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200000003

第3章 从秦国到秦朝(2)

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原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卫国(今河南北部一带)人,战国另一位著名改革家吴起的同乡。因受封于商地15邑,尊为商君,故称商鞅。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不被国君重用;后入秦向刚即位的秦孝公宣传法家主张(公元前361年),被起为左庶长,力排众议,委以重任,在秦两次实行变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一说公元前356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350年,把秦国驱赶上了富强文明之路。公元前350年商鞅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他建议下,秦国都城从栎阳(今陕西临潼)迁到咸阳(今陕西西安)。只用了19年时间,秦国继魏国之后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但它比魏国实力还雄厚百倍。公元前340年商鞅率领秦军击魏,充分利用自己曾经在魏国的人际关系,设计扣留魏公子卬,趁魏军群龙无首一举将其击溃(魏因此不得已放弃原来的属地,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但由于新法侵犯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旧贵族,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不久,商鞅即遭到当权派反扑,逃亡未果、抵抗不成,为秦惠文王车裂,全家被诛,不得善终。现存《商君书》,实有24篇,为战国时法家所辑录,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

历来变法都是困难的,一般人还是喜欢安于现状。商鞅在变法之初,为使其法令能为民众遵守,先把一根3丈长的木头立在当时秦国都城栎阳南门,下令说:“谁把它拿到北门,赏黄金十两。”这不是很容易嘛!真能得到这么多钱?当大家惊疑不定,以为有诈时,商鞅又将赏金提高到了50两。一个好奇的青年姑妄把木头扛了过去,果真得到了如数的赏金,成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投机暴发户”。这件事立即传播开来,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大家都知道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这是商鞅的第一步,他先要大家信任并尊重政府,政府在得到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后才能有所作为,他日变法就顺利了。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南门立木”典故。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将百姓编为什伍,五家为保,十保相连,将一定区域的人们纳入到统一的体系管理,并实行连坐制度;提倡分家,一家有两个男人(即儿子长大了)就必须分出;“开阡陌封疆”,废止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而创立按丁男征赋办法;重农抑商,奖励农战,凡从事耕织缴纳粮食布帛多者可免其徭役,甚至可改变原来的身份,而对于经营工商业而导致贫穷的人,要将其全家收为官奴;有军功者还可受爵位,从而抑制了旧贵族的势力;实行郡县制,建立以地区为单位的基层行政机构,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秦王直接委任官吏。此外还强迫群众接受基本礼仪习惯、统一度量衡、要求所有国民均须有正当职业、优厚移民、不准私人决斗、无功不能受禄等。

商鞅还“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君书·更法》);主张对轻罪也处以重刑,法令严明,“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止,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韩非子·内储说上》)。故惠文王在尚为太子时,也因犯法而遭到了惩罚(商鞅当然不好治太子的罪,便惩治了他的老师)。难怪他得罪了惠文王,后者一即位便干掉了他,但他的变法措施却并未废除。他的很多主张与措施,在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乃至在中国后来的许多朝代还在运用和发扬。

柏杨在他的大著《中国人史纲》中说: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魔术”、“唯一的一次辉煌变法”。它不仅是单纯的改革法令规章,也不只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变,包括军事、政治、政府组织、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等,甚至道德价值标准和人生观念都要改变。柏杨认为:“‘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后来的法家都推崇商鞅的法治。只有韩非子认为他“无术以知奸”,行法而不用“术”,遂使秦国的富强为人臣所把持。

(第四节)超级说客在行动

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动荡年代里,出现了一种叫做“士”的阶层。这个阶层的崛起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专事于征战攻伐的纵横家自不必说,游说挑拨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就连在当时被称为最无能的儒家士人,也出色地导演过政治风云。比如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就曾以他那如簧之舌,挑起了一场五个国家的混战。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迅速强盛。面对不断扩张、来势汹汹的秦,其他六国都感到了恐慌。为抵抗秦,有人建议六国采取联合抗秦的策略,这种策略叫做“合纵”(韩非子认为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淮南子》认为是“南与北合为纵”);而另一些人则站在秦的一边,拉拢各国与秦合作,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划叫做“连横”(韩非子认为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淮南子》认为是“西与东合为横”)。这两类人后来甚至组成了一个叫“纵横家”的流派,成了“三教九流”之一。他们以审察时势、游说动人为主。《汉书·艺文志》云:“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按今天的说法,纵横家也就是说客、使者、公关、政客、交际人之类吧。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就是鬼谷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苏秦、张仪,而他们两位刚好分别是合纵派和连横派的领军人物。由于秦的力量实在强大,加上张仪的连横之术实在高明;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运气好,碰上了好时机,最后以合纵的彻底瓦解告终,秦更加强盛,而六国更加衰落。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现象,与自然规律刚好相反,或者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两者必居其一,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最终合纵输给了连横,但你也不能因此否定了人家的历史价值。没有合纵就没有连横,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先说苏秦的合纵。苏秦(?—公元前317),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家境贫苦。曾为燕昭王亲信,后奉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战争,以便削弱齐国。入齐后,得齐湣王信任,用为相。后秦惠文王于十九年(公元前339)自称西帝,迫使尊齐湣王为东帝。苏秦劝说齐湣王去帝号,又和赵奉阳君李兑合纵五国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秦惠文王被迫取消帝号,并归还部分魏、韩地。苏秦旋又助齐湣王攻灭了宋国。

早年苏秦曾向秦国君惠文王推销过其统一中国的策略。那时惠文王刚刚杀了商鞅,正讨厌所有外国人,根本不理睬他。苏秦碰了一鼻子灰,把旅费耗尽,几乎是乞讨着回到家乡的。看到丈夫久别归来的那副落魄样,正在织布的妻子很是鄙夷,连身子都未动一下。苏秦又向正在做饭的嫂子索饭充饥,他嫂子也装做没听见。

苏秦非常惭愧,改变了原来的主张,提出对秦采取合纵对抗政策。他继续下功夫研究君主们的心理和国际局势,疲倦的时候就用铁锥猛刺双腿,搞得鲜血模糊,头脑却清醒了。公元前333年,他再度出山,先去见燕国君姬文公,这回终于获得突破性成就,受到了对方的厚待。姬文公又介绍他去见赵国君赵语,后者十分乐意地接受了他的主张。情形类似,苏秦接连到了韩、魏、齐诸国,最后到了楚国。大家都同意签署这个合纵抗秦的盟约,又一致任命苏秦为其宰相;并推举他任南北合纵对抗盟约组织的总联络人,围堵方略正式建立。

苏秦从楚国返回赵国复命,途经洛阳时,东周天子姬扁对他诚惶诚恐地隆重欢迎,一路上清扫街道,准备官舍。这回苏秦已不是上次归家时的可怜兮兮模样了。他以六国宰相之尊位,华衣高马,随从成群,让本国同胞们既敬又羡。那位曾不给他饭吃的大嫂连头也不敢抬,只是匍匐于路旁。苏秦故意问她:“你何以如此前倨而后恭啊?”嫂嫂老老实实回答他:“只因为你今天地位不同了,高高在上,又很有钱。”真是一语道破了数千年来千千万万势利眼们的共同心声。

可是,此后燕将乐毅率五国兵大举攻齐,苏秦的反间活动暴露了,被齐国车裂而死,合纵派遭到失败。

张仪(?—公元前310),魏(今河南境内)人。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29)入秦,次年为相,封武信君。执政时,曾迫使魏惠王献15县于秦;又游说惠文君自称为王,推行连横策略,瓦解齐、楚联盟,并出兵夺取楚汉中地。六国诸侯先后均背纵约而共同事秦。后一度入魏为相,不久即被逐回。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与司马错等率军攻灭蜀、苴、巴三国。

张仪曾因为太穷之故,最初在楚国游说时被认定偷了东西,几乎遭殴打而死。他后来到了秦国,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推销连横和解之策。惠文王正懊悔失去了苏秦,导致在国际上被六国孤立。眼下一旦得到张仪,他如获至宝,马上拜之为相,大加重用。而张仪的谋略正好与苏秦相反,即把参加合纵对抗盟约的各国各个击破,让他们单独与秦和解。

要是站在当时东方各国的立场,只有合纵抗秦是他们的唯一出路。然而,惟有真正的政治家能看到10年后,惟有真正的历史学家能看到30年后。各国有他们各自眼皮底下的切身利益,为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们非但不可能团结一致,还会相互残杀。这就给了张仪以可乘之机,给了连横策略以实施的条件。

在六国当中,要数齐、楚两国最为强大。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必须先拆散齐楚联盟。他向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假装辞去秦国相位,带着厚礼,以游说者身份投奔楚国。楚怀王对张仪在秦的显赫地位早有耳闻。张仪一到楚国,他就盛情款待了对方。怀王问道:“您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这个偏僻落后的国家,有什么指教呀?”张仪接过话茬,开门见山地说:“大王若能听我的意见,首先同齐国断交,不再同它往来,我能把秦国商、於一带六百里膏腴之地献给贵国;并让秦王漂亮的女儿嫁给大王作妾。秦、楚两国之间娶妇嫁女,结为亲戚,永远和好,就像当年秦晋之间一样。这样,北边既削弱了齐国的力量,西边又得到了秦国的好处,楚国岂不是大为有利?”糊涂的楚怀王喜出望外。既有这么多既得利益,又与强盛的秦国结为友好,他哪会想到其中有大阴谋?马上赞成张仪的主张。一群溜须拍马的臣下(如靳尚、子兰、王妃郑袖等)早已得到过张仪的丰厚贿赂,于是也都向楚王祝贺。但也引出了一个洞晓阴谋、极力反对、爱国不屈的人物,他就是大诗人屈原了。

楚国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解除盟约,并派使臣随张仪来“接收”商、於之地。张仪使楚的目的达到后,他一返回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掉下来崴伤了脚,一连三个月都不理楚国使臣。后来,齐见楚不讲信义,便与秦联合了。张仪见计划实现了,便把楚国使者打发了回去。楚国使臣再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却耍赖,根本不承认有这回事。使臣回国一向楚怀王报告,怀王气得直翻白眼,立即发动十万大军攻打秦。秦惠文王也发动十万人来迎战,齐又赶来助秦。楚一败涂地,10万人马只剩下两三万,商、於六百里地没到手不说,还被秦夺走了汉中六百里地。

后来,张仪又放心大胆地去其他六国逐一推行其连横策略,采取的依然是类似的无赖伎俩和行径,却竟能回回奏效。最后,由张仪同门师兄苏秦开创的合纵局面彻底告终。

秦惠文王死后,六国诸侯闻张仪已不为继任的秦武王所信任,皆复合纵以抗秦。张仪只好再度离秦去魏,一年后卒。但不管怎么说,他的连横策略已在各诸侯国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帮助了秦国持续崛起,综合实力更加膨胀。

(第五节)战国的最后一次大役

战国后期发生在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的最后一次大役。战国战国嘛,战争自然非常多。孟子描绘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在此前,那自然是战火不断,战役激烈。而从此后,就只有秦王嬴政发动的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了。而且,既是大役,长平之战的战争规模之大、杀伤程度之烈,纵观整个战国270年当中,也少有比其更惊心动魄的了。另外,长平之战也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这是秦、赵之间的最后战略决战。是役,秦军执行正确的战略指导,使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这次悲惨的宰割,将赵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从此诸侯国中的一强、秦国的一大劲敌——赵国一蹶不振,濒于衰亡。这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震慑;并最终为秦国未来的称霸天下、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而当时的军事背景是: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在惠文王时又重用张仪为相(连横术),在昭王时又重用魏国人(又是一个魏人)范睢为相(远交近攻术),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远交近攻,连横破纵,外交频频得手;富国强兵,奖励耕战,形势如日中天;铁骑驰骋,旌旗麾指,军事捷报频传。100余年中,秦国或重创急攻,或蚕食缓进,接连破三晋、败强楚、弱东齐,形成了对山东六国的战略进攻之势。在其咄咄兵锋之下,韩魏一意奉承,东齐力所不逮,南楚自顾无暇,北燕无足轻重。只有中北部的赵国,自公元前302年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令”进行军事改革后,国力较盛,军备较强,战争胜多输少;且拥有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批能征惯战之将,还有蔺相如这等一代贤相,尚能与强秦有一番周旋。这就很明了,若要完成统一六国的殊世大业,秦国须先拔去老赵这颗硬钉子。可老赵也不好惹,怎甘束手就擒?两国决战势所难免,长平之战的发生成了必然。

长平之战的简单经过是: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秦军攻取韩属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属上党(今山西长治)与韩之本土隔断。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献地与赵。他无非是想转移秦军锋芒,促成赵韩携手,联合御秦;但也就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赵,而赵竟亦挡不住诱惑,兴高采烈地接收了(毕竟是两万平方公里广袤、肥沃的疆土啊),却不知道是鼠目寸光,因小失大,加速了己身的灭亡。秦一则因到口的肥肉被夺而不快,二则又恰好找到了攻赵的理由,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全面激化,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于是迅速派兵攻上党,不久即陷落之。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率军驰援,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坚守,与秦军相持了3年。廉颇深知,双方力量对比太为悬殊,只能防御为主,静待良机。

同类推荐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热门推荐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我心爱的小天鹅

    我心爱的小天鹅

    钻戒名表没偷到,倒把自己的钱包、身份证落总裁豪宅里了!“总裁饶命!我愿意补偿你!”“你确定要补偿?”某女点头。总裁扬起一抹神秘的微笑,道:“我家里一应俱全!就缺个老婆!”总裁上下打量某女,目测后,勉强道:“我就将就吧!做我老婆,我就饶了你!”某女气炸!什么叫将就?她好歹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美女好不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冤亲再聚:我和前夫做邻居

    冤亲再聚:我和前夫做邻居

    她,叫马辛暖,本是一位快乐的小镇姑娘,却在有一天,被突然杀到的既是生母,又是后妈的女人惊翻了天地!养母和继母,生母与后妈,本是婆媳关系内分泌失调多年,隐忍自己的他“小蝌蚪”极不发达,忍耐却平淡的日子骤然变化!老公陈普宇不理解,不容纳,用爱筑起的小家瞬间垮塌,命运安排甚是奇妙,和前夫做起邻居的她,选择如何的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用争气代替生气

    用争气代替生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成功,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有时你会遭遇挫折,会遭遇别人的嘲弄与排挤,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快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正所谓用争气代替生气!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事情了,公平、完美、屈辱、顾虑、失去……面对这一切,正是你的太过执著让你失去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学会淡泊、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用争气代替生气,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脱。
  • 九云记

    九云记

    ,清朝作家改写朝鲜小说《九云梦》的作品。字数、情节增多。《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