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3200000018

第18章 西汉“曲”(2)

吕氏的建议得到当朝两位重臣支持,此后她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试图从刘家手中夺取天下。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吕太后陆续将其内侄、侄孙,如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等都封了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权。在吕氏当朝的多年间,吕家人可谓风光,权倾朝野。

吕后临终前,封了自己哥哥的两个儿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掌握北军,南军的统帅权则交给吕产。吕后试图将两军都控制在吕家手中,以维护其势力。但她对此心里也没底,因为她违背了丈夫当年的意愿;另外,在她眼中侄子们也个个资质平平。她临终也有遗言,提醒吕家人,尤其是委以厚望的吕产和吕禄兄弟:“我快要离开人世了,我们吕家以后富贵与否就看你们自己了。我们可能有灭门之灾啊!我们吕家当王的不少,朝中大臣肯定不满,他们会拿先帝的遗诏来为难你们,皇帝又还小,他们可能会作乱。因此,我死后你们不要忙着办丧事,要派自己亲兵守住长乐、未央二宫,千万别出长安城,免得大臣们捷足先登。尤其是周勃和陈平这两个老臣,他们虽当初没有反对我给咱吕家人封王,但我还是不放心。他们心中有自己的算盘,周勃手中有兵,陈平又是一个老谋深算者,你们千万要当心。”

吕后病危之际,周勃和陈平在干什么呢?时机来临了,看他们怎么抓住。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陈平约周勃秘密商量:“太后主政这些年,你我势单力薄不能制止。我听说吕后现已病重,不久将离人世。你我当年和高祖出生入死,取得天下。高祖临终时又那么看重你我,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啊!”周勃叹息:“是啊,先帝对我们不薄。可是吕家权重,依你我现在的状况又该如何?”陈平低声道:“我看刘氏后人中,刘章可成大器。他虽然对吕氏言听计从,但那纯属表面,实际上他对吕氏极其不满。再说他也是刘姓之人,不会让吕家取代刘家的。我们不妨找他商量?”周勃怀疑道:“他行吗?他的妻子可是吕禄之女,平时也很少见他有对吕氏不满的行动。你能把准他的脉吗?倘若不能,那我们就一败涂地了。这是一步险棋啊!”陈平说:“太尉放心,我对此有把握,我的心腹刘揭,就是荆王刘贾的侄子,现在朝中官为典客,平日与刘章颇有交情,深知其对吕氏不满,行的是韬晦之计,此人可信。”周勃听后大喜。

说到刘揭,刘揭就到。此时他也来陈平处商量如何对付吕氏,见周勃在此,大喜:“有您二位为国操心,刘揭愿助一臂之力。臣有一好友曹窋(曹参之子),现任御史大夫之职,可获取吕家机密。”但二位老臣对曹窋并不信任,认为是吕后的人,要求对他施行试探。刘揭当即去请曹窋,陈平躲在屏风后。周勃问曹窋:“听说吕后病重,你现在有何打算?”曹窋将实情告知:“我正联系齐、楚两地的人,准备讨伐。”陈平从屏风后突然窜出:“你想造反,我要举报你。”曹窋拔剑:“好啊,你要举报,我现在就干掉你。”幸亏周勃及时抱住,将试探之计如实说明。曹窋怒道:“两位大人不信,我们可歃血为盟。”事后,刘揭当夜就去刘章府约谈共举之事,与刘章结盟的事也很顺利地完成了。

刘章,刘肥次子,封为朱虚侯,刘吕两家之事的关键人物之一。吕后二年刘章和弟弟刘兴居住长安,吕后八年时年已二十。刘章文武双全,品貌皆佳,为吕后所钟爱。吕后主张刘吕通婚,将吕禄之女嫁给他。吕后这么做,实际上是想在刘家安插自己的人,以获取有效情报。刘章也是个聪明人,虽对吕后为人甚是不满,但仍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对吕后亦言听计从,夫妻之间恩恩爱爱,很得吕后喜欢。

吕氏死后,吕产和吕禄依照吕后意思,步步为营,利用手中兵权,伺机发动叛乱。但他们心中有余悸,尤其是太尉周勃,军界一号人物。对于他们的行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最后还是为刘章知道。

刘章见吕后已崩,却何以迟迟不发丧。他本想利用他们出城发丧之际成就大业,可天天看到甲兵巡视城内,并加紧了皇宫护卫,还不许少帝上朝。回家后向妻子打听情况,将疑惑问之于伊。吕女和盘托出:“你真够笨的,知道什么!太后在临终时对我父亲有遗言,不让他们出城发丧,好好守住长乐、未央二宫,从各地调兵,稳定局势。等到时机成熟,即废少帝自立为皇,到时你也就成驸马了。放心,没人会加害你。”刘章为之吓出一身冷汗,好在自己并没让吕氏看出破绽。当夜他便写密信给兄长齐王刘襄,说明吕氏要在关中叛乱,请他派兵援助诛杀诸吕。刘襄收到弟弟来信,马上派兵西征。吕产在长安得到消息,派将军灌婴带兵迎敌。灌婴也是和高祖出生入死的将领,但仍领兵出战,其实是想离开关中,免得受吕氏节制,伺机反攻。灌婴领部队走到半路的荥阳,对自己手下将领说:“我们这次出征,如果向齐王开战,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在帮吕氏夺取刘家天下,也就是在做叛乱之事,违背高祖遗言,为天下人不齿。”大家商量后,决定在此安营扎寨;还暗中联络齐王,希望他能联合更多诸侯,等待时机成熟,一起向长安和各地吕氏军队发动总攻。齐王采纳建议,也按兵不动,联络各路诸侯。

长安城里,周勃等人得知消息后,聚集到曹参府商量对策。周勃说:“据我探到的情报,吕氏已在河北、两淮等地调集兵马,用不了多久就可到达京城。现在吕产在京之所以不敢叛乱,是考虑到我们还有十几万军队集结在长安,如果他们不能一举成功,长期的战争对他们自己不利,到时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倘若现在我们不先发制人,等吕禄援兵到来,可就不好对付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立即采取行动,先铲除城内的吕产和吕禄,再对付各地援兵,这样对我们最有利。不知大伙什么意见?”陈平、曹参等都表示同意。商定具体时间、分工后,各自依计行事。

他们先是采取和平方式去说服吕禄放弃北军大权;并故意劫持大臣郦商,让其子郦寄去说服吕禄,因为他俩是好友。郦寄奉劝吕禄:“太后死了,皇帝年纪又小,您身为赵王,应在自己封地,却留在长安带兵,大臣诸侯都怀疑您,现在齐王不是正带兵西来?于情于理都对您不利。何必为刘家的事操那份心?如果您能把兵权交给太尉,回到自己封地,齐国的兵就会撤退,大臣们也心安了。”吕禄主意不定,犹豫顾虑之际,另一边周勃正在采取行动。周勃拿着将军大印,快马加鞭来到北军营地,向全军将士发了道命令:“现吕氏想发动叛乱,夺取刘氏天下,作为军人的你们怎么办?给大家一个选择,想帮吕家的袒露右臂,帮刘家的袒露左臂。”全军将士对当时长安的形势非常明白,一边是靠姑姑得到军权的吕氏,一边是多年征战的老太尉周勃,更何况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人又是周勃,谁处在优势已很明显,于是纷纷左袒。这样周勃就将吕禄的北军夺过来了。

消息传到吕产耳朵里,他和贾寿商议,企图马上跑到未央宫发动叛乱,先杀皇帝,然后诛杀群臣。曹窋闻讯后迅速同陈平商议,陈平依计让他赶紧去未央宫,告诉那里的廷尉们:“朝中有叛乱,皇帝生命危险,不得让相国吕产进宫。”吕产赶到时,廷尉严格遵守曹窋命令,不让他进去。吕产拿不定主意,正往来徘徊之际,周勃和刘章早有计划,带了一千多亲兵,赶来把吕产杀了。长安城外的吕氏力量随后也被一一解决。

平定诸吕后,大家开始商量另立新君,最后决定拥戴代王刘恒为帝。他是高祖现存几个儿子中,年龄最大,品格也比较好的,这就是随后的汉文帝。

(第四节)平息七王之乱

昔日高祖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干到君临天下,有着传奇的人生。与常人一样,他也在考虑当自己离开后,刘氏江山该如何维持。他采用的是同姓王分封,将兄弟子侄们安排到全国各地,并给予优厚待遇,让刘氏子孙们共享和维护这份家产。可刘邦万万没想到,他自己种下了刘氏后人内讧的恶种。先是在汉文帝时发生了王国叛乱:济北王乘文帝亲自率兵抗击匈奴时,于公元前177年非法起兵;淮南王刘长也于公元前174年起兵谋反。这两次叛乱虽然很快便被平定,却反映汉初以来刘姓诸王与中央的矛盾已日趋尖锐。然后在汉景帝时,即爆发了规模更大的“七王之乱”。刘邦真是用心良苦,但事与愿违。

七王之乱的“老大”是吴王刘濞,此人是刘邦兄长刘仲之子,曾随高祖讨伐英布,立了不少战功,高祖十二年时被封为吴王。吴在当时的全国并非政治、经济中心,属于偏远荒凉之地,但它拥有会稽等郡和50多个城池,这些地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在各诸侯国中力量最强大。刘濞施行了开采铜矿以铸钱、煮海盐、免赋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随着实力增长,他的野心也开始滋生。

刘濞与长安方面结下的仇,还要从汉文帝时说起。文帝时,刘濞之子即吴太子刘贤到长安,有一次与当时的皇太子刘启饮酒下棋,两人因为棋的问题发生争执,皇太子一怒之下用棋盘不慎将吴太子砸死了。由于双方地位差别悬殊,并没掀起什么轩然大波。但吴王心里是相当气愤的。当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时,刘濞怒骂:“都是刘家人,死在长安葬在长安又有何妨?为什么还要运回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下葬。失子之痛可以理解,但又很是无奈,对文帝极其不满,干脆称病不朝,汉景帝时就更加骄横跋扈了。

汉景帝即位后,提拔了在汉文帝时就极力主张“削藩”的博士晁错(公元前200—公元前154,著名政治家、政论家,颖川即今河南禹县人,景帝还是太子时他便是其宠臣,先后任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号称“智囊”)为内史,后来又提拔为御史大夫。晁错认为,高祖时刘姓兄弟子侄少,血缘关系密切,各地封地都不小,发展到现在显然已形成一种尾大不掉之势。因此他经常向景帝阐述王国对中央的危害,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皇帝应将更多权力集中到中央。晁错还认为,早日削去各王国封地,他们就反得快,对国家祸害小;晚削或者不削,他们则反得慢,祸害就更大。景帝认为晁错力陈的《削藩策》相当有道理,于是就将此事和大臣们商讨。很多大臣反对,但景帝削藩之意已决。他找出封王的种种不好,作为削藩的理由。如公元前154年,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治丧期间因发生淫乱,被下令削掉楚国一个郡。后来,因赵王、胶西王的一些不法行为,景帝也下令削掉了赵国的一个郡和胶西国的6个县。

面对汉景帝咄咄逼人的削藩举措,各地藩王之间加强了联系,商讨对策。景帝三年正月,中央准备对强大的吴国采取行动。长安派人送削地诏书到吴国,打算削掉其两个郡。吴王濞立即诛杀了朝廷派来送诏书的二千石(郡级)以下的官员,对削藩采取了极其强硬的抗拒对策。随后刘濞实行武力反对削藩,面对吴国百姓发起临战前动员会。他以自己和自己最小参军的儿子年龄为限,要求62岁到14岁的吴国男子都必须随军出征。他还打上“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号召各地诸侯国一起举事。马上,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都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王之乱终于爆发了。刘濞率20万大军渡过淮河,与西边的楚军会合,组成了吴楚联盟,继续挥师向西北进攻,战争刚开始即杀汉军数万,大败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军队,军威大振。

面对七国咄咄逼人的形势,汉景帝也对战争作了进一步部署,立即派名将周亚夫带领众将领和汉军主力去各地镇压叛军,对手主要是南方的吴楚联军。针对东部的赵国、胶东、胶西诸国,则派郦寄和将军栾布带领一支军队去镇压,解齐鲁之围。在河南荥阳坐镇的是大将军窦婴,他作好对各路军马的统筹和后援工作。周亚夫在镇压七王之乱中功劳最大,他是平定诸吕首功之臣周勃的第二子,肖其父,有大将之才,可堪重任。在七王叛乱前,他是中尉(负责京城治安),那时便已闻名在外了。景帝随后对他委以重任,继承其父职位,官升太尉,成为镇压七王之乱的首领。景帝这么做并非无故。当年汉文帝在经历了细柳营事件后,对周亚夫的治军为人相当推崇,因此临终之际曾告诉景帝:“以后万一国家有什么动乱,派周亚夫去,肯定不会失望。”景帝铭记在心,此大动乱一来,即毫不犹豫地起用周亚夫。

外面战火纷飞,军情不断传入长安城,有喜有忧,坐守长安的文武百官也在商量对策。汉景帝当年坚决削藩的想法开始动摇。这时朝中有人主张诛杀晁错,这样可以让七王发泄私愤,他们再叛乱就没有借口了。其中喊得最响的就是袁盎,他当年在吴国为相,与刘濞关系甚好。景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残忍腰斩晁错于东市,并屠灭三族。但事与愿违,七王的兵力并未撤退,战争仍在进行。这时景帝终于看清他们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自己当皇帝;也明白他的所作所为还不算晚,只是增加了一点悲情色彩。晁错的削藩建议,其实就是害怕诸侯强大起来难以控制,这完全是为了汉朝的百年大计,忧国忧民。但他的主张还没实现,景帝就把他杀了,这等于堵住忠臣的嘴,替诸侯报仇。景帝为此追悔莫及,于是通知周亚夫全力镇压,下定了用武力平定七王之乱的决心。

汉初几位皇帝,黄老无为,休养生息,百姓的生活日渐好转,所以都很拥戴汉室。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周亚夫的战略战术得当,他认为楚军个个勇敢、剽悍,若正面交锋,硬碰硬地斗,恐怕难以取胜,损失也很大。将在谋而不在勇。和汉景帝商议后,他决定放弃梁国,然后断其军粮来源,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以牺牲局部利益来换取整体胜利,从战略高度安排战术的全盘计划,为后世很多军事家所仿效。如计所设,中央军给了吴楚联军以沉重的打击。周亚夫不负皇恩,敌军在他的计策作用下陷入被动,节节败退。最后楚王刘戊走投无路,只好引刀自刭;吴王刘濞逃到东越国,因当年越王曾许诺帮他成就大业,刘濞在危难之际希望越王能助他一臂之力,谁知越王倒戈,反而把他杀了,向景帝献礼。北方各个战场也开始屡战屡捷,各王最后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同类推荐
  •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时代 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锦衣杀明

    锦衣杀明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是杀人用的!杀什么人?阻碍大明朝发展的人!尸位素餐,贪官污吏,杀!结党营私,热衷内斗,杀!假传圣旨,陷害忠良,杀!自私自利,拒不缴税,杀!假仁假义,空谈误国,杀!投机倒把,里通外国,杀!藐视大明,虽远必诛,杀!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热门推荐
  • 老公,情深不浅!

    老公,情深不浅!

    【正文完,放心入坑】江燕回,A市赫赫有名的二太子,上头有一个手段阴狠的霸主老爸,还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哥.而他……据说,游手好闲,典型的纨绔公子哥**而她还是一个律师……**你来过一下子,我想念一辈子。……你闪耀一下子,我晕眩一辈子。……真以为你拥抱我的方式,是承诺的暗示……**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明白,相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演艺技巧100问

    演艺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黑色感情线

    黑色感情线

    多年前的一次遇见,缘分天注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黑老大与女大学生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终成佳话。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逆袭王府:嫡女很逍遥

    爹不亲娘不爱,兄弟姐妹忙陷害,一穷二白婚事遭阻碍,这就是王府大小姐夏云染悲催的现状。惊雷一声,死于暗害的大小姐诈尸还魂,二十一世界新新灵魂入驻重生。赚银子,置产业,养吃货,踹美男,防姐妹,斗后娘,逆袭王府,夏云染的穿越生活忙碌又充实。马不停蹄的背后总有疲惫,唯有那一袭清隽白袍缭绕不去,她只对他说:“你且随意,我自倾怀。”
  •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痴傻神女:邪王的盛宠狂妃

    原本皇上亲封的神女,爹宠娘疼的天才小姐,却因引狼入室而成为众人口中的痴傻小姐,瞬间从天堂坠落地狱,亲娘上吊而死,亲爹不闻不问,整日被自己的哥哥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谁知,上天眷顾,让她再次清醒,从此脱胎换骨,开启了逆袭之路,棒打狠毒哥姐,惩罚亲爹嫡母,收获世人艳羡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