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03

第3章 少年人生多磨难(2)

那么李敖是1941年的什么时候跟爸爸去太原的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难题需要解决。第一个难题,是去太原跟这一年得了一场大病并在北平医治相矛盾。《李敖回忆录》说:“我六岁时候,得了慢性盲肠炎。一开始是肚子痛,家里人以为是普通毛病,替我用热水袋去敷,结果愈敷愈严重,脓化开了,成了腹膜炎。爸爸感到情况不对,请关颂韬大夫来看,关大夫是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是中国第一名医,他断定是盲肠炎,必须开刀…我住进东华医院,开刀那天,医生用哥罗仿按住我的鼻孔,叫我跟他数数字,我跟他数到30多,才麻醉过去。开刀打开一看,盲肠已烂,割下后为了清脓,插入两条皮管,不能封口,拖了二十多天,才能下床,下床时已经腿软得不能走路了。”李敖明确说他是六岁时得病做手术的,所以只能是父亲去太原担任禁烟分局局长的这一年。第二个难题,是李敖本人和他二姐李殉就此所做的回忆,有一个细节跟患病时间矛盾。李敖说:“病好后,温茂林陪我到关大夫家谢谢他。”二姐李殉说:“当名医关颂韬诊断敖弟患阑尾炎须动手术治疗的时候,温茂林向爸爸说不能开刀。”这个温茂林是父亲李鼎彝在太原时雇的佣人,后来带回北平,而且李敖到太原以后是由温茂林照顾的,即先有李敖在太原受温茂林的照顾后有在北平患病,怎么现在两人都把他拉出来呢?

让我们从情理上推测。李敖在六岁时患病大约不会错,他几次都这样说。还有一个在什么地方患病的问题,是在北平患病还是在太原患病?如果是在北平患病,那他就不会是在爸爸“去太原上任”时“随”爸爸去太原,只能是在病好以后;而且在患病以后又把爸爸叫回北平,送往医院,在爸爸照料下请关颂韬大夫做手术。如果是在太原患病,那就是跟爸爸一起回北平治病的。因此在太原患病的可能性大一些。这样几个难题都可以勉强得到解决。情况可能是这样:1941年初太原禁烟分局成立之时(即新春刚过之后),父亲去太原“上任”,李敖跟了去,当然还有妈妈和六妹(前引李殉说“开学前爸爸妈妈原打算送我、敖弟和六妹回北京”,又说“那个时候最小的六妹总是跟着妈妈爸爸去上任”,领会其意,是妈妈并不跟“我”同行,而是有较长时间住在太原,甚至可能是在分局成立之初就去了太原)。到太原以后,温茂林来了,“负责照顾”李敖的一切。不久李敖患病。李敖患病的时间有两个:一是到太原不几天,爸爸送李敖回北平看病,温茂林随行,看好后再到太原,一直“住了一年”;李敖说的“闻返北京”,是否指此而言?二是冬天患病,回北平治疗后再没有去太原住,直到第二年暑期才跟二姐等一并去太原度假,这样差不多够了在太原“住了一年”的时间。前一个患病时间似乎更符合情理一些。这只是根据几个人的回忆所做的推测,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当事人再做回忆。

李敖说,他在太原一年间印象难忘的有六件事:一是在禁烟局的大操场上看到“一块块砖头大小,排列成阵鸦片场面,像去了砖窑似的”;二是参加局里一个同事的婚礼时“第一次看到‘女招待’”;三是看“日本的国宝——相扑团到太原来表演”,是由俞秘书带着去看的;四是“到太原最高点玩过一次”,“后来这地方发生过争夺战,阎锡山的许多干部纷纷自杀于此”;五是“参观过一家做香的工厂”;六是“在太原公园里还看过一头怪胎牛,这牛有五只脚,一只脚从脖子下伸出来”。

这一切都说明李敖对太原有着很深的感情,太原的一切让他终生难忘。

季赦说:“山西对我的最大影响不是地,而是人。是一个山西人,名叫温茂林。他是我家的男佣人。他长得两眼有神,两腮无肉,中等身材,中年岁数,穿着裤脚缠绸带的黑棉裤,留平头,一派典型中国淳朴农民的打扮。我到山西以后,茂林就来了,负责照顾我的一切,整天同我形影不离。茂林的话不多,粗识文字,脾气很憨,我做错了事,他会怒目指责我,可是我很喜欢他。我日后的一些耿直的脾气,深受他的影响。”温茂林这个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山西人,除了活在李敖姐弟二人的笔下以外,没有人会记得他。

李敖接着说:

茂林后来跟我们到北京,有一天。爸爸把几只中国旧式茶碗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我跑过去看。发现茶碗四周都画着光着身子的男人女人,这时茂林走过来,声色俱厉地向我说:“这种东西,不准看!”弄得我莫名其妙。十多年后,回想起来。原来我看到的是瓷器上的春宫画。

茂林喜欢鸟,我也大受影响,养起鸟来。北京旧家的纨绔子弟,常常出门卷着白袖子、提着鸟笼子、叨着烟、迈着八字脚走路,一派腐败堕落的模样。我那时太小,还不到这种水准,不过鸟倒也养过几只,有一只百灵,老老的,会学十一种动物的声音,可惜其中包括学猫叫,百灵一学猫叫,就被认为误入歧途了,身价也就大跌了。茂林套画一笔鸟,就是一笔下来,不间断,连成一线,画出鸟来。我大为佩服,也就全套学到。我把它们画在墙上。左右对称。左边写上“温鸟”,右边写上“李鸟”。

温茂林对小李敖的一片赤心,二姐李殉也写到了。她说:“茂林眼中只有敖弟,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憨直到不讲理的程度。经常两眼瞪得老大,自以为是地指责别人或乱发谬论。最可恨的是清早他要睡懒觉,门从里面锁着。我们上学怕迟到敲门的时候,从窗户玻璃看到他慢腾腾地起来,将袜子甩了又甩,然后像慢镜头一样一点点地往脚上套,愈急得敲门,他就愈拖时间,令人哭笑不得。对小少爷李敖那可是忠心耿耿。当名医关颂韬诊断敖弟患阑尾炎须动手术治疗的时候,温茂林向爸爸苦谏不能开刀。他说:‘动刀开艟还了得?’等爸爸信任关大夫的诊治方案,同意手术切除敖弟的阑尾时,茂林蹲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比任何人都动真情……

温茂林作为一个山西佬,李敖姐弟所写他的性格,是符合山西人的特点的。山西人敦厚憨直,古书中多有记载。《诗传·唐风》:“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思深远,有尧之遗风焉。”《山西通志》:“阳曲,民敦质朴”;“徐沟,其民悖朴”;“和顺,俗尚朴质”;“交城,人性朴实,农末相资”;“汾阳,人民繁庶,强毅质朴,农务耕收,士习弦诵,有忠厚之风”;“孝义,民性敦厚,婚丧周济不吝”。山西人又多经商或给人服役,而轻视读书。《雍正朱批谕旨》第四十七册:“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人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这些特征在温茂林身上都表现得很清楚。山西人的憨厚又常常跟倔强融合在一起,成为执拗和傻而蛮,有时甚至耍赖,像温茂林早晨起来穿袜子一节即可说明。总之,这是一个地道的典型的山西人。李敖说他:“日后的一些耿直的脾气,深受他的影响”,这除了说明两人关系亲密之外,还使我们知道了李敖性格的一个侧面。

四、父亲坐牢,逆反心理萌生

1943年(时间据二姐李珣的说法)暑期将满,李敖随父母姐妹离开太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父亲被捕了。《李敖自传与回忆》一书中写道:

爸爸的禁烟局局长位置,后来卷入政治纷争里。原来日本华谷中将很跋扈,找当时“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的麻烦,于是脑筋就动到太原禁烟局上面。王克敏是浙江杭州人,清朝举人,做过清朝留日学生副监督。民国以后,三度出任财政总长。卢沟桥事变后,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又做“新民会”会长。成了“前汉”,(前期汉奸)。到了1940年,跟“后汉”(后期汉奸)汪精卫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合并,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王克敏做委员长兼内政总署督办,名义上归汪精卫管,事实上自成体系。王克敏因为老资格,也有个性,对目本鬼子并不惟命是从,惹起日本军人的嫉恨,华谷中将于是掀起“太原禁烟局贪污案”,给王克敏好看,于是首当其冲的被害人,就是爸爸。(此案掀起,当然也与爸爸被疑做地下工作有关。)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和我,搭上自太原回北平的火车,车开到榆次,上来两上日奉宪兵,同爸爸说了几句,就把我们带下车了。走在又黑又泥泞的路上,日本宪兵轮流抱着我,很久以后,到了日本宪兵队,我不久就睡了。第二天醒来,看到的是一间旧式的平房,中间院子不大。到了下午,妈妈和我被释放,爸爸就失掉自由了。

华谷中将的做案方法是:由商人咬太原禁烟局的信科长、俞秘书等贪污,再牵连到爸爸。信科长长得人高马大,在宪兵队,被日本鬼子打得皮开内绽后,再在打破的内上,揉上成盐来整他;俞秘书也被三上吊、灌凉水等,可是他们都不肯诬陷爸爸。所以爸爸没吃苦头。他被关了半年多,最后无罪开释。

爸爸坐的日本式牢,规矩很严,白天曲须盘膝挺腰,正襟危坐。由日本宪兵做禁子牢头。整整六个多月,他挨过一个耳光,他的手表,被日本宪兵要求对换,最后他到北平时,戴的是个东洋烂表。

爸爸最后无罪释放,王克敏时爸爸的清白。极为欣慰。他把爸爸请去,把华北禁烟总局局长的职位给了爸爸,但是爸爸决心不干、决心脱离官场、决心埋下头来,研究一点问题。

关于李鼎彝做地下工作之事,李教书中引述“前东北四省抗敌协会常务理事、现兴安省政府主席”吴焕章给国民党中央调统局副局长紫峻的一封证明函,称:“查李季恒同志,字玑衡,于九一八事变后。即与焕章商定潜在哈尔滨策动抗敌工作,组织黑龙江省青年抗敌会,并利用吉大同学数十人,散在各地中学,作抗敌工作。二十五年春,敌人对东北知识阶级大事残杀,李同志逃来北平,初在中山中学教书,继去南京,由焕章与吉林省党委刘守光(刘党委曾在哈与李同志共同工作)同志商定,仍请李同志在平负责工作。七七事变后,又商得焕章等同意,由李同志参加敌伪组织,做掩护与策动各工作。继由东北四省抗敌协会付以委员名义,负责平津区抗敌工作,招致东北青年至后方求学,并掩护敌后工作人员活动,与后方工作人员在平眷属赡护等。李同志初在伪组织内充任法部科员,后做平津工作被敌人严密监视,而后方之经济上补给又时感不足,李同志遂转任太原禁烟分局长,局面即较扩大,抗敌工作自易进行,被掩护之同志亦较多。(河北省工作人员尹金寿、王敬之、王馨阁等数部工作人员,均在掩护之列。)当时李同志一面完成焕章付与之工作,一面利用职务上之便利,做禁烟禁毒之宣传工作。后敌人侦知李同志行为可疑,遂以贪污为名,举行二百余人之大检举,幸李同志事前有所闻,将抗敌工作痕迹完全毁灭。使敌人无由发现。至所诬之贪污,虽经敌人半载之详密调查,与酷烈刑讯,竟未发现丝毫污浊之处,即当时伪华北组织亦认李同志为清白。故此冤狱,虽经半载之久,而对伪太原禁烟分局长之职,终未派人。李同志出狱后,认为太原抗敌工作不能进行,遂托病辞职,辗转传递消息,拟去后方服务。焕章以抗战日亟,勉使仍在华北相机做抗敌工作,李同志遂闲居北平(二年),但仍继续推动抗敌工作,直至敌人投降时为止。”李敖在引述之前,是这样说的:“爸爸在沦陷区背‘汉奸’之名、做地下工作,为了安全,他并不澄清他的形象,我那时太小,也不清楚细节,我对他也一直有所误会,1961年10月10日,我写信给胡适,提到爸爸做地下工作,‘可是我颇怀疑他对工作认真的成绩’。后来吴焕章签署了一封他证明爸爸清白的密件,转到我手中,我才明白了真相。”按李敖的说法,他于1961年10月10日写信给胡适提及父亲做地下工作之事,“后来”吴焕章“签署”了一封证明信,他才得以明白真相。即吴的上引证明材料“签署”于1961年10月10日之后。可是吴的证明函前署头衔是“现任兴安省政府主席”,而兴安作为一个省区,是40年代后期即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又,文中有李同志逃“来”北平的话,似此文系于北平写成。《李敖回忆录》中写道:“吴焕章这封密件,最后使爸爸在抗战胜利之后,总算免掉了牢狱之灾。”说明“这封密件”写于抗战胜利之后,并不是在台湾写的。李敖的前述回忆说得不够精确,尤其用“后来”一词不够妥当。粗读,会以为是60年代写的。

不过,从吴焕章的证明材料看,李敖“怀疑”父亲做地下工作(包括在太原的两年)的“认真”程度,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李敖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李敖对日本人的愤慨之情,这表明李敖从小就埋下了爱国种子,同时。也养成他逆反的心理。

五、勇敢、刁钻的小淘气

李敖一家住在东城灯市口附近的内务部街甲四十四号。

那座房子很旧。老鼠太多,家里养一只老猫捕鼠。一天晚上,飞来一只受伤的鸽子,几个小孩高兴极了,就把它包扎起来,放在一只小纸箱里。那鸽子养好伤以后,不再飞走了,成了家里的一个成员。不料,一天老猫看见了,猛扑上去,一口咬死了那只可爱的小鸽子,大家都很伤心。这事给小李敖留下了最早的记忆,永远难忘。李敖到底是男孩子,胆子大。有一次客厅里飞进一只马蜂,姐妹们吓得乱叫,小李敖正赤脚坐在沙发上,他一声不响地跳下地,先用手掌把落在窗户上的马蜂拍下地,又用赤脚丫子一踩。——这样的事太平凡了,李敖没有记住,他的二姐却记下来了。

二姐李珣还写下如下一段生动的故事:

敖弟不太喜欢大喊大叫,常是闷声不响地调皮。有一天他将两个小青杏儿塞进自己的两个鼻孔里拿不出来。跑来找我帮忙,我真费了好大劲儿,在他鼻子上又是推又是捏的,才好不容易将青杏弄出来。另有一天我们捉迷藏,教弟藏好后无论如何真的找不到他了,最后惊动得大人们慌了手脚。原来他躺在盖着丝绒台布的麻将桌下两把椅子上,任凭大家声嘶力竭地喊“小敖”,他就是不吭声。谁也没想到他藏到那么刁钻的地方。还有一农大人们在北海公园茶座喝茶,我们几个孩子爬上一个小土坡,看到很多非常大的蚂蚱,敖弟抓一只放在自己手臂上看它爬,结果手臂肿起好太一片红疙瘩。

二姐李珣记的这几个故事,使我们看到了李敖幼时聪明过人和勇敢、“刁钻”的一面。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热门推荐
  •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

    作为总经理,应有一个核心思维——点灯心态。即分享一盏智慧的明灯;多点灯,不挖坑;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作为总经理,应有一种水性思维。即低洼意识——低姿态、高境界;为而不争——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作为总经理,应经常看到:探求自己的方向;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总经理你就是企业形象代言人》讲述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水,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
  • 桃花随处开

    桃花随处开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也要擅长告别。
  • 极品游侠

    极品游侠

    圣禽,魔兽,神器,国宝,仙境,秘园,此类,未被人们揭晓的事物所散发的吸引,让不少人为之向往,而“游侠”,就是探索古文明,保护稀有生物,捉拿重要嫌犯以及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的职业,三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少年,在重重险关下通过考验,得到“游侠”职业证书后,开始了他们的冒险……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新书【快穿之炮灰女配翻身大逆袭】更新中,欢迎入坑。脑癌晚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可活了,紫梵浅以为自己一生就这么过了,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生前看的一本小说书中的女配,呵呵呵,老天曾经那么早就收走了我的命,如今我一定好好地活着,女配又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就算是女配我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珍藏版大全集)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戏剧化的奇谋更是子虚乌有,民间传说则给诸葛亮附上了一层出神入化的神秘色彩;千百年来,真实的诸葛亮就被掩埋在那些神奇的传说与故事当中。本书将为您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诸葛亮。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媚情,冷面阎王老公

    他说爱她一辈子,却在她出差的时候与别的女人,在他们新婚的床上苟且,默默转身,走开,三年后,偶然相遇。他说: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她却只是淡然一笑,转身拉了一个垫背的,不想却是世界闻名的心脏科的医生,还是传说中的冷面阎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