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000000008

第8章 开枝散叶的佛教宗派

第一篇第一章5 开枝散叶的佛教宗派

弘一法师认为,在了解了佛教的一般知识以后、正式学习佛法之前,首先要了解佛法各个宗派。

既然同是佛法,何来宗派之分呢?佛法之目的在于求觉悟。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目的地都是罗马,但是到达罗马的路径有多条。各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同,修行方式不同,才使佛法在传播过程中开枝散叶。

大家熟知的禅宗,自身也分为南北两派。禅宗分裂的过程在佛教宗派的产生中比较有代表性。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弟子众多,有五百余人。弘忍法师年纪大了,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弘忍大师的上座弟子神秀是弟子中公认修为最好、最有号召力的。他在寺院墙上题写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家看到这个偈子,都非常赞叹,认为能传承大师衣钵的非神秀莫数。

当庙里的和尚们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负责舂米的慧能听到了。慧能不识字,请人把这首偈子念给他听,听完后慧能叹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也做了一首偈子,又请那人帮忙写在墙上: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神秀的偈子说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他秉着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慧能与神秀相反,他是持一种出世的态度,认为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所谓万事万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很显然,神秀的观念与禅宗顿悟的理念并不相符,而慧能非但观念与之契合,更达到了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即所谓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慧能的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旁人答说是伙房火头僧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斥责他说:写得乱七八糟,纯属胡言乱语!并亲手洗刷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深具慧根的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听弘忍讲解了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金刚经》,并接受了五祖的衣钵。

神秀在僧众中势力甚大,弘忍怕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趁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神秀在慧能出走第二天知道了消息,赶紧派人去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至此,禅宗在发展过程中一分为二,形成南北对立的态势。

与禅宗的裂变类似,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到了隋唐时代,就形成了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弘一法师1938年在福建安海做讲演时,专门为佛友介绍了几个常见教派:

一、律宗

律宗全称为“南山律宗”,因其创立者唐代高僧道宣久居终南山而得名,又简称为“南山宗”或“律宗”。

律宗在唐代时兴盛,南宋后逐渐衰微。律宗依《法华》、《涅槃》经义,而释通小乘律,立圆宗戒体。正属出家人所学,亦明在家五戒、八戒义。

弘一法师研习的就是律宗。

二、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慈恩宗或有宗,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此宗所依之经论,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

弘一法师认为此宗最重要,无论学何宗者皆应先学此以为根柢。

法相宗唐中叶后衰微,在弘一法师的时代开始复兴,学习的人很多。

三、禅宗

禅宗是为人了解最多的宗派。关于禅宗的那些活泼有趣又意境深远的“公案”故事,让人们看的津津有味。

这一宗派在梁武帝时,由印度达摩尊者传至中国,在唐、宋时盛行,后来逐渐衰落。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明实相之理体。但是这并不是说禅宗摒弃文字,他们也会用文字方便教化,以弘扬教法,《金刚经》、《楞伽经》就是此宗常所依用的经典。

四、密宗

密宗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元代后密宗衰落,近代再次兴起,颇为兴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很多人对密宗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往往轻肆毁谤。弘一法师曾读过《密宗仪轨》,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过了十几年后读《大日经疏》,才知密宗教义之高深深深忏悔。为此法师曾开示众僧“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五、净土宗

净土宗始于晋慧远大师,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而立,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该宗三根普被,甚为简易,非常适合在末法时代弘扬推广。明朝时,净土大盛。到了近代,尤为兴盛,超出各宗之上。

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平等无二、无有可说,所以造成佛教宗派甚多,上文区区五个宗派,仅仅是豹之一斑。

想亲近佛法者,可以选择与自己根基相契合的教派进行研习,万不能有所偏见。好比生了病,要想治病得对症下药,不是说越贵的药越好。弘一法师开示说:“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

滴水佛音

1、 达摩 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时,达摩坐船从海路到广州传法。由于梁武帝信仰佛教,达摩专门去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法缘不合,遂施展神通,折一苇芦苇北上渡江,至北魏都城洛阳,后至嵩山少林寺修行,面壁长达九年。达摩传衣钵于慧可后,西独自归。

2、慧可 俗姓姬,河南洛阳人,初名神光。又作僧可。慧可为南北朝时代僧人,我国禅宗二祖。慧可幼年时在洛阳出家,早年周游听讲,参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学兴玄理。公元520年,参谒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跟随祖师学习了六年。传说慧可访问达摩时,达摩不见,于是慧可在大雪中站了一夜。天明时,达摩仍然不见,慧可为了表明求道的虔诚,引刀自断一臂,这才得见达摩,也由此大悟,得传达摩大法及衣钵。据说慧可活了一百零七岁,死后得到了“正宗普觉大師”、“大祖禅师”的谥号。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男助欺人太甚

    男助欺人太甚

    “难道眼前的女子便是那霄氏一族的小女儿吗?虽然她很有捉妖师的风范,可是为何她没有前世的美丽容颜,好吧,如果她的心头血真的能够拯救灵禅集团的守护神,那么我只有牺牲我自己来……”云潺看见霄音这张姿色平平的脸蛋,咬着牙,闭着眼……使出浑身解数,好吧,唯有牺牲自己了,对此花痴女使出美男计。还有没有天理啊?菩萨啊,你为何让一个男人生的如此漂亮?
  • 美人劫:七杀天下

    美人劫:七杀天下

    最终,与她相知相守的,毒杀他。是夺她清白的他,七杀现世,战乱降至。她是星氏一族灵力最强的占星师,却为了摆脱星辰的宿命割腕自杀。墨眸初醒,她摇身一变成为异世新婚的太子正妃,却在大婚之前失去了自己的守宫砂。冥血,家族,权谋,亦或是谋算天下的他。,是腐朽之国最不受宠的皇子,外表淡漠疏离,内在薄情狡诈。一场协议,他救了她,从此与她携手天下,却沉沦在一柄淬了剧毒的双刃剑之下。权倾碧落的太子,薄凉如冰的殿下,阴狠诡秘的血族半妖,正直果毅的妖狼魔君。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86464840最新群)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