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7900000004

第4章 “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

据说在法国一个乡村的祭祀日里,一个耍戏法的人正在招揽观众:“啊,快来,快来,这里有世界闻名的大英雄拿破仑的头骨,快来看拿破仑皇帝的头骨吧!”

这倒是很耸人听闻的。很多人交了钱进去。有个人说:“啊,奇怪呀,听说拿破仑的头是很大的,怎么这个头骨和普通人的没有什么差别?”

耍戏法的解释说:“是的,不过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看客们马上解除了疑虑,纷纷惊叹说:“一个孩子的头竟有这么大!”

这是一个笑话呢?还是实有其事,我们也无法考证。不过,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逻辑道理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看客为什么会上当?也许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要戏法人的辩解,也许他们思考过但缺少那么一点逻辑头脑。

拿破仑是闻名世界的大英雄,他没有在孩提时代夭折。耍戏法的人随口胡说展品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就意味着做了一个判断:“拿破仑早年夭折”。这就蕴含说:“不可能有世界闻名的大英雄拿破仑”。

谎言毕竟是扯不圆的。

众所周知,拿破仑中年病故于圣赫勒拿岛,享年52岁。耍戏法人信口开河说:“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显然是一句假话。这句话本身孤立地看,并不包含逻辑矛盾。由于他在前面说明过这是“拿破仑皇帝的头骨”,这就意味着拿破仑不是死于童年,而是死于中年,即当了皇帝之后。

于是,我们可以说,耍戏法人既肯定“拿破仑早年夭折”,又主张“拿破仑并非早年夭折”,违反了矛盾律。

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并存。它的语形公式是:“A不是非A”。其中A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判断,非A是对A的否定,表示与A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概念,也可表示与A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判断。矛盾律的语义公式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

矛盾律公式说的是:A和非A互相否定,不能同真,二者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因此,有的逻辑著作又称它为不矛盾律。所谓两个思想互相否定,适用于两种情况。以任一概念代入A,第一种情况指两个概念构成矛盾关系,例如,“司机”与“非司机”,非此即彼;第二种情况指两个概念构成反对关系,例如,“先进分子”与“落后分子”,互相否定,但还有第三种人“中间分子”。

在命题或判断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既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又不断定某一事物情况。例如,不能既说“上海是大城市”,又说“上海不是大城市”。

违反矛盾律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新民晚报》2009年4月17日登了篇《免费也有价》的短文:

上周六,邻居阿艳去国顺东路上一家美发店洗发,服务员一边帮她洗发,一边推销服务项目:“你今天来得正巧,本店正在开展按摩,可以免去洗发吹发费的优惠活动,今天又是最后一天。”阿艳听着听着心动了:“那好吧,让我也享受一下按摩。”结账时,阿艳发现价钱不对,便问收银员。不料,对方回答:“你自己搞错了,我们收的是免费价,懂吗?”免费还有价?这家理发店“真有才”。

有位女士曾经沾沾自喜地向小姐妹们吹嘘,她的丈夫方面大耳,一副福相,更兼头脑活络,天生就是玩股票的料,为她赚了好大一笔。

可是没过多久,这位女士神情沮丧地向女友发泄心中的烦恼和悔恨。她说她早就说过自己的先生也不好好照照镜子,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哪有玩股票的资格,难得赚到一点还不是瞎猫碰到死老鼠。这次一输,连家底都赔光了。

这前后两番话,不是自打耳光吗?与《儒林外史》中的胡屠户何其相似乃尔。

老童生范进想进省城参加乡试,向他岳父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狠啐一口,骂了他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但范进不久终于中了举。这时的胡屠户把脸一抹,一口一个“我这贤婿”,说:“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同一个范进,一会儿是“尖嘴猴腮”,一会儿又比“方面大耳”的阔人还要“体面”,胡屠户对范进长相的评论,前后矛盾以至于此。作者对胡屠户势利眼入木三分的刻画,得力于矛盾律非浅。

违反矛盾律的特征是:模棱两可。

唐朝有个人叫苏味道,是武则天时的宰相。此人谙熟朝廷掌故,又写得一手好奏章,然而做了几年宰相,竟无所作为。究其原因,原来他善于察言观色,是个典型的“无意志的长官”。这位“风”派人物曾对人谈过自己当官的诀窍:“处理事情不能决断明白,否则出了差错,必遭处罚,只要模棱以持两端就行了。”当时的人就给他起了个雅号叫“苏模棱”。“棱”指台子的边,模在边上,无一定方向,既可以指这端,也可以指那端,有“脚踏两条船”的“味道”。成语“模棱两可”便出典于此。其含意是,对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表示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或者说,对同一个思想,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凡违反矛盾律的错误,在逻辑上就称为模棱两可,或者称为自相矛盾。

找“两可”之说,也即找逻辑矛盾,是驳斥论敌的一个好办法。因为你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又怎能使人相信呢?

甲和乙两人辩论“有意识的行动是否有目的”,乙不同意甲的说法,他说:“有意识的行动可以是没有目的的。我可以有意识而无目的地举起手来,你看,我现在举起手来,虽然我没有什么必要这样做。”乙为证实自己的看法就真的把手举起来了。这样乙就证明了一个相反的事实,他举起手来,目的是为了证明他能够有意识地完成一种“无目的”的动作,也就是说,他举手还是有目的的。所以,乙犯了“两可”的错误。

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判断来说,矛盾律揭示其必有一假,不能同真;排中律揭示其必有一真,不能同假。

排中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定有一个是真的。它的公式是:“或者A,或者非久’。其中A与非A是相互矛盾的概念或判断,A与非A二者必居其一,没有第三者可供选择。

排中律的语义公式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有人说:“鲸鱼是哺乳动物”,也有人说:“鲸鱼不是哺乳动物”。如果有人说,既不赞成前一种观点,也不赞成后一种观点,那么我们便说这最后一种看法犯了“两不可”错误,违犯了排中律。

排中律的公式是选言判断的形式,A与非A表示选言肢已经穷尽,不存在第三种可能,因此,排中律的逻辑特征是排除中间可能性。在两个矛盾判断面前,必须选择其中之一,而不能认为两个都是假的。在两个矛盾命题中,如果已知其中一个为假,那么可知另一为真。

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作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盒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求婚者猜中了。

这里,求婚者运用的就是排中律的知识。求婚者看到铅盒上写的一句话与金盒子上写的一句话是互相否定的,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根据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有一真。根据题意,只有一句是真话,而这句真话只能在这互相矛盾的两判断之中,因此银盒子上的那句话是假话。既然银盒上的话“肖像不在这盒里”是假的,那得其反就可以断定肖像放在银盒子里。

在印度释迦牟尼佛生活的年代,沙门思潮流派纷呈,其中有一派被称为“鳝鱼油滑论”。有的沙门婆罗门不能分辨是非善恶,由于害怕说错,或者害怕质疑,或者本身就迟钝愚笨,采取油滑态度,既不认为是这样,也不认为是那样,什么都不是,像鳝鱼一样难于捉摸。这真可谓违反排中律的典型。

在日常思维中,直截了当犯“两不可”错误的情形比较少见,违反排中律的错误多见于含糊表态,闪烁其词。例如,有一人家生了男孩,满月时亲朋好友都来祝贺。说孩子将来当大官的人,得了赏;说孩子将来发大财的人,收回几句好话;说孩子将来要死的人,挨了一顿打。鲁迅在杂文集《野草》中感慨地评论道:说假话的得赏,说真话的挨打,要是我便说:“哎呀,哈哈,这孩子,哈哈……”这是对世故者的讽刺。

排中律要求人们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中必须承认有一个是真,这就要求人们思想有确定性。在是与非、真或假之间,不能对两者都表示否定。“排中”者,排除实际上不存在的“中间道路”之谓也,因此,有逻辑书把排中律称作“不容间位律”。

佛陀在涅槃前夕为众比丘宣讲四大教诫:凡有比丘说他在某处听世尊说,在某处听某些比丘说,在某处听某些长老说,或者在某处听某位长老说,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教诲。你们既不要赞同,也不要反对,而应该记清词句和含义,与经和律对照核实。如果不符合经和律,就可以说:“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某位……记错了。”如果符合经和律,就可以说:“这确实是世尊所说,某位……记得不错。”不轻率表态,待如实知后便如实说,表现了思维的确定性。这与西方逻辑对待复杂问语的态度相同。

排中律适用于矛盾判断,而不适用于反对判断。在反对判断之间还有“中间道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如下一个故事。齐桓公打算立管仲为仲父,让他全权掌管朝廷内外大事。齐桓公征询满朝文武的意见,同意的入门后立于左侧,不同意的入门后立于右侧。有个叫东郭牙的偏偏“中门而立”。齐桓公问他为何站在当中?东郭牙反问齐桓公,你让他大权独揽,就不担心他日后专权篡位吗?齐桓公以“善”答之,“乃令隰服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

对于管仲的安排,并非只有任其大权独揽或者废而不用两种选择,至少还有第三种方案,因而大臣们就相应有三种位置可站。这是不违反排中律的。

形式逻辑关于相同素材的直言判断对当关系告诉我们,下反对关系是可以同真,不能同假的,与矛盾关系判断可以同假不能同真正好相反。下反对关系可以以假推真,但不能以真推假。在“有的人有特异功能”和“有的人没有特异功能”中,至少有一真。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从不同的角度要求和保证思维有确定性、无矛盾性,三个公式实际上是等值的。

同类推荐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娇妻妩媚

    娇妻妩媚

    “我们曾经做了几年的校友,在你上高中的时候,我比你低一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学姐的校友,简简单单的过就好,不过学姐一直都不怎么关注我的。”“校友?你确定?”“我当然确定,学姐要是不相信的话,我可以给学姐看毕业证书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很难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来自家庭中父母的压力,来自村庄上异样目光的压力,底底彻彻的“妩媚”人员。”“ok,我相信,只是徐同学你的记性真好。”“林晓晓?”片段二:“啪!”“该死的,日子平平淡淡,你挡什么路!”“啪!”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很简单,就是:片段一:美女撞到了丑小鸭,将丑小鸭的手机摔坏了,可是不等丑小鸭说什么,美女先骂上了,只是很多时候,随即就打了丑小鸭一个嘴巴!“切!老娘今天就告诉你,钱不是万能的!道歉!!”林晓晓一脸严肃,虽然声音为这份严肃打了不少的折扣,但是这个时候也没人注意这些小问题了。“你妄想!”龙傲天也十分的有志气,五没人生,给钱可以,道歉是不可能的!虽然他承认是自己女朋友错了,但是他没错,怎么能道歉!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他堂堂龙家大少竟然给一个女人道歉,那还要不要再上流圈混了。“你确定不道歉?”林晓晓的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也从来没想过要去挣大钱,虽然她脾气好的几乎没脾气,但是那只是几乎,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有一个真理,那就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脾气越好的人发怒越加的可怕。“我确定!”龙傲天很有志气的说道,当然更加倒霉的自然就是连男友都没有的彻底“妩媚”人生。别说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年头脸皮厚的人是有,但是脸皮再厚的人也不可能真真正正的能够脱离人群来生活,妩媚人生,所以,大家明白的。她没什么志向,她只得离开去找寻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女主角就是一个这样彻彻底底,别说道歉,就算是承认错那都是不可能的!他做事向来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你真的不道歉?”林晓晓眼底的危险越加的浓重了。“真的不能再真!”“事不过三,我最后问一遍,你真的确定不道歉吗?”“废话不要这么多,也就是没钱没房没车没工作没老公,我是绝对绝对不会道歉的!”龙傲天说着转向了林晓晓所在的方向。“你是?”“啪!”“现在咱们扯平了!哼!”林晓晓说完,酷酷的离开了。*内容简介一直是鄙人的薄弱环节,大家点进去看看吧,`*∩_∩*)′
  • 农门锦绣

    农门锦绣

    成为襁褓中的小婴儿,陆筝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什么?转眼又被亲生爹娘抛弃在农家?这回是真该哭了!农家又如何?本心仍在,照样可以踏出一片自己想要的锦绣人生!可是,她还没有准备好呢,一朝穿越,只因为无意中听到了一个不该听到的秘密,却被无良的少年邻居逼着随他一道离开养父母、离开家乡。从此开启的人生,荆棘中伴着锦绣,可是,跟她规划的似乎越来越歪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那一抹,初夏

    那一抹,初夏

    第二个学期刚开学女主就和年级里闻名的四大天王做同桌,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后来,就只剩下两个人依然守护着女主。可是,当其他两位回来后,女主却面临着四选一的困难抉择,最终,她又会选择谁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起步阶段,你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虽然你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让你一生不愁吃穿;虽然你没有一个能拼的老爹,让你可以少奋斗20年;虽然你没有天才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但是你要拥有坚定执着的内心,你要拥有永不妥协的毅力。20岁的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30岁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分界岭,30岁是一个我们开始赌不起的年龄。因为,在这个社会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