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500000002

第2章 刚柔鉴附录(1)

刚柔鉴识人用人典故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自古以来,哪一个帝王将相不是自立自强闯出来的呢?哪一个圣贤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道呢?孔子可算是仁至义尽的了,他讲中庸之道讲温柔敦厚,可他也有刚的时候,他当宰相才七天,就杀了少正卯。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忍不拔。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

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光彩。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人间,哪一个人没有七情六欲,哪一个人离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柔就是一个人的皮肉,是使一个人光彩照人的东西。

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早年曾国藩在京城,就喜欢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作对,当然不乏挺然特立、不畏强暴的意思,曾国藩肯定因此吃过不少苦头。不然的话,曾国浑就不会认识到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实在不可有所偏缉: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矫;柔,并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

《十六经》提出:“人道刚柔,刚不足可靠,柔不足倚恃。”西汉隽不疑说:“凡为官吏,太刚容易受挫折,太柔则事情办不成。威行应当施之以恩,然后才能树功扬名。刚性事物性坚而易裂,易于进取而难守。柔性东西性钝而有韧,易于守成而难攻。所以太刚易折,太柔则废,刚猛有利于进攻,柔弱有利于守成。各有长短,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然而刚与柔二者孰先?道家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常拟临终给老子遗教,教他处事贵在以柔,并以“齿亡舌存”之理告诉老子,认为柔是克敌致胜的根本,遇事以柔相对待,则天下事情都能办成。常拟生病,老子前去慰问,说:“先生病得厉害,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拟说:“你不问,我也将告诉你。我到故乡下了车,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

“过故乡而下车,不是说不忘故乡吗?”常拟说:“嘻,是的。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不是说要敬老年人吗?”常拟说:“嘻,是的。”

常拟又张大他的嘴指示老子说:“我的舌还存在吗?”老子说:“是的,舌头还在。”“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说:“牙齿不存在了。”常拟说:“你知道其中道理吗?”老子说:“舌头的存在,这是因它有柔性;牙齿的落掉,这不是因为它冈刚硬?”常拟说:“嘻!是的。天下的事理尽在这里。我还有什么话再告诉你呢。”

叔向也持同样观点,认为柔比刚要坚实,“两仇争利而弱者取胜。”

韩平子问叔向:“刚与柔哪个坚硬?”叔向回答说:“臣年纪已经八十多岁,牙齿已经脱落而舌头还存在,老子有言道:‘天下最柔的东西驾驭天下最坚的东西。’又说:‘人初生时柔弱。死时就僵硬。万物草木生时柔脆,死时就枯槁。’由此看来,柔弱者是乃生之途,刚强者是乃死之途。我是以得知柔乃坚于刚。”平子说:“这话有理,但你平时行为是好刚还是好柔?”叔向说:“臣也主张柔,何必要刚呢?”平子说:“柔是否太脆弱呢?”叔向说:“柔者被扭曲但不折断,廉洁而不缺乏,何谓脆弱呢?上天的道理很奥妙,按自然规律进行运行,所以它才无往而不胜,两军相攻而柔者往往获胜,两仇相争而弱者往往取利。”

大霸主齐恒公列举自然、社会现象,说明遇事刚猛,容易坏事。桓公说:“金属刚硬容易折断,皮革刚硬容易破裂,人刚猛国家灭亡,人臣刚猛朋友断绝,为人刚猛与人不和,四马不和则奔驰不长,父子不和家道破亡,兄弟不和不能长久,夫妻不和家室大凶。”

为什么柔弱胜于刚强?鬼谷子以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说明之:“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

在自然界中,柔胜刚,举不胜举,水至柔,但能穿山灭火。老子认为,流水之所以能穿山、灭火,因水性最柔,一泻千里。在社会现象中,弱小之物能战胜强大之物,亦比比皆是。如小国战胜大国,弱国战胜强国,即为例子:越王勾践与吴战争失败了,国破身亡,被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然后请身为臣,妻为妄。但能不忘会稽之耻,发奋图强,十年生计。终于一战而擒夫差。所以老子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执乎其中,不左不右,不刚不柔,刚柔相济。此种学说成为后代处事的原则。曹操谋臣荀攸是一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人物:“荀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策划密室,时人及子弟不知其所进言。”太祖每称赞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夸自己,不计劳苦,智慧可及,但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超过。”

三国时,袁焕貌似和柔,但他临大事,处危难,虽贲育之勇也不能超他。孔子提倡仁道,但在齐鲁之会,奋然于两君之间,击退齐国挑衅,保持鲁君的威严,这是以刚济柔之勇举。蔺相如奉命使秦,完壁归赵,威武不能屈,然其让车于廉颇,顾全大局,道义相尚,这是以柔济刚之义举。所以刚以柔济,柔以刚济,刚柔相济,才能有理有节有利,成为政治上的铁腕人物。

然在处理人际之间关系,古代政治家多贵柔尚宽,柔能接物,宽能得众,这是封建政治家的处世哲学,他们迫于人主的强暴,奸臣的谗言,不得不如此做人。

封建政治家主张事君惟敬。张永说:“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此可以事君。”昔萧何、吴汉立有大功,萧何每见汉高祖,似不能言。吴汉奉光武,也非常勤劳谨慎,金日单两子都受汉武帝宠爱,因戏宫女,日单则杀之,恶其淫乱,恐遭族诛。顾雍父子深得孙权宠信,但雍老诚持重,见孙子顾谭酒后狂舞,则呵斥道:“败坏我家者,必定是你。”

徐达言简虑精,诸将奉持凛凛,而在太祖面前恭谨如不能言,宋濂侍明太祖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消一人之短,始终无二,可谓忠厚长者。以上所列诸公,均忠谨奉上,宽厚待人,不矜不伐,不侮不凌,深得刚柔之术,所以得到善终。

刚强待物必败事,狎侮对人必受辱。曹操性忌,所有不堪忍受者,惟有鲁国孔融、南攸、娄生,均以持旧不虞见诛。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曹丕御之有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情,遂定为嗣。关羽、张飞皆称万人敌,为世虎臣。

关羽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但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这是理所当然。诸葛恪气凌于上,意蔑于下,所以不是善终之道,终于遭杀。隋代贺若敦恃功负气,每出怨言,以此招祸,临死诫儿子贺若粥说,“我以舌死,你不可不思。”因引锥刺粥舌出血,告诫他要慎口谨言。贺若粥并没有接受父亲教训,居功自傲,好议人短,怨恨形于言色,终于坐诛。隋文帝谓弼有三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刘基为明太祖出谋划策、功居第一,然终不能为相,封拜亦轻,最后恩礼亦渐薄。原因是他过于刚直,得罪大臣与皇帝。以上诸公的结局,足为后人所警诫。

、颍川周昭着书称步骘及严峻等人道:“古代圣贤士大夫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者,原因各不一样,但总结其教训,不外有四点:急论议一也,争名势二也,重朋党三也,务欲速四也。急论议则伤人,争名势则败友,重朋党则蔽主,多欲速则失德,此四者不除,未有能善终者。”

可见刚与柔非特指一个人的个性,也是思想行为曾囯藩冰鉴表现,要很好掌握刚柔之术,当先端正思想路线,不急议,不争势,不重党,不欲速,以柔守之,以刚正之,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三国时期的吴国,在孙权去世后,就陷入了权臣相争的内部倾乳中。继孙峻诛诸葛恪之后,吴国朝政又为孙峻所把持。孙峻素无名望,且骄矜残暴,招致朝臣与百姓的极大怨愤,不断有人试图谋杀他,都被他发觉处死。他在擅权三年之后,于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九月病卒,临死将大权交给其从弟孙林。

孙林与孙峻同祖,受命之时只有24岁,又无战功,所以当时在外征讨魏国的吕据等大将很不服气,曾与诸葛恪从受孙权辅政遗诏的滕胤更不甘心受孙林节制。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九月和十月,吕据和滕胤先后举兵讨孙林,孙林派从兄孙虑迎击吕据和滕胤,后因吕、滕二人配合不好,被孙虑钻了空子,兵败,被夷三族。

铲除了朝中政治敌手,孙林遂无所顾忌,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自任大将军,封永宁侯,总揽政纲。

孙虑曾为孙峻诛除诸葛恪出谋划策,孙峻对他礼遇备至;孙林征讨吕据、滕风,他又为作主帅。但孙林对他却很轻视无礼,于是孙林又受到了来自宗族内部的威胁。吴太平元年(256年)中历十一月,孙虑联合将军王敦,密谋杀死孙林。事泄,孙林杀死王敦,孙虑被迫饮药而死。孙林又一次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吴国权奸肆虐时,曹魏政权内部也矛盾重重,李丰、夏侯玄、毋丘俭等人先后举兵反对司马师被族诛,大将诸葛诞自感危机,遂于吴太平二年(257年)中历五月叛归吴国。魏国以20万大兵将诸葛诞围困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孙林急欲收降诸葛诞扩充势力,先后派出三批军队共11万人去为诸葛诞解围,均告失败,孙林怒而斩杀了大将朱异。这场战争,劳民伤财。没有救出诸葛诞,孙林还自戮名将,引起了吴国上下一片怨声。

孙林自知招怨甚大,遂称疾不上朝,并让弟弟孙据掌管宿卫,另外三个弟弟孙恩、孙干、孙阎分掌诸营之兵,拥兵自固。他这样总揽兵权,不仅是为了防备诸臣叛伐,而且要防备吴主孙亮对他动杀机。

孙亮这时已年满16岁,于诸葛诞叛魏前即巳亲政。他对孙林擅权的不满日益显露出来,对孙林所奏表章,常常不客气地质问不休;他还简选15至18岁的士卒子弟3000人,令大将子弟为将帅,在皇家林苑中终日操练。当孙林救诸葛诞未成,大失民心之时,孙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共谋诛除孙林。

孙亮之妨孙林的外甥女,她听到孙亮等人的密谋,就使人告诉给孙林。孙林先发制人,于吴太平三年(258年)中历九月,派兵夜袭全尚之宅,将他拘捕;又遣弟孙恩杀死刘承。孙林亲率士卒将孙亮的宫殿团团围住,孙亮闻讯,执弓上马,对宫内情臣们说:“我是大皇帝(孙权)的嗣子,即位已经五年了,谁敢不跟从我去拼杀!”众人上前劝他不要去送死。不多时,孙林就冲了进来。他宣布废孙亮之帝位,降之为会稽王。尔后,孙亮被送往会稽(治今浙江绍兴县),全尚被杀于流放的途中。

孙林在废翻孙亮后,很想自己即位称帝,左思右想,惟恐诸臣不服,只得派人将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从会稽接来,拥之为帝。孙休知孙林势力强大,为稳住他,不惜对他及其宗族封官晋爵。不仅孙林本人被任为丞相、荆州牧,增加五县封邑,他的四个弟弟都分别被任为将军,封为县侯、亭侯。《三国志·孙林传》说:“林一门五侯,据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

其实,孙休对孙林家族权势过盛早心存不满,他也不愿做傀儡皇帝,只是不敢贸然行事,以免重蹈孙亮的覆辙。然而矛盾渐渐激化,就迫使孙休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了。一次孙林向孙休进献牛和酒,孙休拒绝了,孙林大为恼怒,乘酒酣之时,故意对孙休的近臣张布说:“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臣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这是对孙休的公然威胁恫吓孙休听了张布的汇报,一面对孙林屡加赏赐,以稳住其心;一面将孙恩加侍中之职,与孙林分掌其原来独揽的职权,以分其权。当时有人告孙林欲谋反,孙休不加审讯,就将其交给孙林处理,弄得孙林很尴尬。

孙林感到孙休不像孙亮那么好对付,就想到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吴太平三年(258年)中历十一月,孙林正式提出到武昌屯兵,孙休满口答应。他又请求将他以前统领的中营精兵万余人带往武昌,并要求取走武库中的兵器,孙休也一一应允。

当时,朝中大臣看到孙休对孙林如此不加防备,暗暗为之担忧。事实上,在麻痹孙林的同时,孙休已与近臣张布、左将军丁奉密议诛除孙林之策。当年十二月戊辰日(259年1月18日),朝中按例举行腊会,孙林似已感到将起变故,称病不赴会。孙休连续派了十几个人去请他,孙林不愧为诡计多端之人,他整装准备赴会,又暗嘱家人说:“速将应付事变的兵卒集合好,待我一人宫,你们就在府中放火,我可以借口回府灭火,尽快离开皇宫。”

果然,孙林人宫不久,就传来其府内起火的消息。孙林请求回府,孙休说:“外面兵卒那么多,何劳远相亲自操劳此事?”孙林还是要强行离去,丁奉和张布忙向左右亲信使眼色,大家一齐上前,将孙林牢牢地捆绑起来。孙林失去往日的威风跪地叩头说:“我愿流放到交州!”孙林说:“你怎么当初不将吕据、滕胤流放到交州叩?”孙林又说:“我愿没人官家为奴!”孙休说:“你当初为什么不以吕据、滕胤为奴呢?”孙休是在指责他逼死吕据、族灭滕胤,孙林对此无以辩白,只好引首就戮。

此后,孙休令将孙林夷灭三族。其弟孙阎闻讯欲乘船逃奔曹魏,途中被追杀。其从兄孙峻虽早已死去,也被掘出棺材,将其所佩印缓取走,豪华的棺材被砍得七零八落,才重新埋葬。

孙峻和孙林这一对专权欺主的兄弟,最后落了个夷族灭门的下场。

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两个相对峙的魏政权,即东魏和西魏。其中西魏是由北魏权臣宇文泰在杀死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之后,拥立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宝炬而建立的。此后西魏先后有二任皇帝,但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字文泰手中。

西魏恭帝二年(556年)中历十月,宇文泰病故。

临死时,他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尚在幼年。就将朝政大权交给一直辅助他统治西魏的亲侄子宇文护。宇文护受权之后,于次年正月,就实现其叔父的夙愿,废除西魏政权,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天王,建国号为周,此即北周政权。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打着受宇文泰托孤的旗号,专制朝政。这引起了北周君臣的不满。北周闵帝元年(557年)中历二月,即发生了赵贵、独孤信等前西魏将军谋杀宇文护事件。他们二人在西魏都与字文泰行辈相等,不甘心服从于名位皆在他们之下的宇文护的控制,遂共谋暗杀宇文护,因虑事不周,事未行而谋泄,二人及其党羽皆伏诛。宇文护铲除了政敌,自任相当于宰相的大家宰,地位更加巩固。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遥远的麦子

    遥远的麦子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丑后训帝

    丑后训帝

    秦舞衣,天耀皇朝丞相之女,当年身为储君的他一句“此女无颜”,让她从此多了一个“无颜女”的称号!京都有打油诗曰:秦家有女是无颜,样貌丑陋人人嫌,二十来岁无人娶,回眸一笑吓哭人,半夜照镜鬼见愁。这样的一个女人,某天被当年嫌弃她无颜的男人纳入了后宫……姓名:秦舞衣职位:贵人当前目标:1.保住贵人职位,不被升职!2.努力让自己完全被冷落!最终目标:离开这座天下最大的院子!【精彩片段一】“你……”看着突然出现在屋内的男子,她惊魂未定,连忙用手掩住脂粉未施的脸,仓惶道:“妾身素颜未着妆,恐惊了陛下,还请……啊——”话没说完,男人已经来到身前一把拉下她的手,捏起她的下巴“朕的贵人,你是第一个敢将朕戏耍得团团转的人!”她身体僵硬,面若白纸,努力稳住心神:“妾身惶恐!不知皇上口中戏耍意为何?”他突然松开她的下巴,唇上噙着一抹深意的笑:“是朕太小看你了,以后朕会好好宠爱你的!”**============严重,强力,推荐【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生气了?怒目切齿,气势汹汹地指着湛老板,当众宣布:“这男人是我的,谁也不许染指!”再啥……“嘿嘿!湛,我回来了!”觉醒后,她笑得贼兮兮的,拉着老情人,准备找个好地方,花前月下,良辰美景,你侬我侬,共度春宵去。“赫!!奉绯在这,快逃!”刚要恶羊扑狼偷香一记,却被不速之客打断……胆敢打断她奉绯与老情人谈情说爱,找死!!**片段之【遗愿篇】“湛!”“恩?”湛的视线,一直未离开过她。“亲个!”她嘟起小嘴。
  •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中学生读名家:海燕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迅速发表了《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等大义凛然的愤激之作。他在抗战时期写的《“野有饿殍”》《从“轧”米到“踏”米》《鹈鹕与鱼》《我的邻居们》《最后一课》等文,俨然是一组抗战沦陷区的全景图。他的文字平淡而见新意,章法轻松而见严谨,既歌颂真善美,又深具学识,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翻开这些文章,感受郑振铎犹如当面倾吐般的真挚,体察其内心洋溢着的一派爱国情怀。
  • 凤凰涅槃之王爷的准王妃

    凤凰涅槃之王爷的准王妃

    前世,她是家族里面的大小姐,执行暗杀任务,独自一人承担着家族的重担。为了家族的复兴做着努力。父亲没有儿子,自己的地位早就被自己的叔叔觊觎了。为了地位,叔叔将她逼上绝路。悬崖边,她纵身一跳,带着家族的最后灵力一起来道异世。她是一介舞女,在烟花丛中从不陪笑,只是跳舞,舞台的塌陷她命送黄泉。再次睁开眼,异世的一抹孤魂早已经占据了这个身体,家族的大小姐面对此情此景,无奈的笑了笑“老天,你是看我死的太冤枉了吗?”凌厉的眼神喝退了闯进房间的丫鬟。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上官飞雪已经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了,就算不过十三岁,已经初露美女的资质的她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当朝太子,猥琐至极的男人,她不屑。斗不过皇权吗?我就成为这异世唯一的王道?不甘与倔强的她成为了玩世不恭的王爷的猎物。一纸赐婚诏书她成了冷面王爷端木冷珏的王妃,不知身世的她在洞房夜被端木冷珏发现酷似已故皇后长。一直隐藏在她身上的秘密开始揭晓。Part1:“她是本王的王妃,想要动她想过我这关!”“王兄,她不过是个烟花女子,皇上把他赐给你不过是想看你出丑而已!”上官叶璇猥琐的看着上官飞雪。“既是我的王妃,那就是你的皇嫂!”上官冷珏不再多说,直接大章一挥,送客!Part2:“他是你杀父仇人的儿子,你必须杀了他!”“师傅,他待我不薄,今生今世我都愿意为他隐藏自己的身份。”上官飞雪看着皇城的天,皇上昏庸无道,这天也该是回到上官家了!“你!孺子不可教也!”甩袖而去的莫言的身影带着气愤。Part3:“王爷,我是前朝的公主。”那一夜,她跪在他的床前告诉他事情的真相。他只是揉着她的秀发,笑着回答道“我从见你第一眼就知道了。你不记得小时候见到的那个哥哥了吗?”她抬起头,无奈的摇了摇头,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上官飞雪又怎会记得从前的点点滴滴?他无奈的叹了一声气,当年的她也不过才四五岁又怎会记得当初的誓言——“冷珏哥哥,等我长大了嫁给你可好?”“瑶儿长大了嫁给我吗?那冷珏哥哥等你就好了!”你不记得了,可我一直都记得!将她拥入怀中,如果不是皇上的赐婚诏书,我是不是永远也找不到你了?十年,我找了你十年,可是你却从没有出现过!Part4:“皇兄,你撺掇父王杀了飞雪一家,现在我要为飞雪报仇!”冰冷的剑刺入端木凉的身体内,你的昏庸已经到了尽头,在那边向飞雪的父母道歉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玉颜局

    玉颜局

    大致内容是穿越来到宋末元初的一个商贾人家,作为这家人的侄女,寻找因果、寻求爱情、解析轮回、探求人生意义的一部多卷小说。小说将分骗子入宫记、逼婚重生记、智斗小三记、姐弟畸爱记等几部分卷故事来讲述小说的中心思想。第一卷故事流程穿越到大明成化年间的女子,误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民间的女骗子,经过数个布局解套不小心进入皇宫,人生的意义在哪呢?爱情的根本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世间讲究轮回因果,冒名顶替成为万妃,经历后宫里风雨,但一定要注意做人起码要学会谨慎和收敛,发现真正的万贵妃后,为了探求自己来到这里的根源,这就是轮回的概念。对于女主来说,见到家里的每个人的嘴脸,选择胡公子后却遭遇到异族攻击而城破,毕竟当你觉得自己风光无限的时候,自己也被二叔乐府城以保全名节为由吊死。再次重生在这个时代,化身为乐家里的庶女,本书讲述一个女子数次穿越古代,巧妙躲开亲事和各种纠葛。本部小说涵盖多种古言题材,掀开自己与爱情、男人们的溯源。与铁木真在城里偶遇,逃离开大城后,也许就将会是你最倒霉的时候,被高富帅的白丁诳进中都。她巧借令箭除掉陈记和金公子为嫣儿报仇,设计搞垮乐府城将娘亲素巧扶正;对于白丁与铁木真的爱情选择犹豫不决,为了幸福应该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生最为得意之时却未防住小人的加害而再次命丧黄泉。是笔者对于古言小说的一种尝试、或者叫创新。第二卷故事流程第三卷故事流程讲述女主变成一个没有家底、没有势力、没有样貌的三无普通女子,再同各方面都优于自己的小三争斗中,包括宫斗、宅斗、种田、攻心、阴谋、推理等各种方面的大杂烩,利用自身魅力,巧用计谋,一切结果都有其成因,取得尊严,然后摒弃渣男的故事
  • 豪门攻心计:傲娇小前妻

    豪门攻心计:傲娇小前妻

    “老公,是你说我和别的男人怎么样你都不会管我的,那我和别的男人进酒店,又怎么招惹你了?”女子勾人的美眸微微一眨,眼里尽是无辜。男人一股怒气冲上脑门,该死的!他不过随口说出的气话,这个女人竟然拿来说事儿了!好,很好,进酒店是吧?那他就把整个J市的酒店都拆了!看她怎么进!某日,“少爷,今天少奶奶直接去申总裁的家了!”男人青筋突起,一脚踹开某男家的门,抱起自己这个胆敢出轨的小妻子,毫不留情的摔进了车里,俯身上前,像匹饿狼一样吃干抹净!看你丫的还敢不敢出去拈花惹草!![推荐新书《腹黑男神:王妃萌萌哒》]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