以“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的王道最高理想,实在充满了幻想色彩。殊不知,警察、监狱和常备军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何以争夺天下。不运用强大的武装力量,何以夺取天下。

荀子详尽分析了单纯依靠武力者的得失。单纯依靠强力的:别国或筑城坚守,或出城接战,而我方只是以强大的兵力去战胜它,那么一定给敌我双方的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敌我双方的人民非常憎恨我。这样,敌方的人民天天想着跟我战斗,而我方的人民每天都不想替我战斗。这就是强者变弱的原因。由于争夺,土地扩大了而人民却减少了,劳苦多了而功绩反而少了,需要守卫的土地增加了,用来守卫土地的人减少了。这就是大者变小的原因。各诸侯国总是窥测强者大者的空子,乘着强者大者的困境,这就是强者大者危殆的时候。荀子认为,真正的致强之道是“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荀子·王制》)

荀子认为霸者同强者不同。他们“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荀子·王制》)谨慎地招募挑选武艺高强的人,然后不断用奖赏去引导他们,用严厉的刑罚去制约他们。“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 ,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悦)之矣。······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荀子·王制》)“天下无霸主”中的“霸”字是衍文,依王念孙说删去。

同类推荐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在整个20世纪,能用“命运决战”来形容的,非“二战”莫属。正是这场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不列颠上空,战鹰搏击;大西洋海上,狼群猖狂……无尽的灾难让人们看不见曙光,暗无天日。莫斯科红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火炮齐鸣,殊死抵抗。世界格局在战争中逐渐改变。从西西里到诺曼底,盟军敲开了纳粹的大门;从库尔斯克到易北河畔,苏联红军战战告捷。第三帝国在硝烟中轰然倒塌。从中途岛到硫磺岛,从菲律宾到冲绳……在海陆空各个空间都留下了双方厮杀的身影。
  • 诡刺

    诡刺

    在特种部队,狙击手的代号,一般用“鹰”,擅长丛林狙击的狙击手,叫“绿鹰”,精通山地作战的,叫“山鹰”。专门负责保护重要目标的职业军人,或者在战场上负责为受伤队友实施急救的队医,代号中一般会有“衫”字,比如驻外维和部队中的“蓝衫”。而在战场上拥有超强进攻能力,无论投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单独完各成各种作战任务的综合精英,被称为“刺”。而风影楼,他的代号是……诡刺!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热门推荐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死武神

    不死武神

    霸,踏上强者之路。怒,我为尊,战绝世强者。窥过绝世娇颜,骗过倾城女神。,可焚城灭族。能坑蒙拐骗,蛮荒小镇废材少年,令天之骄女归心坏,葬父传承神秘血脉,不服来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极品悍女六小姐

    极品悍女六小姐

    她,修真界奇葩,紫溟拥有者,据说得紫溟者,方能一统六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遭至六界至尊轰杀,灵魂被吸入黑洞,附身于灵武大陆四大家族的夜家六小姐身上。她,灵武大陆夜家六小姐,五个月能言,六个月能走,七个月就开始识字,六年看遍夜家藏书,奈何身中剧毒,导致全身经脉堵塞,无法吸收灵气,更不能修炼斗气,被家族抛弃。父母身陨后,毒发身亡,与修真界奇葩的灵魂融合。当两者灵魂融合,一个全新的紫落现身于人世,将会掀起怎样的浪潮?将以何种姿态立于六界之上?
  •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本书囊括了全球最有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学理念,浓缩了16本成功哲学的思想精华,通过多位成功学大师多角度的视点,全方位的诠释成功,帮助读者尽可能的最快获得成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书专门为都市现代青年人群打造,最符合上班族快餐式的生活、学习节奏。读一本胜过十本。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盲君我疼你

    盲君我疼你

    冲动是魔鬼!当凤非鸾第九百九十九次在心中哀嚎自己嘴贱的时候,她已经坐在抬进俊王府的花轿上了。尼玛!谁说穿越就能桃花朵朵开?谁说穿越就可以过米虫的生活?她不就是嫉恶如仇了点,看不惯别人以貌取人了点,为毛老天爷要这么恶整她,让她嫁给这个腿残眼瞎脸上还带疤的“俊”王爷!好吧,既然躲不掉就嫁吧!好歹是个皇家媳妇,好歹吃穿不愁,只要那什么俊王爷跟她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他,原是上原国君的嫡长子,风流无暇俊美无匹被国君亲封为“俊王”,一场飞来横祸,瞎了眼,残了腿,毁了容,从此,被退婚,吓死新娘…俊王成了皇室第一个滞销品…片段一:某日,京城第一听书楼里,说书人一杯清茶,一把折扇,啧啧道:“俊王爷奇丑无比,相貌堪比魑魅魍魉…”只两句,正在听书的某女拍案而起,二话不说揪住说书人的衣襟:“放你娘的屁,老子老公丑是丑了点可是丑的有个性!”片段二:“你在干嘛?”某女看看自己腰上的爪子皱眉问道。“走路。”某男如是回答。“走路就走路,你摸我腰做什么?”“看不见。”“…”“你还在走路?”某女看看自己胸前的禄山之爪,眉头能夹死蚊子。“不,走累了,休息。”“…”片段三:某女和某男冷战,某男厚颜无耻的派人盯着某女…“王爷,王妃把后院的翠竹都砍了。”“翠竹?她要这些做什么?”某男不解。“听说是要造竹梯。”“竹梯?”某男愈加疑惑。“据说是用来爬墙…”“爬墙!!!”某男一声爆喝,不见了身影…两日后,俊王府的院墙皆增高五米,成了名符其实的“桶”,令无数梁上君子捶胸顿足不已。
  •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本书告诉您◆如何把握衰退与繁荣的节奏:当一场大萧条几乎无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艰难时世不过是我们为下一轮经济的崛起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智者永远懂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为什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切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可任何人都没有必要染上危机恐惧症。那些无处不在的消息,伴随着你在股市、基市里的钱大幅缩水,职业前景变得若明若暗,于是心中的恐惧不断扩大,心情变得越发糟糕。◆怎样在熊市中潜伏。在牛市中爆发:没有经历过大的牛熊转换的投资者很难真正成熟起来,投资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它绝对超出大部分新股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