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2400000017

第17章 孙思邈

贫病交加的童年

孙思邈出生时,他家有十来亩薄地和3孔土窑洞,生活虽不富裕,也还能维持下去。但孙思邈却自幼多病,体质很弱,常常是治好了一种病又染上另一种病,有好几次差点去见阎王。为了治他的病,家产差不多都卖光了,父母也吃尽了苦头。

有一年,孙思邈得了一种叫“顿咳”的病,咳嗽起来,一声紧接着一声,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头往前倾,额头上青筋怒涨,身体缩成一团,并有大量的稠痰咳出。体质强点儿的小孩咳过后能照常活动玩耍,但孙思邈体质太弱,咳过后,就像煮熟的面条,浑身没有一点劲儿。为了治好他的病,父亲背着他不知走过多少路,投过多少医。

公元585年,孙思邈的父亲背着他到十多里外的宝鉴山,去找一位叫令狐先生的医生给孙思邈看病。在他们回家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父子俩刚走到半山腰,天便黑了。父亲左手抱着孙思邈,右手在前方摸索着一步步向前走。忽然父亲站住了,两只眼睛睁得圆鼓鼓的,却问道:“思邈,哪儿是路呀?路在哪儿?”

孙思邈一听愣住了,想了想,吓得哭了起来说:“爹,你怎么了?你是不是成了瞎子?”

“思邈,别哭。我不是成了瞎子,而是得了雀盲眼(夜盲症),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就这样,父亲背着孙思邈,按着儿子的指点,顺着坑坑洼洼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家。两年后,孙思邈的身体强壮了一些。一天,靠做木工挣钱的父亲替财主做柜子,孙思邈在旁边做帮手。父亲问他:“你长大了想干点什么?”

孙思邈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我要当医生。”

“为什么?”

“我要把爹的‘雀盲眼’和娘的‘大脖子病’治好,把咱村所有病人的病都治好。”

父亲听了很高兴:“你要学医,就需要认字。明天,我就送你去上学。”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把孙思邈送到了学校里。当时孙思邈只有7岁。他学习非常用功,每天能背1000多字的文章。教书先生非常喜欢他,不要他交分文学费。孙思邈也非常尊敬教书先生,经常向先生请教问题。

孙思邈12岁那年,教书先生不幸因病去世。孙思邈为此非常伤心,这更加坚定了他从医的信念。一天,磬玉山的张七伯请孙思邈的父亲去做药柜,孙思邈和父亲一块到了张家。张七伯家的院子里摆满了药材。孙思邈非常好奇地问这问那,张七伯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打这以后,孙思邈经常出入张七伯家,帮七伯晒药、炮制药,上山采药,同时向七伯学到了不少药材方面的知识。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求知欲也越来越强。

有一天,张七伯拿出一帙书送给孙思邈:“这是我年轻时舅舅送我的《黄帝内经》。我没上过学,认不了几个字,教不了你更多的东西,你把这书拿回去好好钻研吧!”孙思邈惊喜地接过书,作揖道谢,回到家里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走上行医之路

光阴似箭,一转眼,孙思邈长到了18岁。这一年他的婶婶得了一种病,身体日渐消瘦,只剩一身皮包骨。孙思邈根据张七伯的一个土方子,配了一瓶医治寄生虫病的药酒,送给绝望中的叔父。叔父半信半疑地叫婶婶喝了。没想到婶婶转危为安,又吃了孙思邈的几服汤药,就康复了。从此叔父高兴得逢人就夸奖孙思邈。这是孙思邈在行医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也更加努力钻研医学。

后来经张七伯引荐,他到铜川县拜张七伯的舅舅为师,虚心求教,专心学医。一年后出师,回到村里正式行医。他一边行医,一边学习,取众家之长,医术进步很快。到他20岁时,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了,连远在200里外的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孙家塬有一大奇才。

有一天,孙家塬上来了一队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这队人浩浩荡荡走到孙思邈家窑洞门口,从轿子里下来一个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色锦袍、背一个黄缎包袱的官员。他面向窑门,放大嗓门喊道:“圣旨到,孙思邈接旨。”孙思邈闻声,不知出了什么事,慌忙出门,跪地接旨。等官员宣读完圣旨他明白了:原来是皇上下诏要他进京做官。

孙思邈自从立志学医以后,对仕途、权贵看得很轻,所以就百般推辞。官员见孙思邈执意不允,便悻悻起身告辞。使臣一行人走后,孙思邈想:州县衙门一定会三番五次催逼他进京,使他无法专心研究医学。于是他打定主意,到太白山隐居行医,遍访贤士。第二天,他便告别了妻子和乡亲,离乡背井去了太白山。

发现老鹳草

孙思邈来到太白山,居住在一个山洞里。离太白山脚下不远有一个小村庄。孙思邈经常到村里行医,为病人看病。他也经常上山采药,在洞中炮制。

有一天,孙思邈正在洞中制药,忽然听到洞外有人呻吟。孙思邈忙出洞一看,只见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地上,面色蜡黄,两腮肿得像馒头一样,孙思邈忙上前询问。那人说:“我家住在岷江边,自幼以打鱼为生,经常在水里干活,天长日久,得了风湿病,四处求治无效,听村庄里的人说这山洞里住着一位神医……”孙思邈不等他说完,忙把他扶进洞里,仔细察看,发现这人病情果然严重。他精心为病人治疗,但始终不见有多大效果。

这一天,为了治好病人的病,孙思邈又拿着药锄,背上背篓上山找药。他忽然看见一只老鹳在山岩上啄食野草,心里一动,想到:老鹳常年栖息在江、河、池、沼等地,以鱼虾为食,为什么会飞到山岩上来专啄食野草。他又想到,许多飞禽走兽生了病都是自己到山上找药吃。老鹳常年在水中寻食,最容易感受风湿之气,难道这种草能治风湿病?他忙采了些带回山洞熬成药汁,自己尝了一些,顿觉全身上下格外舒畅。他就让病人服用,那人服第一剂药止了疼,服第二剂药消了肿,连服几剂后,身体完全康复。孙思邈查遍书籍,也未发现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由于这种草发现于老鹳的啄食,因此孙思邈就命名为“老鹳草”,并认真研究了它的药性。

发现“阿是穴”

一天,一个邻居对孙思邈说:“青石村陈老大的病越来越重,看来活不了几天啦。”

孙思邈说:“我现在就去给他治。”

青石村离孙思邈住的地方有40余华里的山路,邻居们劝孙思邈,这一大把年纪,还是别去了。但孙思邈坚定地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些,但身体还硬朗着哩。”说完,带了药囊、银针,拄上拐杖,毅然上了路。黄昏时分,孙思邈终于到了青石村,在一个破窑洞里找到了病人陈老大。

陈老大已经昏迷不醒,到了只有出气很少进气的地步。孙思邈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折腾了大半夜,病人终于醒了过来。但身体稍微一动,就像刀割一样,疼痛难忍。孙思邈安慰病人说:“不要紧,一会儿我给你扎几针就可以止疼,再吃几服药,病就好了。”说着他开始给病人扎针。针拔出来了,病人还是疼得浑身发抖。孙思邈又选了另外几个穴位扎了针,仍然无效。最后,能用的穴位都试过了,就是止不了痛。怎么办呢?孙思邈一时想不出办法来。他想:难道除了书中写的这些穴位就没有别的了吗?他考虑了一阵,问病人哪儿最疼。他按病人的指点,用手在病人身上边按边问:“是不是这儿?”病人摇摇头。换个部位按,病人还是摇头。孙思邈耐心地又按了好几处,病人一直在摇头。当他按到腿膝关节右上部一个部位时,病人突然说:“啊——是,是这儿。”

孙思邈从这个部位将针扎了进去。病人痛苦的表情渐渐消失了。他试着动了动身体对孙思邈说:“先生,你这一针真神呀,针一进,我浑身一麻,就不那么疼了。”他抬头瞧了瞧扎针的部位,惊奇地问:“这叫啥穴呀?”

孙思邈乐呵呵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啊——是’吗?叫‘阿是穴’好了。”从此,这种哪个部位疼,就在哪个部位进针的疗法,被孙思邈写进书里流传下来。这种穴位便被统称为“阿是穴”。

“龙穿洞”的传说

陕西省耀县城东的高山上,有一座贴石壁而建的大殿最为著名。殿内有一尊高大的塑像,圆脸含笑,长须垂胸,身着鲜艳的大红袍。塑像背后的石壁上,有一方圆四尺的圆形山洞,直通到山外的山脚下。这个塑像就是唐朝非常有名的医生孙思邈,背后的山洞叫作“龙穿洞”。

孙思邈的医术非常高明,名声传遍了天上地下。相传在孙思邈50岁那年,一天晚上,他正在专心读书,三更左右,有一条老龙变成一个身穿黄袍的高个子老头,来找孙思邈看病。孙思邈给他切了脉,觉得很奇怪,就试探地问老头:“你大概不是人吧?”

老头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问孙思邈:“那你说我是什么?”

孙思邈说:“你的脉起如腾云驾雾,落如倒海翻江,你应该是龙吧?”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翘起大拇指说:“你的脉切得真准,怪不得名声能传到天上。我的确是条老龙。半年前生了一种怪病,饿得发慌,但食道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吃不下东西。”

孙思邈说:“你的病我知道了,但我现在没有治你病的药,后天上午你用真身再来找我,我一定把你的病连根除掉。只是我们这里的人没见过龙,你会把他们吓着的,需要想个办法。”

老龙说:“没问题,你就在家等我好了。”

第三天,孙思邈吃过早饭,在院中等着老龙。突然,“嗵”的一声,院中石壁上出现了一个大洞,从洞中伸出一个龙头。原来老龙从后山的山脚下穿到了这里。孙思邈利用两根银针和一大桶“白瓣曲子汤”治好了老龙的病。老龙也在山中留下了一个有几里路深的“龙穿洞”。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孙思邈在医学上的确是创下了不朽的业绩。

医方值千金

孙思邈在行医、采药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医书、医方和药物标本,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行医心得。公元640年,60岁的孙思邈回到华原老家。

他住在磬玉山上,回忆自己的行医生涯。他曾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但大多数是不太大的病。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外出诊治不大方便,如果能写一本治疗常见病的医书送给百姓,让他们看了这书就能自己给自己治一些小病岂不是很方便吗?因此,他决定撰写一本《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

在写书过程中,也经常出诊,每有心得或新的启示,他也都载入此书,不断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公元652年的一天,孙思邈终于完成了《备急千金要方》。他的一家老小都挤在书房里,高兴万分。邻居们也纷纷进屋祝贺,争先恐后地翻阅着。

一位识字的大叔浏览新著后说:“老百姓家里要是有了它,一旦有了病人请不到医生,也能够很快地查出医治的方法,真是‘备急’的好书呀?书里的医方能值千金。”

孙思邈的儿子孙行说:“我父亲花费了12年心血撰写的这部书,就是为老百姓编写的,而不是为那些皇亲世家,他想通过这部书,把医学知识普及到民间去。”

《千金要方》共30卷,分232门,内容非常丰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孙思邈完成这部巨著后,并未满足,而是虚心向名医、行家请教,听取意见。他了解到书中尚有许多不足,深感不安。他打算再写一部书填补旧书的不足,并起名为《千金翼方》。

在他编写这部新著过程中,疾病慢慢地缠上了他。最后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由他口述,孙子孙溥代笔,祖孙俩共同编写。公元682年,孙思邈、孙溥祖孙俩两天两夜未合眼,终于完成了《千金翼方》共30卷,实现了他要填补《千金要方》不足的愿望。

孙思邈为了完成这两部巨著,付出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在完成《千金翼方》之后,他计划再编写一部眼科专著——《银海精微》,但由于他病情越来越重,不能去实现这个宏伟计划了。公元682年,孙思邈最终未能战胜疾病,带着遗憾,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的病人,终年101岁。他高尚的医德风范,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至今仍被怀念不忘。

同类推荐
  •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生产生活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介绍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增强农民生产管理的本领;二是介绍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三是介绍与消费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农民更好地做出消费决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介绍饮食保键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走向阳光!它具备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适合作为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认识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
  • 黄面人

    黄面人

    一位年轻的蛇麻商,格兰特麦勒的新邻居让他又是害怕又是生气,同时他的妻子艾菲尔丝开始出现奇怪的举动。麦勒做了一定的观察和行动,认为他的妻子与他的邻居肯定有问题,而且有些东西让他心里发毛,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为了彻底弄清楚那张脸,还有妻子的奇怪举动和不安,他向福尔摩斯求助。
  • 女配闯仙缘

    女配闯仙缘

    赵子雅身背巨剑,怀里揣着小狐狸,眼睛看向面色不善的黄之雨。“你究竟想怎样?”黄之雨手扶飞云发髻,面露一声娇笑。“呵呵。我想怎么样?你拿了我的机缘,还问我想怎么样?”黄之雨发狂似的大笑,接着手中的剑就刺向赵子雅的胸口。在这危急关头,只见赵子雅怀中的狐狸,金光一闪幻化成人,挡住黄之雨的剑。妖皇璞玉,抬起此时此刻怒气阴霾的双眼,说出让黄之雨惧怕的字眼。“黄之雨,你伤了子雅一毫,我要你还一百。”黄之雨眼中终于露出害怕的神色,发狂地说道。“不可能,为什么人人都帮着你。你,明明是你赵子雅你抢了我的机缘,抢走了我的一切。为什么你们都要不帮我,要帮她。哈哈哈……”赵子雅看着发狂的黄之雨,面露不忍,如果不是黄之雨一而再对赵家和她出手。她也不会被逼到忍无可忍。于是赵子雅对妖皇璞玉说道。“现在还不能杀了她,我们走吧。”黄之雨眼里露出一抹厉色,赵子雅,你今天不杀我,日后可别后悔。
  • 学会认真

    学会认真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在职场上,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有放弃是为了末来更好的获得。因为你在为分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 网游之大召唤师

    网游之大召唤师

    虽不是神器横行,但必要的高阶装备是不可少的。虽没有美女如云,但主角身边总是需要几个红颜知己。兄弟情谊,以一敌百,龙族风云,光暗之战,亡灵逆袭……且看徐林一介召唤师如何靠着一件偶然得来的传说装备纵横圣索亚大陆。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在潇湘看了许多红楼的书,不忍她为一个没担当的男人泪尽而死。妨不住也动笔写起了妹妹,当然也是要她幸福,当然这要靠她自己去争取,要她坚强一点,自主一点。初次写书,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