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800000009

第9章 商无定法,有变则通(1)

有人说:经商是智力游戏,真正的大商人才能把这个游戏玩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把握局势,找到突破点不断对自己投资进行战略性调整。李嘉诚的“商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他凡事三思而行,又敢于运作大手笔,总是能洞察先机,结合自己的实情,制造最有效的战略方针,步步为营逐渐做大。

李嘉诚正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的眼光,通过适时调整战略,才一步步走向成功。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言:“我并不是简单盲目地制定一个目标,而是把握市场发展潮流,顺应市场来设定自己的目标。有时,甚至要站到潮流之前,及时做出调整,才能把握住先机。”

1.调整心态,左右逢源

李嘉诚面对商势低迷,从不灰心丧气,而是沉住气去左右开合,从而能够左右逢源、顺势起飞。

“左右逢源”一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的人的能力,同样在经商过程中,也特别需要这种左右逢源的智慧和能力。无疑,李嘉诚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股拉地扯”,两头低迷,许多人因而大赔老本的情况下,他左右开合,两头得利。

1973年的大股灾,一直延续到1974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但仍继续低迷了一年之久。这次股灾使不少地产商和投资者受损,造成了地产低潮,而地产低潮又反过来促成股市低迷。“股拉地扯”,成为70年代后香港经济中的一个特有现象。

李嘉诚对这类香港的经济兴衰规律有较深的认识。他认为,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此时地产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新一轮高潮又会到来。

拓展物业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发行新股就是最好的办法。1974年度,长实发行了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实际上,李嘉诚是用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了都市地产的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这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由于处于地产低潮期,再加上都市地产公司发生了财政危机,李嘉诚才得以如此轻易得手。另外,李嘉诚此举又在客观上帮助了都市地产,做了一回好人,真可谓“一箭双雕”。

1974年5月,长实与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怡东财务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力促下,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市。这为长实日后拓展海外业务,打下了基础。

1974年到1975年间,李嘉诚两次发行新股,共筹得资金约1.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从个人持有的长实股份中,拨出2000万股,售予获多利公司,套取了6800万港元现金。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李嘉诚积聚了充裕的资金,使他得以在地产低潮地价偏低时,大量购入地盘。

另外,随着形势的转变,李嘉诚一反过去只租不售的做法,将重点放在了发展物业上。这样一来,就大大加速了资金的回笼,然后又利用这些回笼资金及时购入地盘,兴建楼宇,进入以钱滚钱的高速发展期。

1976年,香港地产市道转旺。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在整个地产界沉寂之时,李嘉诚却在不动声色地四处拓展,他那间小小的地产公司,如今已经壮大成了一个地产大亨。

1976年,李嘉诚继续乘胜追击,再发行新股5500万股,集资1.1亿港元,同时又与世界著名的大通银行达成协议,在长江实业需要时,可向该行随时获得一笔约2亿港元的4年期贷款。仅此两项,使李嘉诚可动用资金就达3.1亿港元,再加上公司的正常盈利,这一数字可达4亿港元。长实资金实力大增,继续大举扩充物业和地盘面积。

1976年,长实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创造如此佳绩,足见李嘉诚左右开合,以至左右逢源的手段之高。

通过股市融资,李嘉诚的实业血脉充盈,活力旺盛,发展极为迅速。仅以与股市关系密切的地产为例,李嘉诚在长实上市后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长实的物业和地盘面积一下子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而它上市时拥有的物业仅35万平方英尺。当时,香港地产界巨无霸——置地,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所以,单就地盘物业面积而言,已经直逼置地。

记得当初李嘉诚制定出“赶超置地”的目标时,许多人认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而现在,它已由遥不可及变成近在咫尺,李嘉诚“超人”的名号也渐渐叫响了。

[投资金律]

在有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冷静、和谐。在商场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就要求投资者想办法摆脱这种低迷状态。

2.灵活动机,人无我有

自从长江实业上市后,李嘉诚就提出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单以地盘物业相比,拥有35万平方英尺的长实,如何比得上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的地王置地?

然而,事实证明李嘉诚并没有夸海口,他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在经营房地产时灵活多变,不固守过去的经验。

1978年,港府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采取半官方的房委会与私营房地产商建房并举的方针。建成的房分公共住宅楼宇与商业住宅楼宇两种,前者为公建,后者为私建。公房廉价出租或售予低收入者,而私房的对象则主要以中高消费家庭为主。

李嘉诚的大型屋村计划,就是为大众消费家庭推出的。在港岛北岸的中区、东区、西区,每年都有高层住宅楼宇拔地而起,那是祖传地盘物业的业主和地产商收购旧楼拆掉重建的,但地盘七零八落,很难形成屋村的规模。因此,李嘉诚认为,屋村只有到港岛南岸、东西两角、九龙新界去发展,那里形成了10多个卫星城镇。

大型屋村的优点,就是综合功能强,集居住、购物、餐饮、消遣、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规划。一个大型屋村,往往由政府与多个地产商共同开发,屋村之外,还有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业。

1979年,长实拥有的地产物业急速增加到1450万平方英尺。而此时香港的第一大地王置地,拥有的地盘物业面积才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员工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仅用7年时间就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

李嘉诚由衷地欣慰,但他也清楚意识到离置地仍有较大差距,置地是中区地产大王,地盘物业大都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而长实在黄金地段的物业寥寥无几,两者物值相去甚远。但李嘉诚并不急于在中区发展,他更看好港岛中区和九龙尖沙咀以外区域的发展前景。

李嘉诚以开发大型屋村而蜚声港九,进入80年代,长实先后完成或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黄园、海怡半岛、丽港城、嘉湖山庄。李嘉诚由此也赢得了“屋村大王”的称号。这里显示了李嘉诚避实就虚、人无我有的战略思想。李嘉诚由此成为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

然而,当时地产业波动比较大,李嘉诚只能保持耐心,静观事态的发展。直到1979年,李嘉诚才与会德丰洋行大班约翰·马登登合作发展会德丰大厦。

4月,与“地主”广行联手发展告士打道、杜老志道、谢斐道的三面单边物业,建成一座3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大厦。

6月,与约翰·马登再次合作成立美地有限公司,集资购入港岛、九龙、新界楼宇物业近20座。

7月,与中资侨光置业公司合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以3.8亿元港元投得沙田广九铁路维修站上益平台发展权,平台面积29万平方英尺,计划兴建30层高的高级住宅大厦和商业大厦。

同年,长实与美资凯沙、中资侨光,三方合作投资香港水泥厂(长实、凯沙各40%股权,侨光20%),投资额(其中李嘉诚私人投资10亿港元)创香港开埠以来重工业投资最高记录,该厂地皮面积180万平方英尺。

1980年,长实联营公司加拿大怡东财务与九龙仓、置地、中艺(香港)、怡南实业、新鸿基本券合组织联营公司,以13.1亿港元的价格,投得尖沙咀一幢7.1万平方英尺的综合木商业大厦。

8月,李嘉诚与联邦地产的张玉良家庭联手合作,斥资10亿港元购入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5个月后,以22.3亿港元出售,获得利润达100%以上。

有人问:长实兴建和购得的楼宇,现在为何大部分做出售用途,而少做出租用途?李嘉诚说:“这并不违背我们增加经常性收入的原则,因为要决定将楼宇出售或收租,须看时势及环境而定,而现时楼宇价位急升,售楼所能获得的利润远比租屋为多,在为股东争取最大利润的前提下,是将建成楼宇出售合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李嘉诚在地产业的业绩令人刮目。几年之后,李嘉诚相继推出大型屋村计划,更是轰动一时,全港瞩目。由此可见,做生意要灵活机动,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策略,李嘉诚在经营房地产的时候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经商无一定的规律,只有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金律]

必须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不停地根据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变通,使经验适应形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3.稳中用谋,该出手时就出手

稳重不是死板,稳需要灵活的思路,需要谨慎的思索。李嘉诚能在商海中如鱼得水,就是依靠他稳健中有谋略,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其中,在收购九龙仓的过程中,他就使用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手段。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控有的一家上市公司,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产业,历史悠久,资产雄厚。李嘉诚一直以置地为对手,对九龙仓没有多加注意。后来,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将地皮腾出来用于发展商业大厦。九龙仓的这番大动作引起了李嘉诚的关注,他开始研究九龙仓。

李嘉诚十分羡慕九龙仓的这块风水宝地。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李嘉诚却研究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在着严重缺陷。九龙仓固守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九龙仓为缓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由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致陷于如此困境。

自从长江上市,李嘉诚在兴建楼宇“售”与“租”的问题上,奉行谨慎而灵活的原则。若手头资金较宽裕,或楼市不景气,就留作出租物业;若急需资金回流,或楼市景气楼价炒高,则以售楼为宜。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了一笔细账。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龙仓股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而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

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李嘉诚核定,即使以高于时价5倍的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于是他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股票。

方略已定,李嘉诚就思考战术问题。李嘉诚当然知道怡和系这个巨人的实力,而且怡和系是绝对不会放弃九龙仓的。因此,要成功收购九龙仓,关键就在于不能惊动怡和系,不能让其有所察觉,否则以怡和系的实力,谁都难以从其手上夺走九龙仓。于是,李嘉诚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2000万股。

当时,李嘉诚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李嘉诚暗暗吸纳的九龙仓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这就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因此,20%的控股,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

李嘉诚已经为进一步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购得九龙仓,无疑将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在收购九龙仓的前哨战中,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嘉诚的精明。首先,李嘉诚通过九龙仓迁址捕捉到了千载难逢的信息和机遇,显示了李嘉诚异常敏感的商业嗅觉。继而,李嘉诚通过形势分析和仔细推算,认定九龙仓是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公司,大有潜力可挖,大有赚头。

接着,李嘉诚知己知彼地衡量双方的实力,知道自己远不如怡和系,因此明智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暗渡陈仓,而不是大张旗鼓地收购,使对方始终蒙在鼓里,没有觉察。如果怡和系发现有人企图收购九龙仓,那么以怡和系的实力,奋起反击甚至反收购,李嘉诚将一败涂地。

在商场中,必须要头脑灵活,见机行事。李嘉诚自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是总是以稳制胜,该出手时他毫不犹豫,该用谋略时他绝不手软。这就是他从小小的塑胶场一路做到华人首富的关键所在。

[投资金律]

要在商海中如鱼得水,不能总是以稳取胜,在稳健中还要有谋略,该出手时毫不犹豫,该用谋略时毫不手软。只会变不会谋,那是乱变,是假变,真变是懂得谋略的力量,在变中求稳,在变中求通,在变中求胜。

4.顺应潮流,逐步扩张

在李嘉诚看来,企业发展需要顺应社会局势的发展,如果能够抓住社会发展机遇,顺势扩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盲目冒险出击,在局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企图侥幸取胜,只能招致败局。

1981年,李嘉诚打算推出兴建第一个大型屋村的宏伟计划——黄埔花园。黄埔花园所用的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如果要将工业用地改为住宅和商业办公楼用地,就必须补差价。此时正处于地产高潮时期,按当时地价计,该处用地需要补差价28亿港元。

李嘉诚认为,这样补差价,成本未免太高了,于是决定暂缓修建黄埔花园计划。他认为以后地价成本可能会降低,而现在时机还不够成熟,他决定耐心等待。这一等就等了两年,直到1983年,地产终于出现低潮,李嘉诚这才正式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李嘉诚仅以3.9亿港元的地价费用便获得了该商业住宅开发权。

李嘉诚选择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一下子就节省地价费达24亿港元之多。这等于屋村工程尚未开工,他已经大大地赚了一笔。购得建筑用地后,李嘉诚并未立即开始黄埔花园屋村计划,他打算等地产市场转旺时再着手,以便卖个好价钱。

同类推荐
  •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市场营销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经典珍藏)》内容包括营销部工作范围与职责、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营销战略与计划管理、市场调研与开发管理、市场分析与预测、市场定位与细分、产品管理、定价管理、订货、发货与退货管理、账款回收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促销管理、销售团队管理、销售渠道管理、品牌管理、特许店营销管理、连锁店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营销合同范本大全。《市场营销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经典珍藏)》适合于市场或销售从业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咨询培训企业人员以及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者、学生使用。
  • 销售知识全知道

    销售知识全知道

    本书给广大的一线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知识,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工作。书中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提高表达能力,使客户感受到被关注,使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令其销售额直线提升。
  • 高效团队的十个特征

    高效团队的十个特征

    团队建设的十把金钥匙,开启高效团队的大门。助力管理者,打造高绩效团队。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如何创办足疗店

    如何创办足疗店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酷帅父子档:捡回来的极品妻

    酷帅父子档:捡回来的极品妻

    那时的她人如其名温柔弱小。女人决定踏上从军道路。什么,【全文完】初次相见,冷面首长救她于房东毒口、走私贩枪下;再相见,不答应?那还不好办嘛...且看小白兔如何化身为‘狐’驯服冰山首长!,为与他相配,又从两个醉酒男魔爪中救出差点被辱的她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皇宫养育穿越儿女

    夜店老板钟宸惜,死后穿越至深宫后院,生了一儿一女。本该平淡无奇的宫廷生活,却因此改变——儿子慕轩南:身为一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修行已千年的妖,被封了法力投胎为皇子实在是迫不得已。女儿慕轩兰:古代穿越古代达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奸妃,翻得过围墙。连唐宋元明清,都挨着逛过了一遍!风云变幻的皇宫,陌生的架空时代,钟宸惜如何才能做一个好母亲,养育穿越一家子?*钟宸惜:儿子,你本来是什么妖?慕轩南:我本体是一条白色的螭。钟宸惜:我知道,白色的螭,就是白螭(痴)嘛!慕轩南:你才是白痴,你全家都是白痴!(把自己也骂进去了)钟宸惜:果然......人妖殊途!慕轩南:所谓人妖殊途,在我看来就是种族歧视!凭什么人族和妖族要不一样?钟宸惜:......*慕轩兰:清朝康熙他老人家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啊…钟宸惜:胡说,人家康熙长得挺帅的。慕轩兰:你从哪里知道的?钟宸惜:我前世看的书里,都是这么写的。慕轩兰:那些书里的话你也信!钟宸惜:为什么不能信,你又没见过康熙本人,你怎么知道他长得不帅?慕轩兰:呃,不好意思,我前世就是康熙他众多的女儿之一......钟宸惜:......*薛凝采(狐九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美男到此,速来围观!”姬怀胤——“这身材真不错,实在适合让我压在身下的说……”皇上——此人我就不多说了......*本文诙谐搞笑。女主不万能。伪小白,有宫斗情节。言情戏份虽然前面不多,但越到后面越多。讲述不一样的亲情,以及爱情故事。腹黑而温暖的穿越一家子!愿意陪着慕家儿女一起成长的亲,收藏本文,领养他们吧!推荐懒雪的极品搞笑完结文:《颠鸾倒凤》《男科女医生的穿越生涯》友情链接:苏蜜:《惹上饕餮总裁》野蛮DE灵:《天后亦愁嫁》
  • 凤舞天下:朝歌夜弦梦依稀

    凤舞天下:朝歌夜弦梦依稀

    美男都是用来欣赏的,这是大公主容昭华的从小的想法,但是如果遇到一个闷骚又腹黑的白莲男子,而且就这样吃定了她,这要怎么办?当公主遇上冷情腹黑的邻国质子,江山之争,皇位之争,如何见招拆招……片段一:“你就是慕容清,长得真好看,以后我会一直保护你,不会让你受他们的欺负的。”当年的花前月下,只为了博“美人”一笑,穿着紫衣的小姑娘扬着嘴角,痛的呲牙咧嘴的笑着。片段二:“我知道你爱他,可是我只要这样看着你,就已经满足……”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本书着重针对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员工执行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方法,并结合中外知名企业的经典案例加以讲述,以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你将领会执行力的真正含义,充分掌握利用现有资源达到自己目标的思维和能力。
  •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婚然天成,首席的VIP恋人

    在凉莫相亲第N次后,她状似开玩笑地说:“和我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狭长的黑眸一眯,淡淡回应:“可有成年?”“二十。”“好,带上户口本民政局门口见。”于是,两个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就这样领证了……*顾少泽,家世显赫还帅的一塌糊涂,万千女人追捧的梦中情人,比灰姑娘还灰的凉莫做梦也没想到会嫁给这么一个富翁。*凉莫在一次公司聚餐上,喝得断片。醒来后,她一脸无辜地望着他,“老公,我错了。”他的眼角抽了抽,“还有呢?”“不该酒后乱来。”她吞了吞口水。顾大少的眼角抽的更为厉害,薄唇邪肆地一勾……奇怪的是,这个平淡无味的女人,让他越爱越上瘾。*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顾少泽,这个大她十五岁的沉稳男人,用浓情将她一点点融化,直到爱上他。凉莫说:爱是一种遇见,却无法预见。顾少泽说:亲爱的老婆,谁都可以说爱你,却唯独我在这里等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古代女医官

    古代女医官

    新书《夫君太纨绔:废柴小姐要休夫》求收藏,成了一个可以神挡杀神的高高手。穿越异界,更要命的是个六亲无靠家徒四壁的孤女,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的凤清歌为了休掉纨绔未婚夫,修炼起来宛若拼命三娘。求推荐。结果一不留神就废材变天才,还有一个拖油瓶的萝卜头弟弟饿的的呱呱叫……要休夫,先习武。可是……为什么休夫这条路看起来,医学院大三学生夏青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农家女身上,却越来越长了呢?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