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1800000019

第19章 毛泽东评点各类史书(7)

辽国是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五代十国时期,梁末帝贞明二年(916)趁中原内乱之机而建立的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后唐末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向契丹交纳布帛30万匹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推翻了后唐,建立了后晋。石敬瑭成为后晋高祖。石敬瑭所割让的“幽云十六州”即幽州(今北京)、涿州(今河北涿州)、蓟州(今天津蓟县)、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蔚州(今河北蔚县)、朔州(今山西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儒州(今北京延庆)、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南)。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后,便控制了燕山山脉,其骑兵可以随时长驱南下。中原王朝丧失“幽云十六州”后,则步兵无险可守,很难在华北平原上抵御契丹的南侵。因此,自后周开始,中原王朝为解除契丹的威胁,都念念不忘收复“幽云十六州”。

宋太祖时期,尽管对北伐也做了一些准备,但由于主要是对南方割据政权用兵,所以无暇顾及北伐一事。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宋太宗在攻灭北汉后,想用出奇制胜的手段,乘契丹不备而乘胜攻取幽州。于是,他不顾士马疲劳,率军东撤到镇州(今河北正定)后,立即挥师北上,奔袭幽州。

毛泽东读至此,在这一段文字的天头上批注道:“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对宋太宗轻率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批评。

六月二十三日,宋军进抵幽州城下,两天后对幽州展开了围攻。七月初六,契丹大将耶律沙率援军赶到,与宋军在高梁河一带展开激战。傍晚时分,契丹大将耶律休哥又率10万大军赶到,将已经疲惫不堪的宋军击溃。宋太宗带着箭伤,仓惶乘驴车南逃。但《宋史·太宗纪》对此仅有简略的记述:“癸未,帝督诸军与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申,班师。”

毛泽东读至此段,在天头上批注道:“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八、《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通鉴》自编成以后,就在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宋神宗称赞此书“贤于荀悦《汉纪》远矣”;南宋学者王应麟甚至说:“自有书契以来,未如有《通鉴》者。”这些评价虽有过誉之处,但同时也说明《通鉴》确实是一部辉煌的巨著。

毛泽东说:《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这部书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

【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全书294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约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止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宋仁宗时中进士甲科,神宗即位后,推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六任闲职,专意编写《通鉴》,历十四年之久。元丰七年(1084年),《通鉴》编成奏上,迁资政殿学士。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听政,他由洛阳还京,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尽罢新法。不久,病死。司马光“博学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数皆极其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述有二十几种,五百余卷,主要历史著作除《通鉴》外,还有《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司马光从小就酷好史学,“自幼至老,嗜之不厌”。他在研究史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史学方面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一部比较简明完整的通史,使学习历史的人感到很困难。

他认为“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诸生历年不能尽其篇第,毕世不暇举其大略”,因此“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另一方面,司马光生在社会危机十分严重的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得阶级矛盾极为尖锐;而辽、夏的威胁和侵扰,又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朝野上下响起了一片“求治”的呼声。“以史自负”的司马光就企图通过历史的编写,“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来总结统治经验,为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服务。这就是司马光编写《通鉴》的两个主要原因。

司马光编写《通鉴》,有一个长期酝酿和写作的过程。在宋仁宗时期,司马光已经着手修史的具体准备工作。这时,他首先编写了一部与后来《通鉴》断限相同的大事年表,简要地记载了历代的治乱兴衰,名为《历年图》,共分五卷,于治平元年(1064年)进呈宋英宗。《历年图》记事虽简,但附有“历代论”和“后序”,比较集中和系统地提出了作者对历代政治兴衰的看法,反映出司马光编写一部通史的思想观点已经酝酿成熟。

其后,他在这个基础上,仿照《左传》的体裁,很快写成《通志》八卷,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秦二世三年。这就是《通鉴》前八卷的样书。此书进奏以后,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四月,英宗遂命司马光设立书局于崇文院,自行选择协修人员,继续编写历代君臣事迹。这是《通鉴》正式编修的开始,从此司马光个人的修史工作成为一项官府的任务。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司马光奉旨进读其书,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为《资治通鉴》,并且为它写了一篇序文,鼓励司马光继续编写成书。此后,尽管朝廷政治斗争的风浪极其复杂剧烈,司马光的官职也几经变迁,但他的修史工作始终没有停顿。

一直到元丰七年十一月《通鉴》全书终于修成奏上,这时上距治平三年设局修史历时已达十九年之久。

《通鉴》的作者虽然只署司马光,但此书并非司马光独力编成,而是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在书局中,司马光自任主编,协修人员主要有刘恕、刘攽和范祖禹三人。这三人与司马光志同道合,他们在史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史书,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是著名的汉史专家,并“习知汉魏晋唐之典”。

范祖禹好学能文,“深明唐三百年治乱”,是著名的唐史专家,著有《唐鉴》一书。他们三人各有分工,主要任务是分段编写丛目和长编。至于全书的剪裁熔铸、文字锤炼以及杀青定稿,则由兼具才学识三长的司马光自任其劳,一手完成。另外,司马光之子司马康也属书局成员,他专门负责全书的文字检阅工作,为完成《通鉴》也出了不少力。也正是由于在几位名家参修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了主编的主导作用,才使得《通鉴》这样一部贯穿千年史实、褒贬历代政治而成书于众人之手的历史巨著,结构上浑然一体,文字上简洁质朴,如一气呵成。

在编写《通鉴》的过程中,从开始收集资料到最后写成定稿,司马光还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方法和步骤,为历史编纂学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通鉴》的编写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把收集的史料,按照年月顺序,标明事目,剪黏排列起来,叫做丛目。丛目要求尽量详备,凡是各种史料“稍与其事相涉者,即注之过多不害”。这是第一稿。第二步是把丛目中编排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决定取舍,然后重新组织,从文辞上加以修正。遇有年月事迹相抵触之事,须加考订,说明取舍的理由,作为附注。由此写成第二稿,叫做长编。长编的编写原则是“宁失于繁,毋失于略”,以便做进一步的修改。第三步是由司马光就长编所载,均衡全文,考其异同,删其繁冗,修改润色,写成定稿。《通鉴》的整个编纂过程,从丛目到长编,从长编到定稿,每一个环节的写作任务都相当艰巨,耗时颇多,但司马光和书局同人始终都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写作环节,这样就克服了历来设馆修史的种种弊端,有效地完成了这一史学巨著。

司马光等人编写《通鉴》时,博览群书,搜集的史料极为丰富。司马光自己说他为了搜集史料,曾“遍阅旧史,旁及小说,简犊盈积,浩如烟海”,据宋人高似孙说:“《通鉴》采正史之外,其用杂史诸书凡三百二十二家。”近人张煦侯又据《通鉴》和《通鉴考异》所引各书篇目加以考索,分为正史、编年、别史、杂史、霸史、传记、奏议、地理、小说、诸子十类,共301种。如除去《史记》至《新五代史》等19种正史之外,还有282种。由此可见,司马光引用史料之广泛与丰富。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通鉴》所引之书如今已大半失传,唯赖《通鉴》保存了不少佚书的内容,有的还比较完整。因此,《通鉴》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通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事件,是继《史记》之后包容年代最长的通史之一。就其内容而言,它专评历代的治乱兴衰,着重叙述了中原各朝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突出地记载了历代战争的谋略和经过,同时对于一些左右时局的重要人物的事迹和言论,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沿革、礼乐兵刑的演化、各族之间的往来,以及社会风俗的变迁、人口的增减、典籍的聚散、历法的改革、水利的兴修等等,也都有所选择地作了适当的记载。因此可以说,《通鉴》是一部以政治、军事为中心,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内容的通史。

司马光编写《通鉴》的主要意图,是要通过历史事实,为封建帝王提供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经验教训。所以,《通鉴》记载历代事件,既写其盛,也写其衰;既讴歌颂扬贤明、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也敢于深刻地暴露历代统治者的丑行坏事。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鉴》还比较详尽而真实地记载了秦末、汉末、隋末、唐末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并且往往占到记叙当时历史事件一半以上的篇幅,实际上已成为记载当时历史事件的中心。司马光写这些,主观上只是为了给北宋统治者敲警钟,筹划镇压人民的对策,但客观上却反映了历代盛衰演变的基本情形,也为研究人民群众的生活、阶级对立和斗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鉴》记事虽贯穿古今,但却详今略古,繁简适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又有其独创的特色。《通鉴》采取《左传》的编年体形式,按年、月、日的顺序,把大量分散在纪传体正史和其他书中的材料集中编排,依次叙述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纪传体史书中一事复见数篇、前后屡出、断续相离的缺点,既节省了篇幅,又较好地展示出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演变的趋势。同时,司马光还广泛吸收了纪传体史书写人物传记,特别是写类传、合传和附传的经验,充分运用追叙和并叙的方法,对旧有的编年体写法加以改进,从而扩大了编年体记事的范围,弥补了编年史中事以年隔的短处,容易使读者得到一个系统而明晰的印像。

《通鉴》在编纂上的另一特点,是通过考异建立了优良的考史方法。司马光编写《通鉴》时,一件历史事件往往要用好几种材料互参写成,这样就难免要遇到记载的异同、史实的真伪问题。为了弄清事实,决定取舍,他提出用考异的方法来辨别史料,并编写了《通鉴考异》30卷,用以说明对庞杂的材料如何考订异同,之所以去彼存此的原因。这样,既保证了《通鉴》记事的确定可靠,同时也开创了一种记事从实的学风,因而在历史编纂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鉴》卷帙浩繁,普通人一时难于读完,所以,司马光同时又编写了《通鉴目录》30卷。此书仿照《史记》年表的体例,纪年于上,而列《通鉴》卷数于下,使读者易于寻览,如果想了解某年有什么重要事件,只要看看这个《通鉴目录》,就可知道其梗概。因此,《通鉴目录》如同一般的目录书,可以帮助读者按图索骥。

《通鉴》在叙事之外,还结合历史事件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由司马光亲自撰写的史论118篇。这些史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的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和比较浓厚的正统观念,其政治思想也是趋于保守的。但他对于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则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这是《通鉴》在史学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进步。

《通鉴》因由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全书文字简洁优美,叙事生动具体。特别是写战争,有的地方还很精彩,如其中写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文字,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因此,《通鉴》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来被视为可与《史记》相媲美的中国古代史家之绝笔。

《通鉴》自编成以后,就在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宋神宗称赞此书“贤于荀悦《汉纪》远矣”;南宋学者王应麟甚至说:“自有书契以来,未如有《通鉴》者。”这些评价虽有过誉之处,但同时也说明《通鉴》确实是一部辉煌的巨著。

【毛泽东评点】

《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毛泽东1954年冬同吴晗的谈话(摘自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34页,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

【鉴赏】

《资治通鉴》是毛泽东最爱读的历史著作之一。他故居的藏书中,既有这部书的线装本,也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籍出版社标点整理后的平装本。在这些书里到处留下了他阅读、圈点、批注的手迹。

1912年,十九岁的毛泽东在一连投考实业、政法、商业几个专门学校都不满意而自动退学后,又报考湖南省立高等中学,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教育家符定一录取。在这所学校里,他从国文教员胡汝霖那里借得一部《御批通鉴通览》,反复阅读之后,深为书中内容所吸引,并由此产生了深究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这是我们知道的关于毛泽东第一次阅读《通鉴》的经历。从此以后,《通鉴》这部书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毛泽东。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只要有空闲,他总爱拿出这部书来认真阅读。1959年10月,毛泽东赴外地视察前夕,特意开列出要随身携带的书籍名单,《通鉴》一书也在其中,可见他丝毫也不放过阅读这部书的机会。

毛泽东晚年曾向身边最后一名护士孟锦云推荐《通鉴》这部书,要求她认真阅读。毛泽东说:《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这部书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通鉴》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大部头著作,如要通读17遍,这对任何一个专业的史学工作者来说,也是很难做得到的,而毛泽东作为一位日理万机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竟能做到,实在令人惊叹!据孟锦云回忆,毛泽东有一段时期读《通鉴》真是入了迷,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读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毛泽东晚年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书中有不少页都被透明胶贴着,上面留下了他多次阅读的印迹。可见毛泽东对《通鉴》这部书真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同类推荐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热门推荐
  • 血型与星座AB

    血型与星座AB

    AB型是四大血型中最令人捉摸不透的血型,本书全面揭秘AB型人的神秘个性,让AB型人彻底了解自己,让其他人读懂AB型人,不再困惑,并且从职场命运,恋爱密码等多角度剖析AB型12星座人的性格,是一本全面时尚的AB型人使用说明书。
  • 悍妃训夜王

    悍妃训夜王

    当底线再次被触犯,某王爷被她一脚踹出了屋外:想娶我?做梦!某王爷一张俊脸气的变了形,狂暴怒吼:“死女人,我一定要娶你!”(本文纯属虚构)
  • 皇宠,天下第一后

    皇宠,天下第一后

    神棍级的楚流光终于被打发回了轩古大陆,还是那清丽之容,却雌雄莫辨;还是那绝世风姿,令男人倾心,女人痴狂。挥手间芳华异彩,谈笑间翻云覆雨,这样的女人谁人能征服,这样的女人,谁才是她的锁心人。传,镇国公府五小姐三岁吟诗,五岁敢评天下事,七岁入御书房与皇帝陛下触膝夜谈。传,镇国公府五小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貌似天仙。传,镇国公府五小姐不是五小姐,而是五少爷…传,飞舞宫宫主俊美如仙,盖世武功已入神鬼之境。传,飞舞宫宫主后宫绝色三千,享尽帝王之福。传,飞舞宫宫主阴狠毒辣,顺他者昌,逆他者挫骨扬灰,永世不得超生。精彩片断(一:“光儿昨晚强上于我,芙蓉帐内春色依旧,光儿就想不负责?”面如美玉、俊如谪仙;目似朗星透着摄人心魂的光芒;朱唇轻勾透着撩人媚色,令人玄目。那双幽深清冷的眸子似有暖暖润色,灼灼的看着她,休想!楚流光嘴角狠抽,昨晚她霸王硬上弓了?可能,或者,也许…苍天啊,她强了谁不好,为什么是这个最不能招惹的男人…片断(二:“楚流光,爷稀罕你,就算你是男人,爷也要娶你!”巴图王这莽夫偏生了一幅好皮相,身材魁梧、肤色古铜,五官轮廓分明而深邃如雕塑般。看着人家发达的胸肌,楚流光正咽口水,身后摄人心魂的眼神,让她如芒在背,不争气的打了个冷颤。耳边传来他如天籁,却淬着冰花的声音,“光儿好本事,男儿装也能勾三搭四,怪不得对我不负责,原来心系巴图王哪!”咳咳,哪个心系巴图王了,是巴图王缠着她好不好。何时起,她的身上打上了他的印记;何时起,在他面前,她如此的没有底气,不就是有事实了吗,那一晚,最吃亏的是她好不好。片断(三:“光儿,可有想我?”看到楚流光脸上瞬间的菜色,某人笑如似星辰,璀璨而蛊惑,“光儿,我们的帐该算算了…”“算…算吧,睡你一晚,多少钱!”那如谪仙般的人物不怒反笑,笑的楚流光心肝胆齐颤,真是个妖精,没事笑的这么银荡,成心勾引她再强了吗!片断(四:“皇上!皇后娘娘说…我们天刹盟杀气太重,要搞个联谊大会,冲冲喜!”“嗯,皇后提议甚好,去吧,觅得良缘之人,朕重重有赏!”杀手搞集体婚礼?血堂之主嘴角抽搐,谁让主子宠妻。“禀皇上…”“联谊之会皇后可满意?”“满…满意!”天刹盟就快改成喜乐堂了。“还有何事?”“起禀皇上,娘娘出宫了…太子说,今日是七夕,皇都所有青年才俊会聚于廊桥,吟诗…皇上,皇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若在今生

    爱若在今生

    人生难免会面临生死别离,面对艰难苦痛,她没有被生活所击倒,坚强的笑对生活。依然大爱满怀,救助白血病男孩儿。直到遇见了他,一个堪称“漂亮”的男人,她才发现芸芸众生中,总会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出现而等待,是缘分?还是今生注定的宿命?一份无私的爱,两颗痛过的心,能否延续今生的爱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饮食宜忌速查

    饮食宜忌速查

    本书是一本关于日常饮食宜忌的图书。涵盖日常食物饮食宜忌、常见病饮食宜忌、不同人群饮食宜忌、四季饮食宜忌、营养素摄取宜忌等几部分。将与食物与饮食有关的各方面的宜忌做了详尽的介绍,将小餐桌上的大学问,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并给出饮食搭配最佳方案,使读者能从中获取科学的饮食知识,掌握实用的饮食搭配,在日常饮食中能够真正地享用美食,收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