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0200000027

第27章 文化基督山社会罗宾汉(2)

在第二次出狱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李敖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道路,做了较多的解剖和分析,决定“战斗性隐居”和“隐而不退”便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在一封给荣文的信里,他说:“自‘隐而不退’以来,所有朋友都不见面,当然路上、饭店里碰到的情形发生,也不会不理朋友,也会嘻嘻哈哈。惟一的例外是负责每月《李敖千秋评论丛书》印务的‘出版生意上的朋友’,但也四十多天不见他了。我试验以遥控方法解决印务上的困难,试行了四十多天,成绩尚好。”他认为“这是爱惜生命之道、充分发挥打击力之道、乱世中不失掉自我之道,也是‘看破红尘’仍要独力救世之道”。又说:“珍惜余生,反求诸自己,做千秋大业,才是来日无多的智者该做的事。因此我才决定:成品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共同创造出成品,才是朋友的最大意义,其他一切,在此时此地,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自大这个问题李敖也做了反思。本书作者在《自序》中说过,在本人看来李敖确实是很自大的,不过这种自大属于鲁迅在《随感录三十八》中所说“个人的自大”,它跟“合群的爱国的自大”正好相反,而不是跟谦虚相反的那种自大。正如鲁迅所说:

“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Nordau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也就是说,自大是建立在“天才”的基础之上的,有天才就说天才话,是一种实事求是;没有天才,反说天才的话那才是可耻的。这种自大,一个民族能够容忍,是这个民族的幸福;一个团体能够容忍,是这个团体有活力的标志。李敖是个天才,所以他自大;李敖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天才,所以他的自大不是一个问题,是应该为整个社会所理解、所容忍的。1982年11月24日,李敖写信给彦增,题目就叫《自大者言》,开头说:“所命之事已转到,不能不抗命,因为我已隐居,不见人了,当然也就不能接受你家大小姐的访问。”又说:“我想,大概只有像你这样深知我的老朋友,才对我这种‘关门自大’的态度,不以为异,也毫不见怪。不深知我的人,就不习惯我这种大模大样了。其实我的自大,从不表现在脸上,只是表现在身上,我从无‘满脸骄气’,却总有‘一身傲骨’。这种傲骨,如今表现在‘拒人千里之外,而不拒人于“千秋”之外’上面,就更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每月在《千秋评论》上用印刷品呼幺喝六,的确未免张狂了一点,种气活现了一点,只有深知自己的老朋友,才能消受得起,不是吗?”李敖认为,“自大如果变为一种施教或武器,自大是可贵的。”的确如此。

在另一封题为《兔唇与真理》的信里,李敖说:“如今兔儿爷和仙境都远去了,人生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纯真而童稚,但另一种高人境界的追求,却使我贯注不已。这种境界是一种对人生的彻悟和彻悟以后的实践,这种彻悟与实践,对凡夫俗子说来,也许会视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我却年纪越大,反倒越认真。”是的,李敖现在已经大彻大悟了。李敖是在斗争中大彻大悟的。他喜欢斗争哲学,他“生平是深信这种斗争哲学的”。但这种斗,不是盲目的,小我的,它有更宏伟的目标,是“争人格”。《蒋介石研究·自序》说:“当年蔡松坡起义,反对袁世凯,最大理由是‘为国民争人格’,如今我在蒋介石阴魂不散的岛上,敢于在他头上动土,也是‘为国民争人格’。”“多少年来,知识分子的品格,如孟绝子所说,早以被国民党彻底摧毁,在彻底摧毁之下,大家以明哲保身为智、以见利忘义为智、以逢迎国民党为智,以对统治者察言观色希旨承风为智。在这样滔滔者天下皆智也的局面下”,李敖挺身而出,在“权者”面前仗义执言,为大众的利益仗义执言,为捍卫人的尊严仗义执言,这是多么难得,具有多么崇高的品质!这是真正的大彻大悟。

七、《求是报》

李敖在办杂志外,还应约在《世界论坛报》上开辟了《世论新语》和《李敖论坛》两个专栏。

这家报纸是在台湾的报禁解除后创办的,它的主办人是段宏俊。先约办《李敖论坛》专栏,言明“一个字不改,言论自由”。李敖也就“尔为尔,我为我”地划清界限,撒起野来了。办了一年,吃尽苦头,伤人无算,弄得段宏俊的处境有如四十年前一首歌词中的一句:“我们已经无处后退。只有勇敢向前。”段宏俊力排众议,将《李敖论坛》逐出第一版,移到副刊版,拉李敖再加一个专栏,于是有了《世论新语》,放在第一版。这两个专栏发表了多少文字我不得而知,只就《世论新语》一书所收就有二百二十五篇,另加一篇《自序》。《自序》开头说:“《世论新语》在书名上,自是从一千五百年前刘义庆《世说新语》而来。中国人写书,普遍毛病是犯头巾气,《世说新语》却是脱帽后的闲谈,每个故事落墨不多,或优美、或洒脱、或惊心、或动魄,都是很有味道的。”李敖的这两个专栏,在文体上、内容上。自不同于一千五百年前的著作,但在落墨不多、为文恣肆上,可以媲美于前人。每篇文章不过三四百字,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大多一事一议,一论一议。如《退党中的进步》,由“选举在即,国民党抢鸡肉不遂者、民进党抢鸡骨头不遂者,势必一一退党竞选”开头,在举了两个例子以后,发议论道:“不过,西方民主国家的退党。是以政见不合,不合则去的;国民党这些小叛徒却是提名不遂、愤而求去的。人家的不合则去,是丘吉尔(churchill)式的;而这边的愤而求去,却是‘求利耳’式的,前者是政治家,后者只是台湾土政客,差得远啦!”其他,只举一些题目,即可见一斑:《“英明领袖”何能被欺骗?》、《公布财产不够,报出来源才算》、《对彭明敏要公道》、《国民党气为之夺》、《国民党法为之毁》、《辜振甫先还钱再说》、《新闻局长何不检讨自己?》、《文工会的自我解嘲》、《李登辉与灶王爷》、《李登辉应示人以勇》、《达赖喇嘛“非暴力”么?》、《李焕何妨辞职?》、《民进党的仁心问题》、《两个法西斯》等等。

跟《世论新语》中的文章相仿的小文章,李敖在20世纪80年代写了不少,后来编成集子的有《李敖札记·语录》一书。

说来巧妙,李敖自己也有了一个办报机会,他很好地利用了起来,办了一份《求是报》。这报没有一个记者,只有一个兼职人员帮忙,一切由李敖一人担任。不过它的创刊时间已经到了1991年的2月27日,跟《求是新论》等一样。不在本书的论述之内,也就作为罢论。

八、揭露司法腐败的“及时雨”

四李出版公司为庆祝李敖出狱,做《李敖千秋评论丛书》和《李放全集》的广告,有一段话说:

李敖是最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他是顽童、是战士、是英雄、是善霸、是文化基督山、是社会罗宾汉、是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多少年来,他一直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独行其是,而不在乎小人们争言其非。耶稣说没有先知在自己乡土上被接受,李敖不被接受,因为他是先知。

这先知扶弱抑强,主持正义,霹雳手段,菩萨心肠。他在穷困时候,一顿顿饿饭帮助老师;他在富有时候,一把把钞票支援难友;他在坐牢时候,一篇篇文章抢救奇冤异惨的死魂是。

前边提到的石柏苍,白天上办公厅,晚上偷运资料给李放,李敖据之秘密写成四万五千字的《监狱学土城?——第二次政治犯坐牢记:(天下没有白坐的黑牢)》长文,再由石冒险分批寄出,交给他太太保管。1982年2月10日出狱当天下午,李敖招待读者,公布此文,又在《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七期发表,配上图片,文字也酌加订正,同时加进九篇补充性文字,有《只换屁股不换针》等。同期还刊有《为翁媳命案抱不平》、《致谷风歧法官的一封信》等文,使这期几乎成为一个揭露司法腐败的专号。第八期上发表《论石田公二事件》、《给许荣淑的一封信》等。《给许荣淑的一封信》是就收信人拟在“立法院”就《监狱学土城》一文进行质询所出的主意,建议对方“不要出‘问答题’给他们发挥(因为一发挥就‘太极’出矣!),而要出‘是非题’、‘填空题’逼他们一翻两瞪眼”。

由于李敖一再发表有关司法黑暗、监狱黑暗的文字,并为许多冤狱揭真相、鸣不平,引起了“行政院”院会、中外舆论、电视、“立法院”以及被迫害者的重视。同时引发了好几起监狱闹事事件。2月27日,花莲看守所由二十七名犯人闹事,看守所急电警察局请求帮助,警察全副武装赶到,才告平息。3月8日,新竹少年监狱发生空前大暴动,有一千四百七十六名犯人参加。法务部监所司负责人公开发表谈话,说作家李敖出狱写文章,认为闹得愈大愈能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与同情,所以都是李敖惹出的祸。“法务部长”李元簇,在“院会”里、“立法院”里、报章上、电视上,不断点名批判李敖。另一方面,有些“议员”,为了拉选票,抓住这个好题目,在“立法院”会上提出质询。最后导致李元簇黯然下台,由“次长”施启扬接任。

在“鼓动风潮”这点上,李敖跟鲁迅是一致的。鲁迅到厦门大学教书,只四个月,就在学校引起一次学潮。鲁迅把自己比作一只“火老鸦”,走到哪里烧到那里。李敖何尝不是一只‘火老鸦“?他虽然想多出一点“不惹麻烦或少惹麻烦的书”,可是面对那种不合理、不人道的事情,他又无法闭住自己的眼睛。

九、“口诛”、“笔伐”一起上

除“笔伐”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李敖还加上了“口诛”,就是被请去讲演。本来二十年前,台大学生陈宏正曾经邀请李敖去讲演,结果被校方封锁了场地,未能成行。1965年5月4日,李敖给王尚勤信中说:“这几个月来,台大学生请我演说,被校方驳回,据我所知至少有四次。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天,文学院原订今晚请我演说五四运动,结果被驳回,理由是殷海光、李敖两人不准在台大演说。上次(三月二十六号),法学院用‘偷关漏税’的方法。不先登记,请我演说《傅斯年与胡适》,听众挤得人山人海,结果在我未到前,突被校方勒令解散!”“被封嘴”二十多年,终于也被“解禁”了。

首先是清华大学请讲《清华生与死》,后来各大学陆续请讲。也不乏打压之处,如在师大讲《师大新与旧》,就遭到一些人的干预;在辅大讲《辅仁神与鬼》,也有类似情形。1989年4月,由苏荣泉纠合多家出版社,联合主办“李敖来台四十周年纪念演讲会”,施性忠主持,才算有了一次校园以外的公开演讲。演讲广告上写道:“四百年来,台湾已经变成了一个畸形的、肤浅的、荒谬的、走火入魔的岛。李敖在这个岛上,虽然不见容于朝、不见知于野,但是独来独往的气概,‘我手写我心’的气魄,却老而弥坚。这次应邀演讲,就是要在众口一声的时代里,呱呱大叫一番。”演讲这天是4月14日,地点在耕莘文教院,人非常多,许多熟知的老朋友也来了。演讲过后,苏荣泉把它做成《四十年目睹怪现状》录像带、录音带发行,极受欢迎。以后,他被请去演讲更多了。

在演讲中,听众常常提出一些问题要求解答,也有一些人故意谩骂。李敖是有问必答,条条不。有一次,一张纸条上写着“王八蛋”三个字,别无其他。李敖立即举起纸条说:“别人都问了问题,没有签名;这位听众只签了名,忘了问问题。”宣布了名字后,全场大笑。从中可见其机智。

演讲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有一次,吕学海的“社会大学”请去在太平洋崇光百货顶楼演讲,东吴大学法律系学生黄宏成去听了,大为感动,认为像这样的先生如果请去东吴大学执教,一定会使学校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黄宏成有无人可及的锲而不舍的本事,最后竟被他一手促成,李敖成了东吴大学的一名教授,而这个学校的校长,聘请李敖来校任教的人不是别人。偏是李敖“一路追杀”不停的蒋家的第三代章孝慈。

十、千秋评论,月月不断

李敖的《千秋评论丛书》,从狱内办到狱外,月月不断,期期相连。在中国近百年报刊发展史上,一个人包办一份杂志,完全发表自己的各种作品,并不多见。只20年代,狂飙社盟主高长虹办过一份《长虹月刊》,出版二十多期;我已说过,那也是一个“个人的自大”者。《李敖千秋评论丛书》不是学术性刊物,它是非常政治化的,战斗性很强。李敖用《千秋评论》打击以国民党为主的妖魔鬼怪,从戒严打到解严,一路打击不休,难分难解。国民党自然负隅顽抗,从第一期就予以抢劫查禁起,第十一期、第十六期、第二十二期、第二十六期、第二十七期、第二十八期、第三十二期、第三十四期、第三十六期、第三十八至四十期、第四十三期(下册)、第四十四至第六十九期、第七十一期、第七十四期,均予以抢劫查禁。不管怎么堵塞,《千秋评论》仍在排除万难下,“按期发行”。一直到1991年7月、8月,出了第一一九、一二○期合刊《十年·十年·停》(上册)和《十年·十年·停》(下册),才告结束。在这十年里,有时情况近乎拉锯式的惨烈。以第五十八期为例,1986年7月23日,国民党派出大队人马,直扑装订厂,抢走四千本;李不服气,再印,7月30日大队人马二次扑进装订厂,抢走第二个四千本;李还不屈服,再印,8月4日大队人马第三次来,抢走一千五百本。李仍不屈服,又再印……这种一次又一次你抢你的我印我的的相持,在世界争取出版自由的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事例,而李敖那种心之所求,九死无悔的刚毅性格可见一斑。最后胜利属于李敖,李敖成了名副其实的“魔鬼终结者”。

除《千秋评论》外,从1984年1月起,刊出朋友稿件《万岁评论》(亦为《丛书》),每月一册,与《千秋评论》错开,等于每半个月出书一册。三年四个月,共出四十期。书名与《千秋评论》相似,而略有变化。第一期名为《万岁·万岁·万万岁》,第二期为《你的·我的·他妈的》,第三期《放屁·放屁·真放屁》。内容跟《千秋评论》没有区别。除第一期、第二期、第六期、第七期外,其余三十六期统统被查禁,查禁率是百分之九十。

除《千秋评论》、《万岁评论》外,李敖还贾其余勇,出了四册《千秋评论别外》。第一期出版于1983年8月,第二期、第三期均出版于同年11月,第四期出版于1984年4月。内容跟以上两个《评论》没有不同,如第一期有《“体外射精”的一些成绩》《在废墟中营建》、《谁炸了(中央日报)?》、《彻查你自己吧》、《不破案也好!》等。后来还办了《乌鸦评论》(自1988年10月1日办到1989年3月17日,共出二十四期)《求是评论》,可称为“五大评论”。

事实上,那一时期,李敖是以《千秋评论》为主轴,展开了党外杂志大串连,跟它关系密切的杂志有邓维桢、邓维贤的《政治家》、许荣淑的《深耕》、周清玉的《关怀》、林正杰的《前进》,其中关系最深、持续最久的是郑南榕的《自由时代》。

同类推荐
  •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

    本书有人说,人类史上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的确,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对于完美有着近乎不可理喻的迷恋的乔布斯,一生却很难说得上完美。他一出生即遭亲生父母抛弃;仅上了半年大学,就辍学成为一家电视游戏机公司职员;被其亲手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库利赶出公司;过去的8年一直在和疾病相抗争。可以说,这个公众膜拜的天才和巨人真正在大众中的“脸谱”是一个集激情、完美主义、欲望、才华、艺术气质和暴脾气于一身的形象。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全世界人心目中的英雄,苹果“粉丝”永远的偶像。他将技术与人性结合,追寻内心的直觉,从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许乔布斯的强大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和超凡品味无可复制,世上也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是从乔布斯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要素。乔布斯创造的,不只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思维,乃至潮流。他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这些创新丰富和改善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热门推荐
  • 异界禁忌传说

    异界禁忌传说

    他是禁忌的存在....任何传唱的人,杀无赦....那满腔热血少年,如何剑荡异界河山,千年寂寥守候,换来的不过一场落寞,他能冲破世间的枷锁冲出天地么?且看此书为各位带来一个全新的异界之行。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最后一头战象

    最后一头战象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奋力披挂上当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要与曾和自己浴血奋战的伙伴们葬在一起。
  •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没有不该承担的责任,只有不愿承担的责任

    不论是楔形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不论古今,还是中外;不论家庭,还是职场。历史的变迁、地域的隔阂、工作的转换……却不妨碍我们对责任相同的理解,责任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承担的任务,应该完成的使命,应该承担的后果。
  • 有种你就爱上我

    有种你就爱上我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呢?”“想见我,就要陪我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爱情游戏,看我们谁先爱上谁,谁便输了。”“输了之后呢?”“没有之后了,输了游戏便结束了,你听过游戏结束之后要怎样吗?”“好吧,我陪你玩。”
  • 碧落霜华

    碧落霜华

    碧落抚苍穹,霜华漫天……江湖路远,是非成败转头空!对的都是错的,错的却那么悲壮,是非对错间什么才是真实?十年之约,为了自认的真像与昔日同伴执剑相对,却不知这又是一个错误……江湖之大,只剩下神剑碧落霜华世间独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寸金爱她,寂寞,却也耐不住寂寞,只消舌尖轻轻一舔,所以偶尔,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酸甜苦辣。而泪的咸,是从碧波山的罂粟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个依旧黄昏的傍晚,那挤挤挨挨的芳香,一个躁动,弥漫在大胆的诱惑中,从此治病的神药,变作贪婪的瘟疫,于是他们,窦泌姨母在这时候等来了一季的凋零,却收获了罪恶的果实,有着一个和豆子一样,为此,她出卖了亲情,引发了窦泌阿爸心口处致命的一声枪响,浓的化不开的惆怅,于是天开始变得血红。可是上帝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像鱼子江的水波那样荡漾,他们陪着她,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日子,这个女孩儿,于是每一天淡淡洒下的薄暮,都会有山那般青绿的青涩。七岁的窦泌孤苦了,带着自己疯掉的阿妈过上了没日没夜地对着油灯,喝着豆汤忧伤到落寞的日子。而疼痛的青春并没有因为一夜长大的风起云涌而结束:就在一个雨夜,一个叫寸草。他们不一样,寸金和寸草的爸妈因瘟疫而客死他乡,寸草被张瘸子收养,就这么可笑地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山孩子的童年,真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我要说的,而寸金,竟是变成了窦泌姨母的养子。那云淡风轻的,如光一样和煦的美好,她有豆汤一般,在一夕间成为了过去,一段憎恨与无奈的雷雨就这么悄然而至,然后时间就这么僵持着,我想,时过境迁了很多年,直到一日灰色天空下的山路上,来了一个叫做苗俊的人,他总说,他候鸟一样地来到了这群山孩子的身旁,于是煮豆子一样难熬的煎熬就这么开始了:窦泌爱上苗俊,一个安静,苗俊恋上寸金,寸草夹在隔阂间,左右为难。那些怪味豆般的青春呵,叫窦泌。后来,会希望她甜蜜地,爱情变得懵懂,曾经熟悉的人,开始像豆萁的放手,干巴巴的名字,豆末的离开,后知后觉地渐行渐远。他总说,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落寞,一个叫寸金,所以时有,会希望她甜腻地,叫她一句蜜豆。善意的谎言,是一个豆一般的故事,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除了长相,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送上几颗白兰豆。寸草也爱她,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