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000000006

第6章 听大师讲佛(5)

十方:指所有空间。除我们通常所说的“八方”外,还包括天上、地下的立体空间。

圆觉净性:指众生与生俱来的佛性。

生命需要一场清洁心灵的大火

传说,凤凰500年在火中涅槃一次,她集梧桐枝自焚,在烈火中获得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这个神话故事颇有佛法的意境。

人生其实也需要一场这样的思想之火,烧毁了过去的残渣,获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就像过日子必然留下垃圾一样,我们的头脑里也必然会留下思想残渣。因为我们每天不停地思考,产生一个又一个想法,这些想法极少有用,有的还是带毒的想法。时间虽然过去,这些想法却不会随之消失,仍残留在记忆里,残留在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言行。于是,我们渐渐失去了单纯,变得复杂、虚伪、势利和老于世故;我们渐渐失去了笑声,变得忧郁、焦虑、胆怯和心事重重。

这些思想残渣是什么呢?是对人、对事物、对社会的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偏见、谬见、邪见,是过去失败经历留下来的心理阴影,是过去成功经历留下来的心理折射,是对他人的无端嫉恨,是对未来的不合理期盼……所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污染。如果我们能燃起一堆思想之火,像烧毁残枝碎叶一样烧毁思想残渣,就能获得一片清净之地。

但是,这堆火只能由自己引燃。用佛家的说法,需要各人自度,否则无人可度。佛祖所讲的佛法,只能让大家意识自己的思想中已经填满垃圾,只能让大家意识到自己需要一场清洁灵魂的大火。但佛法本身并不能点燃这场大火。

如何燃起一场思想之火呢?必须在灵魂中引起深刻的觉醒或忏悔,这种强大的心理能量足以使过去种种无益的积存化为一缕轻烟。这很难,又很容易,关键在一念之禅悟。但人是执迷的,总是放不下那些自以为是的念头,放不下过去的遗憾、苦恼、仇恨等等无益情绪。

我们难以悟道的原因,不是抛不下思想垃圾,而是把思想垃圾当成宝贝收藏,舍不得抛弃。那么,即使佛祖亲自来说法,也无法使我们得到超度。除非有某些特殊的事件发生,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才能从中发现一心清净的价值。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燃起一场大火。实验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理说不易发生火灾,所以事前只投了23.8万美元的保险,但这场事故却造成了200万美元的损失。那个晚上,爱迪生半生积累的财富及研究资料几乎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大火燃得最旺的时候,爱迪生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找到了父亲。爱迪生静静地看着蔓延的火势,没有一点伤心的感觉。当他看到儿子时,大声说:“查里斯,你母亲哪儿去了?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样壮观的场面了!”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看着眼前的废墟,说道:“灾难自有灾难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和过失都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了。我们应该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火灾过去三个星期后,爱迪生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

爱迪生所说的谬误和过失是什么呢?有以下三种东西:

一是研究的迷途。每进行一项发明,都会经历若干次失败,这是正常现象。但有时候只是在钻牛角尖,钻在里面出不来,也不想出来。以前的研究资料失去了,没有办法继续,心里可能反而透亮了。

古时候,中国学术界有“皓首穷一经”的说法。抓住某部经典,逐字逐句地考证探索,越研究未知的东西的越多,直到白发满头,还无有尽期,只能带着遗憾死去。这显然是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如果不幸遭遇一点意外,生活发生困难,不得不丢下书本去种田,反而是一种解脱。

二是习惯的屏障。过去的成功经验会让我们认为某些想法一定是正确的,某些方法一定是最实用的,这样就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爱迪生是大发明家,受到大家推崇,这无疑会使他对自己以及自己过去的研究方法充满自信。当他的实验室烧毁了,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工作节奏打乱了,运用过去的研究方法的条件也改变了,这使他不得不按新的方法做事,创新的灵感反而绵绵而生。

三是精神的惰性。奋斗激情往往来自内心的渴望,爱迪生年轻时,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不得不努力工作。当他功成名就后,再也没有任何经济问题困扰他,无须努力表现就会引人注目,虽然他仍是勤奋的,激情却自然消退。一场大火使他陷入经济危机,反而就像一支强心针一样使他精神焕发。

以此观之,这场火灾虽然使爱迪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也帮助他烧掉了陈旧的日子,他能够以全新的心态、全新的生活走向未来,而不至于在安逸的生活中老朽,这或许真的是一种幸运呢!

宋朝紫阳真人说,“不移一步到西方”,心灵的彻悟,靠的不是外求,只要化尽过去的一切的累赘,佛性之光便显现了。在生活中,谁都不会欢迎意外的变故,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更新自己。但是,过去的生活已经在我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重负,身心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何不试着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抛弃一些可有可无的是非恩怨呢?何不尝试挑战过去一成不变的观念,接纳新的思想呢?何不尝试透过身心之虚幻,观照真如不动之空性,以求得心灵的涅架呢?

生活智慧一点通

1.保持新鲜的活力。

思想陈旧的不一定是老年人,观念新鲜的不一定是年轻人,谁的头脑更少成见,更精通变化,谁就更有活力。

2.给头脑做一次清洁。

有的事让你一见烦心,有的人让你一见生厌,这也许是当初残留的情绪在影响你,想想这件事有何烦心之处,想想这个人有何讨厌之处,你也许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大师语录

信念的力量

中国佛法中的禅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怀疑中。没有成佛以前处处是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佛法说有前生,你见过?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谁能证实?这些都是问题。禅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你说你有痛苦,那么,痛苦从哪里来?因为有我,你又是生命东西?肉体?肉体不是你。真正的我是心,心在哪里?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译文】

善男子啊!你们为了诸位菩萨以及末世众生,询问最深奥、最秘密、最透彻、最根本的佛法,这是一切菩萨最高的教育方法,是大乘道的了义法门。能使十方修学菩萨道以及末世一切众生产生坚定信仰,永远不再有任何怀疑。

大师释义

末世众生:指从现在直到末世的众生。

甚深:极其深奥。

究竟:对起因、经过、结果都完全清楚。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据南大师说,是指“彻头彻尾的通达圆满”。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佛祖所讲的“最深奥、最秘密、最透彻、最根本的佛法”是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空”字。佛祖说:“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转一小圈,回到原点,是个零;转一大圈,回到原点,还是个零。都是空的!这是最简单的佛法,也是最深奥的佛法。如果有悟,一念即悟;如果无悟,也用不着大伤脑筋,把这个问题轻轻放下就可以了。倒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八个字,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番。

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孤儿,无依无靠,既无田地可种,也无钱财经商,他过着流浪与乞讨的日子,没有人瞧得起他,他对前途十分迷茫和彷徨。有一天,他去拜见一位高僧,求教怎样改善处境。

高僧把他带到一处杂草丛生的乱石旁,指着一块石头说:“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卖。但要记住,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要卖。”

孤儿满腹狐疑,心想,怎么会有人花钱买这块石头呢?但他还是抱着石头来到集市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蹲下来叫卖。第一天过去了,无人问津。第二天过去了,也是如此。直到第三天,才有人来询问。第四天,有人想用贱价买下这块石头。但到了第五天,那块石头就已经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了。

孤儿回到寺庙,兴奋地向高僧报告这一情况。

高僧说:“你明天把它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无论人家出多少钱都不能卖。”

孤儿又把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去,过了几天,对这块石头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被哄抬得高出了黄金的价格。

孤儿又去找高僧,高僧说:“你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你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结果,这块石头的价格被炒得比宝石还要高,被称为“稀世珍宝”。

对此,孤儿大惑不解,又去请教高僧。高僧说:“世事皆是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宝石。”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多少钱都不卖”,就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孤儿对这块石头的价值并不深信,有所怀疑,甚至可能因没有把它卖出去而后悔,但他遵从高僧的嘱咐,坚决不卖,仍然达到了“永断疑悔”的效果。

有人会想,这块石头毕竟没有卖出去,自己没有得到价值。但是,这块石头既是“稀世珍宝”,为什么要把它卖出去呢?如果办一个展览会,人们会排着队前来观看。甚至可以为它专门建一座庙,接受信徒们的香火。

有人又会想,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价值,科学家用先进检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假如这块石头被传说为女娲补天石,科学家用什么先进仪器能检测出女娲从没碰过它呢?

有人又会想,这不是骗人吗?其实未必。当这块石头上附着了某种文化,附着了人们的感情和信仰,它的价值已经不一样了。好比《蒙娜丽莎》,它的构成不过是一块画布,一些颜料,如果把它当画布和颜料卖掉,就太可惜了。因为它最大的价值是附着在上面的灵感、艺术。即使是真的金子,之所以具有很大价值,也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具有很大价值。如果不认为它具有价值,它就跟石头没有两样。

有人又会想,《蒙娜丽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具有欣赏价值,这块石头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这块石头其实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们对它的信仰多深,它就能给人们创造多大的价值。迷信的人认为摸一摸它能治病,能给自己带来好运,那么它的价值就超过100个心理医生。至于它的欣赏价值,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看不出妙处就是最大的妙处。

这是不是迷信呢?应该是。其实我们喜欢任何东西,都是迷信。我们欣赏《蒙娜丽莎》,是因为迷信一些关于美、关于艺术、关于价值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只是假设,都如梦幻泡影。就拿蒙娜丽莎的身材来说,用现代美的标准衡量,显得过于丰满了;拿到非洲某个以肥胖为美的部落去,又显得过于苗条了。那她到底美不美?如果让一个从没听说过《蒙娜丽莎》的人欣赏这幅画,他就看不出它的超凡价值,反而觉得它过于陈旧了。如果劝他花100元钱买下来,他会捂紧口袋,唯恐上当受骗。如果人家告诉他这幅画拍卖价达到多少亿美元,他也许就会对这幅画顶礼膜拜。

我们爱上一个人,也是如此,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温柔、最善良、最可爱的姑娘,其实也是迷信一些自造的概念。如果始终对她深信不疑,爱情就能永远维持。一旦有所怀疑,爱情就跑掉了。

佛法也像这块石头一样,“非法非非法”,价值究竟多大,取决于你的信仰有多深。如果不信,就什么价值也没有。

世上的人也像这块石头一样,你有多大的价值,关键在于你确信自己有多大价值。有的人志向远大,并坚信自己能实现理想,雄心勃勃地努力不懈,最后就能取得常人望尘莫及的成就。有的人志向远大,却不太相信自己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半信半疑地尝试着,最后的结果大概是:业绩并不出奇,又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而心无大志的人,觉得自己只能过平凡的生活,并且从这方面努力,最后大概跟自己预想的那样,果然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不过,由于他实现的价值和预期的价值一样,他的幸福指数可能比第二种人高得多。

佛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无论学佛法,做其他学问,或行走人生,通常都是这样:有信便有得,不信便不得。但并非不能疑,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提出各种疑问,也需要提出各种疑问。正如南大师所说,要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每解决一个疑问,就前进了一步。不过,在根子上不能疑。比如,学佛法到底有没有用?学科学到底有没有用?做好人到底有没有用?这都是在根子上疑。先在根子上“永断疑悔”,断绝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才可能走人海阔天空的境界。

生活智慧一点通

1.寻找安顿心灵的家园。

现代人的心飘忽不定,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不知到底该追求什么,其原因是没有终极价值观念。找到一件值得终生追求的事,让你的心安住其中,你一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2.真真实实做自己。

黄头发、减肥、美容、高档时装、个人博客、网上聊天,以及其他一切流行的东西,都无所谓好或不好,与其跟在别人后面追逐时尚,以保持步调一致,不如特立独行,追求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

如何挖断烦恼根

大师语录

一般众生因为有妄想,所以有我,因为有我,所以有你,有他,然后就我爱你,你爱我,爱来爱去。以前我到大学授课,同学们逼得我讲恋爱哲学,我说我不懂,后来被逼着没有办法,我说:爱是自私的,因为我爱你才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你说这是不是自私?爱是绝对自私的,爱是占有的,爱是痛苦的根源,爱是烦恼的根本。

经典回放

录自《圆觉经》

【原文】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译文】

应该知道,爱是轮回的根本。因为各种欲望催发了爱意,所以能让众生在生死中循环。欲望因爱而生,生命因欲望而有,众生爱惜生命,还是以欲望为根本。爱自己的欲望是原因,爱自己的生命是结果。有了爱欲之心,便产生违我心意的逆境和合我心意的顺境,对不喜欢的产生背离心,对喜欢的产生亲近心,并产生厌憎、嫉妒等种种不良情感,由此造下各种罪业。

大师释义

轮回:意为循环,又叫“六道轮回”。意为众生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中循环,流转不停。

业:分“功业”和“罪业”,即众生的言行造成的功过。爱是烦恼。还是要爱。

有一首歌,唱得很幽默:“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老虎会吃人,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九容

    九容

    一个命薄淡漠的女子,为救助生父,被骗入沈家为妾。豪门大院,重重勾心斗角,让她不再明哲保身。真相大白后的结果,却仍她痛心不已。家族衰败存亡之际,她一肩扛起重责,成为沈家酒娘。且看一代酒娘,如何成为一代皇妃,在将倾的西宋王朝,翻手为云,力挽狂澜,挽救风雨飘零的王朝。
  •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当她知道自己成了红楼里的林黛玉,第一反应是:哈哈哈,赚到了,赚大发了。当她突然听到自己的未来相公是他时,第一反应是:呵呵呵,别逗了,别吓唬人了。第二反应是:呜呜呜,这下子,亏本了,亏海里去了。这头中山狼怎么是我的人?一个是多愁多病身,一个是强硬粗暴汉,这这这,,,开玩笑,根本就不配嘛。什么?叫我出嫁,就给这么点东西打发走?不可能,我开的条件,少一毛都不行!what!才成亲,婆婆就要送小三?好,长者赐,不敢辞!那么,来吧,只要小三你能受得住考验!呐尼!表妹要上位,丫环要爬床?来吧,姑娘们,放马过来,叫你们尝一尝当家主母的的手段!你有阴谋,我有计策!当我还是那世事不谙的,只会流着眼泪,无语问苍天的苦哈哈的林妹妹?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错得不一蹋糊涂!男人,不放手,女人,不手软。林妹妹出手,不同凡响。
  • 妖孽帝王腹黑后

    妖孽帝王腹黑后

    她是尚书府来历不明的二小姐,阴沁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冥宫宫主,魅姬早已厌倦了前世的算计斗争,只想安分过活,却被他一手戳破很好,做不成闲人那就做恶人!阴谋,杀戮,争权,夺位,她一样不沾,暗地里却样样做尽他是与皇帝并驾其驱,权大于天的一字并肩王俊美如谪仙却无女子敢喜爱难得遇上心动的人,又怎么会放过?想要逃离他?下辈子吧!霸爱,诱宠,争风,吃醋,他全然不顾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片段:1、所谓的嫡姐好不容易做上了贵妃,高傲的得像只花孔雀,恨不得将她狠狠践踏。“凌王妃,见到本宫为何不跪?”“能让我跪的人要么死了,要么权力大于凌王。你占哪行?”“本宫……”“噢,错了。就算你死了,也没资格让我跪。至于想要权大于凌王,相信你永远没那个命。”2、“主子,阴后想要管国库库银。”“准了。”因为她总是说女人要掌管经济大权才有安全感。“阴后跟公主说不想要皇子……”“为何?”终于,他眸子里闪过一道凌厉的光。“额…她说生了孩子就会老……”“就算老,朕也爱她一个!”这是一个男追女,男宠女,女欺男,女做主的故事。本文一对一,存稿足,坑品有保证。欢迎跳坑!喜欢的话请点击【放入书架】谢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清王爷替嫁妃

    冷清王爷替嫁妃

    她被迫嫁他为妃,心不甘情不愿。他娶她为妃,心里却念念不忘其他女子。他妻妾成群,她不争不抢,甘愿把他拱手送人。他和她却渐生情愫,看她如何玩转后宅,驯服小妾。
  • 至尊邪皇

    至尊邪皇

    天骄林度,凭借一己之躯撑起了整个天地,新书《血弑乾坤》恭迎诸位道友们光临支持。。但凡触摸到最高境界的人都惨遭横死了,九天之上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这个世界有不少强者,誓要斩灭星空,剑指苍穹。纤草能否斩世界,我们拭目以待!至尊邪皇群号:26449422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花猪学本领(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可这房盖了三次,把小花猪那幢破旧的房屋吹倒了。三次都倒了。小花猪又盖了一幢小洋房。书中描写了动物界一些能工巧匠的建筑能力。小花猪决定去找动物界那些建筑大师学学手艺,突然而来的大风,于是他参观了蚂蚁的地下宫殿、白蚁的城堡、蜜蜂的蜂巢、缝叶莺的巢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