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800000023

第23章 毛泽东评点诗 词 散文(2)

纵观全赋,主要有二层内容,一是因为常年流离失所,在所居之地,好则好已,但毕竟不是自己的故乡,登楼所见,对故乡思念更切。一是因为国家内乱不安,自己的雄才难以发挥,憧憬国土统一,自己的才智也将得以发挥。

1975年,毛泽东同志身体已经很衰弱了,但他在操心国家大事之余,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登楼赋,毛泽东评点道:这篇赋好,作者抒发了他拥护统一和愿为统一事业作贡献的思想,也含有故土之思。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

毛泽东点明了这篇赋的主旨,即拥护统一并愿为统一作贡献和对故乡的怀念,关于第一个主题,毛泽东晚年曾说过,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一群小岛上去了;一件是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国民党盘踞在台湾,祖国的统一还没有实现,作为一个伟大的有抱负的政治家,这是他心中难以解开的郁结,当大自然留给毛泽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的时候,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愿望会更强烈,通过《登楼赋》来寄托自己的忧思,是情理之中的。

关于第二个主题,毛泽东在评述时说人到老年更容易回忆、怀念,可是写作《登楼赋》的时候,王粲还只有三十岁,完全谈不上老年,这不过是毛泽东同志借文章表露自己的心迹而已。在评点《登楼赋》以后,毛泽东接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想起了32年前许多往事,对故乡是十分怀念的。《七律·答友人》中,“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意思。

实际上,晚年毛泽东的内心是孤独的,满腹心事,无人诉说,借古人的诗词文赋,或许可以表露一些心迹。

六、《登池上楼》并没有就诗论诗《登池上楼》一诗为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所作,毛泽东评点这首著名的诗篇,并没有就诗论诗,而是从中挖掘出作者的内心矛盾,以达知人论世的目的。

【简介】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侯,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毛泽东评点】

通篇矛盾。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见矛盾所在。此人一辈子矛盾着。想做大官而不能,进德智所拙也。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晚节造反,矛盾达于极点。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是造反的檄文。

——毛泽东读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谢灵运(385—433年)是南北朝时的诗人。陈郡夏阳(今河南太康)人。袭封康乐公,因其“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世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谢灵运一生崇尚奢侈,纵情山水,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在政治上,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始终不被重用,遂不问政事,纵情山水之间,寻幽探奇,恣意遨游。后以谋反罪流放广州,被杀,年49岁。作品主要是山水诗,注意诗的形式美,诗的语言多姿多采,对山水景物观察细致,捕捉入微,加之有琢句锤炼之功,长于精巧,富丽中,艺术地再现自然之美,给人以自然可爱之感,堪称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对中国山水诗的形成和发展起过较大作用。

毛泽东喜读谢灵运的诗,也很关心谢灵运的个人命运。他曾仔细阅读并圈点《南史·谢灵运列传》中有关谢灵运及其家族的记载。毛泽东故居书房里,有一本《古诗源》,此书由清朝沈德潜编选。选收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并有评释。编者认为诗至唐代为极盛,唐以前诗是唐以来诗歌之源,故名《古诗源》。

《古诗源》收谢灵运诗24首,毛泽东做了圈画的就有22首。对谢灵运那些刻画自然风物的清丽诗句,如《邻里相送至方山》中的“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过始宁墅》中的“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等等,毛泽东都在句旁划着直线、曲线或曲线加直线,在句下还连划两三个圈。编者注释中,评论谢灵运诗歌“一归自然”、“匠心独运”、“在新在俊”,以及“别绪低徊”,“触景自得”等处,毛泽东都划着曲线和圈。另他的矛盾是“想做大官而不能”,“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而且这一矛盾支配了诗人的一生,最后导致诗人的自我毁灭。

毛泽东在批注中称之为造反檄文的“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一诗,是谢灵运兴兵叛逆时写的一首诗。他以张良和鲁仲连自喻,其实质,还是毛泽东批注中说的“想做大官而不能”、“做林下封君又不愿意”的“矛盾达于极点”的集中表现。

毛泽东评点《登池上楼》,并不是单纯地就诗论诗,而是从作品中挖掘作者内心的矛盾,以达知人论世的目的,这是毛泽东读诗评诗的一个特点。

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预兆世界是青年人的对王勃的这篇几百字的文章,毛泽东写下了1000多字的评语。毛泽东惜作者死得太早,想到青年人生力旺盛、迷信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世界是青年人的,他永远支持他们。

【简介】

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王勃

上元二载,高明八月。人多汴北,地实淮南。海气近而苍山阴,天光秋而白云晚。川涂所亘,郢路极于崤潼;风壤所交,荆门洎于吴越。凭胜地,列雄州,城池当要害之冲,寮尽鹓鸾之选。昌亭旅食,悲下走之穷愁;山曲淹留,属群公之宴喜。披鹤雾,陟龙门。

故人握手,新知满目。钦崔公之盛德,果遇攀轮;慕郝氏之高风,还逢解榻。接衣簪于座右,驻旌于城隅。临风云而解带,眄江山以挥涕。岩楹左峙,俯映元潭;野径斜开,傍连翠渚。青苹布叶,乱荷芰而动秋风;朱草垂荣,杂芝兰而涵晚液。舣仙舟于石岸,荐绮席于沙场。宾友盛而芳樽满,林塘清而上筵肃。琴歌迭起,俎豆骈罗。烟霞充耳目之玩,鱼鸟尽江湖之赏。情盘乐极,日暮途遥。思染翰以凌云,愿麾戈以留景。

嗟乎!素交为重,觉老幼之同归;朱绂傥来,岂荣枯之足道。且欣风物,共悦濠梁。

齐天地于一指。混飞沉于一贯。嗟乎!此欢难再,殷勤北海之筵;相见何期,惆怅南溟之路。请扬文笔,共记良游。人赋一言,俱成四韵云尔。

【毛泽东评点】

是去交趾(安南)路上作的,地在淮南,或是寿州,或是江都。时在上元二年,勃年应有二十三四了。他到南昌作滕王阁诗序说:“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据《曲礼》,是二十岁。勃死于去交趾路上的海中,《旧唐书》说年二十八,《新唐书》说二十九,在淮南、南昌作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王子安集》百分之九十的诗文,都是在北方——绛州、长安、四川之梓州一带,河南之虢州作的。在南方作的只有少数几首,淮南、南昌、广州三地而已。广州较多,亦只数首。交趾一首也无,可见他并未到达交趾就翻船死在海里了。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据他作过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方。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说得对的。为文尚骈,但是唐初王勃等人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是七世纪的人物,千余年来,多数文人都是拥护初唐四杰的,反对的只有少数。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

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千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由王勃在南昌时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实在是想把这一大堆吐出来。一九五八年党大会上我曾吐了一次,现在又想吐,将来还要吐。

——摘自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7-1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鉴赏】

毛泽东的这个批语,是写在清项家达编的《初唐四杰集》里王勃的《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的旁边,约1000多字。毛泽东还在该文的标题前画了一个大圈,以示重视。这条批注有考证、有评价、有议论。从内容看,大约写于1958、1959年。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祖父王通为隋末学者,叔祖王绩是唐初诗人。王勃6岁能文,才思敏捷。14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因戏作《檄英王鸡》,触怒唐太宗,斥逐王府。后“远游江汉,登降岷峨”,客居蜀中。后任虢州参军。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时,“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

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高宗上元三年(676),王勃渡海省亲,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8岁。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时与诗文著称,被称为“初唐四杰”。

毛泽东读过《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的《王勃传》。《新唐书·王勃传》中写到:“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毛泽东读这篇传记时,在这段记载下用红铅笔画着着重线。

毛泽东的这则批注,可分三部分:第一为考证;第二为评价;第三为议论。

毛泽东先考证了《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和《滕王阁诗序》的写作时间和年龄。毛泽东认为“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是不准确的,毛泽东通过多方面的查证认为王勃在淮南、南昌作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岁。这段考证文字是毛泽东读作品时兴之所至写的批注,足见其惊人的记忆和平时博读的功底。一路叙述,对王勃的行年踪迹和创作历程作了基本概括,精细严谨,一丝不苟,透露出一种近乎职业的研究精神。

第二部分是对王勃其人与文章的评价。王勃才华出众,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却屡受打击和排斥。这使得他能够有机会比较广泛地接触社会各阶层,受到磨炼,在作品中反映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容上,能自觉地“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扩大了诗歌题材,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形式上致力于改变齐、梁以来浮华绮丽的形式主义文风,反对宫廷诗人上官仪等人歌功颂德的浮词丽藻,崇尚清新流畅、朴实自然的文风,对唐朝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引杜甫赞扬王勃等人的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毛泽东赞扬王勃“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另外毛泽东还联系作者的命运遭际,认为除了“光昌流丽”之外,由于王勃一生倒霉,到处受惩,他的文章还有“牢骚满腹”的一面,这确是知人之谈。

毛泽东特别指出了王勃虽“为文尚骈”,但写的是“新骈、活骈”,与六朝之“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其差别所在,既在于文风(“光昌流丽”),又在于内容(“反映当时封建盛时的社会动态”)。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第三部分是毛泽东由感叹王勃等人年少有为而发的议论。毛泽东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强”,原因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

这一番议论既是他一时即兴发挥,实际上也是他的一贯想法,即大胆地使用年轻人,相信年轻人。毛泽东说这种想法在1958年党大会上曾吐了一次,是指1958年5月8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在这次会议上,他主要讲了“破除迷信”的问题,他特别强调:“从古以来,发明家创立新学派的,在开始时都是青年人,学问比较少的,被人看不起的,被压迫的人,这些发明家在后来才变成壮年、老年,变成有学问的人。这是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不能完全肯定,还要调查研究。但是,可以说多数是如此。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方向对,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毛泽东说: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甘罗,是甘茂的孙子,他十二岁为丞相,他才是个“红领巾”!当时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但没有主意,甘罗却有主意,他到赵国解决了一个问题。

汉朝有个贾谊,十七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天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沙,写了两篇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后来又回到朝廷写了两本书叫做:《治安策》和《过秦论》。我看他是秦汉史专家。他写了十几篇作品,留下来的是两篇文学作品(两篇赋)和两篇政治作品——《治安策》和《过秦论》。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

刘邦的年龄比较大。项羽二十四岁起兵,三年到咸阳。霸王别姬的时候,应当还是年轻的时候,现在舞台上唱《霸王别姬》的扮相不对,应当叫他扮小生。五年为诸侯长,二十八岁时自立西楚霸王,死时才三十二岁。

韩信也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人家让他钻“胯裆”,他一看没办法,只好钻。

孔夫子当时也没有什么地位,他当过吹鼓手,后来教学。他虽然做过官,在鲁国当过“司法部长”,相当于我们现在县政府的司法科长。他还做过管钱的小官,相当于我们农业社的会计,可是他却学会了许多本领。

颜渊是孔子的徒弟,他算“二等圣人”,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二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二十岁,他是印度当时被压迫民族的人。

《西厢记》里的红娘是一个是有名的人物,她是青年人,还是奴婢,但她很公正、勇敢,她帮助张生做那样的事情,当时违反“婚姻法”的。她被拷打,可是她不屈服,反抗过,她把老夫子责备了一顿。你们说究竟红娘学问好,还是老夫子学问好?红娘是“发明家”,还是老夫子是“发明家”?

南北朝时的荀灌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河南临颍人,顶多不过是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她和父亲被围在襄阳的时候,带领了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你看她有多大的本领!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 太神道

    太神道

    张叶,名不见经转,荒野山村中的一名弃婴。只因魂魄不全,年少之时受尽魂痛之苦。初成之时,养父养母家门被屠杀殆尽,师门更是在一夜之间灭亡。其后面隐藏着怎样一个巨大的阴谋?如此,张叶背负着身世之谜,师门家门被屠之谜踏上了修真旅途,一步一个脚印。从而也踏上了王者的巅峰!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迷狐少女养成记

    迷狐少女养成记

    可是对于普通的人类少女周小雨来说却觉得很麻烦,太帅了影响和女生之间的关系,太痴情了没有人身自由,俊美无匹、痴情专一、法术高强、赚钱也很有一套的极品男朋友一定是很多少女的梦寐以求的,法术高强根本就是妖怪好吗?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场场未知的阴谋在等待着他们......某女说道:“你这个样子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你离开!”某个魅寒狂狷不羁的男子优雅地勾勾唇:“在没有把你变成我的迷狐脑残粉之前,休想!”
  • 盗心

    盗心

    上部文案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神偷之一她是武功超绝,纵横天下的高手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朝代他是火之国高高在上的帝王他俊美邪魅,天下无双偶然的相遇,是注定毁灭还是沉沦?他是水之国年轻的少年帝王他温柔如水,浪漫痴情倾心爱恋,是喜?是伤?爱,恨,情,仇,一切皆有可能!下部文案曾经的王者为了她放弃天下,甘愿平凡曾经的神偷为了他放弃过去,甘愿依附一切,因为爱当火之国的国王,穿越到现代,会是怎样一个精彩?当现代神偷,拐带古代国王,回到现代,又会是怎样一个意外?一切的一切,只能感叹,缘分,天注定!(龙帮的神秘帮主,愤怒的站了出来,狂吼一声:俺也是男猪脚,为毛没有俺的介绍?!!!)丁:汗,忘记鸟,回到现代,会出现一个帅的惊天动地的龙帮帮主,介个,介个,亲们到时候就知道了哇,这位大哥,汗,狂人一个……神偷系列之周玉《盗情》女主沐璃心强力推荐好友潇湘冬儿的古代言情大作《妖红》,有一点点玄幻哦,超级好看滴文,亲们多多去捧场啊,o(∩_∩)o...好友梧桐夜月的倾心力作《绝色》上架,请亲们多多捧场,谢谢另,偶家老公周玉滴《火爆妖夫》强烈推荐中,超级强悍滴文,知道滴偶就不多说了,不知道滴亲们,偶隆重滴推荐,华丽丽滴推荐,去看吧,这不是广告,这是一本能让你欲罢不能的小说,(*^__^*)嘻嘻……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   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   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
  • 腹黑侯爷,嫡妻威武!

    腹黑侯爷,嫡妻威武!

    穿越也就算了,醒来不是豪门世家明争暗斗,居然是破屋烂瓦,亲姐眼瞅着就被卖给五十岁的老头做妾!穿成个古代乡村的小萝莉,还是个丑丫头,亲戚极品,家人懦弱,她如何翻云覆雨,带着自己的家人,自食其力奔小康?大伯贪财狠毒,祖母刻薄吝啬……一个个如狼似虎,日子过不下去了,她要分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她自强不息,不懈努力,她就能得到幸福,一路锦绣。本文先种田,后宅斗。种田,是纯纯的种田,温馨、清新、搞笑。宅斗,先是乡村斗,继而才是侯门斗。
  • 鬼坠星夜

    鬼坠星夜

    我能碰到谁?我能留住谁?,这片天地又会少点什么。一千年后黑星再度降临。还是鬼的命?眼前一直不离的又是谁的影?拨开那层血,一千年前黑星落于星河之中,这是星的命,从此天上少了一轮明月我能看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