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2400000029

第29章 应变之谋(1)

55.远虑之应变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是指暂时敛藏自己的才能,隐匿踪迹,待机而动的计谋。韬光,把才华掩藏起来;晦,隐晦,即瞒人耳目,不让人知道踪迹。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清朝文人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云:“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然而,在我国历代典籍中,有许多相近的表述。如南朝梁人萧统《靖节先生传序》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之说;金人马钰《满庭芳》中有“怀美术,便韬光隐迹,二十余年”的语句;《隋书·薛道衡传》则提出:“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

韬光养晦作为政治生活中的应变术,主要是应付个人所处的不利的政治环境,保全自身性命,以图他日东山再起。由于隐藏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和真实意图,可以迷惑自己的政敌,解除对手对自己的戒备,因此当时机合适时,就可一展个人宏图。三国时,刘备在沛城被吕布打败后,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好投曹操麾下。后来,曹操移师许昌,也带着刘备,目的是要控制刘备。刘备既不甘居于人下,又怕曹操谋害自己,因此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还在住处后院开了一块地种菜,亲自浇灌。一天,曹操请刘备小酌,煮酒论英雄。酒至半酣,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使君与我。”刘备以为曹操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心里一惊,手中的匙箸都掉在地上。正巧霹雳雷声,大雨骤至,刘备随机应变,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听后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为惊怕’?”刘备接着道:“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曹操听罢,一声冷笑,认为刘备是个无胆、无识、无用之人,从此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备。刘备用韬光养晦之计,才得以从曹操的忌恨中平安脱身,日后方才造就三国鼎立之势。

韬光养晦,还作为复仇雪耻的应变术。东汉时期,有个叫苏不韦的人,其父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被上司李皓泄私愤判了死刑。当时年仅18岁的苏不韦把父亲的灵柩运回家乡,浅浅地埋在地上,发誓报仇后再为父亲正式下葬。接着,他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也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待机刺杀李皓。几年以后,李皓升迁大司农,其官署紧靠堆积军用秣草的店,苏不韦带领亲从,暗中潜入店中,夜挖地洞,白天躲藏起来。这样持续干了一个月时间,终于把地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带人从地道潜入李皓卧房,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事情暴露后,苏不韦又用其他计将李皓气死。古人评论说,李皓能凭着私愤杀了苏谦,却不能治苏不韦,为什么?恐怕是因为侠士们善于隐藏自己。

韬光养晦也有用作处世之道,人生应变之术的。其主要目的是在于免得锋芒毕露,招惹是非。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不露锋芒,并不是消蚀锋芒,不是改变操履,而是指人应隐其锋芒,不要恃才恃权恃财而咄咄逼人,从而使个人更容易被社会、被他人所接受。其实,这也是一种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学会以此来应变人生,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也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踏踏实实地走人生旅途的表现。

《史记·滑稽列传》云:“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凡事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必四处张扬,与其使人早有预闻而有准备,不如突然制胜而使人惊愕不已。这样做,一来可以减少取胜的障碍,特别是人为的障碍;二来可以造成惊人的心理效应,增加胜利后的影响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就是客观形势或时代潮流。认清客观形势和时代潮流,才是聪明能干的人。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借助客观条件,并且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要想建立功业,取得出色的成就,更要认清和善于利用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待时而动。落后于时势,见识狭窄,则处处受阻,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反之,客观条件不具备、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讲究策略,不善于韬光养晦,一味地硬拼蛮干,英雄倒是英雄,然而却可能一事无成,或于事无补。这也就是韬光养晦在应变中的积极意义。

□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的字面意思是,对岸失火,隔着河观望。引申意是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或指因为同自己没有切身利害关系,因而不去管它。然而,从发展的眼光看,彼岸失火可能给此岸带来些许影响,有时可能发生重大的利害关系。因此,当对岸失火时,不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应隔岸静观火势走向,这才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应变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隔岸观火也就是一种“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坐山观虎斗”一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二》:“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日:‘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虎伤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在多元化的竞争较量过程中,遇到两强争斗,而双方又同属自己的竞争对手,则不妨采取“隔岸观火”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待到双方两败俱伤或一胜一伤之际,再分而治之,将其逐一击败。这样,往往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巨大的成功。

隔岸观火作为敌战计,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运用这一计谋,争取和获得政治或军事上的主动权。“三十六计”这样解释: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内部反目为仇,势必自行灭亡。我方应根据敌人的变动作好准备,以柔顺的手段坐等愉快的结果。《三国演义》记述了曹操在平定河北时,两次使用“隔岸观火”之谋,以小的代价换取到大的胜利。第一次是在袁绍得病身亡后,曹军以破竹之势攻占了黎阳,很快便兵临冀州城下。袁尚、袁谭、袁熙、高干等人带领四路人马合力死守,曹操连日攻打不下。谋士郭嘉献计说:“袁绍废长立幼,而袁尚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树自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曹操听从了郭嘉的计谋。果然,曹操一撤军,长子袁谭为争夺继承权,同袁尚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起来。袁谭打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乘机出兵北进,杀死了袁谭,打败了袁尚和袁熙,很快占领了河北。第二次是平定河北之后,当时袁氏兄弟逃往辽东投奔了公孙康。夏侯悖等人对曹操进言:“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曹操却笑着说:“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当时将信将疑。没过几天,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和袁尚的首级送来了,众将大惊,都佩服曹操料事如神。曹操大笑说:“这也是郭嘉献的隔岸观火之计。”原来,袁绍在世的时候,常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对袁氏家族恨之入骨。这次袁氏两兄弟去投奔,公孙康存心想除掉他们,但又担心曹操引军攻打辽东,且想利用二人助一臂之力。当公孙康打听到“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便立即将袁氏两兄弟斩首。曹操兵不血刃便达到了目的。

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也用“隔岸观火”之计,解放了长春。当时,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凭借坚固的工事,使长春的10万守敌进退无路,粮源断绝,仅仅依靠空投接济。在这种情势下,长春市内秩序异常混乱,敌人为了抢空投的粮食,经常发生火并。人民解放军充分利用敌人的这一矛盾,采取对长春围而不打的策略,结果敌滇籍部队第60军在我军围困压力、政治攻势等影响下,终于起义;而新7军和其他游杂部队也由于陷入绝境,被迫投降。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一举将长春解放。

隔岸观火或坐山观虎斗,其目的是收取渔翁之利。人们在阐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时,往往是强调与人竞争较量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作胶着僵持的对抗,以免双方同处于被动地位,使第三者插手渔利。其实,这个寓言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渔翁的高明。如果他分别去抓鹬捞蚌,可能一无所获。然而,他静待旁观,当鹬啄蚌的肉,被蚌用壳夹住嘴巴,两者争执不下时,方才下手,结果鹬蚌兼获。足见渔翁之精到处。

□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是一种积蓄力量,从容应变的策略。养精,即保养精神、精力;蓄锐,即积累锐气。养精蓄锐不是养尊处优,而是蓄力待机而动。养精蓄锐者胸怀开创自己事业的大志,可是又没有作好自立门户的充分准备,于是,采取暗自积聚实力,蓄养精神的办法,以待展宏图大志。

明太祖朱元璋运用养精蓄锐之术,在群雄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平定天下。他巧用“养士”的策略,把一大批知识分子团结在自己周围,为己所用。“养士”给朱元璋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首先,“养士”可以削弱敌人。假如“士”不为我所用,势必要跑到敌人方面去或者自行纠集起来,结果对自己不利;其次,“养士”可以安民。儒士大都知识渊博,在地方上有声望,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地位,朱元璋用“士”,对于民心的向背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次,“养士”有利于地方行政管理。在经济上,儒士处于中小地主阶层,拥有许多佃户,“士”归民归,“士”顺民顺。在攻下徽州时,老儒生朱升告诉朱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建议对朱元璋的事业影响极大。朱元璋按此建议,养精蓄锐。第一,巩固后方,保存实力。他在军事上通盘调度,统一指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并使之由点成面。第二,发展生产,兵民结合。为了发展生产,他想了许多办法,如设立营田使,实行屯田养兵;还设立“万户府”,加强民兵建设,把作战力量和生产力量合而为一。第三,缩小目标,从长计议。他审时度势,避实就虚。当时义军蜂起,群雄并立,然而,朱元璋行“缓称王”计。当先称王者次第覆灭,元军也元气大伤时,朱元璋方挥师南征北伐,同时并进,最后终于统一了中国。

养精蓄锐,还在于应付不测之变。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有了雄厚的实力,当突然事件再次来临时,就可以从容应付,不至于手忙脚乱。1839年,清朝大臣林则徐奉旨到广州,打击英法等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活动,林则徐到广州后,发动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仅虎门销烟一项,就销毁鸦片237万多斤。林则徐考虑到英法等国可能借口报复侵略我国,于是,他采取养精蓄锐、实而备之的策略,从国外买了5000斤、9000斤重的大炮380门,设置在珠江口两岸;加紧炮台工事建设,尤其加强虎门炮台的防卫;在江面上设置铁链,水下设置木桩,封锁珠江口通道;招募水兵,训练水勇5000人,加强海防和江防;派人搜集翻译外国书报,密切注视敌情动态。1840年6月,当英国军舰向珠江口进犯时,林则徐率军迎敌,严阵以待。英军见势未敢贸然行动。后来英军又转而上,进攻厦门,也遭到我国兵民的沉重打击。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出自人们熟悉的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期,江南的吴、越两国世代相仇,攻伐不休。吴王夫差在位时,又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不听从谋臣范蠡“以逸待劳,坚固城防,以守为上”的谋略,冒然出击,结果大败。无奈之中,越王只好与吴王议和,并于勾践四年(公元前493年)带着妻子去吴国充作臣妾,侍候吴王夫差。勾践在吴国居于石室,出人马厩,小心谨慎,逆来顺受,受尽羞辱。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任命大夫文种主持国政,范蠡治理军旅,自己也苦心劳身,发愤图强。他惟恐眼前的安逸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于是,不用床褥,夜里睡在柴革上;又悬苦胆在坐卧的地方,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夜里常常暗自饮泣,恨恨地喃喃自语:“你忘了会稽之耻吗?”同时,勾践还尊贤礼士,敬老恤贫,采取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因战争之故,人口大减,规定壮者勿娶老妻,老者勿娶少妇;女子17不嫁、男子20不娶,其父母俱要被问罪;生子三人官养二人,生子二人官养一人。农忙时,勾践亲自下田,其夫人亲自纺织,与民间同劳苦。他食不加肉,衣服也相当朴素,没有任何花纹。就这样励精图治,始终不懈,越国的实力逐年增强,终于在时机成熟时,举兵伐吴,一举灭吴。

卧薪尝胆是人们在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后,所采取的一种积极的应变策略。无论是事业上,还是个人人生征途上,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卧薪尝胆是战胜挫折,走出困境的重要方略。

美国著名企业家李·亚科卡,20世纪70年代初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8年为福特汽车公司挣了35亿美元的利润: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由于嫉妒和猜忌,被老板亨利·福特免去了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解雇回家。面对精神的创伤和打击,54岁的亚科卡没有向命运投降,决心卧薪尝胆,寻找一个可以再展自己的才华、大干一番事业的地方,以成功的事实让亨利·福特永世难忘。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拒绝了一些条件优厚的企业的招聘,而接受了当时深陷危机、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聘请,担任总裁。上任后,首先对公司组织机构动大手术,并在全体员工特别是主管人员中,实行以品质、生产力、市场占有率和营运利润等因素来决定红利的政策,主管人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将扣除25%的红利。还规定在公司尚没有起死回生之前,最高管理层各级人员减薪10%,而亚科卡本人的年薪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他想以此表明,大家都在为走出困境而苦斗。为了争取政府贷款,他亲自出马向新闻界游说,不得不像个被告和乞丐一样站在国会各个小组委员会面前接受质询。由于劳累,导致眩晕症复发,差点晕倒在国会大厦的走廊里。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80年代初,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走出困境,开始扭亏为盈,1983年盈利9亿美元,1984年创利润达24亿美元,1985年首季获纯利5亿多美元。李·亚科卡也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数以万计的来信敦促他竞选美国总统,布什也把他当做1988年竞选总统的“十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亚科卡的自传,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本来是兔子在生存过程中为了对付天敌而自然形成的一种本能之术。说的是狡猾的兔子往往有好几个藏身的洞穴,以便于逃避灾祸。将狡兔三窟之术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冯罐。

同类推荐
  •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谁是老板要找的人?

    在一些公司里,我们不难看到,一此受过良好教育,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并没有在工作是取得很大的成绩;出没有赢得升或加薪的机会;更没有受到老板的欣赏。相反,他们还遭到被解聘的厄运。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身上不具备现代企业需要的那些优秀员工的品质,即:1、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工作;2、具有创新精神;3、积极行动,不要只想不做;4、高效的时间管理;5、崇尚团队合作;6、信心如同高贵的名誉一样重要;以上这些是人成为优秀员工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也是世界500强企业衡量心目中理想员的标尺。如果你还不具备以上的品质和能力,就不妨从《谁是老板要找的人》一书中去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老板要找的员工。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理论的卓越之处在于能透过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工商管理硕士的进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广泛采用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本书作者中原老师一直是国内九型人格最有影响力的讲师,也是国内最早通过电视和音像制品传授九型人格的培训老师。通过此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运用性格类型的视角观察周围人时,你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仅你所属的性格的存在偏见,其他不同性格类型也因为观念的不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
  • 再苦也要笑一笑Ⅰ(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Ⅰ(全集)

    本书就是现代都市白领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神奇秘诀,它用最隽永凝练的文字告诉大家如何让心灵永葆快乐,用最经典的故事来提醒大家去如何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的真谛。本书教会大家去发现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更能打动人,教大家懂得:人生不会太圆满,再苦也要笑一笑!
热门推荐
  • 非常同桌别有用心的同桌计划

    非常同桌别有用心的同桌计划

    陆飞、欧阳子、李小奇……好动、好话话、好做小动作的男生们,大丽 、李小白……可爱、活泼、聪明的小女生们,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情呢?读者朋友们快来看看这本《别有用心的同桌计划》,书里收录了《别有用心的“同桌计划”》、《王钟忘成了大狮子》、《当“托”招揽顾客》等好玩的故事。
  •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励志读本阅读本书,你可以欣赏精彩故事,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轻松!阅读本书,你可以规划美好未来,成就卓越人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 指控没有终结

    指控没有终结

    透过那片壁垒森严、电网密布的铁丝网,能够依稀看见华丽伪装下的焚尸炉和草地上堆积的累累白骨,每当夜来临的时候,地狱般的尖叫声穿透着每个惊恐的灵魂。然而,“红色”的意志在这群年轻的姑娘身上从没有消失过,在与魔鬼战斗的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们用钢铁精神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沉默,我还活着,并战斗着!”
  • 行断江湖路

    行断江湖路

    末日来了,金属没了,高楼没了,但是热血还在;同学没了,情人没了,但是兄弟还在;末日穷途,我以热血感兄弟,我以热血拓征途,患难兄弟情,行断天涯路。书中等级划分,觉醒后转职前1--25级:见习幻师,又叫幻士。转职后1--19:幻师20--39:大幻师。40--59:幻尘60-69:幻魔70-79:幻尊80-89:幻神:90(顶级):封王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业绩课

    职场精英提高业绩的思维利器,企业创造利润的行动指南。公司要你不是因为你有高文凭高学历,不是因为你口吐莲花巧舌如簧,不是因为你外表俊朗漂亮看起来多么有精神,不是因为你能百般讨巧博得上司喜欢,也不是因为你工作努力天天加班到深夜几点,也不是……而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业绩。
  • 爱情离我三厘米

    爱情离我三厘米

    本书里面那个可爱的女生李薇拉和可爱的男生宁不悔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同桌,不仅让每个人都会不由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和他(她)的同桌时光,也是如此这般的美好有趣,或亦欢欣雀跃。这本书中有很多悬疑的地方,作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丢些疑问,让人越看越爱看,一步一步细致的看下去,欲罢不能。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 逆天能量师:绝宠废材妻

    逆天能量师:绝宠废材妻

    当一日,就是坑死所有的天才,废物娶了废材,又言:一遇废材误终身。男主:从天之骄子一朝成废物,又傻又废材。还言:废材的终极任务,废废成双。被人欺负欺骗还差一点欺辱。面临各种抛弃舍弃背弃,废材夫妻要逆天,他落魄却未堕落。女主:穿越重生双加持,只是起点太低,为废材正名。坑死了全大陆的天材!
  • 告别单调的生活

    告别单调的生活

    女人的“形象”是一个女人外表与内在结合而留下的印象,无声而准确的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年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读过此书,作为单身女人你将获得意外的收获哦。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