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9600000002

第2章 在心地中发现智慧(1)

《大学》中提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心养性为人生第一要义。修心养性应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规律,清扫自己的心地,以便在静中观察事物的变化,从而开发真正的智慧。

修心养性旨在通过自我反省与体察,使本性不受损害,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智慧之人修心重在修养品行,要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每日三省吾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意: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语出《论语·述而篇》。君子襟怀坦荡、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所以常心怀戚戚、忧虑不安。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孔子看来,这个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一个人如果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内省自身,而不是执著于人际是非。在省察的过程中,严格律己的人会发掘出人性中的不安与脆弱,对别人也就多了一分同情与谅解,待人也自会多一些宽容和体恤。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成人之美,容纳百事,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虑与恐惧,自然就会减少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会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反之,一个整天只会怨天尤人的人,每每只能执著于一己之私怨,纠缠于此,无法多去体会他人的疾苦,就只能常陷于局促忧愁。

故曰:君子坦荡,得到内心的平静,是谓幸福;小人局促,为自己平添烦扰,是谓忧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语意:见到贤能、有德行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自省,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毛病。

语出《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是指好的榜样对自己有助益,会促使自己努力赶上。何谓圣贤?只有那些人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才能被称为“圣”,而“贤”就是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若用现今的《公务员法》来解释,就是“德才兼备”(第七条: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那么“见贤思齐”,起而效法,就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理念,鼓励人们向身边有德行、有才干之人学习。

孟子小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坟场附近,经常有送葬的队伍经过,所以他玩耍的内容和方式大多与送葬有关,因此孟母搬家,来到一个集市附近。这次的邻居是个屠夫,孟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这样他又玩起了杀猪,这又逼迫孟母第二次搬家。这次来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听着学校里传出那琅琅的读书声,孟子从此走上了成为一名思想者的道路。由此可见,人有一种模仿的天性,如果身边有贤人则学贤,有不贤者则学不贤。

“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强调人不能一味模仿,被环境所改变,应该主动分辨是非,见到坏的例子并不跟着去学,而是当做自己的反面教材,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要跟别人一样堕落下去。这种深刻的自我省察精神成为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这种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静心澄意、修正自身的不足,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身心才能逐渐完善,凡人方能成为善人、贤者。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语意:忧愁、困苦的环境能使人常存进取之心,安逸、享乐的氛围却容易使人沉沦。

语出《孟子·告子下》。长在岩石间的树,总是特别苍劲;沙漠里的种子,遇到一点儿水分就能快速萌发;极地的苔藓,可以经历长期的干燥寒冷依然存活。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历史的经验却表明:从来纨绔少伟男。名门望族往往不过五代便子孙贫弱、门庭颓废。相反,舜出身寒微,却成为一国之君;胶鬲以贩卖鱼盐为生,得到周武王的提拔,为周朝立功至伟;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让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绩。自古英雄多磨难,苦难的刺激,能使人振作。没有“忧患”生活的磨炼,没有失败教训的反思,是很难培养出刚强意志、奋发精神与不凡的能力的。

苦难之后,收获也是巨大的。在克里米亚的一场战争中,有一枚炮弹毁灭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弹坑却流出泉水,成了一眼著名的喷泉。苦难的境地最能激发人潜在的力量,没有这种经历,人们难以显露出真正的力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意: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语出《论语·学而篇》。孔子这里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世上的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就不去考虑了。而孔子就教导说:“人啊,你不用怕人家不了解你,重要的是自己是否了解别人。”人与人之间需要了解,更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理解。一个人若肯真正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分析问题、去感受心情,才可做到由衷地理解和同情,这也被看做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如果人人如此,那么世界必然非常和谐。只可惜人们都太急于表现自己,急于让别人认同自己,却看不到他人的痛苦甚至存在。

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短处,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所以,知人就要谨记“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语意:我有三个法宝,要做到执守而且保全它:一是要慈悲,二是要俭朴,三是要知退让之理。

语出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提出,人们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对待他人要以慈悲为怀,懂得宽恕之道,这样才能舍己为人,宽厚待人;生活方面不应豪奢挥霍,而要以俭朴为上,这样才能克制欲望,修养德行。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人品的修养,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高贵,凡事谦让,不与人争是非,不争名夺利。不要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高明,不要处处与人争先。向所有的人挑战,就会被所有的人反对。

实际上,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表现出谦虚。这种谦虚不是虚伪,也不是缺乏信心,相反,这正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只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才会处处争强好胜,通过一点点“阿Q”式的胜利来维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时时要记得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戒奢以俭,谦虚为怀,这样才能修养身心,博得他人的爱戴与尊敬。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语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壮,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语出《论语·季氏篇》。孔子的教育特点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年龄的人作出相应指导,他的“三戒”之说很符合养生的原则。对于青少年来说,过度贪恋情欲,会影响身心健康;对于中年人来说,好勇斗狠,必然纷争不断,于己不利;对于老年人来说,心境平和,勿贪勿嗔才能益寿延年。

所谓“过犹不及”,古人的“适度之道”,在今天看来,仍有意义。西方思想家歌德说过:“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是个奴隶。”我们的生活在不断诠释这个道理—善于克制自己,才有可能走向成功,而克制不住欲望,被欲望所牵制,就难以成就事业,甚至走向自取灭亡的可悲境地。每个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闪现出本能的贪欲。只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凡事有度,不该自己管的事不插手,不该自己拿的东西不伸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平民心、好人心,如此这般,才能心胸坦荡地走好人生之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语意:站得高就不怕浮云遮眼,就能看得远。

语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俗话说:站得高,望得远。清代陈澹然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此话讲的是看事情要看得全、看得远。鼠目寸光者,不足谋;只顾局部者,不足谋。

一个人如果无法登高俯视世事的纷扰就不能很好地审视一切的因果。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想看清或摆脱人间世事的纷扰就必须有一颗脱俗的心,让心灵蹲踞在高处。

家庭中,当同家人因琐事拌嘴时,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心境,把愤怒抛开,和睦的家庭就会常伴你我左右;朋友间,当出现见解上的不和甚至起争执时,我们也该让心灵位居高层,宽容和理解的对话才会让友谊加深;工作上,同事间因工作上的不协调而产生误会时,我们也该把自己的心灵放在高处,识大体、顾大局,接受他们的抱怨,以和解之道去对待他人,这样团队才能和谐。

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每天会被各种琐碎的小事所累,始终怀有一颗站得高、望得远的心灵,才能一一化解身边的小事,从而才能总揽全局。

满招损,谦受益。

语意: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才会获得好处。

语出《尚书·大禹谟》。谦虚谨慎永远是人生的第一美德。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能虚心求教,取长补短。谦虚的人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点和错误面前不文过饰非,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孔子有一次带着几个弟子去鲁桓公庙,他看到在庙中的案上摆着一个黑色的尖底陶器,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孔子虽然以博学多才著称,但面对不知道的事物他还是谦虚地问守庙人。守庙人说:“这个叫欹器,是一个劝戒人不要自满的器具,空着的时候,站不住,水倒到一半就能站立起来,水满了又会倾倒。”孔子听到后,立即让他的弟子去盛水来试一下,果然,“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看了以后,非常感叹地说:“唉!哪有自满而不栽跟头的!”

那些具有内省精神、道德高尚、不骄不躁的智者心中都秘藏着一个这样的器物,他们在欹器空着的时候往里边注水,在欹器将要倾斜时就不再往里边注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他们察微知著,在某种苗头出现时就能预见到其后果,并及时遏止不良苗头的发展。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语意: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

语出《论语·颜渊篇》。孔子认为,君子是具有极高道德标准的人,是儒家思想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因此,作为君子要有成人之美的高尚情操,成人之美就是要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不促成别人的坏事。作为君子,当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邻居等等,若有困难求助于自己,都要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乐坛故事,说的是钢琴家李斯特与肖邦的故事。肖邦还是个默默无闻的钢琴手时,李斯特已是声名远扬的钢琴家。李斯特非常欣赏肖邦的才华,想帮助肖邦名扬乐坛。在一次自己的钢琴演奏会上,李斯特坐在钢琴前,那时候,演奏钢琴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光熄灭,当灯光一熄灭,他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听众被出神入化的琴声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大家看到台上坐的不是李斯特,而是肖邦,大为惊愕。人们既为出现一颗灿烂的钢琴新星而兴奋,又为李斯特以宽阔的胸怀推荐新秀的行为所感动。

李斯特的行为就是君子成人之美的典范。小人却正好相反,就喜欢帮人家做坏事。因此,做人就要积善成德,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是为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语意:观察分析自己,就可以知道别人;观察分析今天,就可以知道古时。

语出《吕氏春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察己知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规律可循,所以不妨以今知古,亦不妨借古鉴今。

科学巨匠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成功的实践是自己的借鉴。生命有涯,事业无限,有限的生命不可能体验所有的事物。直接经验是宝贵的,但却是有限的,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借助思维从间接经验中获得智慧。借别人的成功实践经验,是让自己迅速获得智慧的有效路径之一。如果习惯于事必躬亲,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亲自做才能觉得放心,似乎别人都是靠不住的,其结果会使自己疲惫不堪,办事效率也欠佳。而真正的智者,善于从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经典模式中学习,向对手学习,集众家之长;善于从现有的状况中寻找有益的补充,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高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语意:最正直的人表面委曲求全,真正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真正有辩才的人,表面上说话不利索。

语出《老子》第四十五章。这些话里包含了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即所谓复初、归根、守静、复命,也就是强调了我们对待人生、社会要顺其自然,不要强作妄为,把握虚、静、屈、拙、讷的深刻含义,反而能使我们获得成功,达到最理想的“直”、“巧”、“辩”的境界。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他说:“聪明的人最愚笨,愚笨的人最聪明。”真正有大智慧者,你很难见到他有什么锐利之处,因为大智者从来不慷慨激昂地表现自己,也从来不刻意显示自己有多强大的力量,而多是在平凡中表现出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出积极,在无备中表现出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比有备、比动、比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大智者虽然看似不强大,却能促成事物的发展,这是因为他的柔性中潜藏着足够的变通。一个懂得留有余地并充分利用余地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成功者;反之,一个倔强、单纯、爱钻牛角尖的人,往往最容易碰壁、失败。

三思而后行。

语意:遇事不应鲁莽行事,应当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采取行动。

语出《论语·公冶长篇》。“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做事情如果只凭第一感觉,凭一时冲动,结果就会有很多时候考虑问题不周全。决定做一件事,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很有好处。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有很大的帮助,它与快速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前应考虑把握最佳时机,行动前也必须多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同类推荐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妖刀帝王

    妖刀帝王

    当体内的战魂变异为妖,再无弱者的悲欢怜悯,体内沸腾的血液只剩下杀伐冷冽!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为了兄弟,孤身独入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为了红颜,放弃万里江山忍受千夫所指!孤儿徐雷,从小饱受白眼和欺凌,一次偶然机遇,体内战魂发生变异,祭出一柄绝世妖刀,从此,他变的凶残暴戾狡诈阴毒!红颜唤醒了他的情,兄弟唤醒了他的义。从此以后,妖刀还是妖刀,徐雷却将它用来做佛祖之事,在爱人和兄弟的协同下,一起开创了一条妖刀帝王之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赌婚盛爱

    赌婚盛爱

    莫依依的人生,从毕业那年的一个错别字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仰慕已久的O,K公司,被她手贱的写成C,K也就算了。可她千算万算,就是没有料到她的上司是个如何极品的男人。。。冷漠,寡言,深情?这是言情小说总裁的一贯设定。然后就该一见钟情,情深不悔。。。可小说总归是小说。。。事实上那两人就好比是王八看绿豆,怎么看都不顺眼的很!怎么想都不可能碰撞出火花,可现实。。。~莫依依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到底被什么迷了心窍,只记得那人当时说了句:事成之后,我保你妥妥的近了他的身!话虽庸俗,可诱惑力巨大!于是这两互不顺眼的人,瞬间从不对盘子变成相亲相爱好“盟友”!~眼看胜利在望,她笑的潇洒,挥挥衣袖不带一丝丝留恋。可他却在最后关头出尔反尔,买绯闻,装可怜,威胁、耍赖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她没有上了男神的船,却。。。!~温情片段:“为什么是我?”某女窝在他胸口,笑的一脸满足。拥着她的某人一脸宠溺:“为什么不能是你?”“可人人都说我配不上你,我高攀你。。。”某人霸气宣言:“我的女人我来爱,他们有什么权利指手画脚!”爱你不需理由,你不必温柔不必优秀,只需继续要做那个最真的自己。。。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爱如此简单而美好~
  • 古尸劫

    古尸劫

    随着一具千年古尸的突然苏醒,恐怖危机接踵而至;和古尸有着相同容貌的韩雪依,被卷入了这接二连三的恐怖案件中,有“年轻版福尔摩斯大侦探”之称的萧哲瀚,该怎样去侦破这些血腥恐怖而又很离奇的凶杀案?突然苏醒的古尸,与他们有着怎样的渊源?而这对欢喜冤家,又将如何去面对那些深入骨髓的恐怖袭击?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危机?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绝色宠妃

    绝色宠妃

    一个黑帮的公主,意外穿越到一个虚幻的国度。为了娘亲,女扮男装去妓院里找那个色鬼老爹,居然被美男当成青楼花魁,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丢了贞操。一道重如泰山的圣旨,害她被迫嫁给了流连花丛中的风流七王爷。没想到王妃的命运竟然如此凄苦!无奈她只能苦中作乐。她拜了只长她几岁的妙手怪盗为师,又得毒手神医的指点,学得不少本领,甚至连天下第一神捕也对她望而生畏!他给了她至高无上的恩宠,放纵她的任性妄为,他愿意以生命作为代价,只求第三次交出的真心,不会再遭受任何背弃。***他微微扬唇,捏住她的下巴道:“你已经是我轩辕风的女人,这辈子都别想自由,就算我死,你也不能飞向其他男人的怀抱。”他要她爱他永生永世,即使他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他也要她至死不渝的爱着他,绝对不允许自己被她遗忘。她不急不缓的推开他道:“你也给我记住了!我的男人是不可以跟其他女人分享的。你要我可以,但是不准再碰除我以外的任何女人。”她知道在古代这个条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实现的,可是她是一个现代人,没有人希望与很多人来分享自己的爱人,她不过是想要一个专属男人而已,如果不能,她宁可独守空闺。***她气愤的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怒吼道:“你不要命了吗?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在做什么?”这个男人越来越让她心痛,每次看见他有危险她都会情绪失控。她讨厌他的疯狂,疯狂到可以拿命来玩游戏!他说:“你知道吗?我很高兴。因为你没有跳下马背,而是选择跟我共存亡!”********《失忆篇》失忆后的她,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他,就在他还无法走出她突然离去的阴影时,她却成为了他人的妃子...他不惜背负杀兄弑君的罪名,也要重新把她带回自己的身边,即使,她已经不再记得他...注:本文以轻松路线为主,偶有小虐。点点玄幻+点点浪漫+点点搞笑。*******************************************推荐:有琴的青春校园文(很清新的文风,喜欢的多多捧场)**********有兴趣可以消遣一下。第一卷:乌龙穿越视频:?pstyle=1第二卷:嫁他为妃视频:?pstyle=1第三卷:千里寻夫视频:?pstyle=1第四卷:王府风云视频:?pstyle=1***本书已入五折书库,一次性订阅可享半折优惠(*^__^*)
  • 变龙史

    变龙史

    筋脉堵塞不能练武的黄龙,巧遇龙家掌门人,又得龙家绝学《圣龙决》,从此飞龙上天,一发不可收拾!龙老爷子更将爱孙女龙秀许配与他,希望他将龙家绝学发扬光大!然而英雄爱美女,更爱江山!黄龙不甘于此,他始终坚信——命运,不能决定他的一生!他天生不是池中物,一遇机缘便化龙!
  •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话说,她遭遇车祸了。车祸就车祸吧,可是该死的……她竟然失忆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据说,她是那个帅得不像话的首席总裁的未婚妻?据说,她曾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做了对不起那位首席总裁的事情,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据说,他现在还愿意娶她,但是只是为了有个已婚的名分,其余的,她丝毫不能干涉?……好吧,她相信。她忏悔。那么,就战战兢兢地做这个名不副实的总裁夫人。虽然憋屈得很,可是,谁叫自己曾经是那么坏的女人?你说,每天受着自己空白记忆的折磨,是不是很难受?你说,每天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孔,是不是很难熬?你说,每天看着那个帅老公搂着不一样的各路美女,是不是很难堪?没事,她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忽然有一天,她被告知:她和那个帅帅的酷老公,根本是陌生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是唯一一本打通了价值投资各位大师思想的书,也是将价值投资体系的进化脉络理清的第一本书。我们查阅了包括威力父子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在内的著名金融书籍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外找到同样的著作,所以我们敢自豪地说本书正文的逻辑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书中以四位大师的卓绝投资智慧为准绳,以大师的亲身经历为载体,以中国股市的狂热为背景,来一次价值投资的集中展示,帮助中国的每一位股民认识到什么叫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60年的实践智慧表明,持久赢利的智慧和最后的胜者始终归于价值投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