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1800000005

第5章 故宫之谜

故宫,也称大内.或紫禁城。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明成祖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明朝天下。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当燕王时的驻扎地北京,并征召天下匠人修建皇宫。从此故宫成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住过二十四个皇帝。

故宫的布局

故宫占地一千多亩,建筑面积为十五万平方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五十米,周长三千四百二十米。

故宫首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至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元世祖在北京建造大内宫殿时,已为故宫奠定了基础。清朝沿袭明制,虽有几次修葺,但没有大的改动。

宫殿的建筑式样严格遵循“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今天的故宫依然保持昔日的原貌。布局严整,从正南午门到正北神武门,是一条贯穿南北、九百六十米长的笔直的中轴线,所有的建筑都连结在中轴线上。午门是故宫正门,稍北是太和门,太和门后是著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同时建成。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殿堂高二十八米,殿内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是故宫最高最大的宫殿,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字。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重大典礼均在此殿举行。太和殿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宫殿建在约两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四周是立龙立凤望柱。中和殿初名华盖殿,嘉靖时改名中极殿,顺治时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前休息之地,也是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初名谨身殿,嘉靖时改名建极殿,顺治时称今名,是皇帝赐宴和科举殿试的试场。三大殿组成故宫的外朝,即“前朝”。再往北便是内廷,内外的分界线就是保和殿以北的乾清门。

内廷的宫殿建筑群,可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个区域。乾清门以北是中路起点,主要由三座宫殿组成: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之地,也是皇帝死后的停灵处。解放后曾据清代宫廷档案重新加以修缮,金色纹饰重帖金箔,殿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雍正帝以后实行秘密立储法,皇帝的立储上谕一式两份,一份藏在这块匾额的后面。交泰殿,是放置御玺之处,存放着乾隆帝精心挑选的二十五方御玺。坤宁宫,明朝皇后所居正宫,崇祯周后即自缢于此殿。清朝把坤宁宫改为祭神的场所,其中的东暖阁是皇帝结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都在此举行大婚典礼。位于三座宫殿两边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为嫔妃居住,俗称三宫六院。从坤宁宫北行,就是御花园,花园内有二十多座大小建筑,花径都是由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河卵石、精心打磨的石条镶嵌而成,有“七七图”、“十样景”、“博古图”、“带形图”等各种图样。另有取材于《三国演义》、《西厢记》、《聊斋》中的“胭脂”等各种连续画面。出御花园为神武门,已到达故宫的最北端。

东路位于乾清宫以东,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著名的九龙壁,为我国四大九龙壁之一。北面有皇极殿,皇极殿以北有宁寿宫,投入此井。西路位于乾清门以西,稍北有养心殿,是慈禧太后垂廉听政的地方,末代皇帝溥仪在此殿被迫决定退位,辫子元帅张勋的复辟闹剧也在此上演,养心殿以北是太极殿和体元殿,慈禧早年曾在此居住。北有长春宫及后妃们居住的翊坤宫、体和宫、储秀宫等建筑。

传说故宫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据实地测算,实际有房八千六百多间。为了求得布局的对称美观,故宫以奇数建房,以中轴为基点,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两旁。但文渊阁是贮藏《四库全书》的藏书处,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建了六间房屋,打破了建筑上的平衡,为了弥补这一点,把西头一间造得非常小,就是人们传说的半间房。

故宫外是十米高,周长三公里的围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东西南北各开四座城门,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午门和神武门,神武门明代称为玄武门。城墙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巍峨的角楼照映着城河垂柳,别有情趣。

故宫的色彩

故宫建筑一律用黄琉璃瓦覆顶,墙体涂以红色。按照五行理论,黄色代表中央,中央属土,土为万物之本,黄色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据宋人王杼《野客丛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初年,采用隋朝制度,天子常服用黄袍,禁止百姓用黄色,可见在唐初黄色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宋代,皇宫开始用黄琉璃瓦覆顶,明清两代则明文规定,只有皇宫、皇陵、奉旨兴建的宗教场所才能使用,违者要处以极刑。红色则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从周代开始,宫殿建筑采用红色,汉代宫中普遍使用,流传数千年不变。

但也有例外,文渊阁与南三所分别用的是黑色与绿色的琉璃瓦。文渊阁明末遭受火灾,乾隆三十五年为储藏《四库全书》,仿著名藏书楼宁波天一阁重新兴建。藏书之地最怕火灾,因为五行中黑色代表水,所以文渊阁以黑瓦覆顶,表达藏书人将书籍传之久远的心愿。文华殿在东华殿内,原为太子的读书之所,因为方位在东,色为青色,象征生机,所以最初以青瓦覆顶。是嘉靖时改为黄礼、成为皇帝举办经筵即听侍读学士讲课的场所。南三所是清代皇子的住地,按照仪制只能用绿瓦,反映了皇族内部等级的不同。

故宫的“金砖"和云龙阶石

传说故宫用金砖铺地,实际上是当时民间对皇宫的想像之词。但故宫的地砖,光润如墨,质地细腻密实,扣击后有金石之声,是特制的上品,对材质、工艺有相当要求。铺地金砖在苏州附近五府烧制,因为苏州土质细腻,可塑性强,烧制技术精良,制成的砖质量上乘,并且可以通过附近的京杭大运河经由水路直接输送到北京。当时户部郎中张向之主持烧砖,有《造砖图说》描绘烧制的详细过程。经过草熏、柴烧,到金砖出炉共需一百三十天。金砖运到北京,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砍磨加工,磨砖对缝,墁好地刮平之后,最后浸以生桐油,才算正式完工。明代嘉靖年间,用三年时间烧五万块地砖,一块砖需白银九钱六分,相当于一石大米的价格。

保和殿后阶陛间镶嵌着一块石雕,长十六点五七米,宽三点七米,重达二百五十吨,上刻流云、海水和山崖,九条龙翱翔其间,栩栩如生,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故宫石料多采自京郊房山一带,每块重万斤以上,当时运输不便,搬运选择冬天,每隔一里凿井一口,汲水洒于路上冻成冰道,用骡马在冰道上缓缓拖曳,约一个月运到故宫。

故宫的火灾和防火措施

木结构宫殿容易起火,据明清两朝的宫廷档案和有关史料,故宫历经火灾劫难。明永乐十八年(1420),故宫建成,明成祖从南京迁入北京新宫殿。四月,金銮殿因为受雷击发生大火,蔓延到外廷三大殿,全部毁于火灾。直至二十一年后的正统六年(1441),才完成重建工作。正德六年(1514),因上元节悬挂的喜庆宫灯着火,内廷的主要宫殿乾清官、坤宁宫毁于火灾。嘉靖三十六年(1557)夏,再次发生大火灾,外朝基本被烧毁,清扫灰烬就动用了三万多名军工,征用小车五千多辆,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重新建成三大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大殿再次毁于大火,内廷的乾清、坤宁二宫也同时被毁。崇祯十七年,明王朝灭亡,李自成农民军进驻故宫,不久战败西撤,撤退时放火烧毁了几乎整个故宫。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光绪帝大婚前夕,故宫发生大火灾。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故宫突发大火,烧毁建福宫花园内的一大批建筑,陈设贮藏于此的不少文物也同时毁之一炬。溥仪怀疑是太监为了遮掩偷窃文物的行径有意纵火。以上所举只是损失重大的火灾,其它小火灾更是不胜枚举。

故宫宫殿外多备有粗重的水缸,明代多用铁或青铜制成,缸边两耳加上铁环,式样古朴;清代则改为鎏金大铜缸或烧古青铜缸,两耳为兽面铜环,较为华丽。据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口径一点六米的铜缸重达三千三百九十二公斤,造价折合白银五百多两。每个殿外的缸多少、大小均不同。陈设这些缸并非为了美观,而是有实用价值。平时缸内贮满清水,冬季时罩上棉罩,下边石道内放上炭火,以防结冰。这些都是古代消防措施,为了随时扑灭火灾。但是,事与愿违,故宫火灾不断。

故宫曾是明清两代的政治枢纽,现在它成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它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贵女策

    贵女策

    月明星稀的夜里,整个帝京都是寂静无声,唯独有守夜人巡夜的声音。各处花街柳巷倒是声声朗朗,这纸醉金迷的帝京,同样是有着罪恶之手的地狱。“混账东西!让你好好照看大小姐,你就是这样照看的吗?狗东西!滚出去!”一年轻的锦衣华服男子进一间颇为精致的女子闺房,怒容满面,几欲抽刀砍人。“世子,不是奴婢的错啊!是小姐她……”“啪!”俊秀男子转身便踹了那婢女一脚,那婢女一时未曾想……
  • 最强丹修

    最强丹修

    双瞳蓝血,神秘血脉背后的隐秘。古老传承,绝世毒宗的丹修少年。毒宗传承弟子迟凡,在师尊丹道真人九九重劫陨落后,落到了武林门派断魂门中。为报断魂门二当家王志海当年的收留之恩,迟凡出手为王志海疗毒,却被断魂门的掌门王志天和断魂门的长老发现他乃是修仙之人。断魂门的人想要对迟凡的修炼功法窃取豪夺却被迟凡早一步发现,准备离开断魂门。而同样知道断魂门中有迟凡这么一个修仙者的周药师也通知了同样是武林门派的神医门。
  • 信仰恶魔

    信仰恶魔

    一个地球上的普通青年,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穿越到了深渊会在发生什么事呢?
  • 束缚

    束缚

    孟之荣:在我身边,乖乖的。丁若:我、我有喜欢的人……孟之荣:乖,自己解决好。丁若:……原来在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你。
  • 挑肥不捡瘦

    挑肥不捡瘦

    刚一‘住嘴’~看吧,不吃,可是会被‘教训’的呦!…………PS:此坑慢热,微狗血。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嚼嚼嚼……她嚼嚼嚼……他立刻狰狞地扑过来喂食。竟然还要日夜抱着点心不撒手?这已经不是,吃不吃太多的问题了吧?嚼嚼嚼。大叔目瞪口呆。火爆童鞋们慎入之~~【四海阁。大娘张口结舌。她还在吃。她在吃她仍然在吃。什么?其实这么暴食的她一点都不喜欢吃?骗谁呢!“你给我吃!!!”早餐、午餐、晚餐、夜宵照四餐嗑。姑娘婶子口水直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错乱姻缘:恶霸王爷的二手妃

    【读者群:203528541】“季云儿,既然你想玩,本王就陪你玩,在本王没有玩腻之前,你给本王好好的保管好自己的小命,知道吗?”男人冰冷的说道,一袭红色嫁衣化作破碎的布条在空中飞舞。“你休了我是吧,请便,不过本小姐要告诉你的是,在你休了本小姐之前,本小姐要先休了你,你就是一禽兽,根本就不配拥有任何一个女人,。。。”季云儿据傲的说道。
  •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以作者自述的口吻开始。在名妓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上 ,小仲马买到一本签有阿尔芒名字的小说。几天后,阿尔芒找来,欲以重金购回此书,小仲马慨然相赠。阿尔芒便向他诉说了自己和玛格丽特,即 茶花女,赤诚相爱的动人故事。《茶花女》言流畅,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该书还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长演不衰。
  • 喝对茶酒治百病

    喝对茶酒治百病

    自古以来,就有“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用茶饮、药酒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实践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生活在压力中的现代人,更加需要茶酒来帮助自己防治疾病、远离亚健康,女性朋友更是将茶酒运用到美容塑型中来。本书搜集了古今大量茶、酒防治疾病的资料,筛选出茶饮、药酒方剂百余则,按类编排成册,范围涉及茶酒养生治病常识、体质养生、四季养生、亚健康调养、美容塑型、常见病治疗等方面。编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向读者传授着简便易行的养生、治病方法。可以说,获得本书就相当于拥有了最专业可靠的家庭医生!
  •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让您了解到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您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讯。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内容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您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