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700000013

第13章 神骨鲞附录(4)

声色犬马,皆人之欲,声则为首。从科学角度来看,悦耳的声音不仅对心理,而且对生理都会带来益处。这道理可以说老少皆知。但历史上的唐明皇、陈后主却“因声误国”,最后落得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下场。究其然,是他们过分沉溺于靡靡之音中,不理国事的结果。关于欲念上的事,绝对不要跌人其中,否则一味贪图享乐,便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一个人应有自制能力,抗拒欲念的诱惑0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人生中要经过几道关,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就是其中的代表。能否过这些关,就看一个人的素质如何,品质如何。品质高尚的人,素质较好的人,一般来说都能过好金钱关、权力关和美色关等;但也有一些意志薄弱者,思想素质较差者,一般来说是难过这些关的。我们不反对男女间的正常往来和正常相处,我们也反对把男女只要在一起就是视为关系不正常。男女之间的正常关系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超过了正常的界限就是不正常的关系。如有妇之夫,有夫之妇的男女,出现了第三者插足,出现了婚外恋、外遇等现象,就是不正常的关系。尤其那种好色之徒,好色狼,或卖淫嫖娼者,更是道德的败坏者,这样的人将其男女杂之以处,就更能看出好色的现象,而那些思想道德好的人,能够处理好男女之间的正常关系,决不会因好色而摔跤。所以,识人,采取“杂之以处而观其色”是为上策。

许许多多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都有一种习惯的行为。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清洁,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下棋、打牌,总之花花世界,人各有一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与爱好。人们总是在选择自己新的行为方向,或保持一个始终如一的行为习惯与行为定势。你看:有那么多的人抽烟、喝酒;那么多人的青年男女聚于舞厅;一次围棋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以至于可以替代中国传统的打招呼内容,而一场足球大赛可以让商店提前关门,各具千秋的人物们纷纷提前下班,乃至为了一个球的得失,打架斗殴。如果天外来客看到,那么多人抢一个球,而几乎半个世界的人又在全神贯注地盯着他们抢一个球,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似乎一个球的稀缺程度,胜过了一顶皇冠。一种嗜好的行为取向,的确可以使一个有才有志的人放弃对皇冠或亚皇冠的追求。

选择,意味着有取有舍。

没有什么别的行为比嗜好这样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本质的了。嗜好,不必考虑别人的眼色,不受他人或法律的制约。它完全是出于自愿的,所以,它是最能暴露出一个人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了。因为嗜好的范围几乎完全是自我的孤独领域,它是不能强加于人的。

嗜好可以说是人的潜意识的最好流露。

玩物与嗜好所告诉你的,可以说是这个人的一切。

它会给你讲,关于你感兴趣的那个人的优点、缺点,他的生命观、恋爱观、事业观等等,你想知道的一切,它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当然前提必然是你要善于观察0有些看起来不甚令人注意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嗜好,而且也许正是这个嗜好,将会告诉的一些本质性问题。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将一些心爱的东西,不按常人的方式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而是藏在某个不应当放的位置,那么你至少判断这个人与人交往时,注重内在的、深层的交流方式,喜欢与朋友保持一种很深的、内在的、不为外人所察觉的关系。他或她不是那种善于表面应酬,而内心无所重属的类型,相反,这种人的心很重,感情相当深沉,颇重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再有,这样的人,是不好欺负的。如果一旦得罪了,他也许会以非常的手段报复。

从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嗜好中,可以发现和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奥妙,一个出色的人类学家,每到一地,就可以立刻发现当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取向与行为类型,由此,他就可以得出一些令人拍案惊奇的结论,实际上,为人所称道的福尔摩斯,也可说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

嗜好、玩物、习惯看上去平平常常,司空见惯,而实际上它们不艾会与生理行为有关,而且,也会与文化行为有关,人类学家们往往就是这样一叶知秋的。杰出的政治人类学者,可以在一个家庭中,分析出整个国家的全部政治内容与政治前途。这种分析就是所谓的类型分析,而不是个案分析。当然二者的关系也是互补的。

那种认为嗜好不过是无足轻重的生活小节,从而掉以轻心的人,往往会铸成大错。他们不但会丧失了解个人的一种契机,而且,还会无意中常常地伤害别人。

古人云:“审其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这就是说,看看他所喜爱的和厌恶的,他的长处和短处也就可以知道了;观察他交往的朋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也就可以判断了。这是古代人识人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对我们今天的识人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的行为相当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总是有这样一种情况,情绪、兴趣、爱好、性格相互融洽者常常结为朋友,有以友情为重结为朋友,也有臭味相投者结为朋友。有为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也有为了不可告人之目的而内外勾结,狼狈为奸者。正是根据不同人所交识的朋友不同,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认识所考察的人是贤才,还是不肖的坏人。

人们常说,知人难,知人心者更难。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人都是有朋友的,要想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一看他结交的、经常在一起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自然就会明白他的人品是好还是不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鱼交鱼,虾结虾,蛤蟆找的是蛙亲家。赌博的人周围是赌徒,好色的喜欢和女人打交道,搬弄是非的人经常与长嘴舌在一起,忠厚老实的人一定不会和诡计多端的人交结。

所以,欲其知人,不必费劲明察暗访,弄清他与谁交往也就够了。

《三国演义》里的魏延杀了长沙太守投奔刘备,诸葛亮不仅不觉得是一件什么好事,反而下令让人拉出去斩首。诸葛亮之所以如此不近情义,原因就在于他看透了魏延有反骨:

现在反叛太守,有朝一日也必要反叛蜀汉。果不出所料,诸葛亮一死,延就出了问题。

知人看交结,识人看处事。识别一个人只要看他现在的处事为人,就知道他会对你怎样了。

总是在你面前说别人闲话,记别人小账的人,在背后他必然要说你的闲话,记你的小账。整天算计别人,和别人过不去的人,与你关系再好,有朝一日你很可能要被他给算计了。对那种别人帮了他的忙不仅不感恩反而思将仇报的人,无论如何对他不可发善心,否则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这些都是具有规律性的常识,我们不可不牢记在心里。

辨别贤佞是个大难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但从理论上讲,要辨别肯定是可以的,问题是决定于用人的人,如能以公心来对待其下属的人的言行,并用实践效果来检验其是否正确,贤佞自必分明。王充在他所着的《论衡答佞篇》比较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他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证,有人问佞人和谗人有否异同之处?他答道:两者都是卑鄙的人,但表现不同,谗人是以口害人,而直言不讳;佞人以阴谋诡计害人,而隐瞒其动机。因此,谗人害人易知,侯人害人则难知。有人质问:这么说,佞人则不能知了?他答道:“佞可知,人君不能知,庸庸之君,不能知贤;不能知贤,不能知佞。唯圣贤之人,以九德检其行,以其效考其言,行不合于九德,言不验于事效,人非贤则佞矣。夫知佞以知贤,知贤以知佞;知佞则贤智自觉,知贤则奸佞自行得。贤佞异行,考之一验;情心不同,观之一实。”他认为能知贤则能知佞,知佞则能知贤,因贤佞是对立的,否定了此方则可肯定彼方。而辨别的标准是“九德”,看其言行是否符合,并用实践效果来检验其言行,贤佞则可辨别。对此,王充在《论衡定贤》里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兹录于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曰:‘未可也。不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夫如是,称誉多而大小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智贤乎?夫如是,孔子之言可以知贤,不知誉此人者贤也?毁此人者恶也?或时称者恶而毁者善也!人眩感无别也。”

王充是反对所谓“圣人之言皆无非”的学者,他多一142一“非礼”的言论。孔子答弟子子贡关于识别贤佞的问题时,认为全乡的人都夸奖或憎恶都不能肯定其人的好坏,只有乡里的好人称赞、坏人毁镑才能辨别。王充对此提出质疑:孔子又怎能知道称赞的人是好人,毁镑的人是坏人呢?也许是称赞的人是坏人,毁谤的人是好人。显然,如果是这样,按照孔子的逻辑,辨别贤愚则适得其反;把好人视为坏人,坏人视为好人了。所以,王充认为孔子所说的话仍使人迷惑,不能辨别好人、坏人。

那么,依照王充辨别贤佞的办法是什么?即他前面所说的以实践效果来检验其言行。

贤与佞其言行也不大不一样,如将之总结,也可窥见一斑。

举其所美,观其所终。这是识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常言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们识人,也要通过各种不同的美去给予所考察的对象,从中去观察其对不同美的反映,从而识别其人的真实的道德品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人对美的追求不同而能反映出不同人的思想品质状况。达芬奇认为,“你们不见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么?你不见山村妇女,穿着朴质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么?”培根认为,“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赞美。”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他的精神面貌。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和美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所以,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只有在一个劳动者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一个嬖幸者的穿戴之下,我们才能发现强有力的身躯。所以,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爱好时髦是一种不良的风尚,因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爱好时髦而改变的。

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如果加比都尔的维纳斯女神,或者一个以前放在即贝爵邸作装饰的缪斯女神在你身上引起肉欲,那你就不配欣赏美。

我们对识人的问题上所讲的美,不仅仅要观察其语言美,行为美,体型美,更主要地是看其心灵美,求得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一个人追求美女而道德败坏,这样的“英雄”决不可作为人才而使用。

“废其所恶,计其所穷”,这也是人们通过长期识人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良方。纵观人类诞生以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世间,既有善人,也有恶人。就是在一个人身上,既有阳,也有阴,有善念之时,也有邪念之闪过之时。人们总是喜善厌恶,主张勿因小善而不为,勿因小恶而为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间未到。我们要做到以正压邪,使好人吃香,坏人受气,就必须在识人时采取“废其所恶,计其所穷”的方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人不犯错误,而在于人有了错误缺点是否勇于承认和改正它。有了缺点和错误就及时改正的同志是好同志;如果知错不改,甚至以恶为荣,那么此人就可恨又可悲了。一个善良的人,一定要弃恶从善,不做恶人恶事,要做善人善事,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行善避恶!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恐怕都忘不了刘备父子的故事。刘备一生谨慎,在诸葛亮的协助下,把弱小的蜀汉治理得富足安定能与强魏抗衡。刘备在临终时,总结一生之经验,对他的儿子阿斗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所说的“善恶”,虽与无产阶级的善恶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个话还是说得好。一切丰功伟业都是一点一滴“积厚而薄发”,一切恶行坏事也都是从小到大,“积小患为大患”。“小善”与“大善”,实质都是“善”,“小恶”与“大恶”本质都是“恶”。只不过“大善”、“大恶”是“小善”、“小恶”的集合与发展。不培养青年人从一点一滴有利于人民的平凡小事做起,何谈建树继往开来的一代新风?不检点青年人一时一地损人利已的言行,怎能设想有“五讲四美”的崭新文明?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海岛上,住着一群被人们称为“西壬”的女妖。凡有船只过往,西壬们就扬起动听而淫荡的歌声。开始水手们不明底细,都竖起耳朵聆听,结果是无不神魂颠倒,一个个被妖歌驱遣投海身亡。为了避免这种惨剧,当英雄奥德赛的船只驶近该岛时,不得不用蜡把同伴们的耳朵都堵住。后来,幸亏名歌手奥菲士跟随亚尔古船英雄们远航至此,他迎着女妖的淫荡的歌声,引吭高歌,用动人肺腑的歌声压倒了妖歌,使“西壬”们恼羞不已,纷纷跳人大海自杀了,英雄们才终于化险为夷,取得远航的胜利。

神话虽属虚构,但常常以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古希腊航海家们对海妖之歌的三种不同对策,导致的三种不同结果,不正发人深思么!起初“听之任之”,任其妖歌淫荡,致使多少希腊水手葬身海底,造成“千古恨”。可以庆幸的是,靡靡之音戏害青少年身心,污染新一代灵魂的危害,巳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但是,嗜痂为快、饮鸩止渴的入迷者仍有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问”的教育者也有之。“毛毛雨,易湿衣”,潜移默化更害人,同志们切莫轻看靡靡之音的危害。这是海妖之歌给人的第一点启示。

同类推荐
  • 体育探谜

    体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优秀小学生爱玩的思维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伙伴,是童年不能缺少的一个音符。与游戏为伴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本书中的益智游戏包括逻辑思维游戏、几何思维游戏、数字思维游戏、创章类思维游戏和脑筋急转弯等。编辑对思维游戏进行了有效的分类。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更好地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寓教于是乐,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智力,何乐而不为?把它送给你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变得更聪明。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我们在享受自身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在无奈地品尝自身行为造成分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刻不容缓!
  • 文学探谜

    文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热门推荐
  • 重生种田生活

    重生种田生活

    重活一次只想平平凡凡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很多时候事不从人愿,既然如此,那么就让自己顺应现实,打造不一样的种田生活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股道酬勤:一本书读懂中国股市

    全书通过讲故事,学知识,明道理,循序渐进,给投资者以清新、易懂、好学的感觉。文中通篇贯穿了哲理、心理、智慧,引经据典,以典育人,以事明理,读后耳目一新。他是股民的良师益友,通篇故事曾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像是身边股友的事情,读后倍感亲切,离我们又那么近。
  • 史上最强终端

    史上最强终端

    手机只是外观主题,它其实是个终端,链接天庭地府,沟通大千世界。绝无仅有,史上最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如愿的,她嫁给了原本要成为姐夫的男人,可是他对姐姐一片深情,却把所有的恨加在自己的身上。一份契约,一纸未签字的离婚协议书,她只是一个生子机器。挣扎着,想要找回原来的自己,却因为误会而遭受更狂暴的羞辱……
  • 异界铁匠

    异界铁匠

    本来最为一个工程师,就已经够倒霉的了,毕竟朝五晚九的上班是很辛苦的,至少孔刚以前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变了,孔刚自从开始穿越以来,无比的怀念自己以前那安定平稳的生活,你能想像一个人穿越了19次,都是悲剧收尾吗?像什么被上了的小龙女,刚自宫的林平之,在不败怀里的莲弟弟,等等这些,对于孔刚来说,都是小儿科了。这次,他的第二十次穿越,是成为一个魔法的铁匠,有之前的那么多人生阅历,做为工程师的孔刚表示,铁匠什么的,还是很有爱的嘛。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修道成神记

    修道成神记

    从小与白虎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意外的接触到了修道。单纯的天成,能否适应这个适者生存的修道界?能否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强者?能否拒绝周围数不胜数的美女?神秘的身世,超人一等的道根,变态的修真天赋,妖孽的领悟力,这就是天成的基础!所以,强大的师傅会有的,法宝,灵石什么的都是浮云,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直接消失吧……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