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1800000005

第5章 故宫之谜

故宫,也称大内.或紫禁城。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明成祖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明朝天下。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当燕王时的驻扎地北京,并征召天下匠人修建皇宫。从此故宫成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住过二十四个皇帝。

故宫的布局

故宫占地一千多亩,建筑面积为十五万平方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五十米,周长三千四百二十米。

故宫首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至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实际上元世祖在北京建造大内宫殿时,已为故宫奠定了基础。清朝沿袭明制,虽有几次修葺,但没有大的改动。

宫殿的建筑式样严格遵循“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今天的故宫依然保持昔日的原貌。布局严整,从正南午门到正北神武门,是一条贯穿南北、九百六十米长的笔直的中轴线,所有的建筑都连结在中轴线上。午门是故宫正门,稍北是太和门,太和门后是著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同时建成。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殿堂高二十八米,殿内面积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是故宫最高最大的宫殿,也是全国最大的木构殿字。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重大典礼均在此殿举行。太和殿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宫殿建在约两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四周是立龙立凤望柱。中和殿初名华盖殿,嘉靖时改名中极殿,顺治时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前休息之地,也是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初名谨身殿,嘉靖时改名建极殿,顺治时称今名,是皇帝赐宴和科举殿试的试场。三大殿组成故宫的外朝,即“前朝”。再往北便是内廷,内外的分界线就是保和殿以北的乾清门。

内廷的宫殿建筑群,可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个区域。乾清门以北是中路起点,主要由三座宫殿组成: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之地,也是皇帝死后的停灵处。解放后曾据清代宫廷档案重新加以修缮,金色纹饰重帖金箔,殿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雍正帝以后实行秘密立储法,皇帝的立储上谕一式两份,一份藏在这块匾额的后面。交泰殿,是放置御玺之处,存放着乾隆帝精心挑选的二十五方御玺。坤宁宫,明朝皇后所居正宫,崇祯周后即自缢于此殿。清朝把坤宁宫改为祭神的场所,其中的东暖阁是皇帝结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都在此举行大婚典礼。位于三座宫殿两边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为嫔妃居住,俗称三宫六院。从坤宁宫北行,就是御花园,花园内有二十多座大小建筑,花径都是由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河卵石、精心打磨的石条镶嵌而成,有“七七图”、“十样景”、“博古图”、“带形图”等各种图样。另有取材于《三国演义》、《西厢记》、《聊斋》中的“胭脂”等各种连续画面。出御花园为神武门,已到达故宫的最北端。

东路位于乾清宫以东,过景运门经奉先殿东行,有著名的九龙壁,为我国四大九龙壁之一。北面有皇极殿,皇极殿以北有宁寿宫,投入此井。西路位于乾清门以西,稍北有养心殿,是慈禧太后垂廉听政的地方,末代皇帝溥仪在此殿被迫决定退位,辫子元帅张勋的复辟闹剧也在此上演,养心殿以北是太极殿和体元殿,慈禧早年曾在此居住。北有长春宫及后妃们居住的翊坤宫、体和宫、储秀宫等建筑。

传说故宫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据实地测算,实际有房八千六百多间。为了求得布局的对称美观,故宫以奇数建房,以中轴为基点,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两旁。但文渊阁是贮藏《四库全书》的藏书处,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建了六间房屋,打破了建筑上的平衡,为了弥补这一点,把西头一间造得非常小,就是人们传说的半间房。

故宫外是十米高,周长三公里的围墙和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东西南北各开四座城门,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午门和神武门,神武门明代称为玄武门。城墙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巍峨的角楼照映着城河垂柳,别有情趣。

故宫的色彩

故宫建筑一律用黄琉璃瓦覆顶,墙体涂以红色。按照五行理论,黄色代表中央,中央属土,土为万物之本,黄色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据宋人王杼《野客丛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初年,采用隋朝制度,天子常服用黄袍,禁止百姓用黄色,可见在唐初黄色已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宋代,皇宫开始用黄琉璃瓦覆顶,明清两代则明文规定,只有皇宫、皇陵、奉旨兴建的宗教场所才能使用,违者要处以极刑。红色则是中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从周代开始,宫殿建筑采用红色,汉代宫中普遍使用,流传数千年不变。

但也有例外,文渊阁与南三所分别用的是黑色与绿色的琉璃瓦。文渊阁明末遭受火灾,乾隆三十五年为储藏《四库全书》,仿著名藏书楼宁波天一阁重新兴建。藏书之地最怕火灾,因为五行中黑色代表水,所以文渊阁以黑瓦覆顶,表达藏书人将书籍传之久远的心愿。文华殿在东华殿内,原为太子的读书之所,因为方位在东,色为青色,象征生机,所以最初以青瓦覆顶。是嘉靖时改为黄礼、成为皇帝举办经筵即听侍读学士讲课的场所。南三所是清代皇子的住地,按照仪制只能用绿瓦,反映了皇族内部等级的不同。

故宫的“金砖"和云龙阶石

传说故宫用金砖铺地,实际上是当时民间对皇宫的想像之词。但故宫的地砖,光润如墨,质地细腻密实,扣击后有金石之声,是特制的上品,对材质、工艺有相当要求。铺地金砖在苏州附近五府烧制,因为苏州土质细腻,可塑性强,烧制技术精良,制成的砖质量上乘,并且可以通过附近的京杭大运河经由水路直接输送到北京。当时户部郎中张向之主持烧砖,有《造砖图说》描绘烧制的详细过程。经过草熏、柴烧,到金砖出炉共需一百三十天。金砖运到北京,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砍磨加工,磨砖对缝,墁好地刮平之后,最后浸以生桐油,才算正式完工。明代嘉靖年间,用三年时间烧五万块地砖,一块砖需白银九钱六分,相当于一石大米的价格。

保和殿后阶陛间镶嵌着一块石雕,长十六点五七米,宽三点七米,重达二百五十吨,上刻流云、海水和山崖,九条龙翱翔其间,栩栩如生,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故宫石料多采自京郊房山一带,每块重万斤以上,当时运输不便,搬运选择冬天,每隔一里凿井一口,汲水洒于路上冻成冰道,用骡马在冰道上缓缓拖曳,约一个月运到故宫。

故宫的火灾和防火措施

木结构宫殿容易起火,据明清两朝的宫廷档案和有关史料,故宫历经火灾劫难。明永乐十八年(1420),故宫建成,明成祖从南京迁入北京新宫殿。四月,金銮殿因为受雷击发生大火,蔓延到外廷三大殿,全部毁于火灾。直至二十一年后的正统六年(1441),才完成重建工作。正德六年(1514),因上元节悬挂的喜庆宫灯着火,内廷的主要宫殿乾清官、坤宁宫毁于火灾。嘉靖三十六年(1557)夏,再次发生大火灾,外朝基本被烧毁,清扫灰烬就动用了三万多名军工,征用小车五千多辆,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重新建成三大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大殿再次毁于大火,内廷的乾清、坤宁二宫也同时被毁。崇祯十七年,明王朝灭亡,李自成农民军进驻故宫,不久战败西撤,撤退时放火烧毁了几乎整个故宫。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光绪帝大婚前夕,故宫发生大火灾。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故宫突发大火,烧毁建福宫花园内的一大批建筑,陈设贮藏于此的不少文物也同时毁之一炬。溥仪怀疑是太监为了遮掩偷窃文物的行径有意纵火。以上所举只是损失重大的火灾,其它小火灾更是不胜枚举。

故宫宫殿外多备有粗重的水缸,明代多用铁或青铜制成,缸边两耳加上铁环,式样古朴;清代则改为鎏金大铜缸或烧古青铜缸,两耳为兽面铜环,较为华丽。据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口径一点六米的铜缸重达三千三百九十二公斤,造价折合白银五百多两。每个殿外的缸多少、大小均不同。陈设这些缸并非为了美观,而是有实用价值。平时缸内贮满清水,冬季时罩上棉罩,下边石道内放上炭火,以防结冰。这些都是古代消防措施,为了随时扑灭火灾。但是,事与愿违,故宫火灾不断。

故宫曾是明清两代的政治枢纽,现在它成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它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也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恶魔诱宠妻

    恶魔诱宠妻

    夜幕将至,天空很沉,一般豪华的轮船上,一对男女相对而坐,不难看出他们是一对情人。女子的纤手执起酒杯,轻轻摇晃,看着对面的男人,樱唇轻启:“卿,明天我就要走了,你会等我吗。”“会。”官瑞卿看着眼前的人儿,坚定的出声,无论多久,他都会等的,只因她是他的挚爱,永远的挚爱……轻柔的音乐缓缓的响起……官瑞卿优雅的站起身,伸出手对着童天恩说道:“误落凡间的仙子,……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 霸占新妻

    霸占新妻

    “时候到了我会看着办,再见。”顾亦琛的眉微微皱了一下,脸上依旧是一贯的清冷之色,一句赘言都没有,说完就挂了,果然是顾亦琛的作风,一点都不拖泥带水。陈思雨裹着床单走过去,扑到了顾亦琛背上,“今天表现不好,罚你帮我洗澡。”顾亦琛转身,一把将陈思雨身上的床单拽了,攫住她的腰,吻上她的唇,向浴室走去,又是一番湿热的缠绵。而那头的老爷子却已经开骂了,“混小子,每次都这样,……
  • 水润珠华点绛心

    水润珠华点绛心

    且说迎春被孙绍祖接回去之后,邢夫人不觉得怎样,总是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无关痛痒。倒是王夫人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宝玉再王夫人身边坐了一会儿说了些没用的气话被王夫人教训了一番,便闷闷的往潇湘馆来。刚进了门,便放声大哭起来。黛玉正在梳洗才毕,见宝玉这个光景,倒吓了一跳,问:“是怎么了?和谁怄了气了?”连问几声。宝玉低着头,伏在桌子上,呜呜咽咽,哭的说不出话来。……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