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8300000013

第13章 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6)

这时候,父母需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实在不想打招呼,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应该在事后告诉孩子:“与人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礼貌,你去别人家里时也希望受到别人的热情欢迎呀!”这样,让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他的礼貌举止才会发自内心。

孩子只有懂得待人接物,才能在各种场合“临危不惧”,也更加对交际充满信心,在交际中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这对他将来走向社会、迈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父母箴言

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不尊重他人的人,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也不易获得友谊,因此往往缺乏幸福感。要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父母就应让孩子从小懂礼貌,讲文明。

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就是要让他们学会亲切、和气、文雅、谦逊地说话和做事;正确有礼貌地称呼人;热情地招呼客人;会确切地运用礼貌语言;能有礼貌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等等。

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这样的人往往不会感受到幸福。因此,如果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让人尊重,并且受欢迎的人,父母就要让孩子从小懂礼貌。

让孩子懂礼貌可以从同人“打招呼”开始,要知道,一句问候语虽然简单,但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并且主动说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主动向人打招呼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并且让孩子知道,人人都喜欢懂礼貌的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尊重长辈。对于这一点,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试想一下,如果父母本身对长辈就不尊敬,还怎么让孩子去尊敬长辈?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尊敬自己的长辈,这样孩子才会有样学样,学会尊敬长辈。

当父母带孩子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在别人家里大声嚷嚷。要知道,在别人家里大声嚷嚷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当主人递给零食的时候,要礼貌地接过,并且要对主人说声“谢谢”。在吃饭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不要给主人添麻烦,也不要弄出什么声音,更不要随便挑食。在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不要随便翻别人家里的东西,也不要在客厅里追来追去,更不要和主人家里的小朋友闹矛盾。

当父母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合的时候,父母要教孩子遵守社会秩序,说话要文明,不要大声喧哗。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要让孩子给老人让座,如果有人给孩子让座,一定要让孩子对让座人说声“谢谢”。

父母对他人的态度和所作所为,常常影响孩子以后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为人。比如,父母粗鲁,孩子就往往不会文静,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也往往不会尊重他人。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教孩子学会礼貌待客

父母箴言

在接待客人方面,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客人造访时,应以礼相待。确实太忙抽不开身时,应大方地向客人说明原因,表示歉意,主动地与客人另约时间,千万不可吞吞吐吐或频频看表来表示送客的心情。在礼貌待客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

一个夏天,一个客人去拜访一位同事,刚巧大人不在家,两个小孩儿出来接待了客人。两个孩子的个子都很矮小,但礼貌很周全。哥哥正读小学三年级,妹妹在幼儿园上大班。

见大人不在家,客人本想立刻告辞,两个孩子却坚持留客人坐一会儿,说是爸爸马上回来。接着小女孩为客人倒了一杯冷开水,小男孩还拿一份报纸和一本杂志给客人看,并且问客人想不想看电视。客人说不必了。小男孩口齿清晰地说:“伯伯请在客厅坐一下,我跟妹妹要到书房写作业了。”

征得客人同意后,两个孩子轻轻关上门,去书房了。

人们都喜欢礼貌待客的孩子。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接待客人不要紧,只是父母要及时帮助和引导孩子。否则,孩子长大后依然不懂礼貌待客,那就成问题了。

怎样培养孩子接待客人的能力呢?

1.让孩子做好准备

在客人尚未到来之前,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客人什么时间来,谁要来。客人与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以及该如何称呼,使孩子自己在心理上做好接待客人的准备。

父母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做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如打扫房间、采购糖果等,共同创造一个欢迎客人的气氛。

2.为客人引路

在为客人引导时,应教孩子走在客人的左前方2至3步的地方,让客人走在路中间。要与客人保持步伐一致。要适当地做些介绍。

在楼梯间引路时,让客人走在右侧,引路人走在左侧,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楼梯。

3.为客人开门

向外开门时,先敲门,打开门后把住门把手,站在门旁,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进入房间后,用右手将门轻轻关上,请客人入座。向内开门时,敲门后,自己先进入房间,侧身,把住门把手,对客人说“请进”并施礼。轻轻关上门后,请客人入座。

4.奉茶的注意事项

客人就座后应尽快端上茶水,上茶时要注意不要把有缺口和裂缝的茶碗拿出来使用,使用一次性杯具最好。茶水温度七十度,太烫和太凉的茶水都起不到招待的作用,只会引起来客的不快,茶水合适的温度为七十度,浓淡适中。俗话说:“茶满七分,酒满十分。”因此给客人倒茶时只要七分满就行了。这样的俗语便于孩子记,可在平时教给孩子。

5.招待客人

客人来了,孩子可以在父母帮助下招呼每一个人,请客人坐,请客人吃糖果。还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给小客人玩,把自己的相册拿给大家看。

父母应教孩子大方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在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可以提议他为客人表演。制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

6.礼貌送客

送客时应主动为客人开门,待客人走出后,你再随后出来。送客千里,终有一别,我们可在适当的地点与客人握别,如电梯口,大门口,停车场或公共交通停车点等。一定要送客人到门口。若是远道而来的贵宾,我们应送客至车站,机场,轮船码头。告诉孩子,送客人要在客人消失在视线时,才打道回府,否则会很失礼。

此外,来客有同伴时,应请同伴在合适的地方等待,要注意别对同行者失礼。

教孩子学会以上礼节,父母应做出表率作用。父母应明白,教育孩子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礼节性的东西,一定要给孩子消化的时间。

让孩子养成遵守公共礼仪的习惯

父母箴言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在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知识,如保持安静,不制造噪音等。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遵守公共礼仪的习惯,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在公共场合,我们就要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礼仪。孩子还小,父母一定要及时教给孩子在公共场合应注意的礼仪。孩子显得有教养,父母脸上自然光彩。

1.走路的礼仪

走路的时候,如果道路比较窄,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及时给各种车辆让路。不要不自觉地走到路中间,给其他想超越的行人和车辆造成不便。几个人一起走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保持团结”而并排走,迫使后面的人只能乖乖地跟着你们后面慢慢走。

在人多的地方,不可以横冲直撞。如果碰了别人、踩了别人的脚,应该诚恳道歉。同样,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你或踩了你的脚也应该谅解别人。

如果穿着长大衣或风衣,上下车或楼梯的时候,一定要把衣服提起来,以免走在你身后的人不小心踩到衣角,而使你摔倒。

2.交谈的礼仪

路上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如果需要简短交谈,应站在不碍事的路边。如果两个人相距较远,又需要打招呼,可以挥手示意,或者紧走几步到他附近再喊,不要隔着很远就大喊大叫。

3.洗手间的礼仪

我们都希望使用干干净净的洗手间,所以必须从我做起。每次用完后,无论是公共洗手间还是私人洗手间,都要放水冲洗干净再走,不要添脏添乱。洗完手后最好用纸巾把手和弄湿的洗手池台面擦干净。有的洗手间还专门提供了烘手机、毛巾或纸巾等,洗手后千万要注意把手擦开再走,不要一边走路一边甩动双手,弄得到处是水,甚至甩到其他人身上。有些人习惯在自己身上一抹,这些都是失礼的表现。

4.不可随地坐卧

很多人在公共场合经常“不拘小节”,丑态百出。在街头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捕捉到这样一些不文明行为。有的人在广场上席地而睡,有的人在路边三轮车上随意一躺,还有人坐到超市提供的推车上休息。虽说都是小问题,但让人看着真的很别扭。告诉孩子,千万别觉得好玩就跟着学。

5.不制造噪音扰乱别人

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是文明的表现。

居民小区里,人们出出进进,关门时往往漫不经心地将门随手一拽就会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扰得四邻不安;在公交车上,有的乘客的手机响了,便拔高喉咙开始回话,更有甚者,还夹杂着一些不堪入耳的“国骂”;在医院的候诊室里,在参观展览的大厅里,在大大小小的会议室里,以及其他的公共场所中,有些人总是拉开嗓门大声喧哗、取闹。

这种人旁若无人的制造噪音,搅得大家烦不胜烦、心神不宁。孩子如果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又没有人加以引导的话,他们在公共场所就会也不懂得安静,因为周围司空见惯的嘈杂现象,没有让他们觉得“不懂得安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父母切勿忽略这个小细节。

此外还要教孩子注意公共卫生,养成把果皮、果核、烟蒂以及其他垃圾扔进垃圾箱的习惯,需要处理痰、涕的时候,应该用纸先包起来,再扔进垃圾箱。乘车的候,要注意保持车内的整洁。如果制造了垃圾,要自觉地用袋子装起来,准备扔到垃圾箱里,而不要扔到车窗外。在车上,不要乱蹬、乱踏。

同类推荐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宝宝该吃什么、怎么吃,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出聪明,补充营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生病了该怎样护理才有助于宝宝恢复健康……每位妈妈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针对宝宝喂养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详细讲解日常饮食宜忌、营养素补充宜忌、保健食养宜忌、四季饮食宜忌。另外,宝宝婴幼儿时期难免会遇到小病痛,有效护理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选了24种婴幼儿易得的疾病,讲解每种疾病的饮食护理宜忌,让妈妈不再束手无策。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热门推荐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补肾食谱

    补肾食谱

    肾为先天之本,需要细心呵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得法,肾精就能保持充盈,身体更健康。
  • 企业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之道

    中国的《易经》、《道德经》是宇宙间最大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企业的管理无非是人道当中的一个分支。如把现代企业管理比喻成一棵树,中华文化精髓是树根下看不见的滋养,而西方的管理则是树叶、树枝、树干。作者根据多年研修易、道,结合自身的商业实践,以《道德经》为主线,将老子的智慧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十二个方面,并找到一条从根源上提升领导力的途径……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小凰不是仙

    小凰不是仙

    开天辟地古往今来哪只凤凰比她更倒霉?开场便是凤落天海被鸡欺,幸而遇见雅量高致俯瞰众生的凤王朝华君,进入神界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之后无意中救下落难的仙界太子关河月微,更因祸得福吃了风神内丹,化为人形,以为否极泰来,与凤王情愫渐生,谁料变数突生。杀神转世的虚天魔帝,上古神威,睥睨六界,无人能制,天界流传着一个重新封印他的预言……在亲眼目睹朝华君与旧情人重逢时,小凰田真赌气外出,正巧遇上睥睨六界无人能制的魔帝,是该“弃明投暗”,还是“忠贞不屈”?三界的命运,竞因她这只小凰而颠覆,冥冥之中,似有一段天意。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
  •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断,而中华文明则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远古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说,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时供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对年轻的一代来说,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感悟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