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700000029

第29章 商品投资篇(2)

在20世纪30年代,宋版书平均一页可值10块银洋,40年代便可卖50~60块,到50年代,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愿出100元人民币收购(当时月人均收入不过20元~30元),到2000年初,文物商店陈列的宋刻医书中的一页,已经标价到80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古籍图书的收藏价值。

古籍图书市场的走势,大体有四个特点:第一,主角是明清版,约占市场总量的 90% 以上,这类书数量庞大,品相、时期、价格和收藏价值也相差很大,总体而言市场价格稳步上升,但升幅较小;第二,宋、元版图书,是高收入收藏者瞩目的焦点,每年的升值率比明清版书要高20% 。由于此类书珍稀,其明清仿版也有收藏价值,仿版书的升值率每年约在15%~20%,前景继续看好;第三,中国善本古书在欧美、日本、香港等拍卖市场的成交价格经常是国内同一品质、同一类别图书成交价的2~3倍,甚至更多;第四,进入拍卖公司的古籍图书,每年竞拍价格的增长率大约10%,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投资价值。

如何获取古籍图书

通常有两个地方:一是拍卖公司,一是古旧书店。前者价格较高,但品质有保证,赝品很少;后者的古籍书源来自民间,书店一般是坐台收购,或上门收购民间古书,然后出售。在书店寻找古籍书,一般要有很大的耐心和超人的眼力。就近现代名著而言,其出版年代虽非久远,但因数量少,文化价值高,也有类似的收藏价值,且初始投入要比古籍图书低得多,因此,古籍图书的收藏家一般也同时收藏近现代名著。

商品投资要避免"一窝蜂"效应

投资理财应避免盲目跟风

“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寓言: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

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他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顿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一位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用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而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月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

巴菲特指出投资中的“旅鼠行为”就是“无意识的模仿同类的行为倾向,无论这样的模仿是多么的愚蠢”。

但是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话“随大流,不挨揍”。就是说凡事跟着大多数人走,才不会吃亏。其实这句话也许在为人处事上,有些道理,但是在投资理财方面就非常不适合了。

君不见前两年的土族掉渣火烧,极富民族特色的门脸加上诱人的佐料香气,仿佛只要名字跟“掉渣”、跟“土家”略略沾边的烧饼店面,就有排队购买的长龙在绵延。无论繁华的商业一条街、还是胡同里的菜市场,到处都是卖火烧的门面。更不用说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边吃烧饼边行路的吃客了。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早餐点都改卖烧饼了。一条街上,几乎每隔不到50米,就有一家挂着“掉渣”牌子的烧饼店。甚至有的地方相邻而开的烧饼店不下十家。

自2005年3月,掉渣儿烧饼在武汉的第一家店开张之后,就拉开了人们排队买烧饼的序幕,在广告效应带动下,不到半年时间,武汉大街小巷一下冒出几百家烧饼店;与此同时,最初每天3000多张烧饼的销量也逐渐远去。

随之而来的就是混水摸鱼发“掉渣儿”财的人一哄而上。什么掉渣渣、掉掉渣、土掉渣、掉渣王、土家掉渣等等,总之,凡是与“掉渣”有关的词似乎都能与财富划上等号。有挂招牌卖掉渣烧饼的,有收加盟费、招加盟商的,甚至还有超低价处理掉渣配方的。

各大网店上以上千元、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价格公开叫卖土家烧饼的配方、设备材料供货商名录、店头设计标准等系列文件资料,这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不得不令“土家烧饼”走向灭亡。

从2005年中期到2006年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湖北恩施土家族风味的创意就由于众多李鬼的纷纷杀入而最终宣告失败。遭遇一窝蜂投资的掉渣烧饼,快速从诞生到鼎盛,再到各式烧饼“百家争鸣”,最后戛然而止,偃旗息鼓,不久悄然退市。

投资上的“一窝蜂”效应带给掉渣烧饼的最后结果就是:大家谁都没得做。掉渣烧饼如昙花一现,随风而逝。不过随风逝去的不只是掉渣烧饼的品牌和销量,还有众多跟风投资者的资金、心血和美好的赚钱愿望。

这不禁让人想起数年前的呼拉圈热潮。当年不论男女老幼,人手一个,不论商场超市还是街边小店,连买酱油的小店都在卖呼拉圈。俨然一股全中国人民转起来的势头,当然早期的投资者利润丰厚赚了不少。但是随后投资者一哄而上,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最后不得不纷纷退败。

这说明如果市场需求的改变速度,快过了投资者的应对能力,会带来很糟糕的结局,轻者产品滞销,重者工厂倒闭,投资者将血本无归。所以奉劝急切致富的投资者,当你面对眼花缭乱的投资理财产品时,千万不要盲目追风,一哄而上。

在家庭理财投资上,盲目跟风心理也要不得。千万不要看别的投资者赚到钱了,就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投资。但是,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古董投资来说,许多人都没搞清楚关于古董的基本知识,就盲目去“淘宝”,结果花了很多钱,买了大量不值钱的所谓古董。

从某种程度来讲,并没有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投资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冷静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才是上策。如果只单单看某人投资什么理财工具赚了大钱,于是也跟着投资,就有可能做出“捉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

艺术品投资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市场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到了国外还可以继续突破纪录;数千万元一幅画的价格已成家常便饭;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平民艺术家,一夜之间即成大师;随之,加上伪“专家”推荐,某类画价将会翻一翻甚至将会翻两番。

于是追涨的收藏者,趋之若鹜,各方资本纷纷加入。有媒体报道,前一时期准备投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海外资本单位以亿计量。

投资者只要稍稍留意,就不难看到,近些年来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回报率之高,令人跌破眼镜:2004年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以187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6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成交价仅为396万元,8年时间增值4倍;2004年,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2090万元成交,此作品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309万元成交,5年的时间增值近7倍;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以165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132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2倍;2004年,陈洪绶的《花鸟图册》以2860万元成交,在1999年第一次推出时以209万元成交,5年时间增值13倍;2005年,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卷》以2750万元成交,在2003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以506万元成交,两年时间增值5倍。

望着这令人眩目的数字,许多当年没有投资艺术品的人,“悔的肠子都青了”,大有倾家荡产买后悔药之势。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但凡投资市场红火的时候,也是风险激增的时候。艺术品市场除了其艺术含量以外,与基金、股票、不动产等一样,也是一个投资市场。是投资,就有风险和回报。如果当某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50%,风险就会骤然增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局者之所以迷,主要是贪婪在作怪。当贪婪作怪时,就忘记了应有的恐惧和堤防心。不仅投资如此,做人也如此。但凡上过骗子当的,或是经济犯罪的,基本上都是由于起了贪心,被别人所利用。

当然这里所说的避免盲目跟风,并不是说所有的跟风都不对,都不好。如果投资者能端正投资理财心态,解决好“何时跟”与“跟到何时”两个问题,跟风就会变成另一种状况。

前几年,小刘几乎尝试过所有的投资方式。饱经风雨的他,认为在理财工具选择上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所以,他买过股票,买过国债,还买过黄金、炒过欧元。

小刘认为自己不是投资专家,对市场没有长远的透视,不是能够最先发现市场机遇的投资者,因此,有自知之明的小刘,每次走的都是“跟风”路线,但他是耳聪目明的跟风者,只要一看到周围有人赚了钱,就迅速跟进;而且,每次操作,都能凭着快进快出小赚一笔,虽然跟投资高手比起来不值得一提,但是时间久了,利润率还是挺不错的。

因此,笔者认为最好不要跟风,但是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另辟蹊径的投资头脑,那就像小刘一样跟风:第一,把准时机快速进入;第二,冷静思考,不要贪心;及时收手,见好就收,这样才不至于被“套牢”;第三,是比其他投资者对信息的把握要提前,多注意与投资擅长者沟通,因为这些人整天都泡在市场里,嗅觉异常灵敏。

仔细了解投资理财知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盲目跟风、祛除心中的贪欲、快速反应、果断决策、不透支自己的经济等,这些都是理财投资的好习惯,学会用这些好习惯,投资者就已经赚到了一半。

聪明的投资者冷静面对“一窝蜂”效应

在投资理财中,其实“一窝蜂”效应的本质就是"赚钱"效应。在新项目刚刚起步时,大家都看不到其回报率,很少有人大量投资;那些成熟的投资项目,由于大家已经看到了其高额的回报,所以容易趋之若鹜,走“一窝蜂”的投资路线。

这些走“一窝蜂”路线的投资者,大多数是跟风而来,很少是想做长线投资的,大多数是打算赚快钱。事实上,这些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很少能赚到大钱。

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之后,在杂志上看到生产塑料花的信息,觉得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正合时宜,会很有前景。于是决定生产塑料花,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人做此生意,所以当时生产的塑料花利润非常丰厚。

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打入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同年年底,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长江”的订单以倍数增长。直到1964年,前后7年时间,李嘉诚已赚得数千万港员的利润;而“长江”更成为世界上最大塑胶花生产基地,李嘉诚也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美誉。

但是后来有很多投资者被塑料花的巨大利润空间所吸引,于是效仿“长江塑料厂”纷纷做起了塑料花,可是市场竞争激烈了,利润越来越低。

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在香港房地产暴跌之时,李嘉诚逆势而行,在人们“一窝蜂”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李嘉诚拒绝跟风卖房,而是认准形式,大胆收购大量地皮和旧楼。他认为香港工商业的前景是好的,香港是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

果然,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股神”巴菲特也是不喜欢盲目跟风的,面对投资,面对利润诱惑,巴菲特从来都是冷静面对。他总是喜欢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

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在1968年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可是当股市一片凯歌,投资者“一窝蜂”入市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第二年,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随后四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此时,唯恐避之不及的投资者们又一窝蜂似的撤出股市,这更加剧了股市的下挫。

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于是在众多投资者撤出股市的时候,巴菲特再一次作出了不同众人的举动,大举购进。

到了2000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大幅上涨,人们纷纷倾囊投资。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

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投资者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股神”巴菲特不盲目跟风的借口。普通投资者如果能够巧妙应对“一窝蜂”效应,就可以为自己的投资带来大收益。

商品投资——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新项目投资—--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投资项目,大家往往都持有观望态度,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吗:枪打出头鸟,于是饱受中国保守式教育的人们都不太愿意做这种出头鸟。

可是在投资中,要想获胜,就必须能够克服人性弱点,学会理性判断分析,认清市场发展方向和趋势,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者要学会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投资市场总在恐惧与贪婪之间徘徊,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可以永远贪婪地享受投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应该学会在平稳中看到风险,在风险中贪婪的看到收益,正如美国股市1929年的崩溃是以投资者后期获取数十倍的收益作为回馈的。

同类推荐
  •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股民基民赢利一点通

    炒股票、买基金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本能够指点迷津的书籍。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涨跌捉摸不定,基金种类各具特色,风险无处不在,引领牛市淘金狂潮,不管风云变幻,我自屹立潮头。熟练炒股基本功,不会炒股也会赢,基金投资有诀窍,赚钱容易心舒坦。
  • 这样做就会有钱

    这样做就会有钱

    本书阐释的是一种赚钱的心态,一种支配和驾驭财富的智慧,一个可行的致富秘经。但愿通过阅读《这样做就会有钱》,你能够成为创造财富的佼佼者,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思路决定贫富,人的贫穷主要是在于思想的贫穷,所以,要想富起来,就要让你的头脑灵活起来,靠智慧和头脑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和财富离你并不遥远,也许这样做你就会有钱——要保持致富心态。不同的心态会演绎不同的命运,导致不同的结果。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人生的活力,为创造财富带来巨大的动力源泉。要有良好的人品。良好的品德不仅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更是让他人与你合作、赢得财富的前提,财富必然会跟着美德来。
  • 金融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金融公司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的案例,为你揭示一些金融市场中不为人知的内幕,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精彩的点评帮助你解开金融投资中的一些困惑,让你在金融市场的游戏中稳操胜券。
  •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你打算一辈子都靠工资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吗?你打算人过中年还要为今后的养老而疲于奔命吗?理财路上,你,我,他,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方案。
  •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本书告诉大家的是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规律和投资理财方面的技巧和观念,能够让你掌握更专业的投资技巧和理财方法,并获得较多的回报,迅速跻身于富人的行列。
热门推荐
  • 木凸

    木凸

    生活在谭家花园的谭姓男人为什么都不能活过五十二岁。到时都得一命呜呼?谭家花园的继承人谭宗三同黄克莹的恋爱故事又和老管家经易门有什么关系?谭家花园新旧力量通过谭宗三的豫丰公司和经易门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明争暗夺所为何来?……,《木凸》以谭家花园人物命运为背景,把生活中的故事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着笔,娓娓道来,描绘中国历新旧思想的交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恋爱牛皮糖

    恋爱牛皮糖

    悲摧地从科技楼顶掉下来,为啥掉在了河边,看热闹的预备粉丝们咋就消失了,两千块还没到手,还没见老哥领媳妇回家,新买的鞋还没穿,后桌男生写的情书还没交给我,和死党约好周末去爬山……看狗血八卦励志版无赖女追羞涩男,看他们鸡飞狗跳哇咔咔。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夺情女王

    夺情女王

    我,原是夏氏千金夏凌幽,爱着哥哥,恨着爸爸。我现在是冷氏女主人米安,依然爱着哥哥,恨着爸爸,除此之外还爱上了夺情!夺回所有属于我以前和现在的情!他,冷氏总裁冷傲!他原是我商界劲敌,现在却变成了我冷酷无情的丈夫!无情?你等着!我要把你给我的无情债连本带利的讨回!他,夏氏总经理夏凌轩!我原是他最疼爱的妹妹,现在我却变成了他最心爱的女人!哥,以前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被别人抢走,现在我要夺回我对你的所有权!他,郝氏风流公子郝晨!他原是我的相亲对象,现在却是背叛“我”的初恋情人!背叛了“我”,你以为你可以轻松走掉吗,郝晨!他,米氏下属企业米纺的总经理许宫湛!他原是我在大学的初恋情人!现在却是我暧昧的合作伙伴!大学时的情债你许宫湛现在不还,更待何时?他,是天才纯情美少男林楠!他以前是众多美女捧在手心的“水晶”,现在却甘愿做我背后的“夜明珠”!这样的极品美男,我又怎能放过!冷酷的他,温柔的他,风流的他,狡猾的他,痴情的他,五个不一样的极品男,我又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夺走他们的心呢?等到成功那刻,心又该选择谁呢?而到最后,又到底是谁夺了谁的情,谁把心丢给了谁?不要猜了!就让猫儿做导游带亲们到《女王》宫殿里遨游一番吧!亲们一定要跟紧猫儿奥!
  • 心软是病爷认命

    心软是病爷认命

    又名《老婆,我认栽:总裁逼婚》豪门圈里人人知道,他不爱她,偏偏长辈们认定她该归他管,他走了什么霉运摊上这么个女人?某日,小女人兴奋相邀:“玩骰子?输的人要做一件他最不想做的事。”他玩味勾笑:“行,要是我输了,我就娶你!”她努嘴,歪着脑袋沉思:“哼,要是我输了,我就嫁给你!”该死的女人,居然敢说嫁给他是她最不想做的事!“女人,你活腻了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拐个皇帝回现代

    拐个皇帝回现代

    她是个平凡的小女子,想不到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了古代,还遭遇了一个冰山一样的酷皇帝。这个男的臭屁的不行,不仅抱着别的女人,好吧!惹到了她,就别怪她不仗义了,少年,跟姑奶奶回现代吧!
  • 乱弹红楼梦

    乱弹红楼梦

    以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目光,现代人的观察视角,用了时尚格调,网络语言,乱弹《红楼梦》原著的各位人物,爱情,命运,人生价值,借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