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000000032

第32章 区区扫地都能获得五种功德

第二篇第四章 饥来吃饭困来眠——生活禅

1 区区扫地都能获得五种功德

打开唱佛机,披好海青,持定念珠,在蒲团上坐好……一位居士一天的修行功课开始了。这位居士非常虔诚,每天按时修行,一板一眼,生怕影响了积累功德。

居士在家修行,往往以课诵、坐禅为主。弘一法师开示在家居士说,佛法无处不在,不一定非去念经修行,即使是扫地、刷碗这类的普通家务,全心去做、专心做好,也能有殊胜的功德。

佛经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世尊在给孤独园修行时,有天看到见地不净,就拿起一把扫帚扫地。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弟子听说佛自己扫地,急忙赶过来帮忙。于是,世尊和弟子们一起把地打扫干净,然后去食堂吃饭。大家在食堂中坐好,世尊开示说,扫地可以获得五种最胜利益:一、使自心得清净;二、使他人得清净心;三、令诸天欢喜;四、种下正业之因;五、此生结束后生往天上。

大家会感到意外,区区扫地,能有如此广大的功德吗?扫地,尤其是如法扫地,暗藏着深刻的佛理,前贤甚至以扫地作为修行的方式。十八罗汉之第十六尊注荼半托迦尊者就是通过扫地开悟的。

注荼半托迦尊者是罗汉中神通最大的,甚至还几次救过佛陀的性命。一次佛被外道加害,魔王把山压过来,注荼半托迦尊者在后面一指,就把山推开了。拥有如此神通的尊者,幼年时却是一个非常愚笨的孩子。

注荼半托迦尊者愚笨到了让人无可奈何的程度。老师教他念“悉达摩”,教他“悉达”时忘了“摩”;教“摩”时,忘前边的“悉达”。老师对注荼半托迦的父母说,他宁愿去教很多其他的婆罗门人家的孩子,也不愿把时间花在这一个学生身上。

注荼半托迦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一位吠陀教师那里。在那儿,老师又教他念“奥玛普”几个字母,但也学不会,教师非常恼火,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孩子学什么都学不进去,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注荼半托迦有位哥哥半托迦,很聪明并博学有礼。机缘之下,兄弟二人遇到一些佛陀的弟子,不久,哥哥就出家为比丘,注荼半托迦被认为太笨不适于出家,只好独自龌龊地住在附近。

一天,哥哥半托迦和其他的人结伴到室罗伐悉底城去朝拜释迦牟尼佛,很多人都跟去看热闹。注荼半托迦也混在人群里,恰好被半托迦看见,半托迦问注荼半托迦道:“你现在以什么为生呢?”

注荼半托迦回答:“无以为生,生活异常艰难。”

半托迦又问:“你想出家为僧吗?”

“像我这样的愚笨之人,如何能渴望加入殊胜的佛陀僧团呢?我甚至连最简单的偈颂也记不住,每个人都知道我愚笨无比。”注荼半托迦惊奇地问。

半托迦对弟弟说:“习学佛法不分高低种姓、贵贱和智力高下,最重要的是遵循佛陀原教义,并付诸实践。如果你真心诚意地想成为僧人,那么你就能做到。”

注荼半托迦很恭敬地来到佛陀及其弟子阿难面前,全知的佛陀洞悉盘陀伽谦卑和纯净的心,就在只孤独园,要阿难尊者为盘陀伽剃度出家。

阿难教注荼半托迦一个偈颂:“诸恶莫作,使自己免于邪恶的思想;众善奉行,莫执自我,正念、正知、正命,则能免于伤害、烦恼,这就是诸佛教示。”

三个月后,可怜的注荼半托迦仍然记不住这个简单的偈子,而所有其他的新出家众早就把整章经典背熟了,就连当地的牧羊人也都熟知这简单的偈颂和好几个其他的偈子。

既然连博学多闻的阿难都无法教会这愚笨的比丘,佛陀就亲自教他。佛陀要他勤快地打扫寺院来清除业障,同时要边扫边念诵、思维 “扫帚”二字。

虽是极其简单的两个字,注荼半托迦依然是记前忘后、记后忘前,想到“扫”就忘了“帚”,想到“帚”就忘了“扫”,因此苦恼不堪。于是佛陀慈悲地告诉他:“‘扫帚’的意义就是去除尘垢。想想看,你诵‘扫帚’二字的目的是什么呢?”注荼半托迦依佛陀的教导思惟著:“什么是尘垢呢?灰土瓦砾是尘垢;什么是去除呢?去除就是清净。所以佛陀是在提醒我们,除了扫除外面的尘垢外,还要去除心当中的尘垢,烦恼除尽,智慧自然就会开显。”注荼半托迦就这样不断地重虑缘真,最后一念相应慧,手执扫帚透视幻象而证得开悟,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注荼半托迦的愚笨殊乎常人,连个简单的偈子都不会背,可是,仅仅因为专心扫地,却能成为神通第一的大罗汉《大智度论》云:“一心正念,速得道果。”只要我们安住正念,即使从外表看起来极为平常的扫地工作中,也能领悟到深刻曼妙的佛法。有一首佛教歌曲《扫心地》浅显地说明了扫地中的佛理: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若把心地扫

乌云烦恼皆远离

人人若把心地扫

乌云烦恼皆远离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若把心地扫

远望高山变平地

人人若把心地扫

远望高山变平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若把心地扫

世间皆成清净地

人若把心地扫

世间皆成清净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若把心地扫

朵朵莲花开心里

人人若把心地扫

朵朵莲花开心里

朵朵莲花开心里

朵朵莲花开心里

正念之下的扫地,早已超出了普通劳作的意义。在修行者眼中,扫地与读经念咒一样,都是印证佛法的途径。佛法本就源于生活,所以在家修行的居士切莫轻视生活中琐碎的劳作,只要用心去做好那些看似平凡的活计,依然能积累殊胜的福德。

滴水佛音

1、偈子 偈子又称偈佗,是佛教文化一种常见文体,一般指佛经中的唱颂词,亦多指僧人隽永的诗作。偈子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2、唱佛机 类似小收音机大小,内置念经、梵唱录音的小盒子,装上电池后开启开关会一直播放录音,直到把开关关掉或电池耗完。唱佛机声音品质低,其中的录音可以无限循环播放。价钱比较便宜的唱佛机只会播放一首歌曲,价钱稍贵的会播放多首。

3、殊胜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企业培训全书(实务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人员、专业培训师、员工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穿越古代去压寨

    穿越古代去压寨

    别人穿越,魂魄覆上别人体,她却是直接肉身穿越;别人穿越,做嫔做妃,张扬跋扈,为嘛她的穿越,却是做了土匪头子,山寨大王的压寨夫人?不公平啊!不公平!……呃,不过还好,这山贼也并非是彻彻底底的流氓,好歹有个隐秘的身份,威武大将军,琰武之藩王;也算有点小小的安慰。这土匪流氓,英武,狂霸,凶残,暴戾……却也柔情,体贴,深情,痴心,只是偶尔会耍点小孩子脾气。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混沌幽莲空间

    混沌幽莲空间

    得上古仙尊传承,小女子却不想修仙,只愿逍遥尘世间,但世事不由人,为救好友被迫迈入修行路,妖,神接踵而来……
  • 台风媚然

    台风媚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