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5400000016

第16章 情态鉴附录(5)

绍兴九年(1139年),南宋朝廷正式宣布了议和内容:金人归还河南、陕西地区,并送还徽宗梓宫、韦太后和钦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宋、金议和之后,在秦桧的操纵下,对收复的失地既不布置边防,亦不建立战备设施。面对这种状况,南宋的许多臣将颇感忧虑,纷纷上书朝廷,陈述自古讲和未有不变者之道理,请示加强边防,积极备战。

是年,金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愈演愈烈,8月,金熙宗以谋反罪处死了挞懒,兀术、宗翰掌握了军事大权。

兀术历来反对把河南、陕西两地交给南宋,并主张以武力再次夺回。翌年,即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撕毁了和约,以兀术为统帅,分4路大军大举侵犯南宋。不足一月,河南、陕西地区重又落人金人之手。

兀术在继续南侵的进军中,受到了岳飞率领的军队的顽强抵抗。岳飞,字鹏举,出身农家。从20岁起,曾先后4次从军。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受到革职;建炎四年(1131年),在清水亭、静安等地区袭击北撤金军,获胜,收复建康,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为“岳家军”,深受人民爱戴。兀术南侵,岳飞挥师大举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尔后,他亲率5万轻骑驻守都城。兀术带领金军最精锐的拐子马来郾城决战。岳飞指挥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兵,获得大捷。与此同时,张俊克毫州,王胜克海州,韩世忠战胜于加镇,诸将所向皆奏捷。

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对进犯的金军形成了包围之势。本应乘胜追击,大败金军。然而,秦桧却力主班师回兵。这个建议很合乎高宗的心意。高宗本无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之所以下令抗金,完全是害怕落到无有安身之所的境地。如今见宋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保住了偏安的朝廷,足以同金朝讨价还价地议和;另夕卜,高宗又耽心岳飞功高权重,将来难于指挥;所以,高宗不愿继续北伐。于是,下诏让岳飞班师。岳飞不知高宗用意,极力陈奏北伐之利,请求增兵添粮,以便大举北伐收复失士。高宗、秦桧哪里肯听,连发12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岳飞无奈,只好听命。

金兀术本来己准备撤退,见岳家军不败而走,大喜,重又大肆反攻,夺取了蔡州等地。岳飞等将对退兵之举都怨愤不平。

秦桧看出,岳飞诸将是他议和降金的主要绊脚石,便想收回岳飞诸将的兵权。绍兴十一年(114年)四月,给事中范同向他献上一策,秦桧心领神会地采纳了。于是,秦桧密奏高宗,以论功行赏的名义,召回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员大将,授韩世忠、张俊并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名义上三员大将都被升为高官,实则被剥夺了兵权、夺其兵权,秦桧仍不放心,意欲置其死地而后快。三员大将中唯张俊是个心怀叵测之人,贪功图利,忌贤妒能,他尤其对岳飞嫉妒无比。秦桧决定利用这个矛盾,先陷害韩世忠,尔后再谋害岳飞。三员大将明升暗降不足一个月,秦桧便迫不及待地要向韩世忠一下手了。他派张俊、岳飞去楚州问韩世忠原属部队。行前,秦桧让他俩搜集韩世忠的过错,遭到岳飞痛斥,而张俊却大效犬马之劳。秦桧愈加认定,岳飞不仅是降金议和的绊脚石,更是他施展阴谋的拦路虎,非先置岳飞于死地不可。

谋害岳飞,显然得找个借口。秦桧指使他的同党编织罪状,上奏章弹劾岳飞。秦桧再从中火上浇油,他的其他党羽也争先恐后地上疏弹劾岳飞。岳飞有口难辨,被迫上奏章请求辞职。八月,被革职。秦桧还不罢休。十月,他暗示张俊诬告岳飞旧将张宪谋反,将岳飞及子岳云逮捕入狱。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父子,“阅实无左验”,“明其无辜”。于是,改由其死党审讯。大理寺丞李苦朴和大理卿薛仁辅说岳飞无罪,其死党便将其弹劾。宗正卿土愿以全家百口之性命担保岳飞无罪,亦遭弹劾,死于建州。有人因为岳飞鸣冤而被赐死。凡替岳飞鸣不平者,皆被贬或被杀。1142年1月28日,岳飞被赐死在临安大理寺的风波亭,时年39岁。临刑前,这位在抗金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在奸臣们炮制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宇。

岳飞下狱后,韩世忠曾忿忿不平地当而质问过秦桧,让秦桧拿出证据。秦桧说:“(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意为“这件事也许是有的吧?”韩世忠愤慨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当时,金军对南宋最畏惧的就是岳飞,“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而南宋军民则“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更暴露了他充当内奸、窃权卖国的丑恶嘴脸。

这个大卖国贼杀死了岳飞,罢了韩世忠,赶走了张俊,诛除了异己,权力达到了顶峰。但他并不以把持宋朝朝政为满足,他还想利用权术压制群官,控制髙宗,图谋皇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

高宗的起居活动有三个地方,秦桧都严加控制。高宗的一举一动,秦桧不但清清楚楚,而且处处都受到他的控制。

对于处理国家大事,秦桧也是为所欲为。天下州县所上的奏章,先送到尚书省,秦桧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很少给高宗。后来高宗也有所察觉,就责问秦桧:“近日全无事?”秦桧说:“御前者事,奏到可见。”其实却是:御前诸事,奏到少,唯知桧意。秦桧这种欺君罔上的行为,高宗不是不知道,而是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曾对执宰大臣说:这是秦桧“任意所为,不让朕知天下事耳”。

正因为秦桧骄横跋扈,欺君罔上,专断独行。在百官面见高宗时,不但他自己不奏事于上,而且还“恶闻人言”事于上。有一次高宗上朝问秦桧处州兵反事。秦桧却有意怠慢他而久久不作回答。执政官章某以为秦桧忘记了此事。因对一句,替分回答。事后秦桧怒斥他说:“桧不能对,参政却好对;桧未对,参政何故便如此”,随即把章贬斥出朝。使得朝臣畏秦桧胜过畏高不。

高宗也不甘心受秦桧的欺罔,也曾力图改变这种处境。他下诏说,今后‘百官应转对而以病告者,并竣疾愈日上殿”。他还特意对秦桧说:“近轮对者,多谒告避免。百官轮对,正欲闻所未闻,可令检举已降指挥,约束施行”。秦桧对于高宗的告诫无动于衷,甚至变本加厉,“秦桧当国,执政官不敢独奏事夂比如枢密院事汤恩退初人枢府时,有一天秦桧想除局务官二人,高宗一时没有批示下来,秦桧就起了疑心,让汤留下奏问,汤思退连说不敢,秦桧就说:“此桧意,无伤也。”到第二天汤就留了下来,高宗见了大吃一惊,汤奏明情由后,高宗就对他说:这是小事,我一时忘记了,没有别的原因。汤思退将下殿时又对高宗说:我今天留下奏事,虽是秦桧的主意,但是此人多疑,必然会说我论及他事,我呆不长了,高宗劝他不要多虑。这为汤思退壮了壮胆,汤又“略言桧专权蒙蔽之状”,但高宗听了也没有办法,只是“颔之”而已。在秦桧的专政下,生杀废置,唯己所欲,高宗反而束手无策,成了一个活木偶。他对秦桧虽然讨厌但也无可奈何。正如朱熹所说:国家的权力落到了秦桧之手以后,“高宗更收不上,高宗所恶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摈去之,举朝无非秦之人,高宗更动不得。

野心勃勃的秦桧,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还要图谋皇位。造了不少舆论。当时有一个以拆字为生的先生张九万,秦桧就把他招进相府,在地上写了一个字,然后问张九万如何?张九万见他写的是一个“土”字,就猜测其意而奉承他说:“相公当加官爵”。秦桧故作惊讶地说我位为丞相,爵为国公,复何所加?”张九万说:“土上一画,非工而何,当享真王之贵。”这个拆字先生倒是猜中了秦桧的心事。秦桧还要士大夫为自己歌功颂德,启示臣下作诗文,为自己涂脂抹粉。如高宗亲书“一德格天之阁”赐秦相府后,即有朝士贺道:“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天;民至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秦桧看后大喜,大加提拔。很多人看准了这一点,靠大拍马屁而升官发财。

他捏造和隐瞒投降历史,迫害一切知情人,大兴文字狱,对于写野史、笔记、诗文的人,也进行诸多迫害。凡是臣民一言一行涉及文禁者,都会横遭惨祸。

为了说明这个奸贼的专横霸道,我们再举两个例子。

秦桧老贼无恶不作,尽干坏事,死讯传出,不但“四方士民相欢庆”,就是高宗也很高兴。他对一个大臣说:我今日始免得这膝裤中带匕首。由此可知高宗平日防秦桧,到了何等地步?

当时,天下人为了“相欢庆”,纷纷互传秦桧的死讯。如张浚的故史知道秦桧之死后,立即急驰永州禀告张浚。由于使者过分高兴,赶路又急,到张浚家时“喘卧檐下,殆不能言”。当时张浚巳知赵汾被捕,以为自己也会受到株连,正在朝夕不安,忽见来使,不知是吉是凶,把来人救醒后才知是专为告诉秦桧死讯的,“顷刻之间,堂上声如雷”。秦桧死后的碑上,没有一个人愿为其题字,连昔日死党也不愿为之。结果立一无字碑。后来宋将盂珙与金军作战回朝路过时,故意“屯军于桧墓所,令军士粪溺其上”。由于人们痛恨秦桧,其墓被称为“秽冢”。秦桧的墓被盗后,盗墓者被抓,当地官吏有意减其罪。后来在明朝时人们铸秦桧铁像跪于岳飞像前,为千载万世所唾弃。

太监刘瑾快66岁才随着荒唐皇帝朱厚照的上台而走红。他被提拔做内宫监掌印太监。这是一个肥缺,职位类似朝廷的吏部尚书。不久又有旨下,令其总管十二团营京量驻军的司令长官,并控制最厉害的火柱兵种——神机营。刘瑾庆幸,自己半个世纪的忍辱负重,在花甲之年终于大权在握了。他从此开始演起政治戏剧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大多出身卑微,又久处深宫,见闻十分片面而只知奉迎皇帝,绝不体谅民情。他们日近天子,出宣诏命,一旦得势,处理问题往往偏颇,且大多善于与朝廷大臣争权。这在老贼刘瑾那里表现很明显。

明朝制度,司礼监权力极大,所有题奏事情,都要先总报司礼监,它还控制着最大的特务机关东厂和西厂,可以说是集行政权和监察权于一身。可是刘瑾仍不满足,他不愿意小皇帝对自己发号施令。他有两个“征服”小皇帝的“秘密武器”,一个叫“快活”,一个叫“烦恼”。

小皇帝从3岁起就在他的眼睛里长大,他的性情没有刘瑾不了解的。少年天子爱玩爱乐,刘瑾就极力迎合。刘瑾命人修建太素殿,修建天鹅房小码头,还投资巨款在皇宫外修建了一座新式漂亮的宫院,起名叫豹房。小皇帝在这所新宅里,与刘瑾选拔的无数色目——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女孩子淫乐,观看优伶作戏,走马乘舟,日不足则继以夜,他哪里还有功夫管什么军政奏章或民间疾苦?这就是刘瑾送给小皇帝的“快活”。

在他玩得高兴时,刘瑾故意拿来大批文件让他处理,让官员慢慢地念。皇帝不耐烦了,有一天,他大怒了我用你于什么的?事事都来烦恼我?”刘瑾要的就是这句话,从此以后,刘瑾便可以堂而皇之地裁决各种奏章了。这是刘瑾送给小皇帝的“烦恼”开始。刘瑾还按规定把拟行的旨意——即他的意见送到内阁起草圣旨。后来刘瑾于脆不再理睬内阁,而和松江市侩张文冕和妹夫孙聪在家中研究拟旨。其实3个人一对半墨水瓶不满,弄不明白,就叫焦芳提笔润色。可惜焦芳也“粗鄙无学识”,所以,那几年的圣旨,大多“狗屁不通”。刘谨的权力早已超出了人臣的权力,而成了真正的皇权拥有者。

五府六部长官每天候在刘谨的门前,等候召见汇报;三品官以下,都要跪着请示;外出公干的京官离京还京都要到刘道家告别和报告,而且渐渐成为制度。

所有奏章先用红本呈给刘瑾,然后,才用白本送通政司,呈报皇帝。都察院奏章写上“刘瑾”的名字,他便大怒——也难怪,这几年,谁都哆嗦着称“刘太监”,而没有直呼姓名的。直到向来以整顿纲纪自诩的都察院御史们跪趴着谢罪刘瑾才罢休。可见刘瑾的势焰是何等厉害。还有一个邵宝,官至总督漕运副都御史却从未给刘开车过礼,刘瑾派人暗示也不承意。及至召见,“瑾大怒”,吓得邵宝蹲倒在地,而且撒尿于地下。刘瑾觉得很威风,向人指湿处说“这是邵宝撤的尿。”什么公卿大臣,在刘瑾眼中,鸡毛不如。他骂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王云风“你算什么东西祭酒,一嘴猪毛”。络腮胡子王云风吓得请他视察太学(太监为人士所不齿,只有唐朝鱼朝思破例视察过太学)来取悦刘瑾。

明太祖朱元津曾对子孙有遗训:“土大夫不为我们所用者,当杀身灭家。”刘瑾也心领神会,残酷地排除消灭异己分子。

正德元年十月,围绕大学士谢迁、刘健退休,形成了一系列冤狱。给事中御史刘玉、左都御史张敷华、工部尚书杨守随、十三道御史薄彦徽、戴铣等上书,请求“留用刘健、谢迁,把‘八虎’明正典刑。”刘瑾大怒,派提骑把他们逮捕,有的罢官流放,有的廷杖致死。南京兵部尚书为此一声叹息,被迫退休6颇有名气的理学大师王守仁(当时是兵部主事),上书替薄彦徽等争理,刘瑾假传圣旨痛打50廷杖死而复苏,贬贵州,旋又派人跟踪谋杀。亏得王守仁聪明,把草鞋帽子扔在钱塘江边,写诗稿塞在鞋里,诗曰百年巨子悲何在,夜夜江涛泣子胥”特务们看了,以为王巳投江自杀,方回京复命。而守仁已逃人了深山,他的父亲也被迫退休。

不久首倡公卿弹劾刘瑾的工部尚书韩文的库房里发现了假银子,刘谨便以韩不尽职务将其罢官,韩文骑匹骡子连夜登程逃命。

大规模的迫害发生在5个月以后。正德二年三月,颁示奸党名单,包括王岳等3名内臣、两位大学士、3名尚书、两名都御史、1名郎中、4名主事检讨,16名给事中、25名御史共53人,说他们颠倒是非,彼此勾结。命令“吏部查令致仕”。全体朝臣跪在金水桥南听读诏书。由此可见,一时被骂做好臣的,或许正是被奸臣骂的忠臣。

正德三年,又以雍泰事件,消灭了一批异己。雍泰也是陕西兴平人,是很有才干的闲住都御史,大家纷纷推荐。刘瑾觉得既是同乡必能三分向,就起用了他。

可是雍泰偏不买帐,说是“进退在天,刘瑾能把我怎么样广刘瑾听说后就把任南京户部尚书仅4天的雍泰罢官,把先后推荐雍泰的前朝重臣马文升。刘大夏和尚书许进等都削职为民或者充军。刘大夏已经退休,逮捕他时,正在园中锄草,闻命即骑驴上路。发配甘肃时,雇骡车出都门,百姓追送,父老涕泣,不少女子挎篮送果。这样得民心的人居然遭到如此的迫害。

刘谨打击面很大,凡不投心对意的都不能见容。

正德三年,不肯给刘瑾送礼,见面又不跪的御史涂帧被锦衣卫廷杖伤重死在大狱,还征索其子涂朴代父充军。三边都御史杨一清治边有功。因与刘有隔阂而被罢官。当年夏天,为追查一封攻击刘瑾的匿名信,竟下令朝官跪在赤日炎炎的奉天门外。连太监李荣都看不过,偷着扔冰块给朝官解渴。晒昏的拖走,中暑死了3人。当晚,300名五品以下官员,都被关进监狱。在数千年封建社会史上这都是绝无仅有的。刘瑾又把同情朝官的太监李荣、黄伟撵出北京。刘瑾通知兴华知府要求少年进土戴大宾离婚,好把侄女嫁给戴,知府不干,也被罢官。

同类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热门推荐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令人捧腹的幽默,打破不可抗拒的笑点;结合经典的笑话,让人回味无穷。是笑话,又不只是笑话,快来一起欢乐吧!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21世纪的柳舒回到古代,啊!为什么?为什么?我成了一个丫环。我不要。我要自由,我要爱情,我要……嘿嘿,好多美男,我好喜欢,究竟要选谁。(原我不要做丫环)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英雄无泪,因为英雄不能流泪,英雄泪只在心中落。英雄的背后有多少落寞,又有多少脆弱?除了英雄,谁也不知道。《英雄无泪》中,最光鲜亮丽的英雄就是司马超群,最可怜可悲的寄生虫也是司马超群。因为他是被他人创造出来的“英雄”。
  •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我就是个蟠桃而已

    世界上最幸运的是什么?一只蟠桃修炼成了仙!世界上最倒霉的是什么?被某英俊无敌的帝君抓住要吃了她!!桃桃这辈子没什么大的愿望,就希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顺便拐个帝君回去过小日子。可玉帝不让她如愿,什么历劫,什么赐婚,她统统没在怕的!!只是,当千帆过尽,一切沧海桑田时,她还能拥有本心,和他白头到老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溺宠王牌太子妃

    溺宠王牌太子妃

    太子大婚,婚辇内空空如也,唯有斗墨大字:“不嫁皇室,永不为妃。”文武百官目瞪口呆,邪魅的太子殿下,眼瞳幽深似海,唇角擒着宠溺的笑意。翌日,皇榜布告天下,太子妃,你被通辑了,请乖乖就擒!笑的新文:《神医世子妃》花疏雪,灵雀台背后的主子,人称玉镜公子,肃王府正妃,用一枚黑色眼胎掩盖了绝美的面容,成亲一年未得夫君高看一眼,算计王爷,整治侧妃小妾,好不容易脱离了肃王府,却落入了一双邪魅的眼/。精彩片段一:肃王府后花园,忽地传出一道凄惨的叫声,不远处躲着几个小丫鬟,只当没听见,满脸的幸灾乐祸,王妃肯定被侧妃娘娘修理了,却不知?一个脸上长着熊猫眼的女子云淡风轻的狠踩如花美人的玉手,随之蹲下身子优雅的开口:“我亲爱的妹妹,你把心思动到姐姐的头上,可就是妄想了,你还是想想如何讨姐姐的欢心,说不定姐姐一高兴,便把肃王府的王妃之位让给你。”精彩片段二:两国联姻的选美宴上,她竟然成了联姻的对像,清明的眼里一闪而过的狡诘,一伸手撩起挡住脸的墨发,露出狰狞的熊猫眼,娇媚的开口:“你敢娶吗?你敢娶,我就敢嫁。”本以为一句话可以吓退某太子,谁知那俊美的面容之上神色未变,并斩钉截铁的开口:“娶。”精彩片段三:浓密的林间小道上,走来三个粉嫩可爱的小娃娃,两男一女,模样儿差不多,连个子也差不多,一边说话一边往山下走来。“绾绾,我们真的要下山吗?”三胞胎之二的轩轩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又萌又可爱的问。双胞胎之三的绾绾,虽然最小,却最有性格,昂着头挺着胸:“对,最近娘亲的心情不好,我问了乔叔叔,他说娘亲是因为阴阳不调的原因,所以才会心情不好的。”轩轩一脸的迷茫:“什么叫阴阳失调。”绾绾的小脸上布着得意的笑:“笨,就是娘亲需要男人了,所以我们下山抓个美美的帅帅的男人上山给娘亲,这样娘亲的心情便好了。”轩轩一脸受教了的神情,三胞胎老大皓皓猛翻白眼,嘴角微勾,两白痴,乔叔叔是骗你们的啦,其实娘亲心情不好,可能是想爹爹了,抬头望天,难道他们要去找爹爹?